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Observe

台青邱庆龄:行脚母亲河深深震撼了我的心灵

我是台湾青年邱庆龄,很荣幸受海峡飞虹《两岸新发现》节目组的邀请,不久前参加了在甘肃省的采访拍摄活动,活动的主题是“行脚母亲河 说如意甘肃”。十年多来,作为记录大陆生活的影视人,我一直在大陆各个城市旅游,记录所见所闻,再展放到海内外的网络平台上,希望通过镜头画面和我的声音解读,让在台湾的亲朋好友和世界各地的朋友都能看到中国的美丽风光、社会的繁荣昌盛和人民美好生活的真实现状。此次甘肃之行给我留下了深刻而难忘的印象。

 

台青邱庆龄:行脚母亲河深深震撼了我的心灵

 

我记忆深刻的是在兰州市参观《读者》出版集团的总部。《读者》这本杂志,我在台湾就读过,我还知道《读者》在Facebook、YouTube等社交平台都开设了账号,全球的读者粉丝很多。在《读者》出版集团的晋林工作室(晋林工作室成立于2014年,是以《读者》集团著名的编审徐晋林老师的名字命名的出版创新工作室),我学习了集团关于书籍装帧设计、手工书的设计理念,也学习了在书籍设计中的多种工艺的应用方法,还观摩了《兰花花》《玩皮影》《我的票你的诗》《敦煌古韵》等手工原创图书,它们创意新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将纸质版、互动阅读、新媒体阅读巧妙地融为一体,打破了固有的阅读方式,增强了书籍阅读的趣味性,也延伸了读者的阅读空间,为我们两岸媒体人提供了丰富的书籍设计创作思路。

 

台青邱庆龄:行脚母亲河深深震撼了我的心灵

 

作者(右二)与参与《两岸新发现》节目拍摄的台湾青年在《读者》出版集团参观合影

 

要认识和探索一个地方,最好的方式就是深入当地的宝藏博物馆。这次甘肃之行,我参观的甘肃省博物馆让我大开眼界。凭着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我直接预约入馆。不到甘肃省博物馆,你真的不知道甘肃省的历史文化底蕴有多深,陇原大地上留下的文化遗存有多珍贵!博物馆汇集了从远古时期到近现代的大量珍贵文物和艺术珍宝,以佛教艺术瑰宝、新石器时代的甘肃彩陶、汉代简牍文书、汉唐丝绸之路珍品等文物展品最为珍贵。我一路走一路看,史前文明展、丝路文明展、甘肃彩陶展……,内心不禁感叹中华文明史的悠久:丝绸之路三千里,华夏文明八千年……作为台湾青年,我由衷地为中华璀璨的文明而心生骄傲。

 

台青邱庆龄:行脚母亲河深深震撼了我的心灵

 

作者邱庆龄在甘肃省博物馆

 

台青邱庆龄:行脚母亲河深深震撼了我的心灵

 

甘肃省博物馆里的文创纪念品琳琅满目

 

在甘南藏族自治州,我深度体验了藏族同胞的生活方式,亲身感受了那里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环境。在日常生产劳动及社会生活中,藏族同胞创造了灿烂而独特的节日文化、建筑文化、服饰文化,以及绘画、雕塑、戏剧、音乐、舞蹈等艺术。藏式建筑,不论是寺庙建筑还是民居建筑,无不充分展示藏传佛教的丰富内涵、悠久独特的藏区风情和民俗特点,也映衬出藏族人民的思想感情、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藏族同胞顺应地势修建房屋,形成了与自然环境、社会背景、宗教信仰和民俗文化相协调的建筑风格。

 

台青邱庆龄:行脚母亲河深深震撼了我的心灵

 

作者与藏族小朋友成了好朋友

 

台青邱庆龄:行脚母亲河深深震撼了我的心灵

 

作者在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参加赛马节活动

 

