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Observe

台青观《哪吒2》:曾经的我们,邀请如今的自己挣脱枷锁

我是来自台湾的林卉妤,今年是我来到北京的第五个年头。作为从小痴迷于电影的影迷,这段时间我看了多部大陆电影,其中《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是我首次尝试观看的大陆动画电影,此次体验堪称惊艳绝伦,让我意犹未尽。从电影中我深悟到:要敢于摘掉身上的标签,做真正的自己。

台青观《哪吒2》:曾经的我们,邀请如今的自己挣脱枷锁

 

林卉妤观《哪吒之魔童闹海》(作者供图)

 

《哪吒2》并非简单的经典重述,而是导演饺子对传统神话的一次现代性重构。影片在保留神话内核的同时,巧妙融入了对当代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我很喜欢导演通过细腻的角色刻画,赋予了每个角色鲜明的个性。太乙真人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表面憨厚可爱,实则在关键时刻果决可靠;申公豹出身寒门却努力拼搏向上,总因“出身问题”在“职场”遭受排挤;敖丙则象征着背负家族厚望的青年,在命运的桎梏中寻找真正的自我 。这些角色不仅是神话中的形象,更是现实社会的缩影,观众能从中看到自己或身边人的影子,从而引发强烈共鸣。导演除设计了多个鲜活角色,精心铺陈的剧情也隐含着对“偏见”与“阶层”的刻画,带给我们一场视觉与思想的双重盛宴。

 

人性何其复杂,但人们却往往倾向于通过“贴标签”的方式对其进行简化与划分。在《哪吒1》中,申公豹那句“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都别想搬动”,瞬间引发了大家的共鸣。身为妖族的申公豹在仙界底层挣扎,因为“异类”的标签而遭受误解、偏见甚至排斥,而这又何尝不是你我都或曾经历过的往事?然而,《哪吒2》中,当剧情推进到申公豹得知父亲与弟弟遇害,紧接着陈塘关惨遭屠戮的情节时,我第一反应便是将申公豹认定为凶手。而当真相逐渐浮出水面,我才惊觉,曾因偏见而受苦的自己,却也在无意中以偏见指责他人。这种“受害人”与“加害人”身份的碰撞,凸显了独立思考的重要性。我感悟到,凡事不要基于偏见快速下定论,而应探究事实并接纳人性的多面性。唯有如此,身上的标签才能自然脱落,每个人终成为真正的独立个体。

 

台青观《哪吒2》:曾经的我们,邀请如今的自己挣脱枷锁

 

在现代社会,阶层的合理性似乎已被内化为一种隐形的规则。在《哪吒1》中,哪吒高喊“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说了算”,展现了个人对命运的主动掌控。我也期待着哪吒与敖丙能升仙,摆脱魔、妖的身份。然而,到了《哪吒2》,当哪吒坦然说出“小爷是魔,那又如何?”时,我才意识到自己在无形中默认了“仙为高、魔为低”的阶级划分。但电影中无量仙翁身为仙人,却屠城作恶,而被视为妖兽的石矶娘娘、申正道等角色,却安分守己地生活。这种反差提醒着我们应该要祛除对阶层或身份的盲目崇拜,回归对个体行为的审视与尊重,才能做出更客观的判断,接纳他人,也接纳真实的自己。

 

台青观《哪吒2》:曾经的我们,邀请如今的自己挣脱枷锁

 

 这是在北京市朝阳区一家影院内摆放的《哪吒之魔童闹海》海报(2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曾经的我们,意气风发,揣着傲气,坚信自己手中握着能够转动世界、改变命运的钥匙。然而,当我们步入职场,生活的磨砺逐渐磨平了自己的棱角,我们将自己淹没在无尽的加班与忙碌之中,变成了无数个默默无闻的“打工机器人”。或许在某个加班的深夜,内心会突然惊觉:“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吗?我是不是屈服于现实呢?”然而,此时的我们早已失去了质问自己的勇气,只能继续盯着荧幕,机械地完成手头的工作。所以当我在电影院听到“因为我们都太年轻,不知天高地厚”时,我顿悟说这句话的哪吒仿佛是年少的我,邀请如今的我勇敢挣脱枷锁,踏上属于自己的未来道路。不论岁月如何流逝,我仍然坚信,热情不会被浇灭,还能被重新点燃。我们依然年少,何不再轻狂些!(作者:林卉纾)

