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Observe

两岸同胞走近走亲走好的交流之路会越走越宽

10月15日至26日,2022两岸汉字文化艺术节在台北孙中山纪念馆举行。艺术节展示了两岸200位名家的书法篆刻作品、少年汉字艺术创作作品以及由27个书法篆刻团体参加的“汉字艺术嘉年华”活动,让参观的民众可以近距离感受汉字和中华文化的魅力。

 

2022两岸汉字文化艺术节由台湾中华文化永续发展基金会和中国艺术研究院共同主办,是两岸之间具有代表性的文化交流活动之一,自2010年开始在两岸轮流举办。在本次活动的开幕式上,台湾中华文化永续发展基金会董事长刘兆玄致辞说,中华文化拥有无尽的宝藏,汉字就是开启宝藏的钥匙。选择汉字作为推动两岸文化交流的着力点,目的是使汉字之美能够在两岸永远传承下去。

 

两岸同文同种同源,两岸同胞血脉相连。汉字是连接两岸同胞血脉的重要元素之一。两岸同胞就是在各种交流中越走越近,加深了感情,增进了融合。党的十八大以来,两岸人员往来和各界交流持续扩大,两岸各领域交流合作和人员往来越走越实。两岸民间交流的最大平台海峡论坛已经连续举办了14届;两岸城市交流的重要平台“上海-台北城市论坛”连续举办了13届。2011年,两岸人员往来710万人次,其中台湾同胞来大陆526万人次;2019年,两岸人员往来约900万人次,其中台湾同胞来大陆超过600万人次。每年有大量台胞来大陆寻根问祖。影视、音乐、美术、创意设计、图书出版、非遗等两岸文化交流活动也蓬勃开展。大陆优秀的影视剧等文化产品深受台湾民众特别是青少年的喜爱。每年有上千人次的台湾演艺人员参与大陆广播电视节目和影视作品的制作。台湾少数民族还参加了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两岸同胞走近走亲走好的交流之路会越走越宽

 

“第十三届大陆古籍艺术类图书展暨丰子恺精品图书文创展”近日在台隆重举办(图片来源:中国台湾网)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加上台湾民进党当局人为设置的重重政治障碍,两岸同胞的往来受到很大影响。为了打破疫情和人为的影响,两岸的线上交流活动逐渐成为两岸同胞交流互动的主要形式,在科技、教育、医疗卫生、体育、宗教和民间信仰、工会、妇女等很多领域和界别,每年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近千场交流活动。在大陆的台胞还积极参与和助力大陆的扶贫攻坚、乡村振兴、支教义诊、赈灾助困、抗击疫情等志愿服务。今年进入十月份以来,海峡两岸的民间交流活动更是越来越多:第六届海峡两岸艺术名家邀请展在台北开幕;2022两岸出版合作交流会暨北京出版集团与台湾中华出版基金会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北京和台湾连线举行;2022年闽台青年朱子文化研学营在福建省武夷山市开营;“汉字青春——青·少年汉字艺术创作展”将于11月2日开始举办……

 

两岸同胞走近走亲走好的交流之路会越走越宽

 

长沙市长郡雨花外国语学校与台北市西松小学日前举办线上艺术交流活动,长台两地300多名演职人员参与演出,近2000名师生同步收看。(图片来源:中国台湾网)

 

两岸同胞血脉相连,血浓于水。中国共产党坚持贯彻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坚定不移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始终尊重、关爱、造福台湾同胞,继续致力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推动两岸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两岸各界越来越多的交流活动,不但深化了两岸社会文化的融合与发展,也给两岸同胞心灵契合带来了新气象,令中华文化不断地传承和弘扬。今后,继续扩大和深化两岸交流、促进融合发展,既是大义,更具大利,两岸同胞走近走亲走好的交流之路会越走越宽。(作者:常滨)

 

 

 

  

积极探索“两制”台湾方案,丰富和平统一实践

2022-10-14

2019年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探索“两制”台湾方案,丰富和平统一实践。习总书记的讲话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目标指明了方向。

