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Observe

“习朱会”将开创国共合作新十年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4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了中国国民党主席朱立伦。在2005年时任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大陆、开启两党领导人历史性会谈10周年之际,首次上演的“习朱会”将给两岸关系注入怎样的新动力、开启怎样的新局面,成为两岸各界关注的焦点所在。

 

习近平强调,两岸关系处于新的重要节点上。两岸关系路应该如何走,是摆在两岸所有政党和社会各界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攸关中华民族和国家未来,攸关亿万民众福祉,需要我们大家认真思考。国共两党应该加强交流、总结经验、开拓创新,擘画两党关系发展新前景,共同开创两岸关系未来、建设两岸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就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此提出5点主张。第一,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其核心是认同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第二,深化两岸利益融合,共创两岸互利双赢,增进两岸同胞福祉,是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宗旨。第三,两岸交流,归根到底是人与人的交流,最重要的是心灵沟通。第四,国共两党和两岸双方要着眼大局,本着相互尊重的精神,不仅要求同存异,更应努力聚同化异,不断增进政治互信。第五,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大家一起来干。

 

朱立伦表示,1992年在海协海基两会共同努力下,达成两岸同属一中的“九二共识”,在此基础上,双方进行多次会谈,把两岸对抗纷扰转变为合作交流。2005年后,国民党把“九二共识”纳入党纲。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形成的建议也逐步落实到交流合作中。海峡两岸同为中华民族,是命运共同体。两岸和平发展已取得很多成果,希望在“九二共识”基础上,两岸在区域和平、环保、经济整合等方面携手合作,让两岸关系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基层民众、中小企业和青年群体,持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政治所所长张文生认为,朱立伦“登陆”彰显传承意义。10年前,陈水扁当局图谋“制宪正名、一边一国”,把两岸关系逼到了危险边缘,国共适时提出“和平发展”创议,为10年来和平稳定的两岸关系打下了基础。10年后,曾经密谋“两国论”的蔡英文咄咄逼人,试图再次把两岸关系拖回到对立对抗的老路上去,“习朱会”恰当地重申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路线,将为未来10年国共两党共同努力确保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奠定基础。

 

台湾时事评论员、台北大学教授郑又平则认为,这一次的‘习朱会’,将来一定会为大家所牢记的就是它开始带进来了更多层面的民众、更多的年轻朋友广泛地参与到两岸和平发展的进程中,两岸不会因为枝微末节而被纠缠住,两岸关系的进展会是以人为本的,是心灵上的沟通,而不只是经贸上的交流,两岸终究要着眼于大局。未来大家会记得,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样的历史使命是要两岸同胞共同携手来完成。

 

台湾统派团体、两岸和平发展论坛召集人吴荣元指出,“习朱会”象征两岸关系承先启后、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并以民族大义维系两岸同胞情。吴荣元分析说,不讳言当前两岸关系面临台湾政治现实的挑战,当前台湾民众特别是劳工的经济处境,与全球化造成的负面效果有关,解决之道仍在深化两岸交流;国民党应将两岸和平红利与分配正义作为台湾社会改革的起点,结合现有执政基础,力争开创两岸关系新前景。

 

台湾《中国日报》发表文章指出,中国国民党主席朱立伦此次赴大陆不负期望,这次互动确已达成两岸关系的巩固与传承及深化和发展两大目标,将有利于两岸和平发展大局及两党互信深化。文章指出,谈到巩固与传承,国共两党都理解两岸和平发展的重要性,知道双方政治互信的基础在于“九二共识”,透过这次国共论坛与“习朱会”,双方再次肯定、巩固了“九二共识”,而且表明意愿要将其传承下去,不让任何人或政党有模糊以对的空间。

 

香港《大公报》昨天发表评论指出,10年来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接地气”,始终坚持关注民生、服务民众的宗旨,就攸关两岸同胞切身利益的议题深入研讨。《大公报》在评论最后说,十载风雨兼程,十载春华秋实。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今年是第十届,对推动两岸关系实现历史性转折,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功不可没。

 

舆论普遍期待,有了两党领导人此次会面所达成的共识,将会开创国共合作和两岸交流又一个十年新貌!

