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Observe

台青看新疆:深刻凝望(上)

台湾老一辈人形容一个地方遥远时,总会用闽南语念叨着“远得像乌鲁木齐一样”,仿佛那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境。自从《我的阿勒泰》电视剧播放后,新疆风景壮阔如画的景象在台湾岛内如烈火燎原般遍地开花。剧里每一帧影像都美得能成为桌面壁纸。新疆在台湾民众心中已经成为远在天边的诗和远方,那片土地持续呼唤着每一个渴望远行的灵魂。而我不久前因为一个两岸交流参访活动受邀前往新疆,从北疆乌鲁木齐一路南行,翻越天山一路走过南疆的阿克苏,去到文化交汇之地喀什。

 

飞机穿越祖国大地山河之下的人间烟火,我便在新疆历史的长廊前驻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的青灰色外墙,在暮色中泛着青铜色的幽光。台胞证在服务台轻轻一递,换回一张刷码入内的小票。这跨越海峡的文化默契与便利,恰似古丝绸之路商队交换通关文牒的当代回响。幽暗的展厅里,罗布泊的风沙穿越百年时空,将二十世纪初斯坦因惊愕的面容投射在玻璃展柜上。被大漠封存的干尸,肌肤褶皱里似乎还凝固着黄沙与月光。当考古学者用毛刷拂去最后一粒尘埃,中国考古学的晨钟骤然敲响,震碎了西方学界对东方墓葬文明的傲慢冰层。拐弯处的吐鲁番镇墓兽在光影中苏醒,人首兽身的异兽匍匐在时空交汇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护臂上,八个汉字在朱红靛蓝的经纬间闪烁,寓意着当五星天照亮中原战场时,远在西域的戍边将士,正把“中国”二字绣在护臂贴近心跳的位置。原来,早在张骞通西域之前,文明的基因早已在华夏民族血脉中跃动千年。

 

台青看新疆:深刻凝望(上)_fororder_图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护臂(供图:谢建鋐)

 

傍晚时分,在博物馆讲解员的推荐下,我踏入了国际大巴扎的喧嚣之中。“巴扎”二字源自维吾尔语,意为市场,而国际大巴扎则是一座跨越文化边界的繁华市集。经过景区管理部门的精心打造,这里已然成为一处声名远播的旅游胜地。岁末的乌鲁木齐,寒意袭人,游人手中无不捧着一杯热腾腾的奶茶。那是新疆特色的奶茶,以茶及羊奶为原料,在铜壶中熬煮,茶沸后倾入鲜奶,再度沸腾时,搅拌至茶乳交融,滤去茶叶,撒上一撮盐,便成了温暖人心的饮品。夜幕降临,大巴扎商铺土黄色的建筑外观被市集的柔黄灯光点缀着,上为居所下为商铺的格局,是一种让百姓享受生活便利方式最美好的诠释,展现出一片祥和画卷。乌鲁木齐国际大巴扎步行街的设计更是体贴入微,所有的新疆美食汇聚于一条室内的食街,两旁摊贩林立,中间设有用餐座位,仿佛让人置身于热闹的夜市之中,肚包肉、羊肉串、手抓饭、缸子肉、馕坑肉、大盘鸡、烤包子、胡辣羊蹄、拌面等美食各具特色,香气四溢,引人驻足,简直要把熙熙攘攘的游人香迷糊了。

 

台青看新疆:深刻凝望(上)_fororder_2

 

乌鲁木齐国际大巴扎街头一景(供图:谢建鋐)

 

这次两岸交流参访活动我还来到新疆师范大学,这座以少数民族文化专业著称的学府,宛如一座桥梁,连接着古老与现代,汉族与维吾尔族乃至更多少数民族的文化。走入校门,由汉族、维吾尔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组成的学生歌舞团送上展现新疆多元文化独特魅力的赛乃姆,这是维吾尔族人的传统迎宾舞蹈,昭示着这片土地千年不变的热情与包容。跳到一半,他们竟将我拉入舞群,那一刻,我也成了这片土地的一部分,随着旋转的舞步,融入了那无尽的欢乐之中。在新疆师范大学,我见到了传唱史诗《玛纳斯》的授课教授。据说,玛纳斯的传人从识字起便开始背诵这部史诗,字字句句,皆是历史厚重的余韵。进到下一个教室,十二木卡姆的多重奏鸣磅礴且震撼,一层又一层的诗、歌、唱、奏、舞,穿越千年的艺术回响予以视觉和听觉巨大的冲击。在校参访期间,我还认识了一位哈萨克族女同学热叶。她五官轮廓立体,肤色偏白,深邃的淡蓝色眼珠让人仿佛看得出她自小生长于青山秀水的地方。与她聊天中我得知,在每年寒暑假时,热叶都会回到家中的冬牧场和夏牧场陪着爷爷过游牧的生活。

