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Observe

从“大罢免”投票率看岛内民意海啸

7月26日,台湾民意代表“大罢免”首轮投票结束,罢免案均未获通过,国民党完胜,守住全部24席。可以说这一结果狠狠扇了赖清德一记耳光。观察和分析此次“大罢免”的投票率,更能体会到岛内这场民意海啸背后所蕴含的诉求。

 

事实上,岛内多数民众对于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和“九合一”选举之外的选举投票兴趣都不高,尤其是高度依赖仇恨值动员的罢免类投票,主要由各自政治势力的铁杆支持者参加,投票率一般仅在四成左右,罕见能超过五成,如台湾地区前民意代表蔡正元、林昶佐、黄国昌罢免案投票率均较低。今年年初基隆市长谢国梁罢免案投票率很难得达到51%左右。但从26日的“大罢免”投票数据来看,24个民意代表选区投票最高前三名分别为傅崐萁60.10%、徐巧芯59.98%、王鸿薇59.59%,最后三名分别为黄建宾49.62%、丁学忠49.87% 、廖先翔52.75%,平均投票率为55%。如此高的投票率意味着大量中间选民含怒出门投票,以此表达对赖清德及民进党当局的强烈愤怒与不满。

 

从“大罢免”投票率看岛内民意海啸_fororder_3_副本

 

一方面,民进党当局无力应对特朗普政府经济勒索讹诈,难以处理岛内经济民生的棘手难题,台湾民众不满氛围持续升温。特朗普自今年年初上任以来,便持续对台进行施压。民进党当局“倚美谋独”,不仅完全不抵抗,甚至“要五毛给一块”,先是助美迫使台积电加大赴美投资,在面对美国高关税威胁时,又忙不迭宣布将扩大对美国市场开放、进一步加大对美国采购和投资,甚至配合美国暴力拉升汇率。这种“量台湾之物力,讨美国之欢心”的一路滑跪“毁台”“卖台”做法对台湾经济堪称灾难。岛内中小企业主、劳工群体忧心忡忡,担心高关税将压垮台湾产业。

 

另一方面,民进党当局无心无意应对处理台湾中南部台风灾难,冷酷又冷血直接引发民意强力反弹,催高了“不同意罢免”票。近期台湾中南部遭遇强烈台风灾害,由于民进党当局长期执政无能致使整个社会治理体系极为脆弱,不少地方连续停电好几天。但当受灾居民直接向赖清德陈情求助时,得到的居然是“靠自己”的冷漠回应,甚至还出现了八旬老人不得不自行爬屋顶修缮时导致跌倒不治身亡的惨剧。本应全力救灾的民进党当局持续强力推动“大罢免”。赖清德亲自上阵,宣称要“打掉杂质”,更有绿营政客公开叫嚣“现在最重要就是‘大罢免’”“不投票就不是台湾人”。这种心中只有一党一己之私、全无民众切身诉求的自私冷血做派直接引爆基层民怨,导致部分选区如桃园市鲁明哲、吕玉玲、邱若华等人的“大罢免”投票出现“不同意罢免”票高于当初当选民意代表得票数的罕见奇观。而民进党当局行政部门拒绝普发现金1万元新台币救灾纾困,更惹怒了广大民众,以至于部分绿营支持者也不再“挺绿反蓝”,甚至反戈一击,导致部分选区“赞同罢免”票数远低于绿营预期。

 

从“大罢免”投票率看岛内民意海啸_fororder_1_副本

 