但是,民进党当局拒不承认“九二共识”,抹黑“一国两制”,故意错误嫁接“九二共识”和“一国两制”的逻辑关系,顽固坚持“倚美谋独”的错误路线;美国反华的政客也图谋“以台制华”,不断挑动民进党当局对抗大陆,严重破坏了台海局势稳定。在这种形势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探索“两制”台湾方案,丰富和平统一实践,赢得了中国人民包括台湾地区的统派力量以及海外全体中华儿女的热烈拥护,因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我们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也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

首先,探索“两制”台湾方案,是为了实现和平统一。台海局势之所以紧张,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民进党当局破坏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共同政治基础。失去了共同政治基础,两岸之间的官方沟通渠道就被阻塞。和平解决存在了七十余年的台湾问题,需要两岸彼此的积极沟通和商榷。探索“两制”台湾方案,就是为了广泛调动两岸各界有识人士的积极性,增加两岸民众尤其是岛内民众的参与感,争取在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氛围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促进祖国最终实现和平统一。

第二,探索“两制”台湾方案,是为了丰富和平统一实践。“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中国共产党解决台湾问题的大智慧,并已经在解决香港问题、澳门问题的过程中得到了成功的有效实践。在法律保障层面,《反分裂国家法》第七条明确规定:国家主张通过台湾海峡两岸平等的协商和谈判,实现和平统一。协商和谈判可以有步骤、分阶段进行,方式可以灵活多样。台湾海峡两岸可以就下列事项进行协商和谈判:(一)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二)发展两岸关系的规划;(三)和平统一的步骤和安排;(四)台湾当局的政治地位;(五)台湾地区在国际上与其地位相适应的活动空间;(六)与实现和平统一有关的其他任何问题。可见,通过政治谈判和政治协商手段解决两岸之间的分歧是大陆一贯坚持的主张,相信两岸中国人完全有足够的政治智慧共同消除统一进程中的障碍。

第三,探索“两制”台湾方案,为台湾地区描绘了统一后的荣景。民进党当局为了一党私利,一直在岛内民众面前妖魔化统一后的愿景,岛内部分民众确实也对统一后自身的合法权益是否能够得到保护、现有的生活方式是否能够得以继续、现有的社会制度是否不被废除、岛内民众是否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国际事务等等问题心存疑虑。那么,探索“两制”台湾方案,就是为了有效消除岛内民众的疑虑,明确统一后的台湾地区的荣景。中共中央台办宣传局局长、新闻发言人马晓光先生今年9月21日在“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发布会上回答记者提问时,非常具体地讲到:按照“一国两制”实现两岸和平统一将给台湾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马晓光说,和平统一后,“一国两制”在台湾的具体实现形式会充分考虑台湾现实情况,会充分吸收两岸各界意见和建议,会充分照顾到台湾同胞利益和感情。“一国两制”是为解决两岸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而提出的最具包容性的方案,是和平的方案,民主的方案,善意的方案,共赢的方案。按照“一国两制”实现两岸和平统一,将给台湾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台湾同胞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两岸统一后,台湾可以实行不同于祖国大陆的社会制度。台湾同胞可以在和平安宁的状态下生活和工作。祖国大陆将更有条件、更好地照顾台湾同胞。在确保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前提下,台湾同胞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等将得到充分尊重,台湾同胞的私人财产、宗教信仰、合法权益将得到充分保障。所有拥护祖国统一、民族复兴的台湾同胞将在台湾真正当家作主,参与祖国建设,尽享发展红利。两岸统一后,两岸经济合作机制化、制度化更加完善,以大陆市场为广阔腹地,台湾经济发展空间更大,竞争力更强,产业链供应链更加稳定通畅,创新活力更加生机勃勃。长期困扰台湾发展和民生改善的众多难题,可以在两岸融合发展、应通尽通中得到解决。台湾财政收入尽可用于改善民生,多为老百姓做实事、办好事、解难事。两岸统一后,台湾的文化创造力将得到充分发扬,两岸同胞共同传承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交流互鉴、化育后人。台湾地域文化在中华文化根脉的滋养中更加枝繁叶茂、焕发光彩。两岸统一后,台湾同胞发展空间将更大,在国际上腰杆会更硬、底气会更足,更加安全、更有尊严,共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荣耀。马晓光特别表示,必须强调的是,中国的统一不会损害任何国家的正当利益包括其在台湾的经济利益,只会给各国带来更多发展机遇,只会给亚太地区和世界繁荣稳定注入更多正能量,只会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和平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因此,历史会证明,探索“两制”台湾方案,丰富和平统一实践,将有力地推动祖国最终实现和平统一。(作者: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朱松岭)

