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Observe

“同根同祖同源,和平和睦和谐”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我祖勋德,泽被八方……” 4月22日,中国传统历法农历三月初三,癸卯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河南新郑黄帝故里隆重举行。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原常务副主席齐续春作为主拜人,代表亿万华夏儿女恭读拜祖文。来自中国内地(大陆)和港澳台的歌手与来自56个民族的演员以及少年儿童合唱团、百名混声合唱团一起,随着庄严悦耳的音乐齐声高唱《黄帝颂》。

 

“同根同祖同源,和平和睦和谐”

 

这是4月22日拍摄的癸卯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现场。(图片来源:新华社)

 

与新郑黄帝故里举行拜祖大典的同一天,中国台湾地区的癸卯年恭拜轩辕黄帝大典在桃园黄帝雷藏寺举行。100位学生高举百家姓旗帜陆续进场,旗海猎猎、招展如云。中国国民党前副主席胡志强先生受邀担任大典主拜官,带领与会代表齐声恭颂拜文:“炎黄子孙不忘本,两岸兄弟一家亲。中华儿女肩并肩,千秋事业心连心……”

 

澳门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分别组织了恭拜轩辕黄帝大典。4月15日,癸卯年澳门恭拜轩辕黄帝大典在旅游塔举行,30名小学生挥毫泼墨书写“炎黄子孙共条根”“华夏儿女一家亲”等,彰显澳门青少年“寻根、固魂、筑梦”的精神追求。4月16日,在香港新界乡议局大剧院举行的癸卯年香港恭拜轩辕黄帝大典上,香港爱国爱港歌手领唱《龙的传人》,全场人员动情共唱“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

 

四海一脉归故里,万姓同根拜轩辕。海外华侨华人分别举行了拜祖大典。4月2日,第八届海外炎黄子孙拜祖大典在美国旧金山市府广场举行;4月8日,癸卯年泰国华侨华人拜祖大典在曼谷普宁同乡会大礼堂举行;4月9日,癸卯年英国华侨华人恭拜轩辕黄帝大典在伦敦唐人街广场举行;4月15日,癸卯年澳大利亚华侨华人恭拜黄帝大典在悉尼马里克维尔市政厅举行。

 

“同根同祖同源,和平和睦和谐”

 

4月22日,演员在癸卯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上表演。(图片来源:新华社)

 

“同根同祖同源、和平和睦和谐”,是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华侨华人今年举办拜祖大典的共同主题。癸卯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组委会执行副主任兼秘书长、郑州市政协副主席王万鹏说:“寻根拜祖,慎终追远,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更是增强文化自信的时代呼应。”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全国政协委员吴志良说:“黄帝文化是连接亿万华人的精神纽带。通过拜祖活动,大家认识到无论身处何处都是同根同祖的炎黄子孙,应该万众一心,奋发图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贡献。”在台湾首次参加恭拜活动的白德华先生说,轩辕黄帝是两岸同胞共同的祖先。每年定期祭拜黄帝,能让台湾民众清楚地知道自己从哪里来,了解两岸历史和文化的密切联系。白德华先生还说,鉴于目前的两岸关系,大家又经历过三年疫情的阻隔,我们现在非常需要更多类似的活动联结两岸同胞。

 

在中华儿女的心灵深处,轩辕黄帝的地位非常崇高,黄帝文化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今天海内外的中华儿女寻根拜祖,就是崇祖怀德、慎终追远,就是在共同推动中华文明根脉永续,共同祝福中华大地国泰民安。作为同根同祖同源的炎黄子孙,无论身居世界何方,根植于血脉中的共同精神信仰和传统文化基因是改变不了的,也不可能被任何外在的力量所割裂,因为和平和睦和谐,始终是炎黄子孙追求的共同目标。(作者:常滨)

怎么“去中国化”?连“台湾”这个名字也是中国人取的!

2023-04-24

怎么“去中国化”?连“台湾”这个名字也是中国人取的!

 

“怎么可能使用中国字词?”发出这句反问的,是民进党当局教育部门负责人潘文忠。起因是有深绿民代发现台湾初中生物教科书中,将马铃薯说成了土豆。

 

对于这则消息不少大陆网友可能看不太懂,马铃薯不就是土豆吗?实际上,在台湾地区土豆被称为马铃薯,而花生在闽南语中的发音则为土豆。台教育部门负责人与深绿民代之间的这番问答,就是从这里搞出来的。

 

深绿民代的质疑是,教科书里怎么能用大陆的习惯用语?而台教育部门负责人的回应则迎合了这一观点,强调台湾教科书不应该也不可能用大陆用语。他们在问答过程中还刻意将大陆用语称为“中国字词”,暗示大陆是中国,台湾是台湾,典型偷渡“两国论”。

 

只不过,在舆论看来,这两位“台独”政客的表演越是认真,就越是可笑。一方面,关于马铃薯是土豆的含义,本就写在了台湾词典当中,这是基本事实;另一方面,两岸用语相互影响更是交流交往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何必大呼小叫?

