两岸|Observe

日本借台湾生事为中日关系改善蒙上阴影

在中日关系呈现改善、发展的积极势头下, 日本近期却单方面推出一系列介入台湾问题的“组合拳”,引发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导致中日关系复杂性骤然升高。

 

日本政府3月11日针对“地方自治体等是否有充分理解并尊重《日中联合声明》的法律义务”质询,宣称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不具备法律约束力”,“不会对日本地方议员赴台活动构成限制”。据共同社3月16日援引日本政府知情人士报道,日方担忧中国大陆武力攻台,日本政府规划2025年度末在九州岛部署远程导弹。该导弹为日本自产12式陆基反舰导弹的性能提升型,射程约达一千公里,能涵盖中国沿海地区。据日媒报道,日本自卫队3月24日成立“统合作战司令部”,编制240人。该机构将统一指挥日本陆海空自卫队及太空、网络等跨领域作战力量,行使所谓“反击能力”决策权,并直接与驻日美军司令部对接。日本共同社声称,成立“统合作战司令部”是为“防备大规模灾害和台湾突发事态”,提升部队的快速反应能力。日本政府3月27日首次发布为应对所谓“台湾有事”等情况制定的“避难计划”,即在大约6天的时间内,将冲绳县先岛群岛约12万人转移至九州和山口县共32个市町,安排他们在当地避难一个月左右。日本政府近期的挑衅动作有环环相扣的政治动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日本借台湾生事为中日关系改善蒙上阴影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50403203756_副本

 

3月27日下午,国防部举行例行记者会,国防部新闻局局长、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大校答记者问。吴谦强调,台湾问题不关日本什么事,日方也最没有资格拿台湾说事(中国台湾网记者 陈佳慧 摄)

 

首先,模糊“一中政策”为介入台湾问题寻求“合理性”。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国拥有完整的领土与主权。这是不容置疑的历史与法理事实。1943 年中美英发表《开罗宣言》,明确规定要把日本窃取的台湾归还中国。1945 年中美英苏发表《波茨坦公告》,第八条规定《开罗宣言》之条款必将实施。1945年8月 15 日日本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日方此后又在 1972 年《中日联合声明》中承诺遵循《波茨坦公告》第八条的立场。1978 年《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写明“联合声明所表明的各项原则应予严格遵守”,条约经中日两国立法机构审议通过,连同《中日联合声明》一体,构成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两国关系指导文件。此次日本政府表态否定,意在借此模糊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法律定位,从而为其介入台湾问题虚构“合法性”。

 

其次,鼓噪“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实为推进强武进程寻找理由。日本意图通过设立统合作战司令部,实现日美作战指挥体系融合运行、情报共享及行动协同等战略目标。日本统合作战司令部的组建,是日美加速军事一体化进程的重要标志,也是日本突破“专守防卫”原则的关键一步,给日本自身军事建设及地区安全格局带来的风险和挑战不容忽视。日本以“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为借口,加强军事力量建设,巩固美日同盟关系,为其实现“国防正常化”,成为军事大国寻求舆论支持。日前,赫格塞思首次以美国防长身份访问日本。他盛赞日本是“印太地区和平与安全的基石”,是美国的“模范盟友”,并称在亚洲,美国需要日本这个“不可或缺的合作伙伴”以“遏制中国”。日本操弄“以台制华”是其迎合美国、寻求战略支持的工具之一。

 

日本借台湾生事为中日关系改善蒙上阴影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50403203818_副本

 

讽刺日美关系的漫画(图片来源:中国军网)

 

第三,操弄“以台制华”为转移执政压力寻找“踏脚石”。日本右翼保守势力长期秉持反华立场,鼓噪所谓“中国威胁论”。日本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表态,也是为了迎合其国内的右翼势力,通过获得他们的支持来巩固执政地位。日本现在也面临着一系列的国内矛盾,如经济发展转型、社会老龄化等问题。通过炒作台湾问题,制造外部威胁,把日本国民的注意力转移到台海问题上,为日本政府执政压力寻找“踏脚石”。