这次甘肃之行,来到中华民族伟大的母亲河——黄河的身边,我感觉好像躺进了母亲的怀抱。我20岁时,母亲去世了,这次见到母亲河,我一下子就深深地爱上了她。黄河,日复一日滋润着中华大地、养育着中国人民,她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不求回报。诗仙李白那句诗“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如雷贯耳,对我来说,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着不同的意境。十多年了,我在大陆就业创业,更有缘在大陆成家,时光就像黄河水一样流逝不复回。但是细想想,虽然时光流逝了,我却收获了两岸的亲情、友情与爱情,这些情谊就像奔腾不息的黄河最终汇入大海一样,将海峡两岸的同胞融合为了一家人!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我的拍摄、继续我的生活,我要像爱家人一样爱我在每个城市里结交的朋友,更要为大家制作和展示更多更好看的大陆生活记录,我还要建议没有来过大陆的台湾朋友们一定要来亲自看一看,那将使你们受益终生。(撰稿及供图:邱庆龄)

 

 

 

“遇见唐卡”——台湾青年对话非遗传承人交巴加布

2023-08-19

“遇见唐卡”——台湾青年对话非遗传承人交巴加布

 

藏族唐卡(甘南藏族唐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交巴加布和台湾青年交流(摄影:王毅)

 

海峡飞虹消息(记者何婧、霍建阳、王奇英):8月18日,“说如意甘肃——两岸媒体人走进黄河第一湾”采访团一行来到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在藏族唐卡(甘南藏族唐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交巴加布的家中,台湾青年详细了解了唐卡的制作过程,认真学习了唐卡以及它所代表的藏族文化。

 

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交巴加布所创作的唐卡作品在画风画技上有很强的地域特点,尤其在着色、晕染、勾线和上色方面有极深的造诣。“唐卡不是我的工作,也不是我的爱好,而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每一晚,我都在反复思考如何将唐卡画得最好,画到完美。可能今天画的唐卡,到明天又会觉得有瑕疵,于是又开始重新画。唐卡就是这样,可以一直促使你进步,让你变得更‘高’。”谈及四十多年来唐卡制作的历程,交巴加布始终保持敬畏之心。

 

在了解了唐卡艺术和交巴加布制作唐卡的经历后,台湾青年邱庆龄说:“从一个学徒到可能成为教授唐卡的老师,大概需要5到7年的时间!然而我们很多现代的年轻人可能并没有这么长的时间静下心来去学习一件事,但是交巴加布坚持了四十多年。对于这种精神,我非常钦佩,这也是为什么这次我一定要来拜访交巴加布老师的原因。唐卡是藏族同胞很重要的文化,也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未来,我想将唐卡艺术和文化讲给我的台湾朋友们听,让他们也更加了解我们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唐卡制作背后的精神。”

 

唐卡作品极具民族特色,且有极高的民族文化传承研究价值。台湾青年黄晓亭曾学习过6年绘画,在与交巴加布交流前,她查阅了很多资料,对唐卡的绘制和藏族文化有着强烈的兴趣。“唐卡是藏族文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我们在台湾对这部分是完全陌生的,很难去接触和了解。这一次很荣幸有机会来到这边,详细地去和唐卡非遗传承人请教,这次跟唐卡这么近距离地接触,也给我带来很多的震撼和感动。”黄晓亭对记者说。

 

能让台湾青年对唐卡以及它所代表的藏族文化有所了解,交巴加布感到非常开心。他说,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自己有责任和义务让大家了解唐卡,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送到千家万户,为维护民族团结、社会和谐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藏族唐卡(甘南藏族唐卡)构图别致,画面不受真实时空的限制,即使在很小的画幅中也能表现境域广阔的意境。它巧妙地利用变形的山石、祥云、花卉等图案,将复杂的情节内容自然分割开来,形成既独立又连贯的传奇故事画面,新颖别致,生动有趣。

 

飞虹沙龙:行脚母亲河 说如意甘肃_fororder_800x200

 

进入“行脚母亲河 说如意甘肃”专题,收看更多精彩内容

展开全文

台青:甘肃之行带给我们很多震撼和感悟

2023-08-24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真切地体会到小时候地理课本上所学的‘黄河之水天上来’是什么样的感觉了!”刚刚参加完“说如意甘肃——两岸媒体人走进黄河第一湾”活动的台湾青年蔡孟轩由衷地发出了感慨。 

 

