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EC“新中装”引发“宋锦热”
编辑: 陈豪 | 时间: 2014-11-20 16:27:25 | 来源: 苏州日报 |
热得发烫
引进设备和技术团队,打造自主品牌,开发指定礼品,走向世界的高端舞台。
作为这次“宋锦华服”核心面料的供应商,苏州吴江鼎盛丝绸有限公司迎来了“雪片般飞来的订单”。
苦等买主
目前宋锦主要功能仍然是用作书画装裱,在服装制作上应用较少。
红星宋锦织造坊两间约50平方米的仓库,近万米宋锦,从去年下半年积压至今等待买主。
如何逆袭?
专家给出的建议是远学云锦、近学苏绣。同时,用文化作为营销载体,紧跟时代潮流,具备全球眼光。这样,宋锦的销售才“不愁市场不找上门来”。
“宋锦华服”出名了,苏州的宋锦生产都能火起来吗?记者调查发现,真是“冰火两重天”——有的订单来不及接,有的却库存堆满仓。作为国内三大名锦之一的宋锦在列入世界级非遗保护名录后的生存状态怎样,此次的“新中装”热能否解宋锦困局,记者走访了多位业内人士。
振奋
订单激增,咨询邀约
“新中装”引发
新一轮宋锦热
“到哪里可以欣赏到苏州宋锦?”上周五,从浙江来苏旅游的卢女士一到苏州市会议中心大酒店,刚办好入住手续,就向服务员打听。
11月10日晚,2014年APEC会议领导人欢迎宴会,与会领导人及配偶身着宋锦“新中装”亮相并拍了全家福。这套充分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中式服装,立即引起世人瞩目。而其核心面料“苏州宋锦”,也由此引来全世界关注的目光。
宋锦又称“重锦”,是宋代开始盛行的纬三重起花的重纬织锦。由于其花纹图案主要继承唐与唐以前的传统纹样,故又被称为“仿古宋锦”,主要产区在苏州。自南宋以来,苏州宋锦就与南京云锦、四川蜀锦齐名,为国内三大名锦之一。2006年,苏州宋锦进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又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新中装’热引发新一轮苏州丝绸热,这样的消息令人振奋。”最近,苏州丝绸协会秘书长商大民的手机经常是响个不停。他说,每天至少有一半的来电是咨询、打听宋锦相关事宜。这些电话有关心苏州丝绸的外地朋友打来的,有本地丝绸同行表示祝贺的,最多的则是外地媒体的采访电话。
苏州丝绸博物馆是宋锦的非遗保护单位,馆长丁怀进最近同样也频繁地接到关于宋锦的电话,有的人想要到博物馆参观宋锦,南京即将举行的一个工艺美术展览则向丁怀进抛来“绣球”,他们紧急调整展览内容,希望将苏州宋锦列入。
最热闹的还要数吴江鼎盛丝绸有限公司。作为这次“宋锦华服”核心面料的供应商,鼎盛公司负责人吴建华迎来了“雪片般飞来的订单”。从北京回到苏州后,吴建华立刻和研发人员、销售人员部署后续工作,希望借着“新中装”热将“宋锦织造”再推一把。
忧虑
市场萎缩,技工流失
一屋库存折射
宋锦现实困境
宋锦又逢春?事实上并非如此,与四面八方涌来的宋锦热截然相反,记者在苏州工业园区跨塘红星宋锦织造坊却见到另一番景象:在两间共约50平方米的仓库,堆满了滞销的宋锦。
据织造坊主人金红星介绍,这里共有近万米宋锦,从去年下半年积压至今等待买主。
在历史上,苏州宋锦生产一直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宋、元、明、清各代苏州均设“织造局”。解放后,苏州市宋锦漳缎厂专设宋锦车间,宋锦进入工业化生产阶段。1978年9月,该厂更名为苏州织锦厂。1981年,苏州织锦厂与苏州东吴丝织厂生产的宋锦产量达历史最高水平的25.73万米,其中供出口的就有18.46万米。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城区工业企业“退二进三”,苏州织锦厂、苏州东吴丝织厂陆续“关停并转”。随后,宋锦生产散落民间。随着市场逐渐萎缩,宋锦生产者越来越少。记者调查发现,今年48岁的金红星是少数在寂寞中坚守的宋锦生产者,他从18岁进吴县丝织四厂当学徒开始,与宋锦打交道至今有30年,其中20年自己创业,创办以生产宋锦为主的织造坊。
“我们生产的宋锦主要用于高档礼品包装、书画卷轴类技艺装裱。”金红星说,20多年来,厂里每年生产2万米左右的宋锦,发往全国各地,基本没有库存。受礼品消费市场的限制,从去年开始,产品库存量加大。今年至今仅卖了4000米。
