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Observe

从《中国好声音》《庆余年》和《歌手2024》说开来

我是台湾屏东囝仔邱庆龄,别人都叫我“乐导”。曾就读于台北商业大学,主攻企业管理专业的我,毕业后选择一脚踏入媒体圈。我的工作从助理到节目导演、总监、总导演,10多年之间,我几乎在台湾各大电视台都工作过。在萎缩的市场下,难以施展才干的我经由前辈介绍开启了我的“登陆”发展,那是2011年,我才30岁。

 

从《中国好声音》《庆余年》和《歌手2024》说开来

 

作者邱庆龄参加第二十二届海峡青年论坛时的留影

 

为何从台湾电视台的稳定工作选择跨海来大陆发展,说起来这也是蛮有缘份,甚至可以用“一见钟情”来形容。这一切机缘巧合来自于大陆综艺节目《中国好声音》,那时任职于台湾一家电视台的我看到公司引进了这个节目,然而就是这个大陆综艺节目直接让我感受到了大大的震撼。比起台湾综艺节目小而美的型态,大陆的综艺节目彷彿就像一部“大片”,这是台湾无法比拟的。也因为与《中国好声音》的“一见钟情”,让我下定决心来到大陆发展。

 

在大陆同行的推荐下,我去了湖南卫视,作过助理、扛过摄影机、当过副导演,后来又从湖南卫视转战东南卫视、海峡卫视等各个电视台。我先后驻足广东、湖南、福建、浙江、北京、上海,参与过《快乐男声》《生活接力棒》《来吧冠军》《十二道锋味》《青春旅社》《向往的生活》《真武魂》等节目的制作。有了这些经历和经验,我成立了自己的传媒公司。2018年,我决定长驻上海。我和同业合伙人还创办了影视公司,并和多位明星艺人在全国各地打造明星健身俱乐部。

 

从《中国好声音》《庆余年》和《歌手2024》说开来

 

本文作者在海峡卫视工作时的旧照

 

最近,两个文化现象引起了我对两岸传媒产业差异的深入思考:

 

一是,《庆余年》《繁花》等超级好看的大陆电视剧火到了台湾,得到了广大台湾观众的喜爱与追捧。大陆电视剧在台湾火爆是因为两岸文化同源、人心相通。在同一部剧上,两岸同胞感受到了同样的情感共鸣,看到了同样的人生百态。这些电视剧用温暖的故事和精彩的表演,打动了台湾观众的心。这些电视剧的忠实观众不仅仅有台湾青年、学生、上班族,中年人甚至还有老年人。据我台湾电视台的记者朋友透露,台湾很多的电视频道和网站在娱乐版块增加了大陆电视剧和大陆相关综艺娱乐节目资讯后,收看率、点击率大幅提升。

 

另一件事是,随着《歌手2024》的开播,谁能想到,这个湖南卫视做到第九季的综艺节目,时隔三年再次重启竟然还能掀起全网讨论,霸屏热搜榜。我推荐了我的好朋友、来自宝岛台湾的歌手黄宣参加了这节目。在第2期节目中,他用一首《独上C楼》来展现那份洒脱,而在第3期节目中,他又自弹自唱了蔡健雅的代表作《思念》,将对心爱之人的想念娓娓道来,尽显柔情。才华满满的黄宣身上有着非常强烈的反差感,这使得他圈粉无数。

 

从《中国好声音》《庆余年》和《歌手2024》说开来

 

本文作者(左一)在两岸交流活动中担任主持

 

大陆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在台湾当导演,可能一年只能做一到两档自制节目,而在大陆,一年就可以接触到七到八档节目,明显能学到更多东西,成长更快。另外,大陆市场的发展空间也越来越大,大陆节目的规模质量也非常高,很多甚至是动用电影级的拍摄技术和设备。还有大陆电视剧剧组分工细致,人员也更加专业,播放平台除了电视端,大陆的网络视频平台更加蓬勃兴旺。

 

通过电视剧、电影和音乐等文化产品的交流,两岸民众能更深入地理解对方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文化特性。这种文化的互动在无形中搭建起了一座情感的桥梁,使两岸人民能够在共同的文化认同中找到归属感和认同感。相信在未来,我们会看到更多的好剧、好音乐、好综艺作品在两岸进行交流,让两岸关系更加紧密,让两岸同胞心更近、情更浓。(作者并供图:邱庆龄)