台青:甘肃之行带给我们很多震撼和感悟

 

甘南州玛曲县“天下黄河第一弯”风光(摄影:王毅)

 

甘肃省位于中国西北部,在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的交汇处,分属黄河、长江和内陆河三大流域。甘肃的风光神奇而多样,拥有除海洋和岛礁外中国所有的地貌类型,有“生态奇观的博物馆”之称。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到甘肃考察,他非常形象地讲到:“甘肃地域辽阔,自然风光优美,黄土高原、广袤草原、茫茫戈壁、洁白冰川构成了一幅雄浑壮丽的画卷,宛如一柄‘玉如意’”。因此,我们此次甘肃之行就是要带朋友们走近黄河,了解甘肃,一起说如意甘肃。

 

台青:甘肃之行带给我们很多震撼和感悟

 

“说如意甘肃”采访团一行在“天下黄河第一弯”合影(摄影:王毅)

 

8月21日,为期一周的活动结束了。在活动中,来自海峡两岸的“网红”博主、媒体记者走进甘南藏族自治州和兰州市,深入了解黄河甘肃段的独特文化、民族风情和城市发展。他们感受玛曲第十四届格萨尔赛马节的狂欢氛围,探访“天下黄河第一弯”和阿万仓湿地,走进藏族牧民帐篷体验牧民生活,打卡兰州黄河风情线,感受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听黄河沿岸的居民讲述黄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故事。

 

台青:甘肃之行带给我们很多震撼和感悟

 

甘南州玛曲县阿万仓湿地风光(摄影:王毅)

 

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补给地。玛曲在藏语里的意思就是“黄河”。黄河自巴颜喀拉山出发,在玛曲县形成了一道433公里的“天下黄河第一弯”,黄河玛曲段注水增流量占黄河源区径流量的58.7%,被誉为黄河的“蓄水池”。2008年,在《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举办的“选美中国”活动中,玛曲的阿万仓湿地被评为“中国最美五大草原湿地”的第一名。

 

“我被黄河第一弯和阿万仓湿地的美震撼到了!”台湾青年蔡孟轩兴奋地说,“望眼过去是无边无际的原生态大草原,黑色的牦牛与白色的羊群点缀在草原那绿色的‘地毯’上,美如画卷,随手一拍都是如明信片般的美景大片。”

 

台青:甘肃之行带给我们很多震撼和感悟

 

玛曲第十四届格萨尔赛马节现场(摄影:王毅)

 

台湾青年邱庆龄在第十四届格萨尔赛马节上观看了赛马比赛,向藏族同胞学习了打酥油、磨青稞、擀羊毛毡等游牧民的日常生活劳作内容。他说:“这是我第一次到甘南,这里严酷的自然环境和生存条件使得藏族人民更加珍爱生命,热爱生活。这里的藏族同胞在日常生产劳动中创造出了灿烂而独特的节日文化、建筑文化、服饰文化,以及绘画、雕塑、戏剧、音乐、舞蹈等艺术。藏族朋友对我们热情而友好。我希望有更多的台湾青年来甘肃体验赛马和藏族游牧文化,认识藏族朋友,感受两岸一家亲。”

甘肃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它历史悠久而厚重,始祖文化、农耕文化、黄河文化、丝路文化、民族民俗文化交相辉映。在甘肃省境内,有不可移动文物16895处、世界文化遗产7处、国家级和省级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630多个。

 

台青:甘肃之行带给我们很多震撼和感悟

 

台湾青年在兰州“黄河母亲”雕塑前合影(摄影:王毅)

 

本次“说如意甘肃”活动特意安排台湾青年体验兰州牛肉面制作技艺、藏族唐卡、兰州羊皮筏子、兰州剪纸、兰州刻葫芦、兰州太平鼓等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他们与传承人交流互动,彼此成为了良师益友。

 

台青:甘肃之行带给我们很多震撼和感悟

 

台湾青年与兰州剪纸传承人叶长友展示剪纸作品(摄影:李楠)

 

