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媒:两岸关系前进或停滞的选择

台湾律师陈长文日前发表文章表示,“九合一”选举,若国民党失败,将被解读为马英九与国民党的两岸路线与经济政策的否决,已经卡关的服贸、货贸与自由经济示范区条例更无望过关。他提出了一个核心问题:这一场名为“地方”的选举,其结果与影响,绝对不只是“地方的”。换言之,这场选举在某种程度上,将具有决定两岸关系要继续马英九的和平发展路线抑或回到陈水扁的对抗逃避路线的指标意义。

 

台湾《中国时报》26日社论指出,也就是说,不管选民有没有意识到这场选举对台湾发展路线的重大影响,一旦国民党在“九合一”大败,几乎可以断言,这将是过去6年半马英九坚持的两岸和解、深化交流的大挫败,甚至可能引发两岸政策的逆转效应,在执政党选情陷入低迷的此时,要问的是,民众做好心理准备,接受两岸发展的大逆转了吗?

 

这个大逆转带给台湾的冲击,甚至比个别城市由谁当首长还重大,由此反推,选民在投票“选人”的时候,岂能不去思考大局可能连动的影响?特别是,在中韩FTA即将生效的此时,台湾的经济就算不必视为“丧钟”,也必须视为经济海啸来袭的“警钟”!

 

面对这即将到来的困难局面,我们仍看到许多不负责任的意见。黄国昌说,两岸协议非单纯的FTA,其背后政治目的昭然若揭,须提防马当局以中、韩FTA进度,要胁民众尽速与对岸签订服贸与货贸协议。王涂发则表示,在大陆市场里韩国产品市占率早就超过台湾,即使面板、塑化有税率影响,业者研发创新力与产品差异化才是关键,不应拿FTA恐吓人民。

 

社论对此表示,黄、王不应该用这种轻描淡写的口吻,去淡化甚至丑化台当局提出的应对作为,反对服贸与货贸没关系,但至少应该负责任的告诉人民、告诉那些因为相信二人理论而走上街头的太阳花青年,面对台湾在世界经济舞台愈来愈边缘化的险境,否决了马英九的和平发展路线后,难道回到陈水扁的对抗逃避路线,台湾会更有生机吗?二人在鼓励破坏冲撞现有政策后,二人有什么建设性的办法,助台湾走出困境?

 

别再说什么“创新与差异化才是关键”的敷衍话。台湾努力想创新与差异化,难道别的国家和地区不懂创新与差异化?问题是,企业要创新与差异化也必须有资本,免背关税沙包的韩国和背着关税沙包的台湾在赛跑,台湾不只会因为背沙包而卖产品卖不过别人,卖东西卖不过别人也将影响企业获利,而减少其投入创新的能力,这意谓台湾企业在创新上也比对手多背了一袋沙包在拚搏。

 

这些道理,黄国昌与王涂发可以假装不懂,这既不影响他们的收入,也不影响二人的社会地位,甚至还因此可以戴上“英雄”的冠冕,接受太阳花青年的欢呼。但台湾人民,特别是年轻一代的朋友不可以不懂。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自中韩FTA传出达成共识之后,民进党对于服贸的态度完全转变。卯足全力在“立法院”封杀服贸的民进党,现在不再把封杀服贸揽为民进党的“功劳”,大手一推,变成是马当局“沟通不足”的责任,这种180度的转变,要问的是,之前说“反服贸是多数民意”的人躲到哪里去了呢?

 

即便马当局现在声势低迷,但是他所推动的两岸政策,包括“外交休兵”、“九二共识”,的的确确得到了两次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的肯定。别忘了,就在“318学运”前夕,民进党发布的民调还表示国民党的两岸政策认同度超过民进党,而民进党两岸政策最不被接受之处,就是“逢中必反”。

 

也因此,民进党在2008年败选之后,已对两岸政策做了检讨,2012年后更罕见的释放出自己两岸政策不得人民认同的民调,可见在民意的压力之下,民进党的两岸政策向国民党靠拢,本已差临门一脚。

 

但如果这次选举的结果翻盘,则绿营的基本教义派必然抬头,马当局也再无政治威信推动任何两岸交流,可预期的,两岸也将从过去6年半的暖春走入不知边界的寒冬。

 

此时此刻,选民必须自问的是,或许,大家对现状有不满、对国民党有不满,但国民党的败选,是在惩罚国民党,还是惩罚自己?

 

文章最后说,一党之胜负或无足论,但这一场选举,我们也将同时决定,两岸未来是要继续向蓝海展航还是封进布满冰棘的死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