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Observe

两岸经济唯有继续加强合作才能更多造福两岸同胞

在20日闭幕的2022两岸企业家峰会年会上,与会的两岸嘉宾一致认为,三十多年来,两岸经济合作的领域逐步扩大,产业分工合作关系更加密切,产业依存融合不断提升,两岸之间经济脱不了钩、断不了链,唯有继续加强合作才能更多造福两岸同胞。

 

近十年来,大陆出台了多项惠台政策和措施,不仅惠及台商台企,更是使大陆成为台湾最大出口市场、最大岛外投资目的地和最主要贸易顺差来源地。台商在大陆投资项目总数达12.4万个,增加了近45%。在大陆的许多台企还增资扩产,仅今年在大陆上市的台企就新增了9家,使在大陆上市的台企总数达到58家。与此同时,两岸贸易额大幅增长,由2011年的1600亿美元增长到去年(2021年)的3200多亿美元,翻了一番。两岸企业家峰会大陆方面理事长郭金龙说,面对复杂严峻的形势和多重超预期因素的冲击,大陆稳住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盘,从今年1月至11月,两岸贸易额达到2945亿美元,这充分表明大陆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郭金龙说,两岸经贸合作充满动力和机遇,也符合两岸同胞的利益福祉。

 

两岸经济唯有继续加强合作才能更多造福两岸同胞

 

两岸企业家峰会台湾方面理事长刘兆玄出席了2022两岸企业家峰会年会开幕式并致辞。刘兆玄说,由于新冠疫情不断蔓延、中美贸易战及科技战加剧、全球产业链分工态势丕变,加上气候变迁、通货膨胀、俄乌战争等各种复杂多变的危机接踵而至,导致世界经济格局严重不确定,阻扰了全球经济的正常运行,也影响了两岸产业的交流合作。两岸如何携手合作,逢凶化吉、转危为安,考验着两岸产业的智慧和韧性。刘兆玄提出四点建议:一是深化双边经贸交流,拓展未来新兴商机。二是加速数字绿色发展,推动产业创新链合作。三是协助拓展内需市场,积极掌握新的商机。四是落实各项惠台措施,纾解台商经营困难。刘兆玄还表示,许多台商都希望疫情之后两岸能尽速开放航点、增加航班,让人员交流和贸易往来恢复正常,以便企业展开新的冲刺。

 

据台湾当局经济事务主管部门20日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1月,台湾地区的外销订单总金额为501.4亿美元,同比减少了153.6亿美元,下降23.4%,是连续三个月的负增长。台湾淡江大学财金系教授李沃墙分析了今年两岸经贸数据,并说由此可以看出台湾对大陆经贸的依赖程度有增无减。如果两岸关系一直无法修补,特别是民进党当局不尽快改变目前执行的两岸关系政策,那么未来对台湾经贸的影响会越来越大。

 

两岸经济唯有继续加强合作才能更多造福两岸同胞

 

日前,台湾《经济日报》举办了“2023年经济关键字预测”票选活动,“韧”字以最高票当选。报社总编辑费家琪表示,这体现了台湾各界期勉经济在多重不确定因素下能够实现逆势成长。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继续致力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深化两岸融合发展。这为两岸经贸合作提供了强大的信心支撑,也为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两岸中国人是一家人,两岸产业优势互补,只有团结起来,坚定不移地继续加强交流与合作,才能更多造福两岸同胞。(作者:左镇)

两岸年度汉字“思”与台湾年度代表字“涨”

2022-12-15

由两岸相关机构共同主办的年度汉字日前在台北揭晓,“思”字以最高票当选2022海峡两岸年度汉字,代表着在疫情阻隔之下,两岸、异地的相思,同时对两岸关系的前景也需要深思。与此同时,“涨”字获选台湾地区2022年度代表字。据台媒报道,对于台湾来说,2022年可谓多事之年。在俄乌战争、能源吃紧以及疫情冲击的三重影响下,“物价上涨”最能代表当前台湾的社会面貌。“思”与“涨”,均由两岸民众投票选出,可以说体现了民众的真实感受和代表了广泛的民意。

 

先说说台湾年度代表字“涨”。民进党当局执政不力,乱象横生。鸡蛋涨、电费涨、肉价涨……台湾地区的物价涨个不停且居高不下,迭加薪金缩水,百姓苦不堪言。据台湾统计部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1月,台湾地区CPI为2.35%,连续16个月超过2%的通胀警戒线。有台媒报道说,已经有17项民生物资年平均涨了6.53%。另外,预计台湾地区今年第四季度出口将出现两年半以来的首次负增长;台湾地区明年的经济增长保不了“3”,而且会远远低于“3”。

 