 

日本政府“走钢丝”强行介入台湾问题的做法不仅大错特错,而且十分危险。日本在国际承诺上出尔反尔,在外交政策上左右横跳,将使其国际信用受到严重冲击。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不容他人置喙。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台湾光复80周年,日本在台湾问题上负有不可推卸的历史罪责。日本应恪守中日四个政治文件原则,在台湾问题上谨言慎行,以实际行动维护中日关系改善发展势头,不向“台独”分裂势力发出错误信号,切勿玩火自焚。 (作者:中国社科院台研所副研究员 杨晶华)

台积电变“美积电”的政治算计与真实剧本

2025-03-20

台积电一直被视为台湾的“护台神山”,但这座“神山”正在被美国“搬走”,将被推向更加危险的境地。连日来,美国诱迫台积电加码对美投产并转移高端制程引发舆论哗然,这背后暴露出美国“以台制华”和赖清德当局“倚外谋独”的危险算计。

 

一、美国蚕食鲸吞台积电只是美国“以台制华”的起手式

 

美国对台积电和台湾半导体产业觊觎已久,正有策略有步骤地实施“掠夺”计划。美国蚕食鲸吞台积电有三板斧:一是“割肉喂鹰”。从拜登以补贴为饵“巧取”,到特朗普威胁加关税“豪夺”,美国用尽手段,诱迫台积电斥巨资高成本赴美国投产,不但允诺的微薄补贴落空,而且要其自掏腰包送美国高端制程产能。二是“噬骨吸髓”。美国不只要台积电的“血肉之躯”,还要吸食其“精髓”。台积电除外流高端技术,更是被要求交出“机密资料”,并在美国设立研发中心,不断失去企业赖以生存的“灵魂”。三是“为美接盘”。最近有报道传出台积电还被迫“救援”英特尔,接盘美国萎靡的本土半导体产业,“护台神山”就这样被一步步掏空。

 

台积电变“美积电”的政治算计与真实剧本_fororder_捕获1.JPG

 

美国这三板斧可谓不讲武德、杀人诛心,表明其将台积电作为美国重振高端半导体制造的“耗材”,让台湾半导体产业沦为美国产业链附庸的险恶用心。对于美国而言,控制全球半导体供应链也是其遏制中国科技发展的重要一环。

 

二、美国“穷台”“困台”“毁台”的三部曲

 

台积电只是美国的“开胃菜”。特朗普上台后立即给台湾开出“三大天价”:一是台积电变“美积电”;二是防务预算应提升至接近GDP的10%;三是进一步加大对美国采购、减少贸易顺差。这背后,是美国国库空虚和“美国伟大”目标之间的矛盾。特朗普屡屡向盟友和伙伴“要资本、要技术、要产业”。“美国在台协会(AIT)”台北办事处处长谷立言近期谈论美对台政策时,通篇不离“利”字,而他口中所谓“美国在台湾做的是在让台湾变得更加强大、安全与繁荣”,其实就是嘴上说着“挺台”,实际干着“毁台”的勾当。数十年来,台湾经济发展获益于稳固的两岸产业链供应链,强行“脱钩断链”,这是利台还是利美?大家一目了然,美方步步紧逼掏空台积电、榨干台湾。显然,“穷台、困台、毁台”才是美国为台湾写好的真正剧本。

 

台积电变“美积电”的政治算计与真实剧本_fororder_捕获2.JPG

 

三、美国“移山”“引战”“弃台”的三局棋

 

