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彩艺术研究展”700幅作品在中国美术馆绽放“百年华彩”

海峡飞虹消息(记者刘思恩):建立在中国水彩艺术发展历程研究之上的最大规模水彩艺术展“百年华彩——中国水彩艺术研究展”1月23日在中国美术馆开幕。300多位艺术家的近700件优秀作品汇聚一堂,100多件珍贵文献档案同时亮相,展示了百年来中国水彩艺术的历史和成就。展览通过深入挖掘,征集到一批此前从未公开展出过的作品,其中既有许多大师名家之作首次亮相,也有许多精彩史料第一次进入展览。

 

展览历经近两年的筹备与策划,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艺术司、青岛市人民政府、中国美术馆、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央美术学院主办。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在开幕式上表示,这个展览展现了中国水彩百年历史,展示了中国艺术家能够把一种引进的绘画形式转化为对中国现实的表现,能够把一种西来的艺术样式和中国自身的绘画传统特别是绘画精神相结合,尤其是展现了几代中国水彩画家极为充分的智慧。

 

他强调,一百年前,中国画家通过向西方学习引进水彩的时候,并没有“中国水彩”这个词。因此,“中国水彩”不仅仅是一个历史的名词,更重要的是体现了百年来几代中国水彩艺术家抱持着理想不断进行语言探索,特别是站在中国的土壤上感怀历史现实的结晶,因此,“中国水彩”这个词就有它特定的文化的学术含义。

 

“百年华彩——中国水彩艺术研究展”从中国美术馆圆厅开始。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题为“大家风采”的个案展区,凸显百年历史上产生重要影响的水彩大家,展出关广志、李剑晨、潘思同、王肇民、阳太阳、古元、哈定七位画家不同历史时期的创作,反映出他们对20世纪中国水彩艺术发展产生的影响。

 

除此之外,展览以五个篇章呈现百年水彩艺术发展的历史脉络,第一部分“西学来潮”是展览的引篇,展出清末至1920年代水彩传入中国、萌芽生长的面貌和特点。第二部分“本土自觉”展出1930-1948年间的创作,主要探讨在中西文化直面交锋以及民族危难困苦之际,水彩画家们自觉地将水彩创作与本土现实结合起来,在主题上表现出关切现实的文化精神,在风格上透溢出变革创新的锋芒,展现出的新的美学样式。第三部分“新的气象”展出1949至1978年间的创作,展示了新中国美术史中水彩画卷的时代特征。第四部分“复兴之旅”展出1979至1990年间的创作,展现了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水彩创作的复兴以及在反映社会现实等方面焕发出的新的气象。第五部分“多维视界”展出1991年至今创作的作品,展示在都市化、全球化不断加快的当代文化境遇中,水彩艺术创作涌现出的新视野、新观念、新形式。

 

据介绍,从1715年传教士来华教授西画算起,水彩画传入中国至今正好是三百年历史,而尤以近百年来的中国水彩艺术最具清晰而独特的发展脉络,并对近现代中国美术产生了重要影响。

 

据悉,此展作为学术研究展,在大量文献资料和广泛征寻作品的基础上,提炼出展览的结构和内容,形成了一部可视可读的“百年华彩”宏大史诗。展览将百年水彩艺术置放在20世纪中国美术发展乃至中国社会发展的大历史背景中,揭示不同时期水彩创作的特点,从点到面,生动而系统地展示了百年水彩艺术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

 

专家们认为,中国水彩发展到当代,艺术视野十分宽阔,艺术观念丰富多样,既有表达大主题、大场景的鸿篇巨制,也有描绘记录各种生活细节的精美之笔,在形式技巧上已吸收消化了西方水彩艺术的经典精华,转化为得心应手的表现语言,同时,还融合了中国绘画的传统精神,在当今世界的水彩画坛里,中国水彩艺术毫无疑问展现了自己的学术高度和鲜明的中国文化特色。

 

展览将持续到2月8日,展览结束后将巡回至青岛美术馆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