 

两岸专家:国共两党领导人会面具有里程碑意义

2015-04-24

海峡飞虹消息(记者:马晓叶、关远芳)据新华社报道,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发言人马晓光24日表示,经国共两党有关方面商定,中国国民党主席朱立伦将于5月3日在上海出席第十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后,率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来京。届时,国共两党领导人将就两党交往和两岸关系交换意见。这是国共两党高层交往的一次重要活动。

 

两岸各界高度关注此次会面,两岸问题专家纷纷表示,国共两党领导人会面将进一步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大陆研究所所长邵宗海表示:“我认为国民党主席朱立伦去北京第一次跟中国共产党总书记习近平见面,是延续了过去国民党跟中国共产党的一个传统,就是他们的主席或者荣誉主席有一些定期的见面。至于说这次对未来两岸关系将产生什么影响,我想第一个就是国共之间维持和谐良好的关系,对两岸目前的和平发展是绝对有正面且肯定的意义。第二,因为未来的一年之内,马英九可能就要从(台湾地区)领导人的位置上下来,那么2016年(两岸关系)又将面临的一个新的转变。因此我个人认为,这次朱立伦和习总书记会面能够更清楚的谈到大陆对台政策,或者国民党未来的走向,如果方向能更清楚的话绝对对未来的两岸关系有稳定的作用。”

 

上海台湾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倪永杰表示:“这次国共两党领导人会面将和2005年‘胡连会’一样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具有深化两党领导人高层的政治互信,推动、引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积极功能,进而引起各方的关注,赢得两岸同胞,特别是台湾主流民意的高度支持,获得国际社会的赞赏。所以这次两党领导人会面的影响、意义和价值是非常大的。”

 

对于此次会面可能涉及的议题,邵宗海分析说:“亚投行的问题,台湾很希望在亚投行上扮演一个角色,但限于两岸特殊的关系,现在台湾不能成为创始国,但是可能会以一个经济体的身份成为成员,而名称是什么,还没有定下来,看看在这次会谈里面还有没有一些突破。第二个可能谈的就是关于国务院的六十二号决议文。有关与台商保障的问题,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已经说得很清楚,六十二号决议文涉及到台商部分采取不溯及既往的政策,这个对台商来讲,等于说已经得到了中央的一种保障和承诺。由于见面的场合是大家很轻松的交换彼此的意见,因此我认为还有其他的议题——不管是台北所期待的,或者是北京感觉到有需要的,我相信都会在两人会面的时候非常坦诚的把这些问题提交出来,供对方做一个参考。”

 

倪永杰则认为,两党会进一步重申“九二共识”,并探讨如何扩大台湾民众在两岸和平发展中的参与感等问题。 

 

倪永杰说:“最重要的方面是增进两党领导人的政治互信,特别是双方应该在坚持‘九二共识’,共同反对‘台独’的问题上达成高度共识,并会探讨下阶段如何深化‘九二共识’的内涵,进一步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第二个方面,这次领导人会面应该是对两岸关系发展具有引领的功能,未来两岸关系发展应该在扩大台湾民众的参与,增加台湾民众——特别是基层民众和青年群体——在两岸关系中的获得感,在这个方面要作出具体的安排,相信双方领导人会面会就这两个方面达成一些共识,来为下阶段两岸关系发展指明方向。”

展开全文

国共两党领导人会面将登场 会释放什么信号?

2015-05-04

中国国民党主席朱立伦3日出席在上海举行的第十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后,当天已转抵北京。据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发言人马晓光此前介绍,朱立伦抵京后,国共两党领导人将就两党交往和两岸关系交换意见。

 

上海台湾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倪永杰对中新网表示,在上海和在北京的活动,相互之间有衔接,关注重点可能不太一样,但都是朱立伦大陆行的重要活动。

 

倪永杰说,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开得好,有成果,得到舆论的肯定,会对两党领导人会面有非常好的气氛营造的作用。

 

国共高层互动频繁 朱立伦成第三位登陆国民党主席

 

国共两党领导人会面将登场 会释放什么信号?

2005年4月29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时任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两人的这次握手,是时隔60年两党最高领导人的历史性握手。新华社 张旭 摄

 

回溯历史,国共高层交往曾因内战中断。直到2005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与时任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在北京会面,打破了横亘在两党之间60年的“坚冰”。

 

自此,国共高层每年会晤成为“惯例”。近10年来,两党最高领导人(总书记与党主席)会晤已有3次。除去2005年“胡连会”外,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分别于2008年5月、2009年5月在北京会见了时任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

 

此外,中共中央总书记与国民党荣誉主席的会见,10年多达十余次。

 

今年1月就任中国国民党主席的朱立伦此前曾经两次造访大陆。第一次是1998年5月,朱立伦以北京大学客座教授的身份参加了北大百年校庆。第二次是2009年5月,朱立伦赴厦门出席首届海峡论坛,身份是中国国民党副主席。

 

此次,朱立伦以中国国民党主席身份访问大陆,是1949年后两岸60多年,继连战、吴伯雄后,第三位“登陆”的国民党主席。

 

事实上,对于推动两岸关系发展以及实现此次国共领导人会面,大陆方面与国民党党政方面均抱持了积极的态度。

 

大陆方面坚持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近期适逢“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发布十周年。中共中央台办主任张志军4月25日出席纪念研讨会,为两岸关系提出“四点坚持”。