煽动两岸经济“脱钩断链”,只会损害台湾企业和民众利益

2024-06-06

赖清德上任不足二十天,已经遭遇大陆强势遏制“台独”两连击:一是围岛军演给予岛内“台独”分裂势力当头棒喝,充分显示出大陆铁腕遏制“台独”的坚定决心与压倒性实力,正如中国国防部长董军所言,我们对待“台独”武装就像瓮中捉鳖;二是5月30日,大陆在经济领域出手,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决定自2024年6月15日起,对原产于台湾地区的134个税目进口产品,中止适用《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协定税率。

 

煽动两岸经济“脱钩断链”,只会损害台湾企业和民众利益

 

ECFA是两岸双方在“九二共识”的共同政治基础上签署的,实施中如产生问题可通过两岸协商予以妥善解决。但民进党当局顽固坚持“台独”立场,拒不承认“九二共识”,大肆宣扬“台独”分裂谬论,煽动两岸对立对抗和经济“脱钩断链”,严重破坏两岸协商和ECFA实施的基础,是大陆有关部门不得不进一步中止ECFA部分产品关税减让的根本原因。搞“台独”就没有和平,就没有发展,只会“祸台”“害台”,只会让台湾企业、民众利益受损。

 

中止ECFA部分项目关税减让震动岛内,台湾在野政治人物和工商界都忧心忡忡,直言ECFA对台湾出口尤其是传统产业出口极为重要,不及时处理将严重影响台湾经济发展前景,要求民进党当局必须及时释出善意、减少挑衅,尽快与大陆对话协商。民进党当局及其相关人士仍嘴硬声称影响有限,称ECFA项目关税减让覆盖面不大,占台湾总体出口比重很小,强调以高科技产品为主的台湾出口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事实上,台湾是一个典型的“外向型浅碟”经济体,经济增长高度依赖“境外净需求”(出口减去进口)带动。两岸贸易至关重要,若台湾丧失了对大陆贸易的巨额顺差,将陷入贸易赤字、经济发展停滞的巨大困境。

 

煽动两岸经济“脱钩断链”,只会损害台湾企业和民众利益

 

而对台湾经济更为紧迫的是,如果两岸关系持续恶化,台湾传统产业恐遭遇更大困境。一方面,没有大陆的实质支持,台湾就难以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就无法获得最关键的关税减免与市场准入。事实上,台湾无法参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已经对其传统产业出口产生了严重影响,相当多中小企业面临要么丢失市场要么外移的艰困局面。另一方面,相较于两岸签署ECFA的2010年,当前两岸产业竞争力已发生巨大变化,台湾相当多传统产业相较于大陆已无竞争力。若两岸经济无法深度融合,两岸产业布局不能按照市场规律与比较优势原则进行优化布局,台湾很多传统产业将不得不面临残酷的挤压甚至是替代。

 

但若民进党当局置台湾传统产业于不顾,并极力推动台湾部分高科技产业倒向欧美,那只会进一步加速台湾经济产业的畸形化。毕竟台湾高科技产业就业惠及面太窄,岛内绝大多数劳动者仍然集中在传统产业及服务业。这种畸形的经济产业结构不仅更为脆弱,也会使得岛内贫富差距更大、社会矛盾更尖锐。岛内多数学者反复强调,稳定两岸关系是改善台湾投资环境、保持经济发展的首要条件,台湾产业发展必须以两岸和平为基础,期待两岸经贸关系回归互利双赢的正常状态。

 

赖清德上台伊始,拒不承认“九二共识”,大肆宣扬“台独”分裂谬论,发出谋“独”挑衅的危险信号。对此,我们决不容忍、决不姑息,决不听之任之,必须反制,必须惩戒。挑衅愈甚,反制愈烈。但大陆始终尊重、关爱、造福台湾同胞,始终对促进两岸经济交流合作持积极态度。未来,大陆仍将继续坚持强力遏制“台独”,并与柔性“促融”相结合,一方面对“台独”分裂势力进行更精准更强力打击,另一方面仍会加大力度促进两岸经济领域的融合发展,为台胞台企提供更多同等待遇,持续深化两岸融合发展。(作者:李牧野)

展开全文

“出圈”的文化节目给媒体融合带来启示

2021-02-19

作者:梁君健(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如果要问春节期间有哪些文化节目迅猛“出圈”,央视推出的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和河南春晚的舞蹈《唐宫夜宴》应该是榜上有名的。一众“自来水”不吝啬点赞和转发,在年节期间掀起一波传统文化的传播热潮,也展示出视听精品内容促进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巨大力量。

 

《典籍里的中国》开创性地利用“戏剧+影视+文化访谈”的形式,集中了各方面的精兵强将,在第一期中为我们展示了典籍《尚书》的精华。伏生等历史人物故事的跨时空讲述,充分发挥了舞台艺术的创新潜质,使艰涩难读的传统典籍通过舞台演绎完成了当代表达。