传统宋锦生产者的现状不容乐观。位于苏州工业园区的另一家宋锦生产企业苏州工业园区家明织造坊,与红星宋锦织造坊面临同样的困境。其负责人周家明的生产设备是市内为数不多的手工木织机,坚守着传统宋锦的制作。以前,其生产的宋锦多用于日本和服腰带,但近年来这一部分市场萎缩,国内市场又没有兴起,周家明的宋锦生产难以为继。
由于宋锦织造工艺的复杂性,生产企业屈指可数。除了上述两家之外,刚从吴中区搬到高新区的苏州天翱特种织绣厂,也是仍在织造宋锦的丝绸企业之一。记者了解到,除了鼎盛公司采用改良后的现代剑杆丝织机之外,目前,我市仍在织造宋锦的传统丝织机不足20台,分散在4个单位。其中,有4台是全手工木织机,其余为计划经济时期工业化生产遗留下来的K41型丝织机。苏州丝绸博物馆内的一台木织机生产宋锦,仅用于博物馆的研究与展览之用。
“织机不能停,一停人就走,走了就没人再继续做宋锦,”最令宋锦生产者感到担忧的是技工的流失。红星织造坊最多的时候有十几位技工,如今只剩下3人,平均年龄超过50岁。“织宋锦工艺复杂,难度高,再加上市场不好,年轻人根本不愿意学。”周家明说,他的厂里目前留下来的全是跟了他近三十年的老技工。为了留住老工人,金红星与周家明等企业主不惜亏本,想方设法将机器开动至今。
出招
远学云锦,近学苏绣
苏州传统宋锦
织造亟待转型
一面是剧增的订单,一面却是满屋库存。同为宋锦织造者,为何面临两种截然不同的状况?
“宋锦的现状,从某种程度上代表了苏州丝绸的现状。传统工艺如何与市场紧密结合?这是当下我市振兴丝绸面临的重要课题。”商大民认为,宋锦生产要走出困局,省内可以借鉴南京云锦,市内可学习苏州刺绣。
早在1957年,南京就建立了“南京云锦研究所”,作为中国云锦研究、开发、生产专业机构。2009年,该所成为首批地理标志使用企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云锦在得以很好保护的同时走向市场。近年来,南京云锦的风头越来越盛,性价比高的衍生品见诸日常,如云锦制作的笔记本、鼠标垫等各种礼品,被广泛应用推广。
近年来在政府的推动下,苏绣日益走向高端消费市场,一幅苏绣大师的作品,价格一般在十万元到几十万元之间。实际上,宋锦跟苏绣一样具有鉴赏和收藏价值。同时,宋锦柔软而坚固的质地,更解决了其他丝绸类手工艺品都无法达到的实用性问题。比如,可做成服装,并反复洗涤。然而,目前宋锦主要的功能仍然是用作书画装裱,在服装制作上应用较少。
宋锦能否“逆袭”?此次从全国500多家入围企业中突围而出、中标“新中装”的鼎盛公司,无疑具有标杆意义。
2009年,吴建华从百年丝绸老厂苏州东吴丝织厂购置数台丝织设备、引进该厂技术团队之后,聘请了宋锦传承人钱小萍作为宋锦研发顾问。从此,他们开始走上让宋锦重焕光彩之路:仅用了3年时间,鼎盛丝绸先后引进了意大利进口剑杆织机和法国电子提花机,通过研发专利弥补了国内多项丝绸纺织业空白,开始打造自己的品牌“上楷久”。2011年4月29日,威廉王子婚礼上,“上久楷”为凯特王妃量身定制了高端婚纱面料,让中国丝绸产品真正走向世界的高端舞台。随后,推出由宋锦制作的与LV媲美的宋锦箱包,也已成为外交部国礼、民航国家专机指定礼品、英国皇家首选丝绸品牌。
“我的梦想是打造中国最好的自主品牌。”看准国内外新一轮宋锦热,吴建华下一步的规划很明确:快速扩大生产产能、加强团队研发力量、加快品牌扩大步伐的“三步走战略”。
“只有用文化作为营销载体,‘苏州制造’才更易引起世界关注。”丝绸专家刘立人评价说,作为中国丝绸的根之所在,苏州丝绸文化内涵丰富、品种繁多,有着其他城市无可比拟的独特优势。企业家只要转变观念,寻准载体,紧跟时代潮流,具备全球眼光,越是传统的就越是国际的,宋锦的销售“不愁市场不找上门来”。 □苏报记者陈秀雅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 两岸携手工程创新 推进绿色低碳发展2024-11-25
- 第四届海峡两岸(厦门)青年企业家篮球邀请赛落幕2024-11-25
- 马龙确定访台,台湾球迷直呼“请假去看龙哥”!2024-11-25
- 朱立伦强调“中华民族是根、中华文化是本” 马英九12字批赖清德“新两国论”2024-11-25
- 青春相约·逐梦燕赵——2024首届冀台冰雪嘉年华暨冰雪产业推介会在张家口市举办2024-11-25
- 台胞“首来族”的专属福利——福建土楼(永定)景区免票之旅盛大开启!2024-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