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发现的百年遗响
编辑: 王瑞颖 | 时间: 2023-07-28 17:01:16 | 来源: 内蒙古日报 |
我们从哪里来?
千百年来,人类对于这一谜题的追问从未停歇。
萨拉乌苏因发现了旧石器时代古人类生活的历史印痕,便让世界关注的目光再未远离。
在这片曾是早期人类——“河套人”繁衍生息的地方,现代人循着时空的轨迹寻根问祖,也思索回答着“传承、保护、发展”的时代命题。
考古探源 薪火相传
鄂尔多斯境内的萨拉乌苏河曼妙婉转,九曲十八弯,有着荡气回肠的气势。
数万年前,“河套人”曾在这一带的河畔沟湾破石成器,开辟鸿蒙。
这段人类史的印证,来自一批批专家学者筚路蓝缕的百年求索。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研究员陈福友是探源求索的亲历者。
夏日,开车沿着弯弯曲曲的峡谷,一路下行到范家沟湾,远远就看见两间平房寂寥地坐落在沟底。这里是陈福友和他的助手考古发掘时休息的“家”。
2021年,萨拉乌苏遗址考古发掘工作再次启动,陈福友作为领队,成为这沟湾里的常客,而且常常一住就是几个月。
“本次对萨拉乌苏遗址的发掘,确认了1923年发掘出土石器地点的准确位置,解决了困扰学术界多年的考古学问题,为进一步开展遗址的保护和利用奠定了学术基础。”见到陈福友,他正在范家沟湾的发掘点上勘察。长期的户外科考使他的脸膛发红。
“荒野苦寒,风餐露宿,但萨拉乌苏遗址考古始终坚持高标准、精细化、统筹推进。”陈福友说,挖掘是个非常细致的活,光简单的刮土动作,一天要重复上千遍。
如今,他的工作重心几乎全部放在了萨拉乌苏,甚至未来几年的研究规划都在这里。“看清来路,方知去往。萨拉乌苏遗址的价值挖掘永无止尽。”陈福友满怀期待。
寻根历史,滋养未来。
从20世纪20年代,法国地质古生物学家桑志华等人走进萨拉乌苏以来,中国裴文中、贾兰坡、刘东生、汪宇平、董光荣、同号文、李保生、卫奇、黄慰文等一批批专家学者的脚印便深深印刻在这里的河畔沟湾,扎实的考古成果,让萨拉乌苏从历史深处走来,并日渐清晰丰盈,中国最早发现的既有大量旧石器,又有大量哺乳动物化石伴生,同时又出土了人类化石的萨拉乌苏,在中国近代考古学史上占有突出地位。
追根溯源,薪火相传。萨拉乌苏科考的队伍正在不断壮大。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院85后陈婷婷的平板电脑里有一张照片是她非常喜欢的,晒得巧克力色纤细的手放在一个化石上,化石比手掌大一些,嵌在一面墙壁内……这是陈婷婷在2021年参加萨拉乌苏遗址考古发掘时拍的一张照片。
“我去考古现场前,同事还戏称,搞了旧石器研究的人基本就与世隔绝了。但我不后悔。每次发掘都能带给我新鲜感,为文化传承保护尽一份自己的力量,就足够乐在其中了。”
一刷一铲,萨拉乌苏遗址的一项项考古新发现,拂去的是历史尘埃,映见的是中华文化根脉深长。考古工作,任重道远;文化自信,正踏古而来。
守护文脉 继往开来
历史的发展,需要无数个高潮作为某个时代节点,去昭示存在与变化。萨拉乌苏也需要一个新的契机,在探索与追问中回望过去,看见将来。
最近一段时间,乌审旗萨拉乌苏考古遗址公园管理局局长高伟国忙碌并兴奋着,因为萨拉乌苏遗址申报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遗产”工作有了重要进展:4月,经过对遗址现场踏勘,已经初步确定其符合世界遗产评价标准。
目前,全球范围内世界文化和自然 “双遗产”仅有39项,中国也只有泰山、黄山、峨眉山、武夷山入列。
申报如此高难度项目,底气何在?