两岸年度汉字“思”与台湾年度代表字“涨”

 

“涨”,不仅是与民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商品价格齐“涨”,台湾民众对民进党当局不满的民怨也在增长,这种情绪从今年推选的年度代表字就可以看出。除了高居榜首的“涨”,此次票选第二到第十的代表字依序为“撑”“骗”“假”“望”“盼”“困”“乱”“转”“伪”。台湾媒体和网友感慨,“这十个字充分代表台湾现在有多乱”“今年从疫苗到选举,怎么看都该选‘黑’”“听蔡英文说,(台湾)今年是二十年来经济最好的”“‘骗’字每年都在前五,笑死了”。

 

再来看海峡两岸年度汉字“思”。思,是亲朋相思,是对两岸关系深思,同时也是两岸民众对民进党当局一手造成两岸关系紧张、两岸交流往来不畅的控诉。民进党当局意欲“台独”,变本加厉打“抗中保台”牌,企图与大陆“脱钩”。三年疫情,无数的“小明”(指两岸婚生的孩子)在民进党当局的层层阻挠下久久不能赴台湾与家人团聚;分居两岸的夫妻因为民进党当局对两岸配偶出入境的苛刻条件而难以相聚;两岸民众、特别是台湾民众和台商台企往来交通需要经过的“小三通”(指福建沿海与金门、马祖地区直接往来的通道),也在2020年初就被民进党当局单方面中断,至今没有恢复。近日,台湾行政机构负责人苏贞昌竟然口无遮拦说大陆疫情严峻,贸然重启“小三通”恐让对岸民众“来台抢药”。此言一出,引起网友们哄堂大笑并纷纷留言说“苏贞昌是自己吃药吃多了”……

 

两岸年度汉字“思”与台湾年度代表字“涨”

 

持续加强两岸交流和往来是两岸绝大多数同胞的共同愿望。据最新民调结果显示,台湾有70.2%的民众赞同重启“小三通”。台湾多所大学校长也表示希望能在2023年重启“陆生来台读书”,让年轻一代有更多的机会增进了解。台湾私立科技大学校院协进会理事长、台湾龙华科技大学校长葛自祥表示,两岸教育交流不该中断,“只有增进彼此了解,未来发展才会更好”。

 

台湾中时新闻网最近发表署名文章说,在金门大学校园,我们看到“战争无情,和平无价”八个大字,笔者期盼两岸应该尽速恢复各项交流合作。相信只有交流才能互利互惠、只有合作发展才能创造多赢局面。文章还说,当人民觉得“民主进步党”已经名不副实,那么,“下架民进党”便会成为台湾人民的最大共识。(作者:常滨)

展开全文

“九二共识”30周年论坛在香港举行

2022-12-06

“九二共识”30周年论坛5日在香港举行。来自内地、香港与台湾的百余位知名人士和专家学者,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共同探讨“九二共识”的思想内涵、历史意义与实践启示。

 

1992年,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受权就在两岸事务性商谈中表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事宜进行协商。经过当年10月香港会谈及其后一系列函电往来,达成了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后来被概括为“九二共识”,其核心要义是“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张志军在视频致辞中表示,“九二共识”是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共识,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决反对“台独”的共识,是为两岸同胞谋福祉的共识。3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坚持“九二共识”,赞成一个中国原则,两岸关系就能改善发展,台湾同胞就能受益;否认“九二共识”,背离一个中国原则,就会导致两岸关系紧张动荡,损害台湾同胞切身利益。不管台海局势如何变迁,“九二共识”始终是改善和发展两岸关系的定海神针。

 

香港中联办副主任罗永纲致辞时表示,香港是“九二共识”达成过程的重要见证地。由于香港区位优势明显,经济结构独特,港台经贸互补、文化同根同源,香港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发挥着重要作用。香港同胞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分子,有责任有义务继续积极作为、贡献智慧、发挥作用,坚定支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持续推动港台各领域交流合作,讲好“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香港故事,共同推进祖国统一的正义事业。

 

中国国民党前主席洪秀柱在视频致辞中表示,“九二共识”非常明确地界定了两岸关系的根本性质,也就是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两岸在开放交流以来,因为有了“九二共识”这个互信的基础,双方才能够暂时搁置分歧,敞开交往与对话的大门,共同构建互利共荣的美好愿景。我们期待两岸未来能够持续深化“九二共识”,为和平统一创造更有利的环境与条件。

 

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陈国基致辞时表示,“一国两制”最初是中央针对解决台湾问题提出来的,但最先在香港付诸实施。事实证明,“一国两制”是香港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安排,是行得通、办得到、得人心的。香港同胞将一如既往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祖国和平统一作出新贡献。

 