 

两岸有很多词汇看起来一样但含义不同,比如“窝心”这个词,一般大陆人理解是难受的意思,而对台湾民众来说则是暖心的意思。有时同样一个事物,两岸说法也会有些区别,比如大熊猫,在台湾要被叫做猫熊。

 

不光两岸如此,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各个省市地区方言用语本就存在不少差异。这些差异不仅没有造成分裂,反而增加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和多元性。

 

有评论指出,没想到岛内执政党官员,一牵涉到对岸的人情世故就抓狂,把鸡毛蒜皮小事视为安全危机要查办。自从两岸通婚、通航、通商后,往来热络,语言文化自然像长着翅膀似地飞来飞去,让彼此有互相欣赏与学习的机会,这不能说是“认知作战”,毕竟多认识一种地方语言,就多一分理解与包容,不至困在小岛上坐井观天。

 

不管是马铃薯、土豆还是花生,都是中国人命名的,连“台湾”这个名字也是中国人取的,“台独”政客自己也在说中国话,写中国字,他们要“去中国化”,去得完吗?去得了吗?(文/关其行 审校/许辉)

展开全文

台湾史青年学者研讨会闭幕 台湾学人称两岸史学交流很有意义

2023-04-24

中新网福州4月23日电 (记者 李晗雪)第二届台湾史青年学者研讨会23日闭幕。此次会议云集资深专家,却将多数论文报告机会交给两岸青年学者和学生,而安排资深学者充分点评指导。作为主办方之一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台湾史研究室主任李细珠表示,会议正意在培养两岸台湾史研究青年人才,希望他们成为以正确史观推进台湾史研究的力量。不少与会台湾青年学人表示,收获了扎实建议亦拓展了研究视野。

 

台湾政治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生卢梓满的会议论文聚焦抗战时期日本如何利用台湾、作为加强广东占领区社会控制的“后方”。他表示,此次有幸参会,他得以改正论文的不足之处,更好地开展后续研究。

 

台籍学者、浙江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尤淑君此次作为论文评议人参会。她认为,与上届青年学者研讨会相比,此次会议论文题目更加多元,不限于政治外交,也注意到社会经济、语言文化、历史记忆等领域,表明台湾史研究的发展更加宽广;并且,发表者更为年轻化,还有3位硕士生发表论文,显示台湾史研究正向下扎根、逐步成长。

 

她特别谈道,不少台湾青年学者突破各种困难、积极参会,可见海峡两岸学术交流逐渐恢复,两岸学者交往始终紧密。

 

李细珠表示,本次会议体现出两岸青年学者对台湾史多角度的观察与探讨,“他们思想敏锐,视角独特,在史料挖掘、运用上都很下功夫。”

 

李细珠说,台湾历史是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台湾史研究,最重要的是要坚持正确的历史观;令人欣喜的是,众多台湾史青年学者能够坚持唯物史观,反对“台独”史观,在浩繁的史料中还原真实的台湾历史。他也期望,未来有更多台湾青年学者参与到两岸学术交流中。

 

本次研讨会由孙中山基金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史研究中心及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主办。(完)

展开全文

癸卯年恭拜轩辕黄帝大典在台湾桃园举行

2023-04-24

新华社台北4月22日电(记者章利新、尚昊)“三月三,拜轩辕。”癸卯年恭拜轩辕黄帝大典4月22日(农历三月初三)在台湾桃园举行。岛内各界代表会聚黄帝雷藏寺,以庄严仪式阐扬两岸“同根同祖同源、和平和睦和谐”之主题。

 

上午9时50分,桃园黄帝雷藏寺钟鼓齐鸣,恭拜仪式正式开始。典礼仪轨沿承古制,众礼生依序进行上香礼、三献礼、恭读祝文、饮福受胙等26道传统古礼,虔诚恭拜轩辕黄帝,体现对中华传统礼仪及文化的传承。

 

“炎黄子孙不忘本,两岸兄弟一家亲。中华儿女肩并肩,千秋事业心连心……”中国国民党前副主席胡志强先生受邀担任大典主拜官,带领现场与会代表齐声恭颂拜文。他对记者表示:“恭拜黄帝大典提醒我们都是炎黄子孙。无论过去了多少年,我们都不能忘本,都要慎终追远,怀念祖先。”

