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Observe

两岸经贸交流活动持续热络

“我已经有20年没来武汉了,今天的武汉之行令我惊喜。武汉有独特的地理优势和人才优势,适合台商来投资,以后有机会我也要将生意做到武汉来。”来自黑龙江省齐齐哈尔的台湾食品企业某公司总经理林明州对武汉之行感受颇深。3月26日,2023“英雄城市•樱花之约”经贸交流活动在武汉落幕。来自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台资金融机构、相关台企及部分在谈台资项目负责人40余人在为期三天的时间里,先后于东湖、昙华林、武汉绿地中心等地开展经贸文化交流,共赏最美樱花。

 

两岸经贸交流活动持续热络

 

近期,两岸经贸交流活动持续热络,内容丰富、形式多样。3月8日至11日,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重庆)授牌暨投资考察活动在重庆举办,两岸100余名嘉宾出席。3月9日,上海台协举办台商大讲堂——税贸协作专场活动,为50余家台资出口企业代表解读政策、解答问题。3月15日,第17届海峡两岸信息产业和技术标准论坛以视频连线方式在北京和台北同步举行,发布了7项共通标准、1本白皮书和1份案例汇编,并在半导体照明等十余个信息产业热点领域达成28项共识,持续推动两岸行业标准共通。台湾华聚基金会董事长陈瑞隆表示,两岸信息产业和技术标准论坛是两岸业界交流合作的最佳平台,将持续为台湾业者与大陆开展广泛合作创造条件。3月23日、25日,广州分别在香港、澳门举办穗台高质量发展推介交流会,在港澳的台资企业机构、台商代表、台湾青年代表参加。

 

“大陆方面坚持不懈地推动两岸经济融合发展。”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王受文日前在会见台湾商业总会大陆经贸交流团时说,“大陆一直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最大的投资目的地和最大的顺差来源地。只要两岸互利、人民受益,我们支持两岸一家亲的贸易往来。”

 

由理事长许舒博率领的台湾商业总会大陆经贸交流团30余人3月25日离京返台。这是疫情防控措施改变后首个来大陆参访交流的台湾主要工商团体访问团。国务院台办、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海关总署、银保监会和北京市政府高度重视,各方就恢复台湾农渔产品输入、台湾食品企业在大陆注册、解决台企融资难题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许舒博表示,此行“收获满满”,期许通过更多良性互动,促成两岸交流合作早日恢复正常。

 

两岸经贸交流活动持续热络

 

3月22日至24日,台湾台东县副县长王志辉一行到大陆参访,与农业农村部、海关总署等部门就台湾农渔民关心的议题进行深入交流。台东县是台湾番荔枝(释迦)的主要产地之一,王志辉介绍了台东县为改善番荔枝品质采取的举措,希望在解决检验检疫问题后,台东番荔枝能恢复输入大陆。王志辉还表示将继续坚持“九二共识”,带领台东的乡亲积极参与两岸各领域的交流合作,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两岸经贸交流往来的事实充分说明,祖国大陆是广大台商台企投资兴业的热土和发展进步的依靠。大陆发展空间广阔,发展机遇巨大,我们将在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的基础上,继续推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发展机遇,同时欢迎更多台胞参与大陆高质量的发展。希望两岸同胞同舟共济,共书两岸融合发展新篇章,为推进祖国和平统一作出新的贡献。(作者:如之)

评论:台湾工商团体访陆 凸显两岸交流乃民心所向

2023-03-27

春暖花开之际,由理事长许舒博率领、30余人组成的台湾商业总会大陆经贸交流团,近日在北京展开密集行程,表达希望两岸经贸繁荣发展、珍惜两岸和平的呼声,凸显两岸交流融合是台湾民心所向。

 

台湾商业总会以服务业为主体,涵盖逾百种行业,约占台湾总就业人口63%、GDP总量的62%,代表了台湾广大中小企业,这些企业广泛影响着台湾民生。

 

两岸大交流大合作,曾让两岸同胞共享和平红利,尤其让台湾中小企业实实在在获益。民进党当局上台后,拒不承认“九二共识”,阻挠两岸正常交流合作,种种意识形态操弄令台湾民众深受其害,加之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岛内观光、食品、农渔等业界遭遇经营困境。也正因如此,台湾商总带着迫切的诉求率先而来,拜访银保监会、商务部、海关总署、文旅部等,希望加强两岸沟通交流。

 

事实上,无论岛内哪个政党执政,大陆方面对台湾同胞的真诚和善意从未改变。《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项下沟通渠道畅通,大陆对台湾一系列农产品的免税措施从未终止;对于检验检疫或注册文件出现问题的台湾产品,也都及时沟通、依法依规处理。反观台当局有关部门,正如岛内产业界人士所指出的,对业者的辅导与把关不足,导致业者陷入困境。两岸间经贸问题的真正症结何在,不言自明。

 

所谓台湾与大陆“脱钩”,纯粹是伪命题。两岸血脉相连、文化相通,经贸关系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数据显示,尽管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和民进党当局的阻挠,两岸过去3年来的贸易总额仍逆势增长10%以上,大陆是台湾最大的投资目的地和顺差来源地。台资企业对大陆经济发展作出贡献,也在大陆的发展过程中实现自身的壮大。

 

疫情缓和后,大陆经济有力复苏,仍发挥着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作用,也是台湾企业安全、可靠、高效的供应链之锚。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过程中,蕴含着庞大的发展机遇;大陆不断提升的对外开放程度,将为台企提供更加广阔的平台。

 