第三方面,在推动“大罢免”过程中,赖清德和民进党当局大肆兜售“台独”分裂谬论,大打所谓“抗中保台”牌,大肆宣扬所谓“亡国感”,煽动两岸对立对抗。但事实证明,此等拙劣伎俩早已被台湾民众看破,希望两岸和平相处才是台湾主流民意。《中国时报》发表评论文章指出,绿营偏激分子对两岸正常交流的污名化、对台海和平愿景的扭曲化,流毒延烧超过十年。这股阴郁的情绪、漫长的恐吓,曾助力民进党连续3次赢得大选。此次民进党当局再度祭出“抗中保台”的“神主牌”,但台湾民众选择用一张张反对票表达内心的愤怒与不满。《旺报》社评也表示,26日的“大罢免”投票结果清楚地告诉民进党当局,台湾民众希望台海平静。赖清德当局要以“大罢免”所展现的民意为鉴,赶快检讨大陆政策,开放两岸民间交流。

 

这次“大罢免”的投票结果无疑是台湾主流民意对赖清德上台以来操弄两岸对立、大打所谓“抗中保台”牌、罔顾经济民生、乱政害台行为的全面否定。岛内舆论认为,要和平、要发展、要交流、要合作,一直以来都是台湾社会的主流民意。赖清德当局应该认真倾听台湾民众心声,回到发展经济、照顾民生、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正轨上来。否则,迎接民进党当局的将会是更大的民意海啸。(作者:李牧野)

人心民意不可违,民进党该醒醒了!

2025-07-29

7月26日,台湾地区首轮“大罢免”投票结果揭晓:针对24名国民党民代及新竹市长高虹安的罢免案全部铩羽而归。“不同意罢免”票一路领先、开票现场气氛低迷、民进党党内震撼……这场被亲绿媒体誉为“剃光头”的投票,给了民进党一记响亮耳光的同时,更清晰展现了台湾社会的人心民意。

 

人心民意不可违,民进党该醒醒了!

 

事实上,这场针对性十足的“政治闹剧”,打从一开始就遮不住民进党当局的“狐狸尾巴”。

 

一年前的台湾选举,赖清德当局虽以“双少数”的微弱优势堪堪胜出,却面临着台立法机构中“朝小野大”的尴尬局面,这显然让当惯了“独裁者”的民进党无法接受。于是,一场表面由台湾“民间团体”发起,实质为民进党当局策动的“大罢免”就此展开。对于这场罢免,赖清德的目的也很单纯,就是希望借此推动台立法机构补选,从而扭转民进党席位劣势,摆脱施政困境。

 

为了达成自己的政治目的,民进党当局完全将岛内民生疾苦抛诸脑后,彻底卸下了伪善的面具。对于美国关税和台风灾害的轮番冲击,赖清德不但漠不关心,甚至屡屡失言,以“吃苦当吃补”、“救灾靠自己”等言论撕裂台湾社会。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副教授刘性仁直言,民进党施政成绩惨淡,却把精力耗在政治内斗上,这样的操弄注定被民意抛弃。

 

台湾民众究竟有多愤怒?投票结果的“一边倒”已经说明了一切。

 

人心民意不可违,民进党该醒醒了!

 

此次罢免案中,“不同意罢免”票全程领先,甚至有多位国民党民代的“不同意罢免”得票数超过其当选时的得票——在新竹市,郑正钤多获得2.7万票;在桃园市第5选区,吕玉玲多获得约8000票。台湾资深媒体人赵少康直言,这些数据背后,是民怨的沸腾、是“民气”的高涨,“民众用选票告诉民进党,别再玩政治游戏了!”

 

而更令民进党上下心惊的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抗中保台”底牌已彻底失灵。长期以来,民进党将“反中”、“抗中”当作政治动员的“万能钥匙”,在此次罢免中更是变本加厉,试图用意识形态绑架民意。但投票结果已经证明,“抗中保台”根本得不到多数民众支持,蓝白“反罢免”的胜利,恰恰说明“希望两岸和平相处”才是台湾主流民意。

 

中国国民党主席朱立伦呼吁“停止内耗,好好拼经济”,民众党主席黄国昌要求“修补社会撕裂的伤痕”,赵少康则呼吁取消8月的第二轮罢免案……台湾社会的呐喊声早已响彻云霄,民进党们却依旧在嘴硬。

 

人心民意不可违,民进党该醒醒了!