 

台青看新疆:深刻凝望(上)_fororder_3

 

本文作者与史诗《玛纳斯》传承人合影(供图:谢建鋐)

 

新疆的地形概括起来是“三山夹两盆”,从北到南坐落着三座东西走向的山脉,分别是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皆是大自然的脊梁,撑起了这片天地的壮丽,而在每两座山脉中间都夹着盆地,阿尔泰山和天山间夹着的是准噶尔盆地,天山和昆仑山间夹着的是塔里木盆地。整个新疆又以东西走向的天山山脉将地理区位切分为天山以北的北疆和天山以南的南疆。从北疆往来南疆的方式有自驾、动车、飞机。 我们原定是以自驾的方式横穿天山,我也怀着满心的期待。都说新疆风景最壮丽的一条公路叫作天山公路,也称为独库公路,是一条从北疆独山子到南疆库车的公路,全长561公里,仿佛是一条巨龙,盘踞在天山之上。我幻想着坐在车内,横越天山,放眼望去满眼壮丽,那该是何等的豪迈与拉风!怎奈发车前一天,根据预报,独库公路气候恶劣。最终改为搭乘飞机飞越天山。飞机在天山上空飞翔,我由窗外下望,虽然黑黝黝的一片,但是我的心情依然兴奋。在初中读过金庸先生《书剑恩仇录》后的十五年,我终于用别样的方式打卡了小说里天山派的所在地,那一刻时光倒流,我似乎看到了多位江湖侠客在天山层峰之间挥剑纵横,快意恩仇。

 

台青看新疆:深刻凝望(上)_fororder_5

 

库车的彩绘门扉(供图:谢建鋐)

 

越过天山抵达的第一站是古龟兹国所在地,如今名唤“库车”。悠远留存的库车大寺是其代表。远古的建筑四面敞开,庄严得似乎与我不存在于同一个时空维度。阳光透过装饰花窗照进寺后修行场域的地板,满地窗纹由日光绘制而就的窗影,浮现出穿越时间而来的苍凉,静静地诉说着千年的故事。大寺外的维吾尔族老伯,手推切糕摊车,悠悠的叫卖声像是在吟唱,富含民族特色的声线让我眼前为之一亮。在得知我来自台湾后,老伯还免费赠予我一小块切糕品尝。舌尖递来的丝丝甜意,是这片土地热情的人们对我的热切欢迎。那一刻,我感受到了一种跨越地域的温情,仿佛这片土地在用它的方式,轻轻拥抱每一位远道而来的旅人。我认为真正的旅行并非亦步亦趋地追随网红景点的脚步,而是去发现更多未曾被发现的美好。我在朋友圈写下“打开古龟兹国是搜集很多很多的任意门”,而在每一扇门后都是一段未曾预料的鲜活好故事。

 

台青看新疆:深刻凝望(上)_fororder_4

 

作者于库车大寺正门前留影(供图:谢建鋐)

 

台青看新疆:深刻凝望(上)_fororder_6

 

本文作者于库车大寺后修行场域的窗花前留影(供图:谢建鋐)

 

被岁月风沙雕琢的古老西域,辽阔的新疆大地,黄沙漫漫,驼铃声声,那悠远的声响穿越了千山万水,直抵海峡对岸,仿佛在低声呼唤:台青朋友啊,此生何不跨越这辽阔的数千公里的距离,来此一探究竟?而我,依旧在这片神秘而壮丽的土地上继续着我的新疆之行,每一步都踏在历史的尘埃与心灵的憧憬之间。我感觉,这里是我灵魂得以安放的一处遥远归宿。(作者:谢建鋐)

特写:在台北相约“吃茶”

2024-08-26

特写:在台北相约“吃茶”

 

8月25日,观众在2024台北茶文化暨陶瓷展“唐朝煮茶”体验课上体验煮茶。新华社记者 王承昊 摄

 

新华社台北8月25日电(记者王承昊、傅双琪)炙、碾、罗、煮、育、饮……25日,在2024台北茶文化暨陶瓷展上,一场别开生面的“唐朝煮茶”体验课,吸引约百位茶艺爱好者参与。

 

