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福鼎赤溪村之行

海峡飞虹报道(记者RaulParra、翻译李漪):记者们今天驱车前往位于福建省福鼎市太姥山西南部的赤溪村。作为“中国扶贫第一村”,赤溪村的脱贫之路走了三十余年。而今,得益于乡村生态旅游和白茶两大支柱产业的带动,赤溪村得以快速发展。

 

毗邻风景名胜区太姥山,又位于九鲤溪溪畔,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推动着赤溪村的旅游产业日益兴旺。此外,赤溪村还开发了多项旅游项目丰富游客体验,例如七彩农场,竹筏漂流等。2015年,赤溪村共接待来自上海、浙江等国内游客15万人次,预计到2018年,这里将吸引近50万来自海内外的游客。

 

杜春茏是我们采访的一个当地旅馆老板。她经营的旅馆有十个房间,为游客提供住宿、餐饮和交通服务。她告诉记者,近年来村里的道路建设使之前交通不便的情况得到了很大改善,再加上当地旅游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赤溪村已成为福鼎旅游的一个示范村。

 

在赤溪村的展示厅里,我们还看到了2016年习近平主席在人民网视频直播间,同“中国扶贫第一村”赤溪村视频连线的图片展示,记录了习主席第一次通过网络媒体与中国一个行政村的老乡们实现面对面零距离交流的珍贵时刻。

 

离开赤溪村,我们接着赶往磻溪镇十三坪大沁白茶基地。山路十八弯,盘山公路被苍山环绕,美不胜收。沿途便可以看到郁郁葱葱的竹林、清澈的小溪、瀑布和一望无际的茶园。茶园里的采茶工正在认真细致地采茶。到达茶园后,我们也跃跃欲试,拿起竹筐,亲身体验采茶的过程。

 

在了解了白茶的采摘制作过程后,我们便前往点头镇茶花交易市场对白茶的日常交易一探究竟。在整个交易市场上,不得不提建在北纬27度世界白茶核心产区的六妙庄园的白茶。董事长庄长强介绍说,在发展公司白茶事业过程中,他们不仅保留了传统生产工艺,同时也引入了很多创新理念,让整个茶园的发展管理更加科学和现代。据介绍,每年3月到10月是采摘制作白茶的旺季,每到这时会有400百多人在六妙白茶庄园忙碌,淡季时也会有150多人在此工作,因此茶园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当地农民的就业问题。

 

今天的最后一站,是有着“中国白茶第一村”之称的柏柳村。在这里,我们拜访了福鼎白茶制作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梅相靖老人。已是70多岁高龄的梅相靖老人如今依旧在茶园劳作,作为家族第三代传人,梅老先生给我们介绍并展示了看似简单却奥妙无穷的制茶技艺。采青,晾青以及之后的木炭烘焙,看似传统的技艺却需要丰富的经验:木炭温度的掌控,烘焙时间的长短都取决于白茶的具体情况,需要依靠丰富的制茶经验进行判断。为了传承技艺,发扬白茶文化,梅老先生总是不辞辛苦地向中外来客介绍推广着福鼎白茶的古法制作工艺。分别时,老人家提议我们在留言簿上写下自己的感受,我写道:“白茶:连接中国与世界的友谊之饮。”至此,我们今天的福鼎白茶之旅画上了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