两岸和平发展联合总会理事长陈赵满菊致辞时表示,我们都是中国人、一家人,希望广大台湾同胞团结起来,认清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历史必然趋势。

 

在专题演讲环节,中评智库基金会执行长罗祥喜、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特聘教授刘国深、国际华商协进会会长罗台秦、香港中观研究所所长刘澜昌,围绕“九二共识”的历史经纬、核心要义、现实作用以及做好反“独”促统工作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分享。

 

此次论坛由两岸和平发展联合总会与中评智库基金会联合主办。

 

新华社香港电 记者刘明洋、梁文佳

展开全文

两岸经贸合作成果丰硕 台商台企会有更好前景

2022-11-23

今年是两岸开启民间交流35周年。三十多年来,两岸经济融合发展不断走深走实,经贸合作取得丰硕成果。未来,台商台企在大陆的发展前景会更好。

 

经济合作是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两岸交流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两岸关系正向发展的重要动力。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台商台企西进大陆投资发展的热潮不断,促成了两岸经贸快速发展。从统计数据上看,台商台企累计在大陆投资超上千亿美元(不包括第三地转投资等);大陆现有各类台企数万家,为中国大陆的经济发展、产业升级、财政税收和劳动力就业等做出了很大贡献。去年,两岸贸易总额创历史新高,台湾地区对大陆出口总额2499.79亿美元,较前一年增长24.7%;台湾地区自大陆进口总额783.64亿美元,增长了30.4%,进出口增速皆创十年来新高。

 

两岸经贸合作成果丰硕 台商台企会有更好前景

 

日前,2022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大健康”论坛——“数字健康 智引未来”海峡两岸大健康产业高峰论坛在浙江温州举行,来自海峡两岸的医学、健康领域专家学者、在温台商台青代表等160余人齐聚瓯江之畔,共谋共话海峡两岸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图片来源:中国台湾网)

 

值得骄傲的是,去年两岸经贸合作的成绩是顶住了一系列冲击、在巨大的压力下取得的。民进党当局自2016年上台后,大搞“反中”“仇中”,强推“渐进式台独”路线,力促“两岸经济脱钩”。美国为了遏制中国崛起,采用高额征税、科技封锁等手段疯狂打压中国经济。在这两股势力合力的作用下,那些从事台湾接单、大陆生产、出口美国经贸模式的台商们遭遇到巨大压力。当然,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令所有企业的正常经营生产都承受了巨大考验。不过,面对阻碍重重的两岸经贸顶住压力并展现出了巨大的韧性,这得益于大陆是台最大出口市场、是台最大贸易顺差来源地的格局进一步稳固。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超预期因素的冲击,大陆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快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措施,保证了国民经济持续恢复且总体运行在合理区间。前三季度,大陆国内生产总值超过87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其中,第三季度同比增长3.9%,经济稳健恢复并明显回升,两岸经贸合作持续发展。据海关总署统计,今年前10个月两岸贸易额达2710.44亿美元,同比增长2.4%。其中,台湾地区对大陆出口2017.59亿美元,自大陆进口692.85亿美元。两岸贸易额、台湾对大陆出口额、台湾自大陆进口额均创同期历史新高。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继续致力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深化两岸融合发展。这为两岸经贸合作提供了强大的信心支撑,也为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经过三十多年的不懈耕耘,两岸经贸互动合作直接带动了两岸社会互动往来,形成了规模巨大的“两岸族”,成为密切两岸关系的庞大群体。特别是近些年来,中国大陆在半导体、新能源、高端新材料等“硬核”科技领域集中发力,为台商台企在大陆开展新一轮投资布局制造了热点和搭建了平台。本月22日,位于长三角北翼、有着300多家台资企业的宿迁,开启了“汇聚两岸匠芯 共筑产业高地”的2022海峡两岸集成电路产业对接会,目的就是推动两岸重点产业链与台资优势产业的深度融合。另外,大陆着力推动的“共同富裕”社会建设,将形成更大规模的中等收入群体,不仅可以带动内需消费升级,也为台湾服务业等创造了更多的发展机会,比如养老、家政、健康、医疗等服务行业都能够从中找到发展机会。大陆各级政府还密集出台了新一轮促进两岸融合发展的惠台措施,在落实台胞同等待遇的同时,从法律上保护台胞的利益福祉。例如江苏省,已经从今年9月1日开始实施《江苏省对台经济文化交流合作促进条例》。这是在全国各省市中,第一个以地方立法形式推出的惠台举措。

 

两岸经贸合作成果丰硕 台商台企会有更好前景

 

多年在大陆发展的台商黄群和(左)与黄启荣(右)父子,已成为两岸茶文化的交流者与传承者。(图片来源:中国台湾网)