 

张志军表示,坚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正确道路,是两岸负责任政党的应有作为。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政治基础,是保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方向和成果的根本保障。坚持稳步进取、克难前行的务实思路,是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必要路径。坚持不断增进两岸同胞利益福祉,是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根本宗旨。

 

而对于此次两党领导人会面,马晓光4月24日形容,这是国共两党高层交往的一次重要活动。

 

马晓光在4月29日会上进一步表示,国共领导人会面对于保持两党交往,增进良性互动,推进两党关系和两岸关系稳步前进都具有重要意义。期待并相信国共两党领导人会面,对两党关系和两岸关系广泛深入交换意见,一定会取得积极成果。

 

国民党党政方面:正面看待 乐观进取

 

国共两党领导人会面将登场 会释放什么信号?

中新社发 汤彦俊 摄 

 

5月3日,第十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上海举行。中国国民党主席朱立伦出席本次论坛开幕式并致辞。中新社发 汤彦俊 摄

 

1日,朱立伦召开访大陆的行前会。他强调,用正面态度面对两岸关系,用乐观进取积极的想法,才能让两岸关系的发展对下一代更好;以平常心、开放态度,延续历史,检讨缺失,进而展望未来,才是对所有人民、对台湾、对国民党、对下一代最好的做法。

 

3日,朱立伦出席第十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开幕式表示,必须以正面、健康的心态来面对两岸关系的发展,来迎接两岸合作时代的来临。对于两岸交流,有三项主要工作要继续进行:

 

一是要传承。希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两岸交流能够通过传承,让年轻一代为两岸未来发展作出更多的贡献。

 

二是要深化。如果各个行业和社会层面能深化、普遍地交流,定能让大家感受到两岸合作、两岸和平的积极成果。

 

三是要普及。应该让两岸和平红利和两岸交流成果为更多的民众普遍享用和感受。

 

台湾当局领导人马英九4月29日赴当局大陆委员会发表谈话。他以“相合则旺,相离则伤、相反则荡”十二字箴言,描述两岸关系发展与“九二共识”的关系,强调两岸任何人都可看清一个事实:“‘九二共识’是两岸关系发展的关键”。

 

国共领导人此次会面将释放什么信号?

 

对于此次国共领导人会面,台湾岛内舆论表示了积极的关注和期待。在台媒看来,“九二共识”、经济、青年等话题成为热词。

 

清华大学台研院常务副院长殷存毅对中新网分析,首要的还是要强调“九二共识”这个政治基础,不能动摇。

 

殷存毅说,这一次两党领导人的见面,将进一步重申和夯实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

 

上海台研所常务副所长倪永杰持有类似观点,他指出,此次两党领导人会面可能就下阶段两岸关系发展明确一个方向,包括如何巩固政治互信,特别是进一步增强坚持九二共识、共同反对“台独”的政治基础。

 

至于台媒关注的台湾参与大陆“一带一路”建设、亚投行等议题,殷存毅表示,这两个项目是深化两岸经济合作的具体载体;倪永杰则称,大陆方面也期待台湾在大陆发展过程中,有机会也有空间,两岸携手努力共同发展。

 

此外,殷存毅指出,随着时间的变化,台湾岛内政治形势发生了变化,大陆在国际政治经济事务中的影响不断扩大,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通过两党合作,引导两岸关系朝着更有利于两岸民众福祉的方向进一步深化发展,可能也会是涉及的内容。

 

殷存毅认为,大陆方面可能会进一步展现积极、友善和为台湾民众着想的意愿。(中新网5月4日电 温雅琼)

展开全文

习近平总书记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朱立伦

2015-05-04

习近平总书记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朱立伦

5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朱立伦。中新社发 盛佳鹏 摄

 

习近平总书记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朱立伦

5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朱立伦。中新社发 盛佳鹏 摄

 

习近平总书记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朱立伦

 

习近平强调,两岸关系处于新的重要节点上。两岸关系路应该如何走,是摆在两岸所有政党和社会各界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攸关中华民族和国家未来,攸关亿万民众福祉,需要我们大家认真思考。国共两党应该加强交流、总结经验、开拓创新,擘画两党关系发展新前景,共同开创两岸关系未来、建设两岸命运共同体。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4日上午在北京会见了朱立伦主席率领的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

 

习近平对朱立伦率团来大陆访问表示欢迎。他表示,10年前,在两岸关系剧烈动荡之时,国共两党为了两岸民众共同命运,冲破历史藩篱,实现和解,共商维护台海和平之道。10年来,国共两党和两岸同胞共同努力,开辟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光明前景,给两岸同胞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得到了两岸同胞的广泛支持和认同,也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肯定和赞扬。

 