 

面对惨败,赖清德声称“这不是某一方的胜利或失败”,而始作俑者的柯建铭更叫嚣“永不放弃”,这种对民意的傲慢与无视,恰恰暴露其“假民主、真独裁”的虚伪面目。

 

从救灾不力到经济低迷,从“团结十讲”到“罢免”失利,民进党执政的“成绩单”早已被民众打上“差评”。正如台湾《联合报》所言,赖清德本想借罢免“消灭反对党”,最终消灭的却是自己的威望与民众的信赖。

 

“大罢免”的惨败,是台湾民意的一次集中爆发。这次结果告诉民进党:政治操弄骗不了人,“台独”路线行不通。只有放下对抗、关注民生、推动两岸和平交流,才能顺应民心民意。赖清德之流若执迷不悟,只会被越来越多的台湾民众抛进历史的垃圾堆。(文/王路飞)

展开全文

综述丨“大罢免大失败”展现台湾主流民意 民进党倒行逆施咎由自取

2025-07-29

新华社记者李建华、李悦

 

针对24名中国国民党籍民意代表的罢免案26日举行投开票,结果无一通过,国民党在“大罢免”首轮完胜。自此,折腾大半年的“大罢免”,首回合以赖清德及民进党惨败收场。岛内民意狠狠打脸赖清德,充分反映台湾民众对赖清德及民进党当局的强烈愤怒与不满。

 

当天开票过程中,24件罢免案的票数都是“不同意罢免”一路领先“同意罢免”,最终全部失败。针对被停职的新竹市长高虹安的罢免案当天也进行投开票,结果亦未通过。

 

27日出版的台湾主流报刊纷纷以“大罢免 大失败”“‘绿营’惨败”等为标题在主要位置进行大篇幅报道。《联合报》社论指出,在民进党当局大肆营造“绿色恐怖”的氛围下,众多沉默选民忍无可忍、蜂拥而出投下“不同意”票,声音如此愤怒而响亮,给赖清德及当局一记“当头棒喝”。

 

文章还说,赖清德当局上台以来不断进行仇恨动员,极力丑化在野党在民意机构的监督,藉此掩饰自己执政无能的失职和困窘。赖清德在政治上充满傲慢与偏执,精心设计“大罢免”,以为可以一举消灭在野党,谁料最后消灭的却是自己的威望与尊严,也葬送了人民的信赖。

 

“Yahoo奇摩”最新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高达88.1%的岛内网友对此次罢免案投票结果“非常满意”。网友纷纷留言:“这种恶心的活动还要人民买单,这叫民主?!”“嘉南地区还在风灾复建中,不知救灾只想着‘罢免’,民进党你们对得起南部的民众吗”“大快人心,老天有眼”……

 

不少网友还涌入赖清德最新发布的贴文下留言:“可以停止内耗认真上班了吗”“大罢免大鸭蛋”“我们团结打掉杂质了”……截至28日上午10时,该贴文的留言数已高达3.8万多条。

 

事实上,在“大罢免”推动期间,许多民调已显示六成以上民众不支持“大罢免”,但由于民进党当局全力形塑“绿色恐怖”,不择手段剪除异己,让许多民众“敢怒不敢言”。与此同时,赖清德上任以来的施政令人大失所望,从违背民意抛出所谓“17项策略”阻挠限制两岸交流,到面对美国高关税一路滑跪“毁台卖台”,再到台风过后救灾不力反而冷血面对灾民,种种作为让民众反感与不满不断升高。

 

台湾地区民意机构现有113席民意代表,民进党占51席为少数。舆论认为,“大罢免”表面上由“民间团体”发起,但实为民进党当局策动,意在通过罢免和补选,扭转其在该机构的席位劣势,实现“一党独大”从而可以为所欲为。

 

