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嘉树:两岸需重构共同政治基础
编辑: 母曼晔 | 时间: 2016-05-22 14:36:48 | 来源: 中评社 |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黄嘉树(中评社 王秀中摄)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黄嘉树21日表示,“中华民国宪法”以及两岸人民关系条例都是台湾单方面的文件,无法作为两岸共同的政治基础。他还提出,民进党执政可以明确界定为“台独”回潮,大陆要对民进党“去一中化”的动作保持高度警惕。
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21日在北京会议中心召开“新形势下的两岸关系展望”研讨会,包括黄嘉树在内的十余位重量级涉台专家学者出席。
黄嘉树在研讨会上表示,蔡英文演说内容的新意在于提到了两岸人民关系条例,这也是大陆施压的结果。条例本身比较清楚地体现了一国两区的定位,传达出了一定的善意,但这也是“去一中化”软着陆的体现。
“‘去一中化’对我们来讲是致命的一击。”黄嘉树认为,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不可能是台湾单方面的文件。过去两岸共同遵守一个中国原则,后来双方就一个中国原则展开密切的沟通和对话,通过函电的往来交换意见,最后形成了“九二共识”,也就是说,“双方就一个中国原则问题形成的共识才是政治基础。”
而蔡英文目前提出的“中华民国宪法”和两岸人民关系条例,显然是不够的。因为这些台湾的文件只能对我们理解她起到某种提示性的作用,两岸现在还是需要重构一个共同的政治基础。
“两岸下一步的交锋是,我们要用一个明确的‘一中’去应对她这种模糊的、有包装的‘去一中化’。”蔡英文使用包装式的“中华民国宪法”,但抵死不明确说出一国两区,让大陆自己体会其中善意,但对内又说不要过多联想,这是很奇怪的,其目的就是要“先软着陆再说”。如果大陆认了民进党“去一中化”的做法,这将变成一个常态,两岸将再也没有“一个中国”。
“要把民进党执政明确界定为‘台独’回潮,就是两岸的统‘独’拔河。要从这个大的情况下做出战略选择。”黄嘉树认为,我们要从整体上去观察蔡英文的言行。在还没执政前,修改公投法、台湾国贴纸、文化教育部长的任命等一系列动作,都可以看出蔡英文背后涌动的是“台独”回潮的大浪,这点值得我们高度警惕和注意。(中评社电 记者 王秀中)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 二〇二五两岸青年峰会在京开幕2025-07-04
- “抗战是两岸共同的历史记忆”——2025“文化抗战川渝行”活动举办2025-07-03
- 首届海峡两岸六月六晒谱日活动在上杭举行2025-07-03
- 交流交友交心,汉台青创城市合伙人在武汉双向奔赴2025-07-03
- “童年想娘,老年想家”——台湾老兵高秉涵的守望与盼望2025-07-03
- 从台湾带来一场美好的茶事2025-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