习近平强调,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果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概括地说,就是要坚持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政治基础,坚持开展两岸协商谈判、推进各领域交流合作,坚持为两岸民众谋福祉。

 

习近平指出,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历来是命运与共的。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两岸联系日益密切的今天,两岸是割舍不断的命运共同体。面对新形势,国共两党和两岸双方要坚定信心、增进互信,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携手建设两岸命运共同体。习近平就此提出5点主张。

 

第一,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其核心是认同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否认“九二共识”,挑战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法理基础,搞“一边一国”、“一中一台”,就会损害民族、国家、人民的根本利益,动摇两岸关系发展的基石,就不可能有和平,也不可能有发展。我们始终把坚持“九二共识”作为同台湾当局和各政党开展交往的基础。国共两党应坚持对两岸关系的正确认识,旗帜鲜明反对一切损害两岸关系政治基础的言行,绝不能让来之不易的台海和平和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果得而复失。为此,双方可以积极探讨构建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制度框架。

 

第二,深化两岸利益融合,共创两岸互利双赢,增进两岸同胞福祉,是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宗旨。要充分考虑两岸双方社会的心理感受,努力扩大两岸民众的受益面和获得感,尤其要为两岸基层民众、中小企业、农渔民合作发展、青年创业就业提供更多机会,让两岸同胞参与越多受益越多。我们愿意首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发展机遇,愿意优先对台湾开放,并且对台湾同胞开放的力度要更大一些。我们将继续维护在大陆投资的台资企业的合法权益,为他们的发展创造更好条件。在台湾参与区域经济合作问题上,两岸可以加强研究、务实探讨,在不违背一个中国原则的情况下作出妥善安排。台湾方面表达了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意愿,我们持欢迎态度。

 

第三,两岸交流,归根到底是人与人的交流,最重要的是心灵沟通。两岸同胞要以心相交、尊重差异、增进理解,不断增强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国家认同。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财富,也是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的精神纽带。两岸同胞要加强文化交流,发挥各自优势,共同传承中华文化优秀传统,建设共同精神家园,实现心灵契合。两岸双方要继续创造条件,扩大同胞直接交往。我们将适时实施进一步便利两岸同胞来往的措施。青年是民族的未来,也是两岸的未来。我们要更多关注两岸青年成长,为他们提供更多机会和舞台,让他们多交流多交心,成为共同打拼的好朋友好伙伴。

 

第四,国共两党和两岸双方要着眼大局,本着相互尊重的精神,不仅要求同存异,更应努力聚同化异,不断增进政治互信。对两岸间长期存在的政治分歧和难题,国共两党都要勇于面对,汇聚两岸同胞智慧,积极探索解决之道。双方可以在一个中国原则下进行平等协商,作出合情合理安排。关键是要“虑善以动,动惟厥时”。只要秉持同胞情、同理心,两岸一定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来。

 

第五,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大家一起来干。只要两岸同胞、全世界的中国人团结起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定是指日可待的。我们真诚希望,国共两党秉持民族大义,承担起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两岸人民谋福祉、为台海地区谋和平的神圣责任,团结两岸各党各派和各界人士,努力开创两岸关系新未来,共同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让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朱立伦表示,1992年在海协海基两会共同努力下,达成两岸同属一中的“九二共识”,在此基础上,双方进行多次会谈,把两岸对抗纷扰转变为合作交流。2005年后,国民党把“九二共识”纳入党纲。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形成的建议也逐步落实到交流合作中。海峡两岸同为中华民族,是命运共同体。两岸和平发展已取得很多成果,希望在“九二共识”基础上,两岸在区域和平、环保、经济整合等方面携手合作,让两岸关系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基层民众、中小企业和青年群体,持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王沪宁、栗战书,国务委员杨洁篪等参加会见。(新华网北京5月4日电记者 陈斌华)

展开全文

朱立伦:在“九二共识”基础上持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2015-05-04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4日上午在北京会见了朱立伦主席率领的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朱立伦在会见时表示,海峡两岸同为中华民族,是命运共同体。两岸和平发展已取得很多成果,希望在“九二共识”基础上,两岸在区域和平、环保、经济整合等方面携手合作,让两岸关系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基层民众、中小企业和青年群体,持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朱立伦说,1992年在海协海基两会共同努力下,达成两岸同属一中的“九二共识”,在此基础上,双方进行多次会谈,把两岸对抗纷扰转变为合作交流。2005年后,国民党把“九二共识”纳入党纲。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形成的建议也逐步落实到交流合作中。(新华网北京5月4日电 记者 陈斌华)

展开全文

国共两党领导人将会面 为两党高层交往一次重要活动

2015-04-24

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发言人马晓光24日表示,经国共两党有关方面商定,中国国民党主席朱立伦将于5月3日在上海出席第十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后,率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来京。届时,国共两党领导人将就两党交往和两岸关系交换意见。这是国共两党高层交往的一次重要活动。(记者查文晔)