 

大陆经济展现出的强大韧性和巨大潜力,是带动两岸经贸合作、特别是带动台湾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完全符合两岸同胞的利益福祉。那些企图唱衰大陆经济、企图推动台湾与大陆“脱钩断链”的言行都是徒劳的。今年9月8日,厦门举行了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之第十五届两岸经贸合作与发展论坛。国台办经济局副局长陈斌华在论坛上表示,“当前台海形势更趋复杂严峻,但我们推动两岸经贸合作的决心坚定不移,行动一如既往。国台办将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持续为广大台商台企提供发展机遇、同等待遇。”商务部副部长王受文表示,两岸经贸合作潜力巨大,亦有非常好的基础。商务部非常重视台企的需求,将通过各种渠道推进两岸经贸合作,相信未来台企会有更好的发展前景。(作者:沐穹)

 

 

展开全文

两岸交流是民心所向

2022-11-21

大陆赠台大熊猫“团团”不幸于本月19日下午1时48分离世,两岸许多民众通过各种方式表达了对“团团”的强烈不舍和哀悼。然而,作为台湾地区领导人的蔡英文对“团团”的离世却默不吭声、无动于衷、不闻不问,连一句悼唁的话都没有。对于蔡英文的冷血表现,岛内资深媒体人在脸书发文说,2021年,美国总统拜登的宠物德国牧羊犬离世后, 蔡英文第一时间留言殷切哀悼,她对拜登宠物狗的热情与对国宝熊猫“团团”的冷血,简直如天壤之别。“一个人的意识形态能把最起码的人性都淹没,真是可悲可惧。”

 

2005年5月,时任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陈云林受权宣布,大陆同胞将向台湾同胞赠送一对大熊猫。在17只候选大熊猫中,一只爱哼哼叫的“帅哥”和一只平衡木冠军“美女”最终胜选。2006年的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1亿多人次的观众踊跃投票为两只大熊猫取名,最终确定叫“团团”和“圆圆”。2008年12月,带着大陆同胞的厚爱,“团团”和“圆圆”赴台,得到了台湾民众的喜爱,成为台北市动物园的“明星”。十几年来,大熊猫“团团”“圆圆”带领着它们的后代“圆仔”和“圆宝”,陪着台湾民众欢笑、成长,治愈了许多人的心灵,甚至有粉丝每天到动物园记录大熊猫一家的可爱模样。

 

两岸交流是民心所向

 

赠台大熊猫“团团”刚到台北动物园时的影像(资料照片)。新华社发(台北动物园供图)

 

“团团”不幸离世让许多网友伤感不已。有大陆网友回忆当年参加投票为大熊猫取名字的情景,有台湾网友回忆和“团团”共同成长的经历,更多的网友则用多种方式依依不舍地与“团团”告别。照顾“团团”的保育员称“团团”是“很乖很乖的小孩”。台湾地区前领导人马英九、国民党前主席连战、台北市长柯文哲等人也分别对“团团”的离世表达不舍与哀悼。

 

20日,香港中评社发表快评说,“团团”“圆圆”赴台安家,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象征。多年来,它们给台湾同胞带去了无数欢乐和美好记忆,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使者!两岸应该继续进行大熊猫保护的交流合作、深化两岸融合发展!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加强交流合作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许多网友表示“愿两岸文化交流开花结果,不因‘团团’离世而暂停”。马英九办公室日前表示,期盼未来两岸之间能有更多的“团团”促成两岸融合、人民交流,也期盼民进党当局切实推动两岸民间交往,化解政治对立。连战办公室表示,连战对“团团”离开大家相当不舍并感到遗憾,期待日后能再有大熊猫来台,让大熊猫在台繁衍、持续扎根,两岸关系也早日春暖花开,持续和平交流。

 

两岸交流是民心所向

 

2020年7月6日,参观者在台北市立动物园拍摄大熊猫“圆仔”。当日,台北市立动物园为大陆赠台大熊猫“团团”“圆圆”的孩子“圆仔”庆祝7周岁生日。新华社记者 祁星 摄

 

事实证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加强交流合作,有利于两岸同胞的相互了解和融洽亲情,符合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民进党当局应该清楚地认清这一点。岛内媒体公布的8月和9月两份民调显示,岛内一半以上的民众不满意蔡英文处理两岸关系的表现,三成以上民众认为两岸交流太慢,八成以上民众认为海峡两岸有必要维持沟通管道。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19日就“团团”不幸离世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两岸民心相通、良性互动,应该共同珍惜维护。”所以,民进党当局的明智选择是不要再继续罔顾民众的心声和期盼,而要用行动为推动两岸民众交往做一些实在事。(作者:常滨)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