 

 

 

 

展开全文

台媒注意到:此时人民大会堂响起了掌声!

2022-10-17

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其中涉及祖国统一和台湾问题的表述引起多家岛内媒体高度关注。

 

台媒注意到:此时人民大会堂响起了掌声!

 

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新华社记者 岳月伟 摄

 

中时电子报16日以“习近平:坚持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为题关注二十大报告。报道称,报告共有三次提到台湾问题,其中第一次是在回顾过去五年工作时。《联合报》16日的报道全文引述了这部分内容:“面对‘台独’势力分裂活动和外部势力干涉台湾事务的严重挑衅,我们坚决开展反分裂、反干涉重大斗争,展示了我们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台独’的坚强决心和强大能力。”

 

《联合报》还关注了二十大报告第二次提到台湾问题时的表述:“我们提出新时代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促进两岸交流合作,坚决反对‘台独’分裂行径,坚决反对外部势力干涉,牢牢把握两岸关系主导权和主动权。”

 

中时电子报称,二十大报告第三次提到台湾问题是在“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章节。报告表示:“坚持贯彻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坚定不移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我们始终尊重、关爱、造福台湾同胞,继续致力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推动两岸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人自己的事,要由中国人来决定。我们坚持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选项,这针对的是外部势力干涉和极少数‘台独’分裂分子及其分裂活动,绝非针对广大台湾同胞。国家统一、民族复兴的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祖国完全统一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台湾媒体关注到,习近平说到这里,人民大会堂响起了持久的掌声。

 

上述表述16日成为台媒关注的焦点。“风传媒”、“ETtoday新闻云”等均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作为标题报道。《联合报》称,二十大报告在展望台湾议题时再度强调“两岸同胞心灵契合”,同时强调“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关于二十大报告的内容,“ETtoday新闻云”16日在报道中分析称,两岸学者认为,台湾问题已经被大陆列为重要任务,未来5年内,大陆对台策略不会单纯把“促统”当口号,将会付诸实际行动,但不会“主动”把台海推上火线,关键在于“台独”势力和美国是否越过底线。

展开全文

“宝岛小谢”入职记

2022-10-19

我在台湾台南读了大学本科。本科毕业后,因为看好大陆的就业前景,我来到广州读研。我研究生主攻的专业是国际政治。这个专业的毕业生如果回台湾就业机会不多。经与家人几次家庭会议商量,我决定留在大陆就业。

 

“宝岛小谢”入职记

 

选择在大陆就业的台湾青年谢建鋐

 

我读研第三个学年时,大陆的秋季招聘开始了,各大企业纷纷向应届生提出了自家的招聘需求。应届生在大陆的求职方式与在台湾不同。在台湾,一般会拿到毕业证书后再去向招聘方投报简历(台湾称履历),经过面试来决定是否能够入职。而在大陆,大企业一般会在应届毕业生毕业学年的第一个学期,就开始举办大规模的招聘会,叫秋招。当然,在学生毕业前的最后一个学期,企业还会举办春招。

 

为了选择适合自己的企业供职,读研三的上学期,我就随着求职的众多应届生开始了左手撰写论文、右手竞聘秋招的之路。现在回想起来,那段日子着实过得充实。今天借着这篇小文,我想与读者分享一下我的求职经验。我的体会是,最好能在读研时就看准一个行业,持续深耕,在这个行业里的龙头企业积累实习经验,对这个行业形成自己的论点与看法,这在秋招竞聘及面试的时候很有用。因为秋招面试时,应聘者一般都是初入职场的“小白”(没有经验,白纸一张),对行业没有什么深刻的理解,而你如果能够谈出对行业的了解与认知,就会比其他应聘者多了加分因素。