展开全文

“习朱会”探讨两岸怎么走 成共同打拼好伙伴

2015-05-05

昨天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与国民党主席朱立伦在北京举行了会见。这被认为是两岸关系处于新的重要节点上的一次历史性会面。在国民党“执政”近7年后,岛内局势出现新的复杂局面,国民党在去年“九合一”选举中惨败,岛内接连发生“反服贸协议”的“太阳花运动”以及反对加入亚投行的闹剧。这些岛内新问题也影响着两岸关系。习近平就建设两岸命运共同体提出5点主张,表示国共两党和两岸双方“不仅要求同存异,更应努力聚同化异”。分析人士认为,2008年台湾政权出现轮替后,两岸民众的期待值曾很高,但双方的互信远未建立起来。台湾《联合晚报》9日称,习近平在“习朱会”上提出了一个问句:“两岸关系的路应该如何走”,这问题不是在问朱立伦,而是在问台湾社会。两岸确乎走到了另一个彷徨歧路的路口,“该如何走”,每一个人都应该再问一问自己。

 

从4日上午开始,台湾所有电视新闻的焦点,都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福建厅的“习朱会”上,一如10年前时任国民党主席连战首度破冰“登陆”一样,台湾所有电视新闻台和网络新闻媒体都派出记者进行直播连线报道。

 

香港“中评社”4日称,“习朱会”上午10时半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登场,习近平走出福建厅迎接朱立伦及其率领的团队,这和习近平见其他台湾政治人物有所不同。引人关注的是,习近平和朱立伦不约而同打上了蓝色领带。台湾《联合报》称,在会见时,习近平和朱立伦先后致词,随即双方在椭圆桌上展开对谈。随后,岛内媒体纷纷把习近平讲话的每一段要点作为焦点,请名嘴逐一进行解读。其中岛内媒体最关心的主要有:“习近平强调台湾参与区域合作要以一中为原则”“习近平正面回应朱立伦所提台湾加入亚投行的细节”、“习近平主张:国共探讨两岸和平制度框架”“朱立伦谈求同尊异、习近平说聚同化异”。

 

“这是习近平出任中共总书记两年多以来,对处理台海关系的最综合性的表述”。英国广播公司(BBC)称,习近平在会晤中提出了双方建设“两岸命运共同体”的5点主张,包括坚持“九二共识”、深化两岸利益融合、两岸人民“心灵沟通”、国共两党增进政治互信、两岸共同促进中华民族复兴等。

 

“朱立伦呼吁区域合作、习近平盼思两岸未来。”台湾“中央社”称,习近平在致词时强调,要充分考虑两岸双方社会的心理感受,努力扩大两岸民众的受益面和获得感,尤其要为两岸基层民众、中小企业、农渔民合作发展、青年创业就业提供更多机会,让两岸同胞参与越多受益越多。他特别强调,青年是两岸的未来。我们要更多关注两岸青年成长,为他们提供更多机会和舞台,让他们多交流多交心,成为共同打拼的好朋友好伙伴。对于朱立伦提出台湾加入亚投行等,习近平表示,在台湾参与区域经济合作问题上,两岸可以加强研究、务实探讨,在不违背一个中国原则的情况下作出妥善安排。台湾方面表达了加入亚投行的意愿,我们持欢迎态度。

 

台湾“中央广播电台”称,大陆将这次“习朱会”定位为“会见”,并非正式的“会谈”,双方代表坐在椭圆形的大桌边,而不是像2005年“胡连会”时,双方代表坐在长桌的两边对谈。《联合报》称,从北京对“习朱会”的定位来看,这次习近平是以主人的身份欢迎朱立伦参加国共论坛,两人就两岸关系交换意见,是国共高层之间的交往活动,而非两党正式会谈。

 

在“习朱会”一小时会见后,习近平邀请朱立伦共进午餐。午宴后,朱立伦回到下榻酒店举行记者会,说明“习朱会”过程。朱立伦称,习近平在地方工作非常久,双方谈到服务经验,从基层了解基层,交换意见中提到很多故事,也讲了很多笑话。朱立伦说,双方更重要的议题,是两岸的未来,谈的是回顾过去十年展望未来十年,或对下世代该做什么,应坚持什么理念,才能从上世代走向和解,让年轻世代走出去,共创双赢,没有特别针对2016议题讨论。(环球时报驻台北特约记者 萧师言 林鹏飞 李俊峰 陈一)

展开全文

港台媒体高度评价“习朱会”:接地气 深化互信

2015-05-05
港台媒体高度评价“习朱会”:接地气 深化互信
 
5月4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了中国国民党主席朱立伦一行。(中国台湾网 田云鹏 摄)
 