 

河南春晚的舞蹈《唐宫夜宴》虽然表演时长不足5分钟,但处处体现出艺术的匠心和创新的转化。舞蹈以唐代女乐官进入皇宫进行宴乐表演为基本情节,舞台设计与电视转播借助高科技手段为穿越时空的舞者提供了让人沉浸和震撼的背景环境。节目的大多数要素,如妆容、服饰、舞姿、背景的设计灵感,均来自千年之前的那个传奇时代。而当代舞者的一颦一笑,则让凝重变得灵动、让传统融入当下。

 

这些节目何以流行甚至“出圈”?它们为视听创作和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提供了哪些路径启示?这些问题不该被轻轻滑过。

 

得到青年群体的共鸣与认可,一直是当代文化工作者的创作命题。这些节目在进行形态创意和主题设置时,都瞄准了当代主流观众尤其是青年群体的需求。它们充分运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萌、趣、情、识营造共情体验和艺术共鸣,并创新舞台表现手段,将传统元素与当代视角相结合,从而呼应了当代年轻人关心的情感话题和美学话题。《典籍里的中国》舞台上,伏生对于妻子的怀念和对战火逃生的追忆,不仅是简单的史实描述,还可以感受到试图联通古今情感与价值观表达的努力。当这些视听内容得到青年群体的喜爱和认可后,他们会主动分享与点赞,为传统文化注入传播能量。

 

要承认,《唐宫夜宴》的惊艳和“伏生护书”的动情,离不开技术的支撑。多场景变换和舞美设计等舞台创新,以及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数字“黑科技”,让古今对话成为可能,让“戏剧+影视化”的表现方法有了物质基础,也让时空的穿透力变得真实可感。短视频和社交平台等传播领域的新技术也推动着精品节目以更快的速度、更强的力度在当下的社会场域中迅速传播并维持热度。

 

我们可以看到,大屏和小屏的融合与互动,让各自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短视频成为“出圈”的胜负手,传统电视节目中需要针对短视频专门设计动情点和传播点;而长视频则具有完整的知识信息和多元的表达空间,适合集体观看。主动拥抱技术变革,将新技术纳入创意视野,是文化创新的必由之路。

 

近年来,网络平台高频度推出各类综艺,且风头一直不减,对传统媒体来说确实构成不小的压力。值得欣慰的是,传统媒体也不乏让观众眼前一亮的精品力作。这启示我们,在媒介融合的语境下,虽然在技术革新和资本运作方面,传统媒体或无法走在市场化媒体的前面,但精品视听内容正是传统主流媒体转型为新型主流媒体的重要凭借。事实说明,新的传播技术和新的传播平台可以拉平起跑线,平衡不同机构之间的既有优劣势。只要积极进取、锐意创新,把握文化传承发展的转化规律,那么,传统媒体就仍有机会在移动互联网的新舞台上大放异彩。

展开全文

期待已久!总台大剧《繁花》即将上线香港

2024-05-21

期待已久!总台大剧《繁花》即将上线香港

 

总台大剧《繁花》即将于6月3日在TVB翡翠台播出,并提供普通话及沪语两种版本供观众选择,该台也成为《繁花》在内地以外全球地区电视平台首播的第一站。

 

期待已久!总台大剧《繁花》即将上线香港

 

电视剧《繁花》改编自上海作家金宇澄获“五个一工程”奖及茅盾文学奖的同名小说,由王家卫执导,聚焦改革开放初期的上海,讲述了以青年阿宝(宝总)为代表的小人物,抓住机遇、施展才华、改写命运、自我成长的故事。

 

在上海出生、在香港成长的王家卫,对上海情有独钟。在《繁花》里,王家卫用地地道道的“上海味道”阐释着具有标志意味的王家卫风格——浪漫、优雅、低调、疏离与碎片化。在他看来,“剧集《繁花》介绍的是时代,因为我们的故事讲的是一无所有的阿宝,如何在短短十年成为叱咤风云的宝总。除了个人奋斗,他需要时代的加持”。

 

王家卫曾在剧集花絮中说:“也许观众在看我们剧的时候,会认为某些场面太过繁华了。那是因为我们要还原的是当时人、当时的感受。我第一次走进我们的黄河路的时候,我体会到什么叫‘双城记’:在我以前的电影里,我在香港看到了上海;在这剧里,我在上海看到了香港。”

 