新华时评|从《哪吒2》看“中国风”的全球表达

2025-02-11

新华社北京2月10日电 题:从《哪吒2》看“中国风”的全球表达

 

新华社记者李蓉

 

2025年春节,中国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称《哪吒2》)登顶中国影史票房榜,并携“东方魔童”开启全球上映。中国动画以科技为笔,饱蘸五千年文明的浓墨,书写出兼具民族性与世界性的故事。在技术与艺术的珠联璧合中,在文化自信与科技进步的相互激荡中,世界看到了一幅既原汁原味、又好玩好看的中国文化新图景。

 

目前,《哪吒2》海外上映计划覆盖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加拿大、日本、新加坡等多个国家,8日已在美国洛杉矶的好莱坞TCL中国大剧院举行北美首映礼。北美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预售火爆,部分场次一票难求,观众期待已经拉满。“以顶尖动画技术与深刻叙事重新定义了中国电影工业的高度”“重塑全球电影市场格局”,专业人士好评如潮。

 

《哪吒2》用科技为传统文化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掀起了一场视觉革命。影片将永定土楼、敦煌壁画融入场景设计,让混天绫的飘动轨迹暗合书法笔意——这种“新国风”美学,既非简单复刻传统,亦非一味迎合西方审美,而是以科技为媒介创造的文化“第三空间”。

 

影片将《山海经》中的神话元素与赛博朋克美学结合,重构了东海龙宫的视觉体系,传统水墨的晕染效果通过自主研发的“动态水墨渲染引擎”融入3D动画,让“蛟龙入海”的传说既保留古典意境,又充满未来感。这种技术突破并非炫技,而是对中国文化基因的深度解码。

 

《哪吒2》的爆火背后,是中国动画产业链的全面升级。4000人团队耗时五年,以“死磕精神”完成从剧本打磨到特效合成的全流程闭环。影片所用到的渲染技术、动作捕捉技术也让中国动画完成了从“技术输入”到“标准输出”的转身。技术创新使得《哪吒2》能以日均数亿元的票房横扫市场,更让纽约时报广场的巨屏预告成为中国文化出海的实力宣言。

 

《哪吒2》以及之前爆火的游戏《黑神话:悟空》都是将中国传统神话故事以全新的叙事方式、国际化的美术风格呈现给观众。通过对经典形象的现代化塑造,使得中国文化受到全球观众和玩家的追捧。路透社称,《哪吒2》的爆火,印证了中国本土IP的强大号召力。人们看到,《哪吒2》和《黑神话:悟空》作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作品,展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它们的成功让更多创作者意识到,中国文化不仅可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还可以被全球共享。

 

“哪吒”和“悟空”携手,向世界人民展示了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元素。这类作品所构建的新范式,颠覆了好莱坞的“文化猎奇”逻辑,也鼓励各文化主体重新审视挖掘自身传统,自信地营造百花齐放、文明互鉴的新图景。

 

当“哪吒”脚踏风火轮冲出国门时,他承载的不仅是角色的命运转折,更是一个古老文明在数字时代的新生。从《黑神话:悟空》到《哪吒2》,从虚幻引擎到动态水墨,中国正以“科技+文化”的双螺旋基因,深度参与全球文化格局的重构。这不仅是产业的崛起,更是文明对话的启航——在这里,混天绫舞动的是东方美学的韵律,而风火轮燃烧的是人类对创新的永恒渴望。

展开全文

台湾青年在大陆看《哪吒2》时票房破百亿 “被感动哭”

2025-02-14

 

由台湾高校学生组成的台湾青年参访团,日前参访北京,在五天四晚的活动中充分感受冬奥文化、冰雪魅力。13日晚,参访团成员观看了《哪吒之魔童闹海》,精彩的剧情和技术让他们感动惊叹。

 