在台湾商总交流团之后,台湾工业总会、三三会和工商协进会等主要工商团体也将在近期陆续到大陆参访,这些团体的负责人都表示希望两岸经贸和人员往来正常化,希望企业在大陆继续发展。

 

由此可见,融合发展是两岸关系的正确方向,符合大多数民众的心愿和利益福祉。当前,两岸人员和经贸往来远未恢复常态,岛内民生困境仍在延续。两岸关系好,台湾才会好。解铃还须系铃人,民进党当局也应把握机遇,顺应民意、顺势而为,为改善两岸关系和造福台湾同胞做出实实在在的努力。(完)中新社记者 容海升

展开全文

郭金龙:两岸经贸合作符合两岸同胞的利益福祉

2022-12-21

两岸企业家峰会大陆方面理事长郭金龙20日在厦门表示,两岸经贸合作依然是动力和机遇,符合两岸同胞的利益福祉。

 

2022两岸企业家峰会年会当天在厦门举行,郭金龙在开幕式上致辞。他表示,本次年会是峰会台湾方面换届后主办的首次年会,承载着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为经贸交流开新局的重任。

 

据郭金龙介绍,过去一年,峰会理事会层面先后4次通过视频、电话云端相聚,各小组也以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加强沟通、保持互动。双方交流热度不减,召开了两岸产业减碳合作研讨会,主办、协办了京台科技论坛、豫台经贸洽谈会暨两岸智能装备制造中原论坛等两岸经贸交流活动30余场次。

 

同时,峰会合作成果丰硕,古雷炼化一体化项目正式投入商业运营,国光生技四价流感疫苗顺利获批上市,推动上海台湾商品中心迁移新址等;围绕新冠疫情纾困、产业链供应链建构、重点产业融合发展、台资企业信贷融资等课题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反映、协助解决在陆台企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峰会大陆方面将高度重视,助力有意愿的台企台胞开拓内需市场,共筑共享现代化发展成果。”郭金龙表示,峰会双方已经商定,寻找若干成长性好的领域设立专项,探索建构产业合作新模式,打造绿色数字新经济。

 

过去十年,大陆完善促进两岸交流合作、保障台湾同胞福祉的制度安排,先后出台了“31条”“26条”“11条”和“农林22条”等惠台政策措施,逐步提供同等待遇,率先分享发展机遇。两岸贸易额由2011年的逾1600亿美元增至2021年的超过3200亿美元;台商投资大陆项目累计超12.4万个,十年间增长了44.7%。(中新社厦门12月20日电 记者 闫旭)

展开全文

评论:台湾工商界跨海赴交流让两岸经济“脱钩论”不攻自破

2022-12-26

两岸企业家峰会年会日前在厦门举行,刘兆玄接任峰会台湾方面理事长后排除万难首次率团赴会。这也是中共二十大闭幕后,两岸企业家共同参与的首场高规格经贸交流活动,是该企业家峰会在新冠疫情发生以来首次在线下举办年会,实属不易。

 

自上世纪80年代末两岸开放民间往来,两岸经济合作领域逐步扩大,尤其是两岸企业家峰会成立的近10年来,两岸产业分工合作更加密切,产业依存度融合程度不断提升。两岸之间合作共赢、互利互补、联系紧密的经济格局业已形成。当前两岸关系复杂严峻,台湾工商界仍然踊跃跨海参会,体现出这一格局继续壮大是两岸的共识,是双方工商界的共同意愿。

 

尽管近年来民进党当局大肆限缩两岸经济交流合作,阻挠正常经贸往来,但从峰会年会的参会情况及成果来看,两岸经济合作没有“降温”。大陆经济展现出强大韧性和巨大潜力,两岸经贸合作依然是台湾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机遇,符合两岸同胞的利益福祉。

 

台当局相关统计显示,今年1至10月,台湾对大陆及香港的出口总额占比为38.8%,年增速出现放缓迹象。有人认为,这意味着台湾经济对大陆倚靠程度降低。但岛内同时有分析回应,对台湾而言,大陆巨大的市场仍具有不可替代性,这是两岸经贸长期向好的最重要原因。两岸经贸规模在经历长期高速增长后,增速放缓是正常波动。

 

今年1月至11月,两岸贸易额达2945亿美元,给台湾带来约1438亿美元的巨额贸易顺差。不少在大陆的台企生产经营逆势增长,一些大企业增资扩产,今年新增9家台企在大陆上市,总数已达58家。

 

台湾工商界跨海“登陆”赴交流,让两岸经济“脱钩论”不攻自破。事实证明,两岸经济密不可分、断不了链,唯有加强合作才能更多造福两岸同胞,台湾经济发展、民生改善也才有更大确定性和更坚实依靠。大陆促进两岸经贸交流合作的意愿稳定不变,政策举措出台持续丰富,符合两岸共同利益诉求。只是,随着大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台商投资环境正在发生变化。

 

大陆经济高速发展的数十年间,台商在大陆投资以制造业为主,自我配套能力强。如今,在大陆内需拉动的经济发展以科技化为核心的背景下,两岸高科技企业正在走向竞争关系,这对台商投资产生挤压效应,需要两岸双方正视。但竞争不代表不能互补,更不意味两岸经贸合作的终止。台商唯有转变发展理念,主动适应大陆经济环境变化,才能谋求更好发展。

 

今年适逢两岸打破隔绝、开启民间交流35周年。对于两岸正常经贸往来,大陆的态度一以贯之,即支持、鼓励、欢迎两岸经贸界人士多交流、多合作,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融合发展。(完)中新社记者 容海升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