除了王家卫,《繁花》台前幕后有不少香港团队,包括担任视觉总监的鲍德熹、负责原创音乐的陈勋奇、造型指导陈顾方等,都是出身于香港的影视界精英。

 

期待已久!总台大剧《繁花》即将上线香港

 

被誉为“2024年必追剧”的《繁花》,播出后引发海峡两岸暨香港地区观众广泛的情感共鸣和文化认同。此外,该剧还获得了多项大奖。在CMG第二届中国电视剧年度盛典,“十年磨一剑”的《繁花》将备受瞩目的“年度大剧”荣誉收入囊中,此外其还在《剧耀东方·2024电视剧品质盛典》获评“年度品质榜样剧作”等。

 

期待

《繁花》在香港绽放

展开全文

清明时节倍思亲

2024-04-03

清明,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承载着人们对逝去亲人的无尽哀思与缅怀,深深地烙刻着人们对亲情、家乡与传统的眷恋。清明节在大陆与台湾均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随着社会的变迁,人们或许不再局限于清明节这一特定的日子进行祭拜,而是选择在节日前后,或是家族成员能够共同参与的时间前往。全球化时代,有的家族成员甚至分布在世界各地。但无论距离多远,都无法阻隔亲人们彼此间的深深思念。

 

身为台北人的我,祖籍在浙江龙泉。我的爷爷,一位黄埔军校第六期的毕业生,于1949年迁往台湾,自此海峡相隔,再未踏足故乡。他在龙泉留下的家庭与亲人,也因时代的变迁而断了联络。在我出生前,爷爷已离世,葬于台北阳明山,因此我对爷爷、浙江乃至大陆的了解相当有限。家中那几把从爷爷老家龙泉带来的“龙泉宝剑”,成为我与大陆联接的微弱纽带。

 

清明时节倍思亲 

 

清明时节倍思亲

 

本文作者爷爷的老照片

 

清明时节倍思亲

 

作者台北家中的龙泉宝剑

 

清明时节倍思亲

 

作者台北家中的龙泉宝剑剑柄处特写

 

直至2010年,我首次踏上大陆的土地,参加上海世博会。这次经历让我对大陆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与全新的认识。上海的魔力与魅力深深吸引了我,使我心生向往,希望有机会能在上海学习、生活或工作。台湾人对上海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台北与上海之间似乎存在着一种“选择性亲近”,让我自然而然地爱上了这座城市。

 

然而,当时的心愿并未立即实现。在上海参访之行结束后,我返回台湾,经历了大学毕业、研究所毕业、服兵役与参加工作后,2019年成为我人生的转折点。我决定报考上海复旦大学读博,希望完成学历上的最后拼图,跳出舒适圈,换一个生活和工作的环境。我渴望前往大陆学习,寻找发展机遇,走访大江南北,用双脚丈量大陆的土地,用双眼饱览美景。这标志着我作为台湾青年西进新征程的开始。

 

在上海生活的这些年里,我陆续参与了多场两岸交流活动,其中最令我难忘的是2023年4月初在浙江丽水举办的参访活动。爷爷的老家就位于丽水市下辖的龙泉市。能够亲身踏足爷爷的故乡和他曾经生活的土地,我内心充满了激动与期待。虽然初衷只是单纯想走访一下,感受爷爷老家的风貌,但接下来的经历却出乎我的意料。

 

在与丽水市台办工作人员餐叙闲聊时,我提及了爷爷是龙泉人且为黄埔第六期毕业生的事实,但因两岸历史的原因,我们与老家失去了联系。令我惊讶的是,丽水市台办人员立即展开工作,协调了龙泉市台办,龙泉市台办工作人员前往档案馆查找相关资料。他们认为,作为黄埔军校的学生,一定有相关资料可循,一定能够找到老家的地址与家人。他们承诺,这次来丽水一定要让我寻亲成功,因为两岸本是一家人。

 

在当地台办人员的帮助下,不到两天的时间,他们便从档案馆调取了相关资料,我成功找到了爷爷老家的亲人,与此同时在他们的陪同下,我前往老家寻亲。我见到了爷爷在龙泉的几代后代,并通过视频与台北的父母进行联系,让大家互相认识。这次寻亲可以说是完美成功。我不仅与大陆的亲人建立了联系,还加深了对自己祖籍地的了解与认同。至此,分隔两地的亲人重新建立了联系。我还有一些在海外的亲人,他们回大陆过年时先前往台北的阳明山祭拜了爷爷。丽水老家的亲人表示也很想去台北祭奠爷爷,并了解我们一家在台北的生活状况,虽然没能到台湾,但通过视频的方式丽水的亲人们也看到了爷爷灵骨塔塔位,完成了他们“想要到台北看爷爷”的心愿。