 

在庄重典雅的古乐声中,各界代表依次向轩辕黄帝行上香礼、三鞠躬,表达对黄帝始祖的追思与景仰。桃园市民政局局长刘思远表示,轩辕黄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始祖,五千年前他抚万民、度四方,带领先民创文字、定历律、制舟车等,肇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值得我们一直缅怀。

 

在活动现场,来自新北市庄敬高职的学生们表演热情振奋的旗舞“鸿图大展,旗开得胜”;100位学生高举百家姓旗帜进场,旗海猎猎、招展如云;少数民族谢神表演“欢庆丰饶,硕果满圆”以舞蹈感念始祖功德……

 

主办单位表示,期许透过青年学子参与拜祖,能够让年轻一代以一颗不忘本的心去了解和记忆中华民族千年融合的历史与文化,缅怀先贤,弘扬慎终追远的传统美德。

 

第一次参加恭拜活动的白德华先生对记者表示,轩辕黄帝是两岸共同的祖先,每年定期祭拜黄帝能让台湾民众更加了解自己从哪里来,了解两岸历史和文化的密切联系。“在目前的两岸关系下,经历了疫情的阻隔,我们现在需要更多这样的活动联结两岸。”

 

轩辕黄帝被尊奉为“中华始祖”,相传农历三月初三是黄帝出生与建都的日子。台湾轩辕黄帝拜祖大典筹委会每年举办恭拜活动,今年已迈入第十届。

展开全文

湘台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火热开展

2023-04-24

新华社长沙4月23日电(记者阮周围)传统诗词、历史文化、民风民俗……22日下午,“文化同根 青春同梦”湘台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决赛在湖南师范大学举办,台湾学生和大陆学生组队参赛,选手们全力以赴,奋勇争先,呈现了一场精彩比赛。

 

决赛设置基础问答、诗句配对、诗句辨别及补全、终极抢答等环节,现场的氛围热烈活泼。观众们也跟随各类问答,从一首诗、一句谚语、一段历史典故中汲取文化养分,上了一堂生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

 

最终,湖南中医药大学参赛队伍获得一等奖,湖南师范大学参赛队伍获得二等奖,中南大学、湖南大学和湘潭大学三支参赛队伍获得三等奖。湖南师范大学师生代表还进行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表演。

 

本次竞赛于4月初正式启动,以诗词、历史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为考察内容,在全省高校中开展。经过初赛选拔,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湘潭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等5所高校25名高校学生,采用台湾学生和大陆学生组合参赛的方式,组成5支参赛队伍进入竞赛决赛,其中台湾学生占比40%。

 

中共湖南省委台湾工作办公室主任曾智夫表示,本次活动既促进湘台大学生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也增进了两岸学生们之间的交流了解。希望在湘台生们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更好地在大陆追梦筑梦圆梦,展现台青担当。

 

本次知识竞赛由中共湖南省委台湾工作办公室、共青团湖南省委主办。据悉,所有获奖队伍将参与暑期举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营活动。

展开全文

日华文学——书写乡愁 传承文化

2023-04-24

日华文学——书写乡愁 传承文化

图为《日本华文女作家散文精选》发布会参会者合影。受访者供图

 

华文文学指全世界范围内以华文作为工具从事的文学生产,日华文学是其中的重要一支。

 

近日,《日本华文女作家散文精选》发布会在名古屋隆重召开。本次活动由日本华文女作家协会承办,来自不同地区的众多专家学者与会,展示了日华文学作家们的实力和成果,成为日华文学大步迈向世界的新契机。

 

“漂泊孤岛” 日渐繁荣

 

日华文学的发展与赴日留学生密切相关。从1896年第一批中国留学生前往日本至今,日华文学发展已逾百年,但当代日华文学相较海外其他地区的华文文学在整体上却略逊一筹,甚至被旅日学者廖赤阳喻为“一座漂泊的孤岛”。这在日本华文女作家协会会长弥生看来是极为遗憾的一件事。

 

“中国的留日学生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却‘失踪’在当代文坛,这与一段时期里的中日邦交非正常化有关。”华侨大学教授陈庆妃说,“上世纪80年代,留日潮重新涌动,但留日作家作为一个群体却鲜少受到关注。”

 

“上世纪80年代之后,日华文学开始蓬勃发展,但世界华文文学史对其书写却相对欠缺,造成了日华文学文献知识供给和自身发展的极不相称。”弥生说。这种不相称导致世界华文文学圈对日华文学实力的错误估计。

