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两会“高频词”透出高质量发展新气象

地方两会近期密集召开,谋定2024年地方经济增长目标,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记者梳理发现,多数地方将2024年预期经济增长目标设定在5%至6%之间,并把挖掘和释放内需潜力作为稳增长发力点。建设科技创新高地、打造发展新引擎、壮大新型消费、谋划重大项目等成为地方两会“高频词”,展现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新气象。

 

谋定预期增长目标

 

随着地方两会召开,各地纷纷发布2024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记者梳理发现,除了海南、西藏增长目标为8%左右,多数地方预期目标在5%至6%之间。

 

具体来看,广东、上海、北京、江西、山西等地均为5%左右;山东、广西、江苏定在5%以上;河北、浙江、福建、辽宁等地为5.5%左右;重庆、甘肃、四川、宁夏、安徽等地为6%左右。

 

与2023年预期增速相比,各地2024年经济增速设定有升有降。其中,北京、江苏等地有所调高,河北、广西等地有所调降,四川、山东等地与2023年持平。

 

“各地预期增长目标是依据当地经济发展潜力、增长动能变化以及中长期发展目标等因素设定的。从已公布的情况看,2024年各地预期增长目标与上年GDP实际增长水平比较接近,普遍处于5%至6%之间的中高速增长水平,这说明经济运行将保持较强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说。

 

王青表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省份,预期增长目标会更高一些。这些地区在经济发展潜力上具备一定的后发优势,可以设定较高的预期增长目标。

 

积极打造创新高地

 

四川提出“打造西部地区创新高地”、浙江提出“加强高能级科创平台建设”、广东提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翻看各地政府工作报告,“科技创新”成为2024年拼经济的关键词。

 

一方面,科研项目加强攻关,多地开列研发项目清单。四川提出,“将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行动计划”;山西提出,“布局建设2至3家省级基础学科研究中心、培育基地”“实施20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和100项以上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江苏提出,“围绕新领域新赛道部署40项科技重大攻关、80项前沿技术研发项目”。

 

另一方面,针对科技成果转化这一关键环节,多地也提出重要举措。广东提出,“推进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布局一批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平台”;四川提出,“将推进全国先进技术成果西部转化中心高质量运行”。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表示,各地既下功夫整合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加快推进关键领域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又下功夫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从而支撑地方经济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

 

创新高地也是人才高地。科技创新力度与积极“引才”密不可分:上海提出,依托国家实验室、大科学设施、高水平大学和科研院所、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华为青浦研发中心等创新平台来吸引人才;浙江提出,加大人才招引力度,创新人才评价机制,新遴选顶尖人才40名以上,新增省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25个以上。

 

“人才是对科技创新的最大支撑,是推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关键。因此,各地政府更加注重招才引智的工作,着力围绕创新链配置人才链,完善引才、育才、用才、留才政策举措,健全激励机制,为建设重要的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广聚天下英才。”刘向东说。

 

多措并举扩内需

 

翻看各地政府工作报告,扩内需仍是重中之重,壮大新型消费、谋划重大项目等成为高频词。

 

消费方面,山东提出,将积极促进大宗消费,举办家电家居、电子产品等促消费活动200场以上;积极促进新型消费,推出一批特色医疗、健康养老、体育赛事、文娱旅游等服务和产品。四川提出,将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更好地满足“一老一小”消费需求等。

 

投资方面,黑龙江提出,2024年将建设省级重点产业项目1000个,力争新引擎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占比超过50%;谋划推动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统筹推进粮食产能提升、重大水利工程等项目建设。上海提出,加快推进重大工程建设,全年完成投资2300亿元。

 

“2024年,随着低基数效应消退,经济增长面临较大压力。这就要求各地把握自身资源禀赋特征,着力改善投资和消费环境,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将各类经济资源有效动员起来,推动地方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王青说。

 

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院长连平预计,2024年基建投资和制造业投资将带动投资继续发挥“稳增长”作用;在诸多利好因素的带动下,消费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修复态势,且仍是GDP增长的第一拉动力,但贡献率将下降,逐步回归常态。(记者 张莫 汪子旭 实习生 刘智航)

标签:中国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