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胜利 不忘历史——2025年海峡两岸记者湖南行采访团走进芷江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旧址

见证胜利 不忘历史----2025年海峡两岸记者湖南行采访团走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旧址芷江_fororder_图一

 

位于芷江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旧址内的受降纪念坊。(摄影:霍建阳)

海峡飞虹消息(记者 霍建阳):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台湾光复80周年。近日,“抗战胜地、三湘新貌——2025年海峡两岸记者湖南行”采访团成员走进怀化市芷江侗族自治县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旧址。两岸记者和台湾青年重温庆祝抗战胜利的历史场景,感悟艰苦卓绝的抗战历程,感受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抗战精神。

1945年8月21日,日本投降代表今井武夫一行飞抵芷江乞降,交出侵华日军兵力部署图,接受载有命令侵华日军投降详细规定的备忘录。芷江受降从1945年8月21日持续至23日,为之后1945年9月9日南京受降仪式做了一系列必要的准备。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旧址主要由受降纪念坊、受降大院、纪念馆、碑林、兵器陈列馆组成。在芷江受降典礼会场旧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馆长吴建宏向采访团成员介绍,受降典礼会场旧址按照当年的场景陈设,桌椅、沙发均为原物。当讲述到当年芷江人民欢庆胜利的场景时,吴建宏说:“当时的芷江大街人山人海。大家敲锣打鼓,没有锣鼓的就把脸盆敲起来,每家每户都放鞭炮来庆祝胜利,地上的鞭炮皮积得非常厚。当时县城门口贴的一幅对联写着‘庆五千年未有之胜利,开亿万世永久之和平’。”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内,序厅正中树立着象征胜利的“V”字雕塑,雕塑里镌刻着抗战胜利的画面、文字和日本投降书。“这个胜利是我们打出来的,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吴建宏说,芷江受降宣告了侵华日军的彻底失败。也正是因为我们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台湾才得以光复。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财富,我们要共同守护和传承。吴建宏对记者说,当年主持芷江受降的主官萧毅肃将军的子女,曾把父辈遗留下来的400余件文物捐赠给纪念馆。捐赠时他们说,这些文物已经不再属于萧家,它们属于中华民族。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旧址参观后,台湾媒体人宋秉忠表示,当前台湾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大量修改历史教材内容,减少了中国人民抗战史的讲述。在这种情况下,台湾青年人更需要了解整个中华民族的抗战史。台湾媒体人陈淑英表示,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先烈们用流血与牺牲换来的,我们一定要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希望台湾青年有机会也能来到这里,通过自己的实地走访,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

 

见证胜利 不忘历史----2025年海峡两岸记者湖南行采访团走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旧址芷江_fororder_图二

 

芷江受降典礼会场旧址按照当年的场景陈设,桌椅、沙发均为原物。(摄影:霍建阳)

 

见证胜利 不忘历史----2025年海峡两岸记者湖南行采访团走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旧址芷江_fororder_图三

 

1945年8月21日,芷江机场,日本投降代表今井武夫一行乘坐插有白旗的吉普车绕场一周示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供图)

 

见证胜利 不忘历史----2025年海峡两岸记者湖南行采访团走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旧址芷江_fororder_图四

 

1945年8月21日,日本投降代表乘坐插有白旗的降车离开机场,前往指定地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供图)

 

见证胜利 不忘历史----2025年海峡两岸记者湖南行采访团走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旧址芷江_fororder_图五

 

日本投降代表向中国战区受降代表呈献侵华日军在华兵力部署图。(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供图)

 

见证胜利 不忘历史----2025年海峡两岸记者湖南行采访团走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旧址芷江_fororder_图六

 

日本投降代表今井武夫在投降备忘录上签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供图)

 

见证胜利 不忘历史----2025年海峡两岸记者湖南行采访团走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旧址芷江_fororder_图七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内,象征胜利的“V”字雕塑。(摄影:霍建阳)

 

见证胜利 不忘历史----2025年海峡两岸记者湖南行采访团走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旧址芷江_fororder_图八

 

两岸媒体记者和台湾青年在受降纪念坊前合影。(摄影:霍建阳)

标签:两岸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