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诺曼底登陆的四位福州人:一人留英三人留美
编辑: 关春英 | 时间: 2015-10-28 15:50:17 | 来源: 羊城晚报 |
正在诺曼底登陆的盟军士兵
1943年,时任中国驻英大使郑天锡接见前往英国学习的中国海军军官
中国赴英海军留学生合影,前排右四为郭成森
近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英国,在英国议会大厦发表演讲时,提到了“二战”期间,24名中国海军学员参加了诺曼底登陆战役,他们不畏艰险,英勇善战,受到丘吉尔首相嘉奖。其中,有4位福州人亲历这次登陆战,他们是葛敦华、江济生、官明和叶于沪。那么,他们有着怎样的经历和人生呢?
1、一人留英
1942年12月,国民政府根据发展造船工业和重建海军的需要,责令海军部选派人员赴英美学习,攻读硕士学位。其主要动机有两个:一是政治方面,表示与盟军并肩作战、同甘共苦;二是军事方面,让中国青年海军军官能得到近代海战实践经验,学习战争中产生的新武器和战术的应用。送他们去国外学习的钱是美国给重庆国民政府的军援款。由于日本的封锁,国民党就算买了武器也运不进来,于是决定用这笔钱来培养海军军官。
留学生选拔考试地点在陪都重庆,经过严格的文化考试、专业考核、外语测试、身体检查,葛敦华等74名青年军官成为第一批赴英美学习的成员。然后,这74人又通过“抓阄儿”的方式,决定是去英国还是去美国。结果,有24人抓到了写有“英国”二字的字条,其余50人赴美。不过,由于战时交通不畅,抓完阄后,74位考生在重庆等了整整1年时间。
赴英的24名海军军官,带队的是海军上校周宪章,葛敦华被列为参战潜艇航海科第一位。葛敦华,1921年8月13日出生于闽侯,马尾(桐梓)海校航海8届毕业生,专攻潜艇航海。1942年,葛敦华从马尾海校航海科毕业后,继续在海军水鱼雷营学习鱼雷课程,经考核合格后,在宜巴要塞区第一总台实习。
葛敦华等24人于1943年6月24日离开重庆,路线是先从重庆到昆明,然后从昆明乘坐美国人的飞机到印度的加尔各答。
飞越喜马拉雅山时,景色的壮观和飞行的危险让葛敦华终生难忘:从天上往下看,整个喜马拉雅山就像一个冰冻的海洋,壮观极了。但青藏高原上空的气压也变化无常。葛敦华他们坐的是军用运输机,飞机忽地掉下两三千米,他们的头一下子都顶到舱顶上了。
最后,他们在加尔各答上火车到孟买,在那里等待商船组成船队,然后在舰队的护航下一同前往英国。当时,德国潜艇对英美盟国实行海上封锁,商船必须有海军舰队护航才安全。葛敦华等人坐的是邮轮,整个船队由l 艘巡洋舰和7艘驱逐舰护航。没想到,在地中海还真碰上了德国潜艇,葛敦华平生第一次看到了真正的海战。两艘驱逐舰脱离编队向潜艇进攻,一艘驱逐舰负责用仪器跟踪潜艇,锁定目标、发出指示,另一艘则发射深水炸弹攻击德国潜艇。战斗的结果是德国潜艇被打跑了。10月7日,葛敦华等24人抵达英国。
葛敦华这批中国军官到了英国的普利茅斯港,那里是英国的一个舰队司令部。很快,他们进了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编成一个“中国班”开始学习。他们的第一堂课与战术无关,而是重温海军礼仪,这让在战争中一度窘迫得只能穿陆军军服的中国海军军官们激动不已。
3个月的短期培训结束后,中国军官们被分配上舰实习。1944年3月,葛敦华和其余23位同学完成学习课程,获得少尉军衔。值得注意的是,葛敦华、黄廷鑫、熊德树和邹坚等人都被安排在航空母舰上实习。
2、三人留美
赴美国的50人由海军少将刘田甫带队,江济生、官明、叶于沪就在这批,他们于1943年8月8日启程,10月28日抵美。
江济生1921年生于福州,家在福州安泰楼,马尾(桐梓)海校航海8届毕业生,专攻潜艇航海,和葛敦华、郭成森等人是同班同学。1942年,他从马尾海校毕业后,在巴万要塞第四总台实习。凑巧的是,江济生和赴英的葛敦华一样,也被列为潜艇航海科第一位。官明,1923年出生于闽侯,马尾(桐梓)海校造舰班毕业,海军造舰见习生,与同是专攻造船的闽侯老乡叶于沪一起赴美。
赴美军官到美国后,先到宾夕法尼亚州斯沃斯莫尔学院接受半年的基础教育,学习结束后,江济生等航海、潜艇轮机科的25名军官前往安纳波利斯海军军官学校继续深造,1945年7月学成毕业。
官明、叶于沪等学习造船的24人(其中李一匡因病延误),前往麻省理工学院进行专业技术培训,1946年6月毕业,获得硕士学位,然后分配到各地的船厂、工厂实习。他们在1947年6月回国。
麻省理工学院造船系主任得知叶于沪在重庆国立交通大学学习时的系主任是叶在馥后,就毫不犹豫地承认了其专业课学分,因为叶在馥在麻省理工学院念书时,这位系主任刚毕业,留下当助教,深知叶在馥的学业成绩和为人,相信叶在馥教出来的学生成绩是不会差的。叶在馥、叶于沪父子同为麻省理工学院造船系校友,在麻省理工学院一时传为佳话。祖籍闽侯的叶在馥,在1915年考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军舰设计与制造,1917年毕业,获海军工程科学硕士学位,后任重庆国立交通大学造船系主任。
3、围歼德舰
战时,葛敦华等人都到英现役的大型军舰上实习,到舰首第二主炮塔参战,平时到驾驶台参加值更,获得了不少经验。
在“二战”期间,纳粹德国海军的超级战列舰“俾斯麦”号和“提尔比茨”号对英国的海上交通线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以至于丘吉尔把击沉这两艘纳粹巨舰定为皇家空军和海军的最首要作战任务之一。在皇家海军击沉了“俾斯麦”号后,“提尔比茨”号就一直藏身于挪威的峡湾之中,很少出战,但是这艘可怕的军舰无时无刻不在威胁着盟军援苏的北极航线。
1944年4月3日,葛敦华、黄廷鑫随英国航空母舰——搜索者号参加了英国海军对在阿尔塔峡湾中的德国王牌舰“提尔比茨”号的空袭。在这次代号为“钨”的作战中,6艘英国航空母舰出动了总共41架攻击机前往攻击“提尔比茨”号,它连挨15发炸弹,上甲板炸开一个直径近2米的洞,还有一枚近失弹炸坏了其右侧螺旋桨。“提尔比茨”号受到重创,从此再未出现在盟军支援苏联的北极航线上。
德国最大、也是最后的一艘战舰瘫痪了,航空母舰上传送着英国海军军官自豪的电文:“我们阉掉了一头野猪!”
