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韵铿锵耀榕城 闽台共谱梨园曲
编辑: 左妍冰 | 时间: 2025-07-01 11:10:30 | 来源: 福建日报 |
“我提画戟管叫他人头落地,俺也可以勇冠无敌。”这几天,第十七届福建省戏剧水仙花奖比赛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来自台湾的京剧武旦杨瑞宇亮相福州凤凰剧院,他以《扈家庄》主角扈三娘形象出场,一招一式京韵十足,精湛的表演技艺赢得台下掌声不断,喝彩连连。
和杨瑞宇同时亮相的还有同样来自台湾的京剧演员林益缘、陈允雯、林伯谚,他们与福建京剧院的参赛演员携手,《棒打周仁》《时迁盗甲》《西施》《挑滑车》《天女散花》《锁麟囊·三让椅》等轮番登台。这是台湾演员首次亮相福建省戏剧水仙花奖比赛的舞台。
“京剧里的武旦,就是武功高强的女性角色。”提起京剧,杨瑞宇兴趣大开,“我是中国戏曲学院京剧系京剧表演艺术班2013年的毕业生,我有几位师兄师姐就在福建京剧院。这次能来参加比赛,对我是非常难得的机会,更是荣誉。在福建的5天时间,师兄师姐和福建京剧院的同仁对我照顾体贴,真有一种回家的感觉!”
男扮女装饰演武旦角儿,杨瑞宇坦言挑战不小。“武戏要天天练功,且武旦不是主要行当,要求却特别全面,非常累!”在中国戏曲学院,杨瑞宇刻苦努力,拿了两次全班第一。“感到困难和脆弱的时候,我就会拿《扈三娘》台词‘我提画戟管叫他人头落地,俺也可以勇冠无敌’激励自己。”杨瑞宇说,“班上同学都是各个戏校的尖子生,自己只要一天不练,就会被超越。我希望尽可能多地汲取京剧表演艺术的精华,回台湾为京剧和戏曲文化作出贡献。”
“福建这边的京剧院团人员配备更完善,京剧演出的市场基础也更好。”台北当代传奇剧场青年演员林伯谚在《挑滑车》中饰演高宠,他表示非常珍惜此次参加水仙花奖比赛的机会,并认真观摩了参赛演员的作品。“两岸演员通过共同排练、演出,交流切磋戏曲技艺和心得,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进一步增进了解,并在合作中建立了友谊。”林伯谚说。
京剧,这颗璀璨的中华文化瑰宝,是两岸共有的文化根脉,也是中华民族共有的艺术经脉,无论山高海阔,两岸京剧艺术始终同根同源,心手相连。
近年来,福建、台湾两地京剧演艺机构之间交流不断,院团互动频繁。台上台下的切磋琢磨,让这一古老艺术焕发出新的光彩,更让两岸艺术家和观众的心贴得更近。
“福建京剧院与台湾的缘分由来已久,曾七次到台湾演出,在宝岛收获大批戏迷,也与当地京剧工作者结下深厚情谊。”福建京剧院院长孙劲梅告诉记者,“这次四位台湾京剧演员到福建参与本届水仙花奖比赛,与我院青年演员同台献艺,意义深远。”孙劲梅认为,京剧的传承,不是一技、一戏、一人的传承,也不是一师一徒的传承,它应该是一个立体的传承。“未来,我们将继续拓宽两岸文化交流渠道,不仅局限于京剧,也希望带动更多剧种参与其中。福建京剧院愿全力搭建优质平台,助力两岸艺术青年深度交流,台湾青年演员们也有更多机会参与福建京剧院的演出交流活动。相信在这样的双向奔赴下,两岸戏曲艺术必将在交流融合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据了解,2024年12月,由福建省文旅厅主办,福建省闽台文化交流中心、福建京剧院承办的“闽台共谱梨园曲·不负韶华正青春”两岸传统文化交流系列活动在福州凤凰剧院举办。作为“两岸艺术青年欢乐汇”品牌交流活动的重要配套项目,来自福建京剧院、台北当代传奇剧场的两岸青年演员联袂汇演京剧经典折子戏。
“杨瑞宇、林伯谚等台湾演员当时就与我省演员合作演绎了多部经典折子戏,推动剧目互鉴与艺术交流。”福建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余守英说,“福建省戏剧水仙花奖创立39载,始终与中国戏剧家协会评奖改革同频共振。本届赛事首次吸引台湾演员来闽同台竞技,为深化两岸戏剧艺术交流架设了新桥梁。我们不仅要请进来、走出去,下一阶段,更要一起排新戏、搞创作,在艺术上碰撞出更多火花。”
相关新闻
- 2025-05-13跟着京剧电影游运河 感受传统戏曲与现代光影艺术的融合之美
- 2025-01-09台湾写真:京剧“小戏痴”的“老灵魂”
- 2024-12-13台湾名角李宝春领衔新编京剧《知己》将亮相台北
- 2024-11-15知音互鉴,声声入戏——总台首届京剧“票友大会”即将开启!
新闻推荐
- 7月,你好!2025-07-01
- 深中通道通车一周年 逾20万艘船舶平安通过深中大桥水域2025-07-01
- 上半年福马“小三通”航线客流量同比增长52%2025-07-01
- 山水有味人有情 两岸创业青年相聚浙江温岭2025-07-01
- 这个新兴职业 让沉淀千年的文化“随手可摸”2025-07-01
- 京韵铿锵耀榕城 闽台共谱梨园曲2025-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