第十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及移师北京进行的“习朱会”已于昨晚顺利结束,港台媒体对此进行了广泛关注,纷纷肯定此次会面对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意义。

 

台湾《中国日报》发表文章指出,中国国民党主席朱立伦此次赴大陆不负期望,这次互动确已达成两岸关系的巩固与传承及深化和发展两大目标,将有利于两岸和平发展大局及两党互信深化。

 

文章指出,谈到巩固与传承,国共两党都理解两岸和平发展的重要性,知道双方政治互信的基础在于“九二共识”,透过这次国共论坛与“习朱会”,双方再次肯定、巩固了“九二共识”,而且表明意愿要将其传承下去,不让任何人或政党有模糊以对的空间。

 

香港《大公报》昨天发表评论指出,10年来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接地气”,始终坚持关注民生、服务民众的宗旨,就攸关两岸同胞切身利益的议题深入研讨。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今年是第十届,对推动两岸关系实现历史性转折,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功不可没。

 

《大公报》在评论最后说,十载风雨兼程,十载春华秋实。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今年是第十届,对推动两岸关系实现历史性转折,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功不可没。(高旭)

展开全文

专家解读:“习朱会”为两岸关系注入新动力

2015-05-05

5月4日上午,“习朱会”登场,国共两党领导人就两党交往和两岸关系交换了意见。两岸关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习近平总书记对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携手建设两岸命运共同体,提出了5点主张。大陆的媒体和专家学者在第一时间做了解读。

 

夯实“九二共识”政治基础

 

全国台联副会长杨毅周表示,这次“习朱会”既是10年来国共领导人的第五次会面,也是两党新领导人上任以来的首次会面,具有“承前启后,巩固成果,确保底线,开创未来,共担责任”的重要意义。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刘国深表示,从这次双方的表述及遣词造句来看,彼此之间政治上的距离已经越来越近了,互信程度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清华大学台研院常务副院长殷存毅分析指出,这一次两党领导人的见面,进一步重申和夯实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习朱会”首要的还是强调“九二共识”这个政治基础,不能动摇。

 

对于习近平再度强调“九二共识”的重要性,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朱松岭认为,这不仅是对国民党、台湾当局领导人坚持“九二共识”立场的回应,也是对“台独”势力的警示。习近平提出双方可以积极探讨构建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制度框架,充分展现了大陆方面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决心与诚意。

 

上海台研所常务副所长倪永杰持有类似观点,他指出,目前两岸关系处于盘整期,举行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会面,对两岸关系发展具有定位器、导航仪的作用,将大大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双方再次表达对坚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和信心,重申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政治基础,将进一步促进国共两党的政治互信。

 

上海社科院台湾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盛九元表示,“习朱会”有助于加深国共两党之间的共识,在新的形势下,使得两岸能够维持好“九二共识”的基础,不至于出现地动山摇的情况。从台湾目前的情况来看,“九二共识”面临很多新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两党领导人的会面能够有助于延续自2005年以来两岸建立的五项愿景。同时,两岸也能在此基础上有更新的发展,让“九二共识”基础变得更加扎实。

 

习近平在讲话中提出,国共两党和两岸双方要着眼大局,本着相互尊重的精神,不仅要求同存异,更应努力聚同化异,不断增进政治互信。刘国深认为,习近平的讲话对国民党寄予很大期待,希望其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该坚持的要大胆坚持,不要在岛内政治恶斗中迷失方向。希望国民党方面抓住时机,果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为两岸共同利益而做出实质性努力。

 

关注两岸基层民意

 

“习朱会”关注了两岸最基层的民意诉求,让两岸民众看到了大陆对台政策始终坚持的“以民为本”。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宗旨,是扩大两岸民众的受益面和获得感。岛内关注的“三中一青”问题、维护台资企业权益的问题、台湾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问题等等,习近平都做了针对性的回应。

 

盛九元认为,习近平的第二点主张着眼民生,体现了对两岸同胞利益的关注与关怀。“两岸利益融合”的新提法,更明确地指出了推动两岸经济合作的目的是使两岸民众更多地享受到利益和好处。此外,针对台湾各界非常关心的参与区域经济合作议题,习近平表达了清晰的态度,包括欢迎台方加入亚投行。

 

“习近平的期许和主张为未来处理两岸经济关系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径。相信未来两岸经济合作的大门会越开越大,步伐会越来越快,两岸民众尤其是台湾民众会享受到越来越多的利益。”盛九元说。

 

倪永杰表示,双方就提升两岸关系发展质量,扩大参与面,增强基层民众获得感,做出具体安排。这意味着,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过程中,将更重视公平正义,照顾弱势群体,通过政策倾斜让基层民众分享和平红利,特别是让台湾年轻人在两岸关系发展中找到机会,看到希望,获得成功。

