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部分珍稀野生动物受威胁等级降低 反映生态保护取得成效
| 编辑: 王瑞颖 | 时间: 2023-11-17 11:32:27 | 来源: 央视网 |
记者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了解到,根据最新统计,中国大熊猫、藏羚羊等部分珍稀野生动物受威胁等级降低。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把物种受威胁程度划为7个等级,由高到低分别为灭绝、野外灭绝、极危、濒危、易危、近危和无危。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最新统计,迄今为止,联盟已把中国的大熊猫、藏羚羊、雪豹、丹顶鹤等珍稀野生动物受威胁等级降低。其中,朱鹮从极危降到濒危,大熊猫、雪豹、野牦牛、丹顶鹤从濒危降到易危,藏羚羊从濒危降到近危。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中国代表处主任 张琰: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受威胁物种红色名录已经在全球开始采用差不多70年了,根据每个物种自身的一些情况,已经发布的一些数据跟研究成果,把这样的一些成果对应到这套指标体系中去,就会得出这个物种受威胁的等级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
受威胁等级降低 反映生态保护取得成效
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把中国部分珍稀野生动物受威胁等级降低,在客观上也反映出中国生态保护取得成效。
专家表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受威胁物种红色名录升级降级评估标准主要有五个方面,第一个是物种种群是否下降;第二个是物种的栖息地是否出现下降减少的趋势;第三个是物种种群是不是特别小,而且又存在波动;第四个是物种的分布范围及栖息地是不是特别小,并且也存在波动;第五个是除了前面四个标准之外,其他的一些定量的科学分析。

近年来,中国以旗舰物种拯救保护为抓手,持续推进就地和迁地保护体系建设,大量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群稳步增长,栖息繁衍环境稳步改善,300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野外种群数量上升。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中国代表处主任 张琰:中国在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包括建设国家植物园体系,包括开展重要野生动植物栖息地保护,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些工作背后的一个最明显的体现,体现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里头,就是部分野生动物的濒危等级下降了。
野生动物保护任重道远 仍需加大保护力度
虽然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专家同时表示,野生动物保护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重道远,必须久久为功,不断加大保护力度。
专家表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把中国部分珍稀野生动物受威胁等级降低,并不意味着野生动物的保护工作就可以松懈了,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持续加强保护力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所所长 杨道德:比如说大熊猫,尽管数量有所增加,但是增长的速度并不快,那么多年的保护,野外才达到1864只,大熊猫那么多年的增长比较慢,还是要立足国情、加强保护,不能降低保护力度。
专家介绍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在把中国部分珍稀野生动物受威胁等级降低的同时,也提高了个别野生动物的受威胁等级,这说明保护工作还不能松懈。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中国代表处主任 张琰:有一些,如(长江)江豚这样一些物种,受威胁等级升高了,这就意味着可能我们的保护工作还需要延伸到其他的一些领域去。
相关新闻
- 2023-11-13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迎来大批越冬候鸟
- 2023-09-01白马雪山保护区成立40周年,滇金丝猴数量翻倍
- 2023-08-25今年首批扬子鳄幼鳄出壳啦!
新闻推荐
- 习近平在广东考察时强调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2025-11-09
-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五届运动会开幕式9日晚在广东广州举行 习近平将出席开幕式并宣布运动会开幕2025-11-09
- 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开幕 李书磊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2025-11-09
- 国台办:统一是历史大势是正道 “台独”是历史逆流是绝路2025-11-09
- 探寻神秘巴文化:台湾自媒体人走进达州罗家坝遗址博物馆2025-11-09
- 宝岛重光——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系列报道2025-1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