相传明朝大将徐达奉命西征,久攻兰州不下,将领们从兰州百姓挑水的水桶受到启发,创造了三尺长鼓,让士兵将兵器藏在长鼓中,乔装打扮,混入城中,攻克了城池。从此,百姓们就称这种鼓为“太平鼓”。台湾青年黄晓亭在体验了太平鼓的敲打和步法后,即兴作诗一首:“非遗传承,鼓声入心。天下太平,响彻古今。” 她说,黄河是孕育我们中华文明的一个很重要的存在。虽然我们来自比较遥远的台湾,但是我们骨子里流的都是一样的血,都是中国人。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是一辈一辈流传下来的,我们在文化上是有共同点的。来到甘肃之后,就能感觉古人和我们离得并不遥远,许多耳熟能详的诗词都出自这里,这里能激发出人们很多创作灵感。

 

台青:甘肃之行带给我们很多震撼和感悟

 

台湾青年体验兰州太平鼓表演(摄影:王毅)

 

《旧唐书·东女国传》曾有记载:“以牛皮为船以渡”。《宋史·王延德传》写道:“以羊皮为囊,吹气实之浮于水”。自明清乃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羊皮筏子一直是兰州民众载人载物的交通工具,2006年被确定为甘肃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当我亲自乘坐上羊皮筏子这钟古老的交通工具时,就被震撼了,没想到羊皮和牛皮竟然可以被吹成气囊飘在黄河上载人载货。甘肃是个拥有非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方,在黄河上漂流的时候,看到周围壮丽的自然景观,突然意识到这些非遗文化是人们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桥梁和产物。”台湾青年林逸妍发出了这样的感悟。

 

台青:甘肃之行带给我们很多震撼和感悟

 

“说如意甘肃”采访团在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合影(摄影:李楠)

 

在采访活动中,多位台湾青年参与录制了多期《两岸新发现》新媒体视频节目,希望能通过节目把自己在甘肃的亲身体验分享给更多朋友。两岸媒体人和当地非物质文化传承人还在读者出版集团参与了以“行脚母亲河 说如意甘肃”为主题的“飞虹沙龙”线下活动,大家纷纷回忆着难忘的甘肃之行,分享着各自的收获。

 

“甘肃之行给我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回忆。”台湾青年蔡如瑜说,“阿万仓湿地的壮丽景色令人陶醉,赛马节让我领略到了浓厚的草原风情,兰州这个美食天堂使我的味蕾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体验唐卡制作让我深深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独特。此行让我领略了黄河沿岸的浓厚历史文化底蕴和壮丽的自然风光,让我对这片土地充满了敬畏与喜爱。这次旅行将成为我一生中难忘的回忆。”

 

台青:甘肃之行带给我们很多震撼和感悟

 

台湾青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参与以“行脚母亲河 说如意甘肃”为主题的飞虹沙龙(摄影:王毅)

 

邱庆龄激动地说:“这次行脚甘肃和黄河,让我爱上了这条母亲河。她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滋养照顾着祖国大地上的人民,不求回报。诗仙李白曾有‘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豪迈诗句,这句如雷贯耳的诗句对我来说有着不同的意境。我来大陆十多年了,就业、创业,也有缘在祖国大陆成家立业。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拥有了两岸更多的家人和朋友,就像黄河流入大海一样,海峡两岸最终融合为一家人。我深刻体会到了两岸一家亲、两岸一家人的真正含义。我希望通过自己的镜头,把甘肃的美食、美景、文化和黄河的真正内涵分享给更多的台湾同胞和全世界人民。甘肃,等我再来!”(采写:陈钧、何婧、霍建阳 

 

展开全文

在“黄河第一弯” ,台湾青年对话玛曲草原上的环保卫士

2023-08-18

在“黄河第一弯” ,台湾青年对话玛曲草原上的环保卫士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天下黄河第一弯”(摄影:王毅)

 

在“黄河第一弯” ,台湾青年对话玛曲草原上的环保卫士

 

“说如意甘肃”采访团一行在“天下黄河第一弯”合影(摄影:王毅)

 

