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观察|Observe
放下仇恨 才能轻松前行
编辑: 关远芳 | 时间: 2016-02-29 | 来源: 海峡飞虹专稿 |
“二二八事件”,发生于1947年2月28日。1947年2月27日,国民党警员在台北误伤烟贩,引发群情激动。28日,台北市民罢市、游行请愿,又遭国民党当局的镇压,激起了民众的愤怒,爆发了大规模武装暴动。几天之内,暴动民众控制了台湾省大部分地区。台湾省行政长官陈仪急电南京求援,国民政府调驻守上海的21军在基隆登陆,进驻台北,对群众进行镇压,造成了较大规模的伤亡。
今年2月28日,是台湾“二二八”事件的69周年纪念日,在举行各种纪念活动的同时,台湾社会各界也开始反思“二二八”事件的影响。
台湾《中央日报》网络报28日发表透视集文章说,2月28日,每年的这一天,国民党总是备受责难,而过去7年多来,马英九更是每年在二二八的纪念会上遭到各式各样的羞辱,不论马表现出何种谦卑、认错的态度,深绿人士就是紧紧抓着仇恨不放,让每年的二二八不但没有办法化解历史的仇恨,反而让台湾社会气氛越来越剑拔弩张,几至无解。
文章表示,二二八事件的历史真相,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版本,事件的起因与背景各有不同的论述,甚至死亡人数也有很大的差异。希望借着回顾历史,寻求反省与改正的力量,提醒后人不要再犯前人所犯过的错误。换句话说,纪念二二八的目的在于带来和解,而不是散播仇恨。
文章最后呼吁,我们要学习如何以合情、合理、合法的态度,看待“二二八”这个历史的伤痛,不要再去挑起族群的仇恨,因为这将会给整个社会带来无穷无尽的负面影响。“二二八”已经过了69年,台湾社会不需要继续活在事件的阴影中;纪念“二二八”,适可而止,台湾需要前进。
《人民日报》海外版也在28日刊登评论文章《谁在撕裂台湾?》,文章称,1995年国民党当局正式成立“二二八事件纪念基金会”,极力还原历史真相,并立法补偿受害人。而民进党高举“二二八”和美丽岛两面悲情大旗,于2000年首次登台“执政”,一待就是8年。不客气地说,“二二八悲情”已经成为民进党的政治提款机,赚够了选民的眼泪。
日前,民进党“立委”陈其迈主张“修法”,大意是往后谈“二·二八”必须同意绿营观点,违者将处以刑责。前国民党“立委”蔡正元把近期“立法院”提案中的“废国父遗像”“纪念郑南榕”和“二·二八禁言”并称为“新三宝主义”,直指“完全执政”的民进党将借机兴风作浪。另一前国民党“立委”邱毅更是明言,绿营所有这些行为都指向一个目标,就是“文化台独”。他呼吁民进党别借着“转型正义”搞“绿色恐怖”。
在一些纪念活动上,“二二八”亲历者则强调不容将“二·二八”扭曲成“台独”。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追踪“二二八”和白色恐怖时期真相的台湾作家蓝博洲在当天于台北举行的“纪念‘二二八’69周年座谈会”上说,“纪念‘二二八’,就要了解‘二二八’的真相,现在很多的论述都是假的,台湾有些政党将台湾人民的苦难与反抗历史当成了选票提款机,选举时就向国民党讨债。更有人把‘二二八’扭曲为‘台独’。我把这称之为在别人的坟墓上插自己的墓碑。”
蓝博洲对参加座谈会的年轻学生说:“希望你们回去告诉‘太阳花’和‘反课纲’的同学们,我们不怀疑你们参与社会的热情,但对历史要了解,了解历史真相需要花一点心思,这样对你们的前途和台湾的前途有益处。”
中国台湾网也发表网友的评论文章,呼吁让历史的仇恨歇歇吧。文章说,每年的2月28日都是台湾社会的一个痛点,民进党当然也很会利用这个痛点。今年即使是在民进党赢得了“完全执政”的情况下,身段与眼界都还是依然如此,孙中山与蒋介石的雕像也照例被泼漆、丑化。绿营人士如此紧抓仇恨不放,如此让每年的这一天都在历史的仇恨中度过,如此让台湾的社会气氛越来越剑拔弩张,真的是为台湾好吗?文章说,是时候客观理性一点、合情合理一点,不要再挑起族群仇恨了。台湾经济每况日下,当前迫切需要的难道不是一个稳定的发展经济的社会环境吗?无论如何,台湾需要前进,而不是永远活在仇恨与对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