“唐及其以前,茶是‘煮’的,并非如今的‘泡’,此外还会加入姜、桂皮等,所以也叫‘吃茶’。古人饮茶可不简单,单器具就要至少24件……”茶道老师唐文菁以“茶圣”陆羽的《茶经》为蓝本,从煮茶的历史、流程、出土文物等多个维度,带领观众穿越千年茶道。

 

分享煮茶方法之余,还可品上一碗唐朝味道的茶汤。现场邀请多位观众上台亲自煮茶,在唐文菁的细致指导下,他们从备茶到煮茶按步骤一一进行,没有丝毫马虎。

 

夹起一块茶饼,于火上翻转炙烤,同时用手扇闻香气,待茶饼呈深咖啡色后,便可将茶饼敲碎碾磨为茶末待用。

 

煮茶环节更为讲究,分为“三沸”,每一“沸”都有不同操作:水面微冒气泡,犹如“鱼目”,为“一沸”,这时加入盐巴,让茶汤更为甘醇;水声渐响,边缘如“涌泉连珠”,为“二沸”,迅速舀起一瓢水备用,并用竹夹搅动,将茶末顺漩涡中心倒入;水面翻滚,如“腾波鼓浪”,为“三沸”,此时将舀出的水倒回,并离火静置。

 

待茶汤稍微冷却,分茶入杯,即可奉茶。茶汤入口温润甘美、茶香馥郁,现场观众依次品尝,一口唐代煮茶让喉间回味无穷。

 

“之前有看陆剧里经常出现古代制茶、饮茶的画面,所以我想看看唐代的煮茶方法。刚才的体验很有意思,比我预想中的要更复杂、讲究。”台北市民孙小姐在亲手煮茶、品茶后意犹未尽,“茶是一门艺术,希望我们可以把老祖宗留下的文化传承下去。”

 

唐文菁对记者说,希望通过活动让台湾民众了解古代茶道的风貌。“体验式的制茶课程,相比读古文式的茶道讲解,更能吸引大家喝茶、爱茶。”

 

2024台北茶文化暨陶瓷展23日至26日在台北世贸中心举行,期间举办系列茶文化讲座、体验、比赛等活动,内容包含中式茶文化的深意、潮州工夫茶的茶语、选茶之道等。

 

台湾地形多山,茶叶培育条件得天独厚。无论是传统茶道,还是手摇饮风靡下的新式茶文化,茶一直是宝岛重要的人文脉搏。展览现场汇集上百家岛内茶叶品牌,陈列逾万款商品。同时,与茶文化相辅相成的陶瓷,也在活动中同步展出。

 

“涵轩艺术”是一家10余年前在江西景德镇创办的台资企业,目前正积极开拓岛内市场,本次展览带来了汝窑、青瓷等茶具、茶器。“一些懂行的观众得知我们来自景德镇很感兴趣。”展区店员告诉记者,“台湾民众对瓷器的接受度很高,两岸文化同根同源,传统瓷器在台湾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展开全文

台湾青年登蒙顶山 访古茶园

2024-12-26

四川雅安蒙顶山被誉为“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拾阶而上,山谷中藏着“最早人工种植茶叶”的古茶园。据说,蒙顶山茶曾经作为进贡给皇帝的贡品,和台湾青年一起更深入地了解一下吧。

展开全文

同根同源,共盼哪吒文化辉映海峡

2025-02-11

在华夏文明的悠悠长河中,中华文化一脉相承、源远流长。大陆与台湾同根同源、血脉相连,哪吒文化便是这深厚文化纽带中生动且鲜活的例证。

 

在台湾,哪吒以“三太子”的形象深入人心,备受民众尊崇,早已成为当地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具特色的“电音三太子”作为台湾独树一帜的文化表演形式,巧妙融合了现代电音的活力与传统民俗的底蕴。表演时,舞者身着色彩斑斓的服饰,后背彩旗飘扬,胸前挂着憨态可掬的奶嘴,伴随着动感电音尽情跳舞,甚至骑着改装独特的摩托车穿梭往来,既酷炫又充满个性。这种新颖的表演在各类庆典、庙会活动中总是大放异彩,吸引众多目光,也让哪吒文化在台湾民间以独特的方式传承发展。

 

同根同源,共盼哪咤文化辉映海峡

 

截至2月10日,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总票房(含预售)突破11.52亿美元,进入全球影史票房榜前30名。这也是全球票房前30名影片中唯一非好莱坞影片。作为一名从台湾来到大陆创业的导演,我对《哪吒之魔童闹海》有着更深层次的理解与感悟。它的成功绝非偶然,其魅力首要源于深厚的中华文化内涵,唤起大众对传统神话故事的情感共鸣。