“望得见沙,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萨拉乌苏遗址的美,深入骨髓。”这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
“萨拉乌苏遗址是中国境内发现的第一批有可靠地层学、年代学依据的旧石器时代古人类遗存。同时是中国华北地区晚更新世标准河湖相地层‘萨拉乌苏组’、中国北方代表性动物群‘萨拉乌苏动物群’的命名地点。”这是百年科考给出的自信。
但萨拉乌苏走向世界,还需要有高水平的系统规划做支撑。萨拉乌苏遗址的保护、开发、价值普及的整体性规划,已经成为地方政府、中外学者和文保工作者共同推动的大事。
内蒙古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于光军说,属于中国的世界遗产,是中国区别于其他文化国度所特有的、不凡的价值所在,是中华民族的“身份证”。一项遗产申报成功,意味着一个国家的文化或自然资源得到了国际承认,成为全球人类遗产最精华的一部分。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萨拉乌苏遗址申遗,代表的不仅是鄂尔多斯市、乌审旗,不仅是内蒙古,还是中国。
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一项项“内外兼修”的保护传承发展举措应运而生。
顶层设计:打造完备申遗体系,建立健全申遗的目标体系、工作体系、评价体系,清单化、项目化,层层抓好申遗推进工作。
文化提升:通过展览、演出、体育活动等载体,将文化“活化”,让越来越多受众喜闻乐见;举办“河套人”发现100周年国际论坛等国际性会议,让萨拉乌苏走到世界聚光灯前。
品质嬗变:高标准建设萨拉乌苏遗址博物馆、萨拉乌苏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等,让它们成为世界级古人类学及旧石器时代考古研究的重要平台和科普基地。
招才引智:成立萨拉乌苏“河套人”研究中心、“河套人”研究专家委员会等,让科研成为保护传承发展的强大支撑。
……
“申遗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找到文化可持续传承发展之路。”鄂尔多斯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袁新华说,萨拉乌苏遗址科学价值和社会意义的完美合流,是萨拉乌苏遗址走向世界的一道考题。
以文塑旅 出彩出圈
黄河一级支流无定河流经鄂尔多斯市乌审旗段,便有了一个更形象的名字——萨拉乌苏河。唐代陈陶《陇西行》中“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的诗句,使无定河名满天下。萨拉乌苏河流过的地方,形成许多沟湾,一个个沟湾流传的动人故事,让游人惦念而来,其中滴哨沟湾最引人入胜。
滴哨沟湾处于萨拉乌苏河谷南端,这里曾出土世界闻名的披毛犀化石。这里是往来靖边、榆林、盐池古商道的必经之处,每当河水大涨时,商队常被挡住去路,于是人们开凿了一个地下过水通道,水下泄时发出哨音,因此这个地方被叫做滴哨沟湾。
根脉传承不断,文脉延绵不休,商脉长盛不衰。鄂尔多斯市、乌审旗两级政府凭借萨拉乌苏的美景与厚重的历史文化,描绘出令人向往的“诗和远方”。
重点打造萨拉乌苏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萨拉乌苏国家湿地公园,联动统万城遗址,跨省合作共建萨拉乌苏5A级文化旅游综合体;打造“呼包鄂榆”区域协同发展的标杆示范项目,走出一条“景点互动、文景一体、古今尽阅、内外融通”新型文旅发展之路……一系列让文旅“出圈”的举措步步推进。
“清晨,金色的阳光洒在水草丰茂的萨拉乌苏,‘河套人’从梦中醒来,开始一天的忙碌。女人们一边照顾孩子,一边采集可食的植物根茎和种子。男人们,有的在打制石器,有的在修整工具,有的在切割捕获的猎物……夜幕降临,忙碌了一天的人们围坐在火堆旁,用树枝挑着肥嫩的羚羊肉烧烤,诱人的香味四处弥漫……”走进鄂尔多斯市乌审旗正在布展的萨拉乌苏遗址博物馆,一组“河套人”生活复原图让人穿越时空隧道,感受日月轮转。
以文物共情,让历史说话。鄂尔多斯市博物院副院长甄自明认为,作为文物活化利用的重要载体,博物院承载着“让文物、遗产、古籍活起来”的重要使命,是文旅融合的重要抓手。
文旅融合需要高质量的文化支撑,特别是需要优秀文化的滋养。
“放大视野,鄂尔多斯市地处黄河‘几字弯’的怀抱,是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上的璀璨明珠,从旧石器时代‘萨拉乌苏遗址’,到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的‘朱开沟遗址’,以及不同时代的长城遗址、激扬跌宕的红色文化等文化遗产资源分布密集,传承有序。黄河文化、草原文化、长城文化等塑造的‘北疆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薪火相承。”鄂尔多斯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李芸说,鄂尔多斯旅游资源“气场”满满。
让历史记忆融入现代生活、用资源禀赋激发地区活力、以文化IP赋能产业发展……鄂尔多斯市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将文化理念、文化元素、文化符号融入旅游项目建设中,文旅融合焕发“新活力”:仅今年上半年,共计接待游客1322.84万人次,较2022年同比增长216.74%;实现旅游收入162.81亿元,较2022年同比增长294.98%。
黄河流到哪里,就将文化传播到哪里。黄河文化涵养了“河套人”,而“河套人”同样也丰富着黄河文化,带给我们自信的底气和前行的力量。萨拉乌苏河,这条永恒不息的生命之流,正见证着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时代传奇。
总策划:王登华
总监制:刘婧
执行总监:吉莉
记者:周秀芳 刘春 王连英 于海东
摄影 摄像:马骏驰 贾奕村 韩晓宇 王皓
制图:苏昊 庄圆
新媒体呈现:李珍
部分素材来源:萨拉乌苏考古遗址
公园管理局
内蒙古日报社
鄂尔多斯市文化和旅游局
联合出品
相关新闻
- 2020-03-19鄂尔多斯博物馆:聆听草原文明牧歌
- 2023-07-20一个个“中国首次”“世界首次” 还原“千年真实”
- 2023-07-17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新发现古人类顶骨化石
- 2023-07-04上船!从广州出发 还原“南海I号”航行轨迹
新闻推荐
- 两岸产业交流对接系列活动在江苏举办2024-11-22
- 事关中国和东盟 这个论坛首次“亮相”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2024-11-22
- 中国同巴西、南非、非盟共同发起开放科学国际合作倡议2024-11-22
- 【图解】从多个“首次”看中国经济企稳回升2024-11-21
- 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在苏州举办台商座谈会2024-11-21
- 台北多辆公交车登出大幅广告 要求废除2019版课纲2024-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