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神秘巴文化:台湾自媒体人走进达州罗家坝遗址博物馆

探寻神秘巴文化:台湾自媒体人走进达州罗家坝遗址博物馆_fororder_图8

 

讲解员向台湾青年介绍罗家坝遗址出土文物和巴文化。(摄影 王毅)

 

海峡飞虹消息(记者 霍建阳  王毅):11月6日,2025台湾自媒体人秋游四川采风团走进达州市宣汉县罗家坝遗址博物馆,了解古代巴人的生产生活、礼仪制度、精神信仰等,感受神秘的巴文化。

 

台湾自媒体人陈浡濬表示,在罗家坝遗址博物馆,我们可以通过出土文物上的图腾和纹样去感受巴人的生活场景与精神世界。白虎在巴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这里我看到很多不一样的老虎纹样,它们的线条和形状与我们现在认识的虎图腾纹样有很多不同的地方,这对我们做艺术的人来说有很多灵感上的启发。

 

据了解,20世纪90年代以来,考古学家在西南地区发现了一大批与巴文化有关的遗址。其中,位于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的罗家坝遗址是目前四川乃至全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好、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巴文化遗址之一,是一处古代巴人的核心聚落遗址。大量的考古发现为研究巴文化的起源、分支、文化交流等提供了证据。

 

2025台湾自媒体人秋游四川活动于11月3日至7日举办,近20位台湾自媒体博主跟随活动走进成都、南充、巴中、达州等地,看憨态可掬的大熊猫,深入感受三国文化、科举文化,欣赏光雾山奇峰与红叶之美,体验土家族刺绣,探寻巴人历史,赏群山秋色。

 

探寻神秘巴文化:台湾自媒体人走进达州罗家坝遗址博物馆_fororder_图1

 

巴蜀图语铜矛,战国晚期(公元前300年—公元前221年),短骹,宽叶,弓形耳。骹部两面均铸刻有鸟、云纹、太阳、手心、花蒂等组成的复合纹饰。长22.6厘米、叶宽4厘米。(摄影 王毅)

 

探寻神秘巴文化:台湾自媒体人走进达州罗家坝遗址博物馆_fororder_图2

 

虎纹柳叶形铜剑(局部),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根据历史文献的记载,白虎在巴人的精神生活和信仰体系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在罗家坝出土的生产生活用具、军事武器中,常见虎形和虎纹装饰的器物,反映出巴人以虎为尊、崇敬白虎的习俗。(摄影 王毅)

 

探寻神秘巴文化:台湾自媒体人走进达州罗家坝遗址博物馆_fororder_图3

 

巴蜀图语铜印章,圆形,桥形钮,阳文。印面由星、月、山等11个巴蜀符号构成,是目前出土单体巴蜀符号最多的铜印章。(摄影 王毅)

 

探寻神秘巴文化:台湾自媒体人走进达州罗家坝遗址博物馆_fororder_图4

 

罗家坝遗址出土的礼器。罗家坝遗址的中高等级墓葬中出土了几十件礼器,青铜礼器以楚式为主,还有少量的中原式礼器。战国时期,强盛的楚文化对周边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罗家坝遗址的青铜礼器在器类及纹饰上都与楚国青铜礼器极为相似。(摄影 王毅)

 

探寻神秘巴文化:台湾自媒体人走进达州罗家坝遗址博物馆_fororder_图5

 

柳叶形剑是巴蜀特有的兵器,剑身被设计为柳叶形。罗家坝遗址中出土的短剑多位于墓主人腰间位置,扁茎无首,茎上有穿,可接木柄。剑身往往铸刻有虎斑纹,剑身下部铸刻有虎纹、蝉纹、巴蜀符号等。(摄影 王毅)

 

探寻神秘巴文化:台湾自媒体人走进达州罗家坝遗址博物馆_fororder_图6

 

铜簠(礼器),东周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摄影 王毅)

 

探寻神秘巴文化:台湾自媒体人走进达州罗家坝遗址博物馆_fororder_图7

 

彩绘陶器系利用朱砂绘制纹样的陶器,在东周时期比较流行,除中原地区广泛发现外,蜀地和楚地也有所发现,目前在罗家坝东周墓葬中,33号墓发现了7件彩绘陶器,其中有4件喇叭口罐,3件盘口罐,专家推测其是一种代表身份和地位的陶礼器。(摄影 王毅)

标签:两岸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