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申请人数突破2000万

据第一财经记者从商务部获悉,全国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申请人数突破2000万。

 

商务部全国家电以旧换新及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数据平台显示,1月20日0时-2月8日24时,有2009.2万名消费者申请了2541.4万件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

 

1月15日,商务部会同相关部门发布《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购新补贴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部署各地优化补贴流程便利消费者、一视同仁支持各类主体参与补贴政策,营造购新补贴良好实施环境。

 

在1月16日商务部召开的专题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流通发展司司长李佳路介绍,手机等数码产品具有普及程度高、单品价值高、更新频率高、科技含量高的特点,实施购新补贴,不以“交旧”为前提,作为一项惠民生、促消费的政策,有利于降低购置成本、提高百姓生活品质,有利于拉动消费、扩大国内需求,也有利于激发产业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补贴政策激发消费活力

 

根据《实施方案》,个人消费者购买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等3类数码产品的补贴标准为,对于单件销售价格不超过6000元的产品,按照产品销售价格的15%给予补贴,每位消费者每类产品可补贴1件,每件补贴不超过500元。手机等3类数码产品的补贴为购新补贴,不是以旧换新,不以“交旧”为前提。

 

在推动补贴政策尽早落地实施方面,商务部称,为抢抓春节消费旺季,满足节日消费需求,商务部坚持能早则早、宁早勿晚的工作原则,强化工作调度与业务指导,督促各地加快政策落地。1月20日全国28个省份及时启动补贴政策,其他地区也相继落地实施。

 

在补贴政策激发消费活力方面,据中国银联监测数据,全国超6000家商户通过银联参与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活动,产生补贴交易626.84万笔,销售金额约205.8亿元。

 

第三方市场调查机构数据显示,购新补贴政策带动手机市场量额齐增,节前一周,手机销售量、销售额环比分别上涨74%和65%,同比分别上涨30%和34%;春节期间,2000元以下、2000-4000元、4000-6000元价位手机销售量与上年春节假期相比分别同比增长10%、52%、108%。

 

在强化补贴资金风险防范方面,商务部高度重视补贴政策风险防范工作,注重央地协同,强化数字赋能,将风险防范与政策设计同研究、同谋划、同部署。全国商务系统通过多维度搭建信息数据库,对购买人身份信息与补贴交易真实性进行实时校验,全流程监控资金使用风险,保证每笔交易真实、闭环、可溯。手机生产、销售企业积极响应,履行风险防控直接责任,广泛应用动态口令签收、物流轨迹校验等技术,加强风控判断,防范虚假交易。

 

下一步,商务部将持续加强工作指导,督促各地进一步优化申领流程、扩大参与主体、强化风险防范,确保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政策平稳、顺畅实施。

 

“扩围”与“便利”

 

除数码产品外,今年中国将继续加力支持汽车、家电、家装和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

 

在1月15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司长李刚介绍,2024年,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成效显著,特别是7月加力支持政策实施以来,汽车、家电、家居等重要商品销售明显回升向好。

 

李刚表示,今年,商务部将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稳住消费的基本盘。近日,中央财政已经预下达2025年消费品以旧换新首批资金810亿元。将陆续印发2025年加力支持汽车、家电、家装和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以及手机等数码产品的购新补贴实施细则。

 

李佳路介绍,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于近日印发并公布了《关于做好2025年家电以旧换新工作的通知》。2025年家电以旧换新工作重点将突出“扩围”和“便利”。

 

“扩围”方面,在总结2024年家电以旧换新工作实践、研判当前城乡消费实际的基础上,将原来的8大类家电扩围至12大类,其中新增加了微波炉、净水器、洗碗机、电饭煲4类产品。同时,将每人可补贴的空调数量扩围至3件。

 

“便利”方面,鼓励补贴购新与方便百姓交旧两手抓,优先支持具有较强废旧家电回收能力、能主动提供回收服务的经营主体参与以旧换新活动,多措并举便利换新交旧,加快健全废旧家电等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推动形成“去旧更容易、换新更愿意”的有效机制。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