海峡飞虹消息(记者何婧、霍建阳、王奇英):8月17日,“说如意甘肃”采访团一行来到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天下黄河第一弯”,在这里,“绿色的毯子”铺满大地,黄河绘出了优美的回弯,两岸媒体人和台湾青年在这里感受到黄河首曲的良好生态,了解了当地居民守护黄河和玛曲草原的故事。

 

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区。玛曲湿地是黄河流域生态安全的天然屏障,被誉为“黄河之肾”。在这片草肥水沃的河畔,有一位“拾荒者”,他的名字叫卓玛加布。为了守护河畔和草场的生态环境,卓玛加布一直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力量。2003年,卓玛加布开始带领达尔庆村的村民治理村子的环境卫生,最初做的事情就是拾捡散落在草场上的垃圾。从此,“那个拾垃圾的人”就成了卓玛加布的“代号”。卓玛加布对这个“代号”并不在意,因为在他的心里,是黄河和草原孕育了世世代代的玛曲人,污染黄河和草原的行为是让他内心不能容忍的。当然,那时人们的环保意识并不强,对卓玛加布的行动非常不理解,认为他是在“浪费时间”。

 

在“黄河第一弯” ,台湾青年对话玛曲草原上的环保卫士

 

接受采访的卓玛加布和台湾青年蔡孟轩合影(摄影:王毅)

 

听到这里,台湾青年蔡孟轩问卓玛加布:“您为什么要‘捡垃圾’呢?又是如何说服家人和周围人支持您的?”卓玛加布回答说:“对我来说,这片土地(玛曲草原)就是我的再生父母。跟人类一样,年轻的时候都身体康健,长大了就会生病。现在环境生了病,就需要我们爱护它,回馈它。”就是这样的理念支撑着卓玛加布,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渐渐地,家人和村民们理解了他的良苦用心,大家一起加入到保护家乡生态环境的行列。

 

然而, “捡垃圾”并不是卓玛加布保护环境过程中想做的唯一的事情。看着一些草场逐渐在沙化,而且情况越来越严重,仅靠“捡垃圾”无法从根本上守护住这片美丽的草原。于是,卓玛加布从2014年开始在黄河边的一座小山丘上种植高原柳,一下子就种了1000棵!第二年,他带领着亲朋好友在玛曲草原上的一个治沙点,又种下了2000棵柳树苗、播撒了2000斤草籽。为了提高树苗和草籽的成活率,他特意邀请四川若尔盖草原上有治沙经验的专家来指导……卓玛加布说,他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人加入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队伍里,大家都重视环保了,玛曲就一定能成为美好的乐园。

 

采访结束了。蔡孟轩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卓玛加布大叔的事迹很打动我。他就像一个小小的齿轮,在努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和功能。如果每一个人都能成为我们环境保护中的一个‘小齿轮’,那我们生态环境这个‘大齿轮’就会更好更快地转动下去。”

 

在“黄河第一弯” ,台湾青年对话玛曲草原上的环保卫士

 

玛曲县阿万仓湿地(摄影:王毅)

 

据了解,近些年来,玛曲县政府推动实施了一系列生态保护工程项目,全力推动黄河上游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黄河玛曲段的生态环境已经得到明显改善,玛曲湿地也成为了黄河上游一颗璀璨的明珠。

 

飞虹沙龙:行脚母亲河 说如意甘肃_fororder_800x200

 

进入“行脚母亲河 说如意甘肃”专题,收看更多精彩内容

展开全文

两岸媒体人走进甘南体验赛马活动

2023-08-17

两岸媒体人走进甘南体验赛马活动

 

赛马节马场跑道(摄影:王毅)

 

两岸媒体人走进甘南体验赛马活动

 

参赛选手策马奔腾,驰骋赛场(摄影:王毅)

 

两岸媒体人走进甘南体验赛马活动

 

在赛马节上策马扬鞭的选手(摄影:王毅)

 

海峡飞虹消息(记者何婧、霍建阳、王奇英):骏马奔腾,你追我赶。8月16日,“说如意甘肃”采访团一行来到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参加采访团的两岸媒体人亲身感受了中国·九色甘南香巴拉玛曲第十四届格萨尔赛马节,领略了参赛选手策马扬鞭的飒爽英姿,记录了一个个精彩瞬间。

 