美国势必要一切以美国利益优先,这也为终将“弃台”埋下了伏笔。“搬走”台积电不只是出于资本帝国的贪婪,更折射出美对台海最新的战略判断。美国“弃台论”的声音不断升高,不仅因为美国如果继续支持台湾与大陆对抗不符合美国坐收渔翁之利的一贯做法,更因为中国终将统一,也必将统一!美国防部负责政策事务的副部长提名人埃尔布里奇·科尔比近日表示,台湾并非美国“生死攸关”的利益。美国《外交事务》杂志也在近期刊登题为《台湾执念症:美国的战略不应押注于一场无法取胜的战争》的评论文章。美国为谋求自身利益在世界各地搅局、制造分裂冲突、滥用武力的事实世人皆知,现在美国又想把这套办法复制到台湾。这就是美方不断炒作“摧毁台积电”“资本产业逃离台海”等舆论背后的隐藏逻辑。全球芯片制造领域巨头台积电正沦为政治博弈的牺牲品,最终为美国某些政客所言“实现半导体自主后弃台”做足了铺垫。台湾终将从“棋子”沦为“弃子”。

 

四、赖清德“割肉纳贡”  摊开谋“独”的疯狂底牌

 

特朗普对台湾的讹诈、勒索、霸凌终会“害台”“毁台”,而赖清德在量台湾之物力,结美国之欢心的路上越走越远。赖清德对此执迷不悟的表象背后,裹藏的是其“倚外谋独”的复杂算计。

 

仅就美方狮子大张口的漫天要价,就会对台湾经济社会秩序造成不小的影响。如果台积电变成“美积电”,台湾依靠半导体产业所享受到的产业优势和高附加值将不复存在,台湾经济最大的油门瞬间失速,传统制造业、服务业恐难支撑动能,台湾经济面临“熄火抛锚”的困局。同时,台湾GDP的10%约2.5万亿新台币,相当于台湾年度总预算的九成,如全部对美军购,赖清德当局恐怕连工资都发不出来,遑论经济民生。此外,台美六七百亿美元的贸易顺差有其结构性历史性因素,强行抹平的“零和思维”既不符合规律,也会伤害整体贸易关系。显然,赖清德的卖台谋“独”思维不得人心,必将遭受可耻的失败!

 

台积电变“美积电”的政治算计与真实剧本_fororder_捕获.JPG

 

赖清德对美方真正图谋和对台危害心知肚明,仍与之相互唱和、有求必应,编织着美国会因此“护台”的幻想,这表明赖清德亦另有所图。赖清德上台后,再度暴露了其冥顽不化的“台独”立场。为此,赖清德全面盘算着可变卖的家底,包括台积电等优质产业、民间财富积累、青年兵源等等,全部上贡给美国的餐桌和棋局,以此实现其“台独”妄想。因此台积电从台湾的核心“优质资产”,转变为赖清德对美国表忠心的筹码,从“护独盾牌”变为“媚美贡品”。如能如愿,“穷台、困台、毁台”也是赖清德认为“可以承受之重”,“移山、引战、弃台”亦是他必须配合的戏码。这正是赖清德狂言“做棋手”的真实考量,他心里思量的没有民众,只有私利。(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副研究员 刘匡宇)

展开全文

外交部:对中方有关联合演训 日方无权说三道四 更不得插手干涉

2025-04-03

外交部:对中方有关联合演训 日方无权说三道四 更不得插手干涉

 

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今天(4月3日)举行的例行记者会。在回答有关日方对中方有关联合演训发表评论的问题时,郭嘉昆表示,日方有关言行公然违背一个中国原则,中方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已向日方严正交涉。

 

中方有关联合演训是对“台独”分裂势力的严重警告和有力遏制,是捍卫国家主权、维护国家统一的正当必要行动,日方无权说三道四,更不得插手干涉。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事关中日关系政治基础和两国间的基本信义。日本曾对台湾殖民统治长达半个世纪,犯下罄竹难书的罪行,对中国人民负有严重历史罪责,尤应谨言慎行。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方敦促日方深刻反省历史,切实恪守中日四个政治文件原则和在台湾问题上所作郑重承诺,立即停止干涉中国内政,以实际行动恪守一个中国原则。