 

对于习近平提出要让两岸青年“多交流多交心,成为共同打拼的好朋友好伙伴”,朱松岭说,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希望工程”,着眼点是要为两岸青年创造共同的人生经历与情感记忆,从而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不断夯实民意基础。

 

对于习近平再度号召两岸同胞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倪永杰表示,习近平将两党关系提到了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考虑,强调“大家一起来干”,意味着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拥有共同的中国梦,两党应以实际行动来实现共同的民族复兴梦想。

 

“为人民谋福祉、为台海谋和平,就不应囿于狭小空间中,而是要放眼两岸,着眼更大的目标,也就是要在坚持‘九二共识’的基础上,最终让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倪永杰说。

 

倪永杰指出,习近平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大家一起来干。在中国梦的实现过程中,台湾同胞应有更多参与,把握大陆的发展机遇,扮演一个更积极、更具建设性的角色。(木曰)

展开全文

岛内舆论高度关注“习朱会”

2015-05-05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4日会见朱立伦主席率领的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引起了岛内舆论的高度关注,认为“习朱会”的重要成果是国共两党巩固和深化了“九二共识”政治基础。

 

台北大学政治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郑又平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习总书记的讲话既原则坚定,又务实、感性,从“九二共识”政治基础坚持,到两岸经济融合、民众心灵契合、中华文化认同,再到基层民众利益的照拂,都有深刻阐述和用心回应。从中可以看出他对岛内的民心、脉动和需求有着精准的把握,充分体现大陆推动两岸关系发展、造福两岸同胞的善意和诚意。

 

连日来,岛内媒体对于“习朱会”保持了高度的热忱。4日上午“习朱会”登场,电子媒体第一时间纷纷做连线报道。当天的《联合晚报》更是抢发消息,并请专家学者解读。《联合晚报》的观察文章认为,综观习近平与朱立伦的讲话,主目标是再次确认国共“九二共识”政治基础。

 

《联合晚报》并请海基会前董事长江丙坤作了解读。江丙坤认为,“九二共识”本身,就是过去两岸关系最重要的基础。如果说要超越,那不是“九二共识”的超越,而是行动和协议上的超越。江丙坤并认为,两岸关系先易后难、先经后政,经济已有成果,在“后政”之前,文化教育应该往前继续推动,这就是深化,不是文字深化,而是行动深化、具体落实。

 

台湾“中央社”报道说,“习朱会”今天登场,据转述,国民党主席朱立伦会中表达台湾希望参与亚投行等议题。中共总书记习近平释出善意,正面响应愿优先和台湾分享、开放,对台湾加入亚投行“持欢迎的态度”。

 

台湾淡江大学中国大陆研究所教授赵春山认为,朱立伦已成为国民党主席,未来应针对大陆政策建立一套“继承又有创新”的大陆政策论述,以因应环境的改变,并凝聚国民党及泛蓝对大陆政策的共识,努力取得执政地位,落实自身提出的大陆政策。(记者任成琦、吴亚明)

展开全文

台各界关注“习朱会”:引导两岸下一阶段和平发展

2015-05-05

台各界关注“习朱会”:引导两岸下一阶段和平发展

5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朱立伦。中新社发 盛佳鹏 摄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4日在北京会见率团到访的中国国民党主席朱立伦。台湾各界密切关注着相关即时讯息,多认为此次会面将务实引导两岸关系下一阶段的和平发展。

 

2005年国共两党领导人举行的“胡连会”在两岸关系动荡之时维护了台海和平,开辟了2008年以后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局面。10年后,“习朱会”在两岸关系面临重要节点之际登场,其中传递的讯息成为当天台湾各大报纸、电视、广播媒体核心关注点,各界也积极表达看法。

 

台湾当局领导人办公室发言人陈以信4日转述,马英九对于国共两党坚持在“九二共识”基础上继续深化两岸交流表示肯定与支持。

 

知名学者、中国文化大学社科院院长邵宗海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习朱会”是国共两党新领导人的首次会面,就彼此关心的议题表达看法、充分交换意见,双方都有较大收获。

 

邵宗海分析,朱立伦向大陆明确表示国民党会坚持“九二共识”,并指出“两岸同属一个中国”,这正是大陆坚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础;习近平表示对台湾申请加入亚投行持欢迎态度,并愿意与台湾分享“一带一路”带来的机遇,将有助台湾参与区域经济整合。他认为,习总书记也间接提醒了民进党,不管以后情势如何发展,都不能回避对“九二共识”的认同。

 

台湾统派团体、两岸和平发展论坛召集人吴荣元指出,“习朱会”象征两岸关系承先启后、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并以民族大义维系两岸同胞情。

 