民进党从年初主导启动全面罢免在野党民意代表,结合侧翼网军操控舆论、司法检调配合“执法”,让“大罢免”完全沦为清除异己、巩固自身权力的工具。岛内媒体还报道,民进党当局对所有国民党提出的罢免连署“深狠查缉”,对民进党的连署资料错谬伪造问题却“视若无睹”,其滥用司法进行政治打压的手段令人发指。

 

6月20日“大罢免”投票日期刚一公布,赖清德随即宣布展开所谓“团结十讲”,亲自下场加油添柴。然而,赖清德每讲都恶评如潮,引发民众反感,仅完成四讲就自己“隐声”了。

 

数月来,岛内舆论对“大罢免”造成的毒害持续表达担忧,“一个伤痕累累的社会”“台湾注定陷入内耗的深渊”等字眼屡见不鲜。在“大罢免”的过程中,可以明显看到台湾社会撕裂的严重程度,处处冲突的戾气让台湾民众反思“台湾社会是怎么了”“怎会变这样”。

 

台湾政治大学法律学系副教授廖元豪投书指出,民进党为了“大罢免”,在岛内大搞“猎巫”诽谤,街头拍照的正常行为被质问是否在搜集情报;表态“反对‘大罢免’”遭到网络霸凌;持不同立场的朋友家人之间,要么是尴尬,要么为此冲突……

 

《中国时报》社论痛批,“大罢免”打开了台湾社会彼此仇恨、互相撕咬的“潘多拉魔盒”,长此以往台湾恐只剩下撕裂与敌意。

 

据报道,岛内单一区域民意代表罢免案至少需花费1700万元(新台币,下同),大选区则需约2000万元,这些费用最终都是由民众买单。民意代表黄仁表示,台湾当务之急是脚踏实地解决民生问题,高房价、薪资停滞、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都是百姓切身之痛。但赖清德上台以来,将全部心力投注在选战、清算、斗争与对外输诚,早已与民众关切脱节。

 

在推动“大罢免”过程中,赖清德和民进党当局大肆兜售“台独”分裂谬论,煽动两岸对立对抗,妄图以“抗中保台”牌捞取政治私利。但事实证明,此等拙劣伎俩早已被民众看破,希望两岸和平相处才是台湾主流民意。

 

《中国时报》评论文章认为,绿营偏激分子对两岸正常交流的污名化、对台海和平愿景的扭曲化,流毒延烧超过十年。这股阴郁的情绪、漫长的恐吓,曾助力民进党连续3次赢得大选。此次民进党当局再度祭出“抗中保台”的“神主牌”,但台湾民众选择用一张张反对票表达内心的愤怒与不满。

 

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政治学系教授郑子真表示,民进党在民意机构居于少数,应该做的是认真执政努力赢回民心,搞“大罢免”不仅缺乏民主政治素养,也无法与选民产生共鸣从而彻底失去民心。

 

岛内舆论认为,要和平、要发展、要交流、要合作,一直以来都是台湾社会的主流民意。这次投票结果表明,民进党被民意所唾弃,可以说是满盘皆输。未来民进党的两岸政策若不能改弦易辙,将很快被人民抛进历史灰烬。

展开全文

热评两岸|“大罢免”首轮满盘皆输 民进党踢到民意铁板

2025-07-27

“不同意罢免”一路领先“同意罢免”——针对24位国民党籍民意代表及停职中的新竹市长高虹安的“大罢免”首轮投票26日完成,最终全部失败。

 

“大罢免”表面上由“民间团体”发起,实为民进党当局策动。台湾地区民意机构现有113席民意代表,民进党占51席、为少数党。因此,民进党怂恿、策应罢团发起罢免的“司马昭之心”早已被岛内舆论揭穿:通过罢免和补选扭转其席位劣势,摆脱“朝小野大”的施政困境,以方便民进党大搞集权专制,一方面加剧整肃异己,减少在野阵营掣肘,既可加快“绿化”“毒化”台湾社会,又可提升军备预算讨好美国;另一方面煽动“反共反中”,继续破坏两岸关系、挑衅大陆,图谋“事实独立”或伺机遂行“法理台独”。

