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观察|Observe
《青花瓷》和顶碗舞的夏日之约
编辑: 何婧 | 时间: 2025-08-15 09:59:29 | 来源: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海峡飞虹专稿 |
青花瓷的釉色里,藏着两岸共有的文化基因。从草原上顶碗舞的优美旋转,到台湾少数民族拉手舞的心手相牵,舞出的都是青春的律动和家的温暖。在跨越草原和海峡的乡土歌谣中,飘荡着中华民族的共同记忆。从祖国的北疆到南部的宝岛,这份同源的血脉,早已刻在骨子里……
8月8日,一个月圆的美好夜晚,参加“草原之约 青春交响”两岸青年艺术交流营的40名台湾青年站上内蒙古自治区2025乌兰察布市第十四届“草原之旅”那达慕大会开幕晚会的大舞台。一名台湾男生用小提琴演奏着两岸同胞耳熟能详的歌曲《青花瓷》,另一名台湾女生在优美的旋律中翩翩起舞。38位来自台湾少数民族的青年还带来了歌舞表演《原心·蒙地》,热情奔放的舞步与大草原的晚风热烈地融合在了一起。
“草原之约 青春交响”两岸青年艺术交流营的营员在2025乌兰察布市第十四届“草原之旅”那达慕大会开幕晚会上表演《青花瓷》。(摄影:张弘进)
“草原之约 青春交响”两岸青年艺术交流营的台湾少数民族营员在2025乌兰察布市第十四届“草原之旅”那达慕大会开幕晚会上表演舞蹈《原心·蒙地》。(摄影:张弘进)
8月5日至10日,“草原之约 青春交响”两岸青年艺术交流营成功举办。来自台湾地区的少数民族同胞、青年学生共58人在乌兰察布市和北京市进行了为期8天的艺术交流和研学参访活动。台湾同胞参演的节目出现在那达慕大会上,在乌兰察布最盛大的草原盛会中尚属首次,他们获得了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和欢呼声。这是一次两岸艺术和文化交流的成功实践,真实体现了两岸同胞一家人、永远心手相牵的真挚情感。
“草原之约 青春交响”两岸青年艺术交流营的营员和乌兰牧骑的演员们合影留念(摄影:张弘进)
表演完《青花瓷》舞蹈的女生难掩激动。她第一次在如此盛大的舞台上表演,既紧张又兴奋。“今天的天空有圆圆的满月,非常美。”她说,“我们在候场和退场的时候,每个身边经过的人都会对我微笑、点头,让我放松了很多。这种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艺术交流超有意义,不同艺术形式的刺激会使我们大脑皱褶增多,会变聪明。如果看不到外面的世界,那很可怕。”
参加《原心·蒙地》节目表演的太鲁阁人古先生也很兴奋。他说:“之前只在电视上看到过春晚那样盛大的晚会,没想到今天自己也走到了这么大的舞台上表演。观众们对我们的表演给予了非常热情的回馈,感觉特别温馨和感动。我们的歌声和舞蹈唤醒了台上和台下民众彼此之间共同的情感。在彩排节目的空余,我们会和周围蒙古族的朋友们交流,看看彼此的服饰,聊聊音乐、舞蹈和日常生活,感觉很新奇、很棒。我们就像一家人一样亲切、和善。”
“草原之约 青春交响”两岸青年艺术交流营的营员在大草原上欢呼雀跃。(摄影:张弘进)
台湾同胞参与本次那达慕大会表演是由活动主办方——星云文化教育公益基金会积极策划并推动实现的。星云文化教育公益基金会副理事长张静之说,此次交流营在行程设计上聚焦文化体验与艺术交流两大核心,同时结合台湾青年的兴趣特点设置互动环节。乌兰察布市一年一度的那达慕大会,本就是草原上承载着团结与欢腾的盛会。58位来自宝岛台湾的同胞在此相聚,第一次在那达慕大会上与大陆艺术家同台献艺,这场艺术交流早已超越了活动本身的意义,它化作了连结两岸的文化桥梁,成为了牵动人心的情感纽带。