 

清明时节倍思亲

 

本文作者(后排右二)回浙江寻亲时与家人及当地台办人员合影

 

清明时节倍思亲

 

本文作者(后排中间)与丽水老家亲人合影

 

清明时节倍思亲

 

作者的海外亲人来台湾时的合影

 

清明时节倍思亲

 

作者的爷爷在台北阳明山的灵骨塔

 

清明时节倍思亲。慎终追远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不仅是对已故亲人的思念,更是对我们中华文化传统的尊重与传承。两岸之间充满了各种悲欢离合的故事,我家的故事虽只是其中小小的一个,但却是多年来两岸关系的缩影。对于台湾青年来说,找寻我们的根、认同自己的身份,具有深刻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心灵的根脉和归属,期盼团圆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心愿,希望祖国完全统一的这一天早日到来。(作者并供图:蔡孟轩)

 

 

 

展开全文

台湾写真:台湾端午粽飘香

2024-06-10

“家母包的肉粽,在我心目中是‘全球第一’。这些粽子,料精选而味透,加上煮得够烂,真是无与伦比。”6月10日逢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年近70岁的台湾美食家朱振藩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饱含感情地回忆道。

 

端午到,粽飘香。过去,很多台湾家庭和朱振藩家一样,亲手制作粽子:洗糯米、准备馅料、包裹粽叶、煮或蒸粽子。这一过程不仅是技艺传承,更是一种情感交流。

 

据朱振藩介绍,台湾的粽子种类很多,包括从浙江湖州一带传入的湖州粽,从福建同安、泉州一带传入的闽南粽,以及从广东潮州、汕头等地传入的蒸肉粽,此外还有裹肉粽及口味偏甜的江米粽等。目前,最受欢迎的,是被称为“南部粽”的煮肉粽和被称为“北部粽”的蒸肉粽;此外还流行碱粽,不少人喜欢在天气炎热时品尝。

 

朱振藩的母亲来自台湾嘉义,父亲来自江苏。每逢端午,除了一定要吃包含上好五花肉、香菇等食材的粽子,他还会和家人一起“立蛋”,并把鸡蛋换为咸鸭蛋。“我父亲曾在江苏高邮待过,听说端午正阳的时候,阳气最旺的咸鸭蛋会立起来,我们也玩过,但好像我成功的概率不大。”他笑说。

 

随着时代变化,如今台湾很多家庭已不再自包粽子,人们更多地选择去市场采买。朱振藩对家里最后一次包粽子的记忆,也停留在妹妹考大学之前。母亲为了让妹妹“一举高中”,包了最后一次粽子。

 

不过,台湾社会仍重视端午节的情感表达。5月下旬,台湾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志工等约70人,三天内齐心协力包制了13000余颗粽子,民众购买粽子所得款项均用于花莲地震后续救助工作。基金会表示,希望传递关怀与温暖,让端午节的意义更加深远。

 

粽香满溢,善意满载。林女士在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的活动上购买了粽子,她表示,端午节前夕这样的活动既让她感受到节日气氛,又能为花莲赈灾尽一份力,实在非常难得。

 

台湾写真:台湾端午粽飘香

5月18日起,台湾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志工在三天内齐心协力包制了13000余颗粽子,民众购买粽子所得款项均用于花莲地震后续救助工作。(台湾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供图)

 

节日氛围下,台湾民众也通过相互赠送粽子,表达美好祝愿。中新社记者近日在台北、彰化等地看到,市面上的粽子种类繁多,除了传统市场上卖的煮肉粽、蒸肉粽、碱粽,有不少商家推出了各种新式粽子,包括冰淇淋口味的“冰粽”以及各种水果口味的粽子,并加入文化创意,希望吸引更多年轻人购买。

 

“年轻人会喜欢更多的花样,但传统的口味我们也在坚持。”在台北经营一家粽子店的陈先生表示,时常到店里买粽子的客人以年纪稍长的民众为主,但端午节前后会迎来一波购买高峰,客人也会多样化起来。

 

“粽子大家平时也会吃,但端午节是一定会吃。”陈先生表示,通过吃粽子、送粽子,体验的是一种节日氛围,更是一种对文化的传承。

 

朱振藩对此更有体会。他回忆起20世纪70年代参加一场社会贤达的聚会,不只吃了粽子,还吃到了很多《楚辞》中提及的食物,大开眼界。“那个时候过节的气氛很浓,现在已有些淡了”,他说:“我还是希望,传统文化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承和保留。”

 

中新社台北电 记者 张晓曦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