 

(总台央视记者 赵晶)

展开全文

赖清德猖狂谋“独” 正将台湾推向深渊

2025-03-16

赖清德近日高调叫嚣,在所谓“国安高层会议”上再度宣扬两岸“互不隶属”的分裂谬论,妄称“台湾是一个主权独立的民主国家”,极力渲染“大陆威胁”,将大陆界定为“境外敌对势力”,并抛出所谓“因应五方面威胁”的“17项策略”。赖清德抛出这些谬论的本质是推进“台独”的又一重大步骤,其核心目的在于强化“台独”立场、制造两岸对立、拉拢外部势力介入台海局势,同时意图进一步妖魔化大陆,为未来的谋“独”行动制造借口。如此荒诞不经、猖狂挑衅大陆的言论,不仅暴露出其顽固的“台独”立场,更证明其人是不折不扣的“两岸和平破坏者”“台海危机制造者”。

 

赖清德的这番言论,毫无疑问是迎合外部干涉势力、押宝岛内“台独”分裂势力,进一步推动台湾走向危险深渊的政治投机行为。台湾与大陆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毋庸置疑,这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客观事实和基本原则,更是两岸关系的共同政治基础。然而,赖清德却试图以歪曲历史、篡改事实的方式,进一步制造两岸对立,拉升台海紧张局势。赖清德这一系列“台独”言行不仅是对历史的背叛,更是在拿台湾2300万民众的命运进行政治豪赌。

 

赖清德上台以来就将个人政治野心凌驾于台湾同胞的福祉之上,顽固坚持错误立场,不断鼓吹“台独”主张。在他看来,煽动对抗、制造紧张,是获取政治私利的捷径。两岸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但赖清德却一再阻挠两岸正常交流交往,试图以“去中国化”政策切割台湾与大陆的历史文化联系。这种倒行逆施的做法,既阻碍了台湾经济的发展,也割裂了两岸同胞的情感纽带,最终受害的只能是台湾。赖清德上台后,疯狂打击异己,在岛内施行“绿色恐怖”。他不顾台湾同胞的安危,加紧与美国反华势力勾连,妄图借助外部势力为其“台独”分裂野心铺路。然而,现实早已证明,美国从来不会真正为台湾利益考虑,只会将台湾当作遏制中国崛起的工具,台湾一旦失去价值,就会被无情抛弃。赖清德妄图与外部势力勾连,铤而走险践踏两岸关系底线的做法不仅无助于台湾的发展,反而会将台海局势推向危险边缘,把台湾民众绑上战车。他的言行也暴露了其担心沦为美国“弃子”的恐慌。

 

赖清德大肆渲染所谓“大陆威胁”,并将大陆定性为“境外敌对势力”,不仅是彻头彻尾的政治谎言,更是民进党当局惯用的障眼法。其险恶用心就是为了通过妖魔化大陆,掩盖民进党执政失败的现状。自赖清德上台以来,台湾产业外移、民生凋敝、民怨四起,社会问题层出不穷。面对岛内民众的愤怒,赖清德不是认真思考如何改善台湾的经济发展和民生状况,而是选择炒作“大陆威胁论”,试图转移焦点,以此来掩盖自身的无能。事实上,大陆始终愿意以最大诚意推动两岸和平发展和祖国和平统一。然而,赖清德却故意歪曲大陆善意,极力制造对立,甚至不惜恶意煽动仇恨。他所谓的“因应五方面威胁”的“17项策略”,不过是将台湾推向更危险境地的骗局。台湾的真正威胁,不是大陆,而是赖清德以及民进党当局的倒行逆施。

 