在交流营为期8天的参访中,营员们向集宁乌兰牧骑的蒙古族歌舞演员学习了顶碗舞和筷子舞;在察哈尔文化博物馆,倾听着千余件元明清文物静静诉说草原民族与中原文明的交融史;在乌兰哈达火山群,亿万年的地质奇观让台湾青年们触摸到中华文明生长的壮阔底色。大家亲手体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察哈尔毛绣”的制作,那一根根锋毛编织的不仅是动物图案,更是各民族携手共生的文明密码;在格根塔拉草原,大家观看精彩的马术表演,还骑上骏马,摔跤服的铜钉碰撞出清脆的声响,那是两岸青年血脉里共同的勇武基因在共鸣;在马铃薯业和乳业的现代化生产线,大家看到的是中华文化既能保持本真,又能焕发多元活力的样貌;在慕田峪长城,大家手拉手攀登台阶的身影,展现着“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共同豪情;在故宫的红墙下,两岸青年驻足凝视的目光,都在追寻同一个文明根脉。
“草原之约 青春交响”两岸青年艺术交流营的营员参观乌兰察布市察哈尔毛绣培训基地。察哈尔毛绣是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于2021年5月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摄影:张弘进)
“草原之约 青春交响”两岸青年艺术交流营的营员参观乌兰察布的博物馆,了解当地历史文化。(摄影:张弘进)
全国台联是这次交流活动的主办方之一。全国台联的副会长杨毅周说,这次活动创新的“文化体验+艺术共创+生态研学”模式,正是希望为大家搭建一座没有隔阂的桥梁。全国台联作为台湾同胞的“家”,始终坚信:青年走得越近,两岸未来就越光明。未来,我们将继续打造更多这样的平台,让更多台湾青年走进大陆的城市乡村、工厂校园,在亲身体验中读懂真实的中国。
活动结束后,台湾青年吴先生说:“我没有想到这辈子会有机会来到这么辽阔、让人心胸开阔的地方;我跟当地的工作人员聊天,他们说本来这边的畜牧业和其它产业是比较落后的,是政府不断挹注这里,使乌兰察布市有了现在的发展成就。在这里,我真正感受到大陆在解决百姓民生问题上的力道和决心。我还发现这里的人都很好相处,有问题或者寻求帮助时,都会很热情地和我沟通交流。”
开营仪式上,活动主办方贴心地为三位营员庆祝生日。(摄影:张弘进)
除了文化和艺术体验,这次交流活动更是一场温暖的亲人之约。在开营仪式上,三位营员意外收到生日祝福的惊喜,让“两岸一家亲”从理念变成温暖的现实。在活动期间,一旦有营员感到身体不适,工作人员都会及时送他们到医院治疗并精心照顾。
张静之认为,两岸青年在共同领略草原风光、品味民族文化、畅叙同胞情谊、齐奏青春乐章的过程中,不仅深化了彼此情谊,更留下了难忘的记忆。这不仅是一次沉浸式的草原文化体验,更是一场意义深远的文化寻根之旅,一场两岸青年双向奔赴的青春之约,为促进两岸青年心灵契合注入了蓬勃的青春活力。
“草原之约 青春交响”两岸青年艺术交流营营员游览慕田峪长城(摄影:摄影:李若嫣)
“草原之约 青春交响”两岸青年艺术交流营营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合影。(摄影:李若嫣)
“草原之约 青春交响”两岸青年艺术交流营虽然已经结束,但这段草原之约不是终点。相信所有的营员们都会带着草原的辽阔胸怀、长城的坚毅品格、故宫的文明自信,在各自的人生征途上绽放光彩!两岸同胞的交流交往会如草原上悠扬的旋律一样,生生不息、弦歌不断。(作者:常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