 

事实上,以日本华文文学笔会为中心的日华文学界近年来人才辈出,创作成绩斐然。第二届世界华文文学大会上,新华侨作家李长声与陈永和荣获中山文学奖。黑孩、亦夫、华纯等知名作家不断推出新作,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日前,日华女作家协会会员元山里子的新书《幸子太太眼中的幸福》也走出国门,在意大利一年一度的东方节展出,受到当地众多读者的关注。

 

弥生表示:“目前,我们将工作重点放在新一代华文作家的培养上,利用现有的作家笔会,定期举办散文征文、诗歌朗诵会、文学研讨会等活动,鼓励青年作家们以各种文学形式书写自己的生活和经历,促进日华文学的进一步发展。”

 

在一代又一代华人作家的努力下,新世纪的日华文学日渐繁荣。

 

纾解乡情 引发共鸣

 

“梦绕高山月,心萦故园秋。旅情若江水,无日不东流。”弥生说,“华文文学是海外移民群体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是其能度过最初异地生活的精神支撑。”

 

弥生1984年赴日本留学。语言不通与生活窘迫不能阻挡弥生对广阔世界的渴望,但在夜深人静之时,“乡愁”却始终萦绕在她心间。弥生通过写作释放情绪。

 

对华侨华人而言,华文文学是一面能反映当地移民生活的镜子,也是满足他们精神需求的重要窗口。华文媒体与刊物的出现为日华文学作家们提供了发表作品的园地,《新华侨》《东方》等刊物是他们大展身手、纾解乡情的地方。

 

“在异国他乡,无论工作还是生活都在当地语言下进行,文化与思想的隔阂始终存在。”弥生说,“华文是我们的母语,在华文世界里与他人分享生活或感悟,我们才能体会到自己其实并不孤独。”在她看来,华文文学写作的意义也在于此。基于作家真实生活经历写出的作品会引起海外华侨华人的共鸣,给他们带去温暖和慰藉。这种共情性,正是考量作品好坏的标准之一。

 

华文文学在日本逐渐兴盛,不仅纾解了华侨华人对家乡的思念,更在潜移默化中保证了中华文化在华人群体中的延续和传承。

 

除了直接的文字表达,中华文化还借助节日的力量根植在华侨华人心中。弥生表示:“虽然生活在海外,但我们仍在春节思念家乡,在清明怀念故乡故人,在端午重温传统文化,在中秋分享团圆的喜悦。”这些为华侨华人所熟知的传统文化符号与其生活环境相互交融并建立联系,从而促进中华文化血脉绵延不绝、生生不息。

 

交流碰撞 探索突破

 

日本的华文作家们带着“乡愁”走进日本。“华文不应只停留在‘实用’层面,华文文学作家面对历史、人性等问题的思考,会产生不同于本土作家的角度与深度。”弥生说。

 

日本新华侨作家陈永和1987年赴日本留学并定居至今。对她而言,日本是她看世界的第二双眼睛。她的《一九七九年记事》向读者展示了当年人物的命运。弥生认为,陈永和长期旅日,异国文化的感染使其能够以国际性的文化视野来反思现代社会。这种特质往往会使文本更具有文学价值,更能发挥好桥梁作用,让世界听到中国声音,读到中国故事。

 

进入21世纪,海外华侨华人群体发生了许多新变化。生于中国、移民海外的第一代华侨逐渐故去,生于斯、长于斯的华侨后裔渐成主流。由于在不同文化语境里生长,华侨后裔一般很难维持对故土的亲近。在弥生看来,对两代华侨华人间差异的探索于华文文学而言是一种突破与转折,《邻家的橄榄树》正是一次尝试。

 

弥生以中日两国不同文化为背景,书写了上世纪80年代中期来日本留学的晓琳和女儿夏生的冲突。“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长大的第一代侨民和生于斯、长于斯的二代移民在思想和观念上有诸多差异。”弥生说,“尽管由于篇幅限制无法进行更深入的探索,但这是一个可贵的尝试。”

 

浙江大学文学院教授金进评价说:“日本华文作家以华文为旗,延续着日华文学的文脉,也展示着中文创作在异域空间里的无限可能性。”

 

花果飘零,灵根自植。弥生感叹:“在全球化语境下,日华文学有着不同于海外其他地区的独特价值。华文作家们在‘风骨与物哀之间’生存与写作。这种心路历程,其意义并不仅是华文文学得以在海外拓展,更是中国文学自身在海外的深入与‘生长’。”

 

(杨 宁 张佳妮)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