 

“宝岛小谢”入职记

 

本文作者谢建鋐在上海

 

记得在秋招那段日子,我经常与不同学校的应聘者组成小分队,在线上线下组织开展模拟面试以及面试后的复盘讨论。这种群策群力、团结合作的方式,在台湾校园很少见。事实证明,这个方法非常有效。秋招结束后,我手里握着7个offer(录取通知)!我非常开心,向家人禀报喜讯。因为事先开过几次家庭会议,再加上大家看好大陆就业市场,所以家人一致鼓励我说:“去更大的城市闯闯吧,试试自己的能耐到底在哪里。”我怀揣着家人的美好祝福,离开就学三年的广州,只身前往上海入职报到。

 

我入职的是上海一家知名的房地产公司。入职那天的情景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今年7月11日,正值酷夏,我拉着两大箱行李,满身大汗地来公司报到。说实话,我刚从学校毕业,初入职场,身份的转换本来就让我有些手足无措,再加上我是台胞,能否很好地融入公司文化让我有一丝隐忧,还有就是担心在广州办的台胞证件来上海后会不会行得通。其实,我的担心都是多余的。公司人力资源部门的同事热情接待了我,细心地指导我,帮我将在广州办理的台湾居民居住证更换成了上海派发的证件,以方便在上海购买社保。同事的热情相助,让我收获了步入职场后的第一份温暖。

 

“宝岛小谢”入职记

 

谢建鋐就职的上海公司很快就帮他办理好了上海的台湾居民居住证

 

在公司里上班,同事们称我“台湾弟弟”,或者叫我“宝岛小谢”,让我心里感觉暖暖的。我生长在南方,到上海对我来说就是“北上”了。“北上”的我,生活上遇到很多不习惯:浓油赤酱的本帮菜,我吃不惯;天南地北的口音,我很难一下子反应过来;初秋湿冷的天气,常常引得我喷嚏连连。另外,从学生到职场人的身份转换,我的心态一时难以适应;业务不熟练,更让我产生丝丝焦虑。夜深人静之时,我时常会自我怀疑,怀疑自己的入职选择到底对不对。但是,我是幸运的,公司里遇到的每一位领导和同事都是我的贵人!在他们的带领与帮助下,初入公司的不安与生疏慢慢消弭,我很好地融入了公司的工作氛围。有一次工作到夜里了,我只能就近住宿。上海没有集体供暖,同事担心我夜里着凉,下班后特地从家里拿来一床棉被给我。当时我真的倍感暖心。我想对远在台湾岛内的父母和奶奶说:“请放心吧。我初入上海职场,虽然辛苦,但是这里有着满满的人情味!”

 

现在,我正式入职已经三个月有余。工作中的我,有过高光、有过迷茫、也有过挫败。我以为,初入社会的年轻人,心境上遭受一些困扰是再所难免的,未来的我也一定会遇到其它方面的困难。但是克服这些困扰和困难的过程与办法,将成为我成长道路上积累的人生经验。它们教会我如何面对困难、如何处理困扰,如何迈向胜利与成功。周围的人们给我温暖、给我帮助,在很大程度上也助力我更好地进步和成长。这一切,就是我选择留在大陆就业,决心到上海闯荡的真正意义。(作者:谢建鋐  本文图片均由谢建鋐本人提供)

 

 

展开全文

“我们的故宫”系列中小学教材在港推出

2022-10-11

故宫博物院与团结香港基金辖下中国文化研究院10日联合宣布,推出“我们的故宫”学与教资源项目,引领香港青少年深刻认识国家和世界发展大势,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主人翁意识。

 

活动上,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通过视频致辞表示,故宫博物院与中国文化研究院首次携手合作,推出“我们的故宫”系列教材,机会珍贵且难得。在双方通力合作下,将以故宫为核心的教育资源转化为适合香港教育背景的多元教材,让故宫所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式走进香港校园,加入孩子们的课堂学习中。这是一次开创性的尝试,也是一次积极的文化传播。