不讳言当前两岸关系面临台湾政治现实的挑战,吴荣元分析,当前台湾民众特别是劳工的经济处境,与全球化造成的负面效果有关,解决之道仍在深化两岸交流;国民党应将两岸和平红利与分配正义作为台湾社会改革的起点,结合现有执政基础,力争开创两岸关系新前景。

 

台北经营管理研究院4日傍晚即召集多位知名台商研讨“习朱会”对两岸关系、对大陆台商的影响。台湾上柜公司连展科技总经理陈鸿仪指出,在当前两岸经贸联系更趋紧密的趋势下,“习朱会”延续国共两党沟通管道,从经济角度来看是绝对正面的讯息。

 

他说,伴随“一带一路”战略、亚投行筹设工作的推进,大陆由世界工厂变为世界市场,进而将主导区域经济整合态势。台商需要稳定的两岸关系,以利于进入大陆正积极拓展的欧亚市场;务实看待过去近十年的发展,“九二共识”提供了两岸和谐发展的架构,多数企业界人士希望这个方向不要发生改变。

 

当天国共领导人会面中,习近平提出陆方“愿意首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发展机遇,愿意优先对台湾开放,并且对台湾同胞开放的力度要更大一些”。深圳台商协会常务副会长蔡正富认为,应当看到“一带一路”战略所创造的巨大市场空间,看到大陆向中亚方向开放的前景。

 

今年1月初曾与十余位深圳台商考察新疆喀什,蔡正富说,如同他1987年前往深圳发展时看到的景象,广东潮州等地许多嗅觉敏感的大陆中小企业已在喀什工业区扎根;台商协会当即决定深入了解喀什周边的市场环境、物流条件,拟展开布局,创造下一阶段的辉煌。(记者 刘舒凌 陈小愿)

展开全文

“习朱会”将提升两岸合作发展质量

2015-05-05

十年之间,两岸在沟通与交流中减少误解和误判,消除敌意,两岸关系的氛围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和平与合作已成两岸主流民意。

 

5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与国民党主席朱立伦会面,时隔六年,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再次会晤,将为两岸关系奠定新的框架,相比于十年前的“胡连会”,两岸关系已经进入和平发展的轨道。两岸关系正在超越经贸合作的利益纽带,走向互信、合作的命运共同体,充实和丰富两岸和平合作框架是未来的方向和任务,无疑,“习朱会”将为两岸关系的升级注入新的动力。

 

2005年在两岸关系震荡的时刻,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会晤,2008年国民党上台,两党领导人设立的经贸文化论坛成为两岸沟通的主渠道。在过去十年中,论坛提出153项具体建议,多数已经变成两岸共同或者各自的具体措施。十年之间,两岸在沟通与交流中减少误解和误判,消除敌意,两岸关系的氛围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和平与合作已成两岸主流民意。

 

十年之间,两岸越来越了解彼此的立场和想法,求同存异,聚同化异,两岸签署了21项协议,在经贸、文化、教育、产业等领域形成了牢固的合作框架。这一系列的制度设计成为两岸关系稳定的压舱石,无论岛内的政治局势如何变化,两岸关系的和平架构已经形成。

 

过去十年,两岸关系发展中的“低垂果实”已经采摘得差不多了,现在又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2016年岛内将进行领导人选举,国民党在最近的“九合一”选举中表现不佳,蔡英文攻击国民党,没有政绩牌、没有青年牌,只有两岸牌,而朱立伦则反唇相讥,两岸为什么没有民共渠道?无可置疑的是,马英九任内最大的政绩就是改善了两岸关系,两岸合作符合岛内多数民众的利益。

 

事实上,经贸合作为两岸民众带来了切切实实的利益,尤其是大陆方面多次让利于台湾,当然,这种利益需要共享,两岸合作的平台需要继续扩展和普及,让普罗大众都能够享受到两岸和平红利。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两会期间曾说,两岸关系走向的关键因素是祖国大陆发展进步,我们要保持自身发展势头,同时采取正确措施做好台湾工作。

 

十年之间,大陆的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并且成为周边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动力。大陆的发展是台湾持续发展与繁荣的红利和便车,“一带一路”和亚投行应该是两岸共同的事业。在陈水扁主政期间,台湾错失自贸区的红利,中国与东盟自贸区建成之后,台湾面临着边缘化的窘境,“一带一路”是亚欧大陆开放经济体系的发动机,台湾没有理由自我孤立。岛内民众也认为可以共同参与,无论哪个政党执政都要顺应这一潮流。

 

由经贸合作到人员交流,两岸之间的沟通从商品到人心,从经济进入社会层面,这也标志着两岸关系进入了下一个阶段。相信此次“习朱会”能促进国共两党的政治互信,进一步提升两岸关系发展质量,让两岸关系沿着和平的轨道,驶入“高铁时代”。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