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Observe

一盏盏花灯点亮了两岸的美好前程

“万巳如意 福映海峡”2025年元宵节海峡两岸民俗文化活动2月9日在福建福州举行,两岸同胞齐聚,“花式”闹元宵;第二十三届“两马同春闹元宵”交流活动2月8日在福州琅岐举行,这是马尾·马祖元宵节俗参与春节申遗成功后举办的首场“两马同春闹元宵”灯会,两岸乡亲共聚一堂,欢度佳节……

 

一盏盏花灯点亮了两岸的美好前程

 

“万巳如意 福映海峡”2025年元宵节海峡两岸民俗文化活动在福州举办。图为台湾舞者在表演少数民族舞蹈《精神舞》。

 

夜色微澜,灯火阑珊。正月十五元宵节是中华民族的重要传统节日,寓意团圆和美,承载着两岸中华儿女关于亲情与思念的情感记忆,一盏盏花灯不仅点亮了节日的喜悦,更点亮了两岸的美好前程。

 

作为一名辽宁的姑爷,在元宵节前,来自台湾的我沉浸在浓郁的北方年味中。我走进了沈阳老北市皇寺庙会与锦州古塔庙会。沈阳作为东北的文化重镇,历史上一直是满族与汉族文化交融之地。沈阳老北市皇寺庙会是这座城市元宵节最具代表性的传统庙会之一。每年元宵节,这里都会举办大规模的民俗表演、花灯展览、美食集市等活动,吸引着无数当地市民和外地游客。与台湾的灯会和夜市文化有很大不同,庙会上最受欢迎的表演有东北秧歌与二人转,穿着鲜艳服饰的秧歌队伍载歌载舞,二人转表演者用幽默诙谐的方式讲述东北的民间故事,让台湾游客忍不住驻足观赏。此外,皇寺庙会还展示了满族风情与传统手工艺,剪纸、皮影戏、满族服饰等满族特色手工艺品吸引不少旅客购买留念。

 

当然,最不能错过的还是寒冬中热气腾腾的东北美食。大街小巷弥漫着东北特色小吃的香气,糖葫芦、炸糕、豆腐脑、酸菜白肉锅、烤串等让台湾游客垂涎欲滴,争相品尝。在元宵节必不可少的赏花灯环节,皇寺庙会的花灯设计充满东北风格,结合了传统与现代元素,包含生肖、神话故事等主题。趣味猜灯谜活动更将庙会的气氛推向高潮 ,游客们跃跃欲试,纷纷参与挑战。

 

除了沈阳的皇寺庙会,今年我还特别去了锦州。锦州作为辽宁省的历史文化名城,其元宵节充满了浓郁的传统色彩。尤其是古塔公园的灯会,让人仿佛穿越回过去。相比沈阳的皇寺庙会,锦州古塔庙会的灯展更具诗意和观赏性。园内各种花灯竞相绽放,包括传统宫灯、手工制作的宫灯。花灯上面还有书法对联和精致的剪纸。

 

一盏盏花灯点亮了两岸的美好前程

 

作者来到锦州古塔庙会(作者供图)

 

作为一名台湾同胞,在东北过元宵节带给我一场别样的文化交流与体验。沈阳老北市的皇寺庙会和锦州古塔庙会,以其独特的北方年味、传统民俗表演、美食文化和花灯展览,让我感受到新奇的节日氛围。

 

元宵节这一天,无论身处何地,我们都会想起家的温暖,渴望与亲人团聚。当一颗颗热气腾腾的汤圆在锅中翻滚,象征着一家人的团圆,也寄托着两岸同胞盼望团圆的心愿。如今,越来越多的两岸家庭紧密相连,越来越多的台商、台青在大陆发展,越来越多的大陆朋友来到台湾交流,彼此间的羁绊无法割舍。这份情谊,正如元宵节的花灯一般,温暖而明亮。

 

在元宵佳节,我们期盼的不仅仅是元宵佳节的相聚,更希望两岸同胞这份融合、交流和理解能够持续下去,让两岸的未来携手同行。愿一盏盏元宵灯点亮我们的夜空,也点亮两岸同胞团圆的美好未来。(作者:罗鼎钧)

正月十五闹元宵,花好月圆家家欢

2025-02-10

新华社天津2月10日电(记者周润健)“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猜一猜,这首诗说的是哪一个节日?谜底是:元宵节。

 

这首诗的作者为唐代诗人张祜。此诗描写了唐朝时长安的元宵节景象:家家灯火,处处歌舞,热闹非凡。

 

俗话说“正月十五闹元宵”,民俗专家表示,元宵节主打一个“闹”字,人们通过各种民俗表演、歌舞晚会、灯会灯展等民俗活动,寄托对阖家团圆的美好愿景和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期待。

 

正月十五闹元宵,花好月圆家家欢

 

元宵节也称“上元节”,俗称“灯节”,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是农历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自古以来就有放灯和观灯的习俗。

 