历史证明,“台独”没有出路,任何妄图分裂中国的企图都注定失败。赖清德顽固推行“台独”路线,破坏两岸和平,注定会被历史和台湾民众所唾弃。赖清德在大陆颁布实施《反分裂国家法》20周年纪念日的前一天,发表嚣张分裂谬论,挑战两岸关系底线,其倒行逆施只会让台湾陷入更深危机。他的言论和行径已经在岛内引起广大民众的反感和恐惧。任何逆潮流而动的人,都注定失败!赖清德一再挑衅大陆,终将遭到人民的唾弃和历史的审判。(作者:北京联合大学政治学研究所所长、台湾研究院教授朱松岭)

展开全文

外交部:“台独”挑衅一日不止 反“独”惩戒一刻不停

2025-04-02

4月2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提及,美国、欧盟、日本等就中国人民解放军4月1日在台岛周边开展联合演训发表评论,并指责中方。

 

对此,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表示,少数国家和组织对中方的指责罔顾事实,颠倒黑白,干涉中国内政,中方对此强烈不满,坚决反对。

 

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不容外来干涉,破坏台海和平稳定的是“台独”分裂活动和外部势力的纵容支持。

 

有关国家和组织如果真心希望台海和平稳定,就应当顺应国际社会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大势,恪守对中方所作政治承诺,尊重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鼓吹“台独”就是分裂国家,支持“台独”就是干涉中国内政,纵容“台独”就是破坏台海稳定。

 

中方开展联合演训是对赖清德当局猖狂谋“独”挑衅的坚决惩戒,是对“台独”分裂势力蓄意破坏台海和平的严正警告,是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的负责任之举,任何外部势力无权对此说三道四。

 

“台独”挑衅一日不止,反“独”惩戒一刻不停,我们决不允许任何人、任何势力以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定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展开全文

外交部:如何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人自己的事 不容他人置喙

2025-04-02

外交部:如何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人自己的事 不容他人置喙

 

4月2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就菲律宾有关人士的涉台言论提问。

 

郭嘉昆表示,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是中国核心利益当中的核心,如何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人自己的事,不容他人置喙。郭嘉昆说,我们奉劝菲律宾有关人士,不要在台湾问题上挑衅玩火,玩火者必自焚。我们也坚决反对有关人士毫无根据地发表颠倒黑白、抹黑炒作式的言论。

 

(总台央视记者 申杨)

展开全文

日本学者呼吁日本社会深刻反省历史

2025-03-31

日本历史学者、山口大学名誉教授纐纈厚29日围绕1931年侵华日军轰炸锦州这一历史事件阐述观点时说,日本社会应树立正确的历史认知,通过对历史的深刻反省,推动与周边国家建立稳定、持久的和平关系。

 

纐纈厚在东京举行的一场演讲会上说,1931年侵华日军轰炸锦州造成大量无辜平民伤亡。文献资料表明,日军当时并非以军营为目标,而是直接轰炸包括普通民居在内的城区,这严重违反国际准则。

 

他表示,如今日本不仅对这一事件鲜有提及,而且还习惯于将侵略责任归咎于“关东军的擅自行动”,但实际情况是,在军国主义的煽动下,从“参谋本部”到一些企业和媒体,都在不同程度上推动扩大了对外战争。他指出,对日本战败原因缺乏认识,也就难以正确面对历史。

 

今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80周年。纐纈厚呼吁,日本应以此为契机,摒弃以军备扩张为中心的安全观,重申日本宪法所确立的和平原则,通过对历史的深刻反省,推动与周边国家建立稳定、持久的和平关系。

 

新华社东京电 记者李子越

展开全文

美汽车关税让“盟友”日本有多伤

2025-04-01

美国日前宣布对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自4月3日起执行,涉及进口乘用车和轻型卡车,以及关键汽车零部件等。日本将美国视作最重要盟友,被一些媒体认为在此次关税措施中“受伤最重”,在多个层面受到严重冲击。

 