4、鏖战诺曼底
1944年6月,美英联军在法国西北角诺曼底半岛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这是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在欧洲战场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开始。在美国、英国,所有参加过诺曼底登陆的官兵一直被视作英雄。
葛敦华等4位福州人和其他中华好男儿,一起在英美军舰上摩枪擦炮,黑头发黄皮肤的水兵与金发碧眼的盟军战友并肩作战,向纳粹德军发起了攻击。中国军人现身欧洲战场,尽管只有“一个连”的战斗力,但他们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曾令英国首相丘吉尔感叹。
葛敦华和黄廷鑫在搜索者号上,属于整个登陆舰队的警戒幕。出于保密,出发参战的搜索者号官兵并不知道即将展开的诺曼底登陆战。6月6日,搜索者号远在战场的外围执行日常反潜艇的搜索任务。因为工作过于疲劳,葛敦华和黄廷鑫睡得比较早,翌日早晨吃早餐时,才从BBC电台的广播中得到了盟军登陆的消息。舰上的英国海军兴奋、高兴之余,流露出一种谨慎的乐观。大家见面时,都互相笑笑,然后继续回到各自的岗位工作。
葛敦华后来回忆说,和他同来英国的中国海军军官,全部参加了诺曼底战役的海上作战,有的在巡洋舰、驱逐舰上,有的在战列舰上,有的在航空母舰上,分别担任主攻和掩护任务,其中,原来在航空母舰上实习的邹坚和熊德树被调到了最前方,担任登陆艇的见习艇长,直接参加抢滩登陆。他们在这场对“二战”胜利起决定性作用的大决战中,冲锋陷阵几十天,立下不朽的功勋。
除了诺曼底登陆战,葛敦华还参加了南法登陆战。从法国北部打到法国南部地中海沿岸,在各地的作战中,他获得了许多海军实战经验。
幸运的是,葛敦华、江济生、官明和叶于沪这4位生长于闽江之滨的小伙子,作战勇敢机警,无一伤亡。
5、“这个人我认识”
1944年圣诞节前后,葛敦华等人回到伦敦报到,经过短暂的休整,即开始英国海军“上尉班”学习。正常情况下,上尉班学习期限为一年半,由于战时急需人才,受训期限缩短为5个月左右。1945年5月,葛敦华他们完成上尉班学习前几天,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葛敦华、黄廷鑫等7人留在英国,在潜艇学校继续学习了3个月,后前往英国远东舰队实习。不久,葛敦华等赴英军官随英国舰队经地中海、红海、印度洋、新加坡等地,于1946年2月回国。
1946年夏,葛敦华去了台湾,后担任海军重要职务。
2006年,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到福州访问,并参观马尾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走到四楼展厅,忽然看到一张图文并茂的名人介绍,感到十分眼熟。未等讲解员说明,连战看清介绍中的人名,脱口而出:“这个人我认识,是葛敦华,人在台湾!”
2010年6月12日,葛敦华逝世于台湾,享年90岁。
6、不忘故土
1947年6月,叶于沪学成回国。1948年,他参加了筹建中国验船协会的部分工作,如参与翻译英国验船协会规范,负责文字统一、纠正错译、增补新内容等。
1949年,江济生、官明、叶于沪等人前往台湾。官明去台湾后,一直服务于台湾造船公司,历任台船设计组长、联合设计中心高级主管。叶于沪后来去了美国。1988年9月25日至27日,由辽宁、上海和四川三个学会共同筹备的叶在馥诞辰100周年纪念会在大连举行,作为叶在馥长子的叶于沪及其夫人专程从美国回国参加了这次纪念活动。
1987年,台湾同意老兵回大陆探亲后,作为正宗的福州人,江济生几乎每年都要回福州一趟看望亲友们。2004年,纪念诺曼底登陆60周年之际,已经83岁的他回忆往事,依然心潮澎湃。
新闻推荐
- 打通供应链 打造“共赢链”——中国汽车产业“链”起全球2024-11-28
- 东航第9架C919入列 国产大飞机首度实现客舱局域网服务2024-11-28
- 一场两岸青年的“双向奔赴”却让民进党当局风声鹤唳,他们究竟在怕什么?2024-11-28
- 2024年“迁台记忆”台胞祖地行活动在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启动2024-11-28
- 第八届台湾创艺生活节在深圳成功举办2024-11-28
- “最炫民族风”两岸交流活动开启清台民族交流新篇章2024-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