民俗学者、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来华介绍,隋代时,隋炀帝每年正月十五都要举行盛大的灯会;唐代时,灯会发展为热闹的灯市;宋代时,元宵节更为热闹,几乎成了居民们的狂欢节,街头巷尾,灯火辉煌,歌舞百戏,人声鼎沸。如今,灯会仍是元宵节中最热闹的一个活动,人们放灯、观灯、赏灯、猜灯谜,俗称“闹花灯”。

 

放花灯、赏花灯,把人们带入了一个异彩纷呈的灯光世界。花灯制作工艺有雕刻、绘画、编织、刺绣等;制作材料有竹、木、绫绢、纸张、琉璃等;花灯上面绘有山水人物、花鸟虫鱼、古今故事、民风民情等,与灯光相衬,更是精彩绝伦。

 

王来华表示,人们“闹元宵”,又是色彩与声音的交响合奏。元宵节载歌载舞,北方的秧歌戏、太平歌、太平鼓、跑旱船,南方的耍龙灯、舞狮子、花鼓戏、花灯戏,整个元宵节沉浸在灯火与声浪交织的欢乐海洋里。

 

正月十五闹元宵,花好月圆家家欢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在《青玉案·元夕》的上阕中,用花灯、烟花、歌舞、车马等生动形象,渲染出一幅“火树银花不夜天”的元宵节风俗画卷。

 

王来华说,一个“闹”字,道出了元宵节的热闹欢腾、祥和喜庆、欢天喜地的气氛,表达了千家万户的人们纳吉迎祥、驱邪禳灾、祈祝丰年的心愿。

 

春节,始于腊月初八止于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人们将从“年盹”中醒来,工作和学习也要进入正轨。年年庆新春,岁岁闹元宵,在农历新年首个月圆之夜,让我们尽情地“闹”一回,为新的一年注入更多的生机、希望和活力。

展开全文

2025年元宵节海峡两岸民俗文化活动举办

2025-02-10

2025年元宵节海峡两岸民俗文化活动举办

 

台湾舞者在表演少数民族舞蹈《精神舞》。

 

2025年元宵节海峡两岸民俗文化活动举办

 

演出间隙,许多参演的小朋友在感受醒狮狮头的可爱。

 

2月9日,“万巳如意 福映海峡”2025年元宵节海峡两岸民俗文化活动在福州晋安湖公园举办,为广大市民和游客带来一场精彩纷呈的民俗文化盛宴。

 

此次活动包括“开福道”环节、民俗巡游、两岸非遗大秀、非遗主题市集、非遗购物节、专家论坛、游园猜灯谜等八大版块,设置1个主会场和3个分会场,共集合6场舞台表演、近20场民俗快闪秀、30多支非遗展演队伍、80个市集摊位、百余个非遗项目,把好看、好听、好玩、好吃、好买的两岸民俗活动汇聚一堂。

展开全文

“多彩非遗闹元宵”精彩上演 多地景区延续浓浓节日氛围

2025-02-10

央视网消息:春节假期结束,但多地景区依然延续着浓浓的节日氛围。广东肇庆9日举办了广府文化庙会,元宵花灯展正式亮灯,来看记者从现场发回的报道。

 

肇庆地名的寓意是喜庆吉祥从这里开始,透过镜头,大家可以看到花灯展现场非常热闹。记者手上的鱼灯是春节很多地区必备的节日彩灯,寓意着年年有余,而在记者身后就有18位小朋友手举鲤鱼灯起舞送福,非常喜庆。

 

“多彩非遗闹元宵”精彩上演 多地景区延续浓浓节日氛围

 

“多彩非遗闹元宵”精彩上演 多地景区延续浓浓节日氛围

 

广东肇庆市封开县的鲤鱼灯舞是市级非遗项目,它从民间老艺人的记忆中可追寻到清代,主要在沿西江、贺江两江交汇的镇村流传。由一群雌鲤及幼鲤组成,舞起来刚柔相济、灵巧活泼,把鲤鱼在水中的生活情景表现得淋漓尽致,寄托着“年年有余”“鲤鱼跃龙门”等美好愿望。

 

虽然天很冷,夜间只有零上9℃,但现场的游园热情依然非常高,在公园的连廊里既富有文化内涵又充满趣味的灯谜更是吸引了不少的游人,在猜谜过程中感受到了多彩非遗的独特魅力。

 

“多彩非遗闹元宵”精彩上演 多地景区延续浓浓节日氛围

 

此刻音乐《合欢》响起,身着宋制汉服、头戴簪花的女孩在裸眼3D全息投影前翩翩起舞,将宋代含蓄、典雅的美学风格展现得淋漓尽致。舞蹈与宋风水墨画的巧妙融合,让观众直观领略到传统绘画艺术的魅力,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多彩非遗闹元宵”精彩上演 多地景区延续浓浓节日氛围

 

非遗集市上,国家级非遗竹编、市级非遗广府金绣、国家级非遗端砚等艺术品琳琅满目,美食专区也是香气四溢,延续着浓浓的春节氛围,“多彩非遗闹元宵”广府文化庙会不仅是一场视觉与味觉的盛宴,更是一次对传统文化的深度体验与传承。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