 

如今,在野阵营反“恶罢”的成功给了赖清德一记响亮的耳光,表达着台湾民众对民进党当局的强烈愤怒与不满,也显示了民进党操弄“民意”反被民意吞噬的荒唐。就像国民党民意代表王鸿薇所说“这是人民的选择”,投票结果显示民进党的政治操弄完全违背岛内民意,包藏祸心的“台独”不得人心。

 

热评两岸|“大罢免”首轮满盘皆输 民进党踢到民意铁板

 

赖清德在202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仅以四成选票当选,再加上民进党在民意机构未过半,属于“双少数执政”,但他上台一年多始终拒绝沟通妥协、一直在做违背主流民意的事:从就职讲话抛出“新两国论”,到将大陆界定为“境外敌对势力”,通过司法等手段迫害政治异己、不断破坏两岸关系,再到以莫须有的“亲中卖台”罪名推动史无前例的“大罢免”,以及最近发表所谓“团结十讲”端出一盘错漏百出的“台独”歪理邪说大杂烩……赖清德这些“顺赖者昌、逆赖者亡”的倒行逆施,终于踢到岛内主流民意的铁板,碰得头破血流。

 

这不仅验证了沉默的大多数仍是让台湾保持稳定的中坚力量,民进党也必须反思:为什么挑动两岸神经紧绷、对内滥行猎巫,凡有意见不同者就动员网军围攻整整一年后,就是无法说服主流民意?——台湾《中国时报》社论

 

这是台湾社会善良风气被破坏最严重的一次。大街小巷都是罢团的叫嚣,他们到各个地方逼人表态,欺压善良沉默的老百姓,搞得民间生活大乱。这一次“大罢免”见证“善良战胜了恶霸”。——台湾作家杨渡

 

台湾所需的是脚踏实地解决民生问题的当局,高房价、薪资停滞、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都是人民的切身之痛,但赖清德将全部的心力投注在选战、清算、斗争与对外输诚,早已与人民的关切脱节。——台湾民意代表黄仁

 

以上这些来自岛内各界的言论,将台湾民众到底需要什么、反对什么表达得清楚明白,但可惜的是,罢免主事者面对首波被“团灭”的结局并未止步,而是迅速转向将于8月23日投开票、针对7名国民党籍民意代表的第二轮罢免案。有台湾媒体对此直言:在首波惨败、社会反感上升的背景下,第二波是否真能逆转情势已高度存疑,如果说“726”的结局是一场闹剧,那么“823”仍将再续荒谬。

 

热评两岸|“大罢免”首轮满盘皆输 民进党踢到民意铁板

 

选举过后不满意就罢免,罢免完再补选,不满意再……如此恶性循环,必将导致台湾地区每年都在选举,劳民伤财、社会空转。但赖清德和民进党当局出于“台独”本性和“一党独大”的野心,不会善罢甘休,很可能继续政治缠斗、恶斗。倘若如此,等待赖清德和民进党当局的,必将是更大的民意海啸。

 

(文|赵静)

展开全文

国台办发言人就台民意代表“大罢免”首轮投票结果答记者问

2025-07-27

海峡飞虹消息:有记者问,7月26日,台湾民意代表“大罢免”进行首轮投票,国民党完胜,守住全部24席。请问对于投票结果有何评论?

 

国台办发言人陈斌华回答,我们注意到了有关情况。民进党当局出于“台独”本性和“一党独大”野心,不顾岛内民生福祉,一再挑起政治恶斗,不择手段打压政治异己、制造“绿色恐怖”、加剧社会撕裂,充分暴露出“假民主、真独裁”的虚伪面目。投票结果显示,民进党的政治操弄完全违背岛内人心民意,不得人心。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