台湾青年参访团领队、马英九基金会执行长 萧旭岑:参访团在看《哪吒2》的时候,票房突破了百亿元人民币。同学们看了都非常兴奋,而且很感动,因为影片中有很多亲情的描述,所以很多同学被感动哭。我觉得这是一种很好的体验,体验一下中华文化传统的民间故事,能够通过最新的动画和科技变成一部这么好看的电影。

 

而且我们这么多年来看的都是西方好莱坞动画电影,结果我们大陆自己做的动画电影在技术、创新上不亚于西方的电影,我觉得这对同学们来讲也是一个新的冲击和体验。

 

《哪吒2》不只是一个动画片,它能够感染这么多人,打动的不只是两岸的中国人,还包含外国人,他们感受到哪吒呈现出来的是不向命运低头,愿意为了自己的命运去努力、去开创。

 

我希望未来台湾的影剧产业能够跟大陆多多交流,创作全世界耳熟能详的作品。(总台央视记者 朱若梦 高雪 周琨)

展开全文

《哪吒2》凝结中华文化与现代科技 岛内各界盼台湾早日上映

2025-02-13

大陆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下称《哪吒2》)跻身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前五,并于13日在海外市场正式上映。电影中凝结的优秀中华文化与现代科技引发观众好评如潮,同根同源、同文同种的台湾民众纷纷期盼该片能早日在台湾上映。

 

“剧情好,亲情好,友情好,科技好,配音好。”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苑举正受访时用“五个好”总结自己在大陆观影感受。他说,《哪吒2》里有人类共通的情感联结,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核与外显,体现了大陆最新动画技术。

 

台湾媒体人张方远对记者表示,《哪吒2》的票房大热见证了大陆电影产业将随着科技“井喷”,站起来并跑起来,更体现了大陆观众对于本土电影的自信与支持。《哪吒2》出海也将让世界看到中国动画技术的进步及讲故事能力的成熟。

 

在岛内网络论坛上,不少网民就《哪吒2》进行了讨论。有网民写道:“去大陆看过了,超好看! 绝对值得一看。”也有网民对在台湾看《哪吒2》表示悲观:“民进党把‘哪吒’当成文化武器,完全没有在台湾上映的可能。”更有网民表达了失望:“三太子故事,台湾人应该要耳熟能详才对,结果搞半天只有台湾看不到。”

 

台湾学生戴志颖曾到大陆探访过出品《哪吒》系列电影的成都可可豆动画影视有限公司。“制作者将我们儿时熟悉的神话故事用动画形式呈现,重塑人物画风,并通过更多元、更吸引人的方式去讲述。”戴志颖说,期待未来有机会再去大陆,在影院里实地感受这部影片带来的震撼,也希望更多这样优秀的大陆影视作品能在台湾上映。

 

《哪吒2》深度融合中国传统绘画和AI视觉技术,特效镜头近2000个,特效元素超10000个,全国138家动画公司参与,主创团队4000余人,一个1分钟的动作分镜画了半年之久……

 

哪吒信俗文化在两岸都有流行,目前岛内登记以哪吒为主祀神的宫庙至少有40座,其中最知名的是位于台南的新营太子宫。此外,岛内还有“电音三太子”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将传统哪吒信仰与现代电音文化相结合。

 

台湾青年撰稿人罗鼎钧认为,两岸文化同根同源,哪吒、封神等题材本身就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台湾观众对此并不陌生。近年来,台湾市场对于大陆影视作品的接受度提升,尤其是优质电影更容易受到欢迎。

 

台湾中华语文教育促进协会秘书长段心仪表示,两岸共同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利用各自优势发展中国神话宇宙,不仅能在影视、游戏、动漫等产业实现巨大经济效益,还能让世界更好地理解中华文化。

 

目前,台湾对引进大陆电影采用“配额抽签”制度,以随机抽签的方式,一年抽出十部大陆影片在台发行。业内分析人士表示,依照此规定和已公布的抽签结果,《哪吒2》几乎无缘年内在台放映。

 

对此,张方远表示,这令台湾民众失去通过影视作品重新认识大陆的机会,也有损两岸共同的文化底蕴,让台湾民众丧失更多文化的泉源。苑举正认为,台湾老百姓本来能够、也应该看到这样优秀的影片,当局更需要为民众创造开拓眼界和成长发展的机会。新华社记者刘斐、谈昦玄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