首先,背刺之伤。尽管2月以来加税预期已使日本汽车股普遍下跌,且日本经济产业大臣武藤容治3月访美游说并未获得关税“豁免”承诺,但当加税成为现实,日本国内舆论一片哗然。对于被所谓“盟友”背刺,日本还是缺乏心理准备,过于轻信对美关系,过于看重自己对美国的所谓贡献。

 

对此,日本首相石破茂表示,“汽车关税对日本经济影响极大”,“日本在投资和就业等方面对美国经济作出很大贡献,美国这样不加区分对所有国家一律加征汽车关税真的合适吗?”武藤容治表示,“尽管一再要求将日本排除在外,还是成为加税对象,这非常遗憾”。

 

其次,经济之痛。从宏观经济角度来看,汽车关税将危及严重依赖出口的日本经济。美国是日本最大出口市场,日本是除墨西哥之外对美汽车出口额最大的国家。2024年日本对美汽车出口额超过6万亿日元(1美元约合150日元),占日本对美出口总额近三成。

 

根据日本经济新闻社估算,美国汽车关税导致日本汽车出口下降、日本国内汽车生产减少,最多或使日本经济遭受13万亿日元损失。这大约相当于2024年访日外国人消费额的1.6倍,占日本名义国内生产总值超过2%。

 

同时,由于汽车产业关联众多行业,日本国内钢铁、流通、销售等相关产业也将受到打击,涉及就业人数多达558万。瑞穗研究与技术公司调查部主任小野亮表示,如果“汽车关税”长期化,日本经济将面临空心化风险。

 

第三,产业之困。美国是日本汽车产业的最大出口市场。这不仅包括日系车企从日本国内向美国出口的汽车,由于日本车企在墨西哥、加拿大等地布局了大量产能和供应链,这些工厂的对美出口都将受到影响。表面上看,墨西哥虽然排在对美汽车出口首位,但其中相当大一部分是日本汽车厂商贡献的。因此,日本车企可谓在此次汽车关税中受到海内外双重打击。

 

据日本汽车工业会数据,2024年日本国内的汽车产量为823万辆,其中有近137万辆汽车出口到美国。瑞穗银行商务解决方案部主任研究员、汽车问题专家汤进指出,如果把在墨加两国生产的汽车计算在内,日本车企在美总销量占美国市场份额近四成。此外,日本车企的美国工厂在主要零部件方面也依赖进口。

 

汤进说,汽车关税无疑将使日本汽车产业面临价格上升、竞争力下降的难关。这不仅是对整车企业的打击,整个供应链都将受到很大影响。

 

据野村证券分析师阿宁迪亚·达斯预测,汽车关税或致马自达陷入亏损、丰田营业利润下降30%。

 

汽车关税消息落地后,东京股市包括汽车部件制造商在内的运输机械板块连续两个交易日大跌,对美国市场依赖度最高的马自达下跌10%以上。股市震荡印证了此前市场对汽车关税预期不足。

 

作为美国亲密“盟友”的日本遭此背刺会如何反击?目前看,日本政府除了表达“非常遗憾”就是“继续努力申请豁免”;汽车厂商为了生存也只能面对现实。

 

据日媒报道,本田已决定4月起停止美国工厂所需混合动力汽车用电池的进口、改为采购丰田在美国国内生产的电池。这一供应链调整将涉及40万辆混合动力汽车。汤进指出,日系车企不分派系抱团取暖、联手重构供应链将是不得已的选择,汽车关税不仅将动摇北美市场的供应链根基,停止进口也将令日系车企经营压力进一步加大。

 

为保证日本国内的就业及竞争力,丰田曾承诺无论怎样在海外增资扩产,在日本国内至少保持300万辆产能。当日本政府无力保护自己的企业,在美国关税威胁下,这一承诺能否坚守目前不得而知。

 

此外,全球汽车产业正面临重大转型,在电动化、智能化赛道上发力迟缓、正值经营困难期的日本汽车产业该如何熬过汽车关税严冬也成为关注焦点。

 

新华社东京电 记者刘春燕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