 

同根同源,共盼哪咤文化辉映海峡

 

2月8日,人们在美国洛杉矶参加《哪吒之魔童闹海》北美首映礼。新华社发(曾慧摄)

 

角色构建上,主创团队大胆突破传统。哪吒带着魔丸转世的叛逆与不羁,行事间透着天不怕地不怕的果敢,同时又保留着孩童天真纯粹的本性,内心极度渴望温暖与陪伴。电影通过对角色表情、动作细腻入微的雕琢,哪吒好似突破屏幕限制,真切地走进观众内心。比如,影片中哪吒那标志性的浓重黑眼圈,配上偶尔嘴角勾起的一抹邪笑,看似玩世不恭,实则藏着渴望被理解、被认可的孤独,让观众不禁为之动容。而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更是将哪吒反抗命运的精神彰显得淋漓尽致,是贯穿影片的精神内核。这不仅是哪吒的内心呐喊,更是每个在社会中打拼的现代人发自内心的渴望与寄托。

 

影片里哪吒反抗命运的精神,跨越台湾海峡,在两岸民众心中激起强烈回响。这种不屈不挠、奋勇向前的精神,激励着两岸年轻人在面对生活困境与挫折时勇敢直面,冲破束缚,追逐属于自己的光明未来,书写自己的精彩人生。

 

同根同源,共盼哪咤文化辉映海峡

 

本文作者到大陆后,结合所在地特色,创作了大量文创作品(供图:薛颖穜

 

回想初到大陆创业时,我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与质疑,但正是“我命由我不由天”这句话一直激励着我。它让我在面对困境时凭借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一次次冲破阻碍,努力扭转命运的轨迹。也正是这种精神,支撑着我在大陆创业不断探索前行。

 

我认为,《哪吒之魔童闹海》不只是一部制作精良的动画电影,更是两岸共同文化记忆的珍贵承载,寄托着我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成为连接两岸同胞心灵的坚实桥梁。

 

同根同源,共盼哪咤文化辉映海峡

 

本文作者与他创作的卡通ip“孙权说武昌”(供图:薛颖穜)

 

哪吒之魔童闹海》这部电影日前在北美地区举行首映礼。2月14日在北美院线全面上映,目前预售场次火爆,多个热门场次均已售罄,一票难求。然而,令人惋惜的是,在同属中华大地、同根同源的台湾地区,这部饱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电影却迟迟未能与观众见面。台湾民众对《哪吒之魔童闹海》满怀期待。据不完全统计,网络上已有超38万条评论请愿电影在台湾上映,字里行间都是对这部电影的热切期盼。

 

两岸同胞同根同源,中华文化是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与心灵归宿,是流淌在血脉中的文化基因。这样一部意义重大、承载民族文化与情感的电影不能在台湾上映,无疑是一大憾事。我由衷期待,《哪吒之魔童闹海》能跨越重重阻碍,让台湾同胞也有机会欣赏这部精彩作品,并借由这部电影,进一步深化两岸文化交流融合,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两岸大地生根发芽、蓬勃生长,绽放出绚烂之花,使两岸同胞的心更加紧密相依。(作者:薛颖穜)

展开全文

“新疆的发展成果是揭穿西方谎言的最好武器”——西班牙资深媒体人撰文讲述真实新疆

2025-01-09

“多民族和乐融融”“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实地走访中国新疆后,西班牙《拉曼查周刊》社长洛萨琳达·特赫拉发出这样的感慨。她希望有更多人走进新疆,感受新疆之美,破除西方的虚假叙事。

 

2024年10月,特赫拉受邀参加在中国新疆举办的第六届世界媒体峰会,走访了乌鲁木齐、吐鲁番等地。令她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当地民众操着不同民族的语言、跳着不同民族的舞蹈、演奏着不同民族的乐器,随处是安定团结、和乐融融的景象。

 

新疆之行给这位西班牙资深媒体人带来了极大触动。回国后,特赫拉在《拉曼查周刊》等媒体上撰文,向西方读者展现一个真实的新疆。

 

“西方媒体发布虚假信息,让读者形成了先入为主的偏见。不仅如此,西方媒体还蓄意歪曲和抹黑中国政府发展新疆经济、打造开放营商环境的努力。”特赫拉写道。

 

百闻不如一见。事实上,新疆正不断焕发着活力,特别是在绿色能源开发和利用领域。特赫拉表示:“新疆的发展成果是揭穿西方谎言的最好武器。”