赛马活动是玛曲草原人民最喜爱的体育文化活动之一。至今,玛曲县已成功举办了十三届格萨尔赛马节,成为甘(肃)、青(海)、(四)川三省地区规模最大、奖金最高、参赛选手最多的赛马盛事,有着草原上的“奥运会”“世界杯”之称。2008年,国家体育总局和中国马术协会授予玛曲县“中国赛马之乡”的称号。今年的赛马节是甘南州70周年州庆的分项活动之一,从8月13日开始到17日结束,历时5日。

 

两岸媒体人走进甘南体验赛马活动

 

正在观看赛马比赛的观众(摄影:王毅)

 

玛曲县格萨尔赛马协会理事长尕尔考介绍说,今年有48个代表队、1000多匹马参加比赛,设有不同距离的速度赛、耐力赛等七个比赛项目。来自全国各地观看比赛和旅游的人有十几万。为更好地开展这项群众体育活动,玛曲县对格萨尔赛马中心进行了改扩建,比赛跑道从以前一圈1000米增加到1600米,看台座位数增加到8000个,不仅为全国各地的参赛队伍提供了更加专业的赛马场地,也为周边群众和游客带来更加舒适的观赛环境。

 

在本届比赛中获得2000米速度赛冠军的青海省藏族骑手柏柏高兴地说:“县里为我们赛马手搭建了这么好的一个平台,新修的赛马场环境也非常好,我明年还要来参加比赛。”

 

玛曲,在藏语中的意思是“黄河”。玛曲县位于甘、青、川三省结合部,是甘肃省海拔最高、自然条件最严酷、唯一不产颗粒粮食的纯牧业县。黄河在玛曲县境内流径 433 公里,玛曲县境内有 563 万亩湿地资源,水源补给量占黄河源区总径流量的58.7%,构成黄河上游完整的水源体系,具有很强的水源涵养能力和水土保持功能,是维系黄河中下游地区生态安全的天然屏障。玛曲还是河曲马、阿万仓牦牛、欧拉羊和河曲藏獒四大优良畜种的中心产地,“天下黄河第一弯”“中国赛马之乡”“世界最美湿地草原”“格萨尔发祥地”“藏民歌弹唱故里”等文化旅游品牌享誉国内外。

 

两岸媒体人走进甘南体验赛马活动

 

台湾青年邱庆龄(左)向玛曲县格萨尔赛马协会理事长尕尔考(右)了解赛事情况(摄影:王奇英)

 

两岸媒体人走进甘南体验赛马活动

 

台湾青年邱庆龄(左二)与赛马节嘉宾合影(摄影:王奇英)

 

在上海工作多年的台湾青年邱庆龄跟随采访团在赛马现场观看了比赛。他曾经参加过马术培训,因此对观看赛马最为期待。在观看比赛后,他表示,现场观看赛马比赛让人热血沸腾、心情激动,自己也好想去参加赛马。看到现场观众吃着小吃、痛快地为自己的家人、朋友或者选手加油、呐喊,幸福感满满。邱庆龄还对记者说:“通过采访赛马节的裁判和选手,我体会到他们到这里来不仅是切磋赛马的技艺,更是大家在一起欢聚、交流,非常欢乐。马在我心里是一种神圣的动物,游牧民族家家都是与马为伴。这里的人、动物和自然界有一种天然的联结,让我很感动。”

 

飞虹沙龙:行脚母亲河 说如意甘肃_fororder_800x200

 

进入“行脚母亲河 说如意甘肃”专题,收看更多精彩内容

展开全文

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庆祝建州70周年

2023-08-11

2023年8月10日,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各族群众身着节日盛装,在甘南州合作市当周草原景区载歌载舞,欢庆甘南州70周年生日。

 

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庆祝建州70周年

 

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庆祝建州70周年

 

据了解,甘南藏族自治州是全国十个藏族自治州之一,自1953年成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全面进步,人民生活实现由基本温饱到全面小康,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历史性跨越。2022年,甘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5.12亿元、大口径财政收入18.37亿元,分别是1953年的544倍、5667倍。

 

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庆祝建州70周年

 

(马静娜)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