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观察|Observe
飞弹“误射”为台海增加不稳定因素
编辑: 关远芳 | 时间: 2016-07-06 | 来源: 海峡飞虹专稿 |
7月1日上午8时15分,台湾金江军舰预划实施甲类操演验收,实施雄风三导弹系统检查测试时发生“误射”。“雄三”导弹最后掉落澎湖海域,击中、贯穿高雄籍渔船翔利升号船尾,造成船长身亡,3名船员受伤。
事件一出,造成舆论哗然。台湾方面陆委会表示,1日下午授权海峡交流基金会通报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请海协会通知相关部门,也随即同步通报大陆国台办。
国台办主任张志军当天表示,此事“影响非常严重”,台湾必须提出“负责任的说明”。被问及陆委会是否已通报,张志军当时表示“没有得到这个消息”。国台办发言人此前表示,5·20后,因台湾方面未能确认“九二共识”这一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共同政治基础,两岸联系沟通机制已经停摆。
陆委会关于“在此案的处理上,已通过现有的两岸沟通联系机制,做了必要且妥适的处理”的说法,并没有得到台湾民众和舆论的认可。
台湾《中国时报》2日发表评论文章称,飞弹误射时间在上午8时许,若按过去马政府时期的沟通模式,陆委会主委只要按程序启动“两岸热线”,向国台办说明“纯属误射”即可,但陆委会一直拖到1日下午,才通过“现有两岸沟通联系机制”通报陆方。换言之,事件发生后整整8个小时,两岸完全属“零沟通”状态。试问,若是陆方第一时间“误判”,视台湾举动为“挑衅”,战备升级又该如何?文章最后感叹,诚如大陆学者所言,过去在马政府时代,两岸通过沟通联系不少事情,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但如今情况却是180度翻转,只要一点风吹草动就可能“草木皆兵”、“小事化大”。有鉴于此,如何尽速恢复官方沟通管道,应是两岸主政者的当务之急。
台湾媒体盛传这次事件只差五秒就会酿成台海危机,导弹没有越过海峡中线是否是不幸中的大幸?台湾前绿营“立委”郭正亮5日在香港《南华早报》网站题为“台湾导弹误射的两岸冲击”的文章中写道,引发国际瞩目的雄风—3反舰飞弹误射事件,堪称是台湾近20年来最诡异的军事意外。这次导弹误射意外,如果不是因为射中渔船导致落海,导弹可能继续往西飞行,跨过台海中线,甚至还可能打到大陆船只,让原本就僵持难解的两岸关系,陷入更严峻的空前危机。文章认为,因为导弹误射事件,外界将进而要求蔡英文必须及早与大陆建立可靠的沟通管道。
对飞弹是否属于“误射”,也有台湾学者提出质疑,香港《大公报》刊载台湾青年联合会理事长何溢诚的评论文章分析台军雄三飞弹“误射”事件,评论指出,仔细分析事件的来龙去脉,却让人感到此次雄三“误射”事件根本就是“试射”,背后隐藏着蔡英文不可告人的目的。评论直言,蔡英文当认清形势,切莫挑衅,否则,让岛内民众跟着她倒楣的日子恐怕就不远了。
文章中说,相较于台湾的喧闹,大陆方面则保持低调,冷静应对。张志军主任指出,现在最重要的是,台湾当局怎样严肃认真地对待能够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确保台海和平稳定的政治基础问题。而截至发稿时,大陆国防部或军方媒体并没有做出任何回应。与此同时,虽然大陆媒体纷纷把这起事件置于头条,但分析评论均较为中肯,并没有出现任何激烈或煽动性的言辞。大陆各方面的总体反应既不冲动,也不气恼,充分体现出大陆方面的战略定力。
事实上,综合各媒体的分析报道,我们可以看到,误射事件险些酿成大祸,若不是导弹击中渔船致使台湾同胞伤亡,台海军事冲突恐一触即发。保持定力的背后,是大陆在当前两岸实力格局的绝对优势,以及对两岸关系形势发展主动权的牢牢掌握。中国大陆的实力已今非昔比,中美两国的竞技场早已从曾经的台湾海峡扩展到全球各地、外层空间与虚拟空间。因此,有了强大的实力做后盾,大陆处理两岸关系复杂局面,底气足,定力强,不惹事,不怕事。
反观台湾,误射事件再一次使蔡英文“不挑衅,不会有意外”的承诺沦为一句空话。更令人担忧的是,当两岸联系沟通机制停摆、热线断线,上到军事互信、国际空间,下到协议检讨、共打犯罪,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成果,恐面临得而复失的危险。随着时间的推移,“维持现状”的说辞还能再站得住脚吗?
国台办主任张志军6日晚在天津出席第九届津台投资合作洽谈会开幕式后,接受台湾媒体提问时强调,坚持“九二共识”是保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台海和平稳定的共同政治基础,希望台湾方面多做有利于促进两岸同胞亲情,有利于促进两岸同胞福祉的事情,而不是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