 

在文章中,特赫拉着重描述了自己在沙漠中看到“全球最大单体光伏项目”——新疆米东3.5吉瓦光伏项目时的震撼。国家能源集团吐鲁番光伏电站则是特赫拉笔下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新疆案例”。她认为,电站运用人工智能提高了生产效率,可为西班牙发展绿色能源提供借鉴。

 

对来自葡萄酒生产大国的特赫拉而言,了解吐鲁番葡萄酒产业发展是她此行另一收获。

 

吐鲁番凭借独有的光热水土优势和先进的种植技术,培育出超过550个葡萄品种,发展出为数不少集种植、酿造、文化和旅游产业为一体的精品葡萄酒庄。特赫拉赞叹道:“葡萄酒产业已经成为新疆向世界展示独特魅力的另一个窗口。”

 

此次新疆行在特赫拉心里种下了期待的种子。她已迫不及待再次访问新疆,回到这个“具有巨大吸引力的地方”。

 

本月,西班牙马德里国际展览中心将举办新一届马德里国际旅游展。特赫拉在文章中呼吁:“去中国展台看看吧!中国对西班牙公民实施了免签政策,现在是近距离了解友好而热情的新疆的大好时机。”

 

新华社记者江雪

展开全文

穿越天山!世界最长高速公路隧道贯通

2024-12-30

天堑变通途!2024年12月30日11时许,天山深处传来欢呼声,世界最长高速公路隧道——天山胜利隧道全线贯通。通车后,阻隔新疆南北的天山峻岭,穿越仅需20多分钟。

 

穿越天山!世界最长高速公路隧道贯通

 

当日,记者自北向南驱车进入长达22.13公里的隧道,洞内宽敞明亮,双车道路面平整,头顶一块块半圆形的水泥预制板首尾相连向隧道深处延伸。

 

天山胜利隧道是新疆乌尉(乌鲁木齐至尉犁)高速公路的“咽喉”工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交通运输厅介绍,自2020年4月开工建设,历时近5年,先后数千名工人奋战在天山腹地。继秦岭终南山隧道之后,创下中国高速公路隧道建设的又一壮举。

 

穿越天山!世界最长高速公路隧道贯通

 

这是在新疆乌鲁木齐县拍摄的建设中的乌尉高速公路天山胜利隧道入口端(12月20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王菲 摄

 

穿越天山何其难?

 

承担施工任务的中国交建乌尉高速六标段项目总工程师毛锦波介绍,隧道建设先后攻克“长”“多”“深”“高”等难点。“长”是指隧道单洞长约22.13公里,大概相当于5座南京长江大桥公路桥的总长;“多”指断裂带多,天山山脉有“地质博物馆”之称,整个隧道穿越16个地质断裂带;“深”是指隧道埋深和用以通风的竖井深度前所未见,其中二号竖井深706米,比北京“中国尊”还要高出上百米;“高”指高寒、高海拔、高地应力、高地震烈度和高环保要求。

 

穿越天山!世界最长高速公路隧道贯通

 

工人在新疆天山胜利隧道内施工(12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胡虎虎 摄

 

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局长周荣峰说:“天山胜利隧道的建成,刷新最长高速公路隧道的纪录,成为中国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重大标志性工程之一。”

 

工程设计有哪些考量?

 

面对岩层复杂,施工难度极大,隧道创新采用“三洞+四竖井”的方案,采取“长隧短打”快速掘进,将原本工期缩短了四分之一以上。

 

同时,为减少对天山一号冰川、雪豹栖息地的污染,就地建起污水净化、碎石加工等处理厂,实现污水不外泄、砂石不外弃等环保目标。

 

贯通天山有多重要?

 

天山是阻隔新疆南北的屏障。尤其是天山中部区域,冬季险峻难行,绕行则耗时漫长。

 

隧道建成后,穿越天山仅需约20分钟。预计2025年乌尉高速公路全线建成通车后,乌鲁木齐市到南疆库尔勒市的驾车时长,将从7小时左右缩短到3个多小时。

 

“以前过天山少说‘一箱油’,通车后就是‘一脚油’。”常年往返天山南北的货车司机卡迪尔·阿不力孜说,今后物流畅通,因山路结冰人货滞途的日子“翻”过去了。

 

天山横亘,地分南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党委书记李学东说,天山胜利隧道贯通后,对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促进南北疆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策划:陈芳

 

记者:郝玉、顾煜

 

新华社国内部出品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