 

中国文化研究院院长邱逸表示,相信“我们的故宫”系列教材能够协助学校把握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开幕的热潮,把故宫文化推广到学校,让学生从认识、理解,到欣赏、热爱,继而主动承担起推广中华文化的使命。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董事局副主席李焯芬表示,希望通过不同类型的教材和跨学科文化活动,在每一个年轻人心中建成“我们的故宫”,让他们成为故宫文化的传承者、守护人,将灿烂的中华文明薪火相传。

 

据介绍,“我们的故宫”系列教材多元丰富,包括专题展板、大挂图、影片、动画、工作纸、学习平台等,打通中文、中史、常识、音乐、生活与社会等多个科目,配合香港本地学校的课程、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通过专题活动和课堂活动,把故宫文化渗透进学与教的每一个板块,让国宝“活起来”“走出去”。新华社香港10月10日电(记者黄茜恬)

展开全文

期盼团圆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心愿

2022-09-13

日前,香港中评社发表了一篇快评,标题是《中秋佳节两岸同胞托月追思盼团圆》。快评说,中秋之际,两岸很多地方通过视频连线及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中秋联谊活动,同胞之间互送祝福,处处呈现两岸一家亲的氛围。通过这些活动可以看出,两岸同胞最大的期待或心愿一是台海和平稳定、两岸恢复对话;二是疫情尽快结束,两岸经贸、文化等交流能够恢复正常。

 

中秋节当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2年中秋晚会陪伴着全球华人度过了一个温暖人心、唯美浪漫的中秋团圆节。台湾健身教练刘畊宏的一首《记得要勇敢》,鼓励人们勇敢面对一切难关。台湾演艺人士王耀庆、欧阳娜娜等的演出也很受欢迎。台湾许多网友边看总台的晚会,边在社交媒体表达对团圆的期盼:“中秋节快乐,两岸中国人”“天涯共此时,两岸一家亲”“月圆人团圆,愿两岸中国人也早日团圆”“一轮明月映海峡,台海两岸是一家。中秋佳节庆团圆,同胞共贺乐哈哈”……

 

期盼团圆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心愿

 

除了总台秋晚,地方卫视秋晚也有不少台湾艺人亮相。80岁的中国台湾音乐人陈彼得在山东卫视中秋晚会的舞台上深情献唱了《我和我的祖国》,把浓浓的爱国情注入到歌声中,也牵动了全场观众的心绪,集体大合唱令人感动。在河南卫视“中秋奇妙游”晚会上,中国台湾青年歌手陈立农演唱的原创新歌《此时明月》,表达了天涯共此时的思乡之情。歌词呼应着余光中先生那首著名的《乡愁》,MV是由台湾的年轻摄影团队协助拍摄的,采用了类似“自媒体博主”的镜头语言,实景记录两岸“双向奔赴”的路牌、街边小摊的“家乡味道”,讲述着大陆和台湾割不断的血脉联系。有网友留言说:“听着这首歌,眼泪簌簌。不管相隔多远,家对于我们,永远都是最温暖的依靠和港湾,我们永远心心念念的都是回家。对于很多台湾同胞,他们也日夜盼望着和家人相聚,和祖国心连着心。”中国台湾歌手杨宗伟亮相广东卫视秋晚,与大陆、香港、澳门的歌手共同放声歌唱中华一家亲。

 

期盼团圆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心愿

 

前不久被台湾民进党当局网络霸凌的歌手杨丞琳在中秋节当日推出新歌《明月光》,歌词温暖感人,旋律优美流畅,描绘了八月十五的月圆之光造访人间,归家的游子思意正浓,一轮明月齐照两岸,慰藉着离人乡愁:“想念化成月光的绒,像一片羽入云雾中;你是一抹秋意浓,绕在心头卷走哀愁;你是晚霞一缕红,映在海上轻抚乡愁。明月光照故乡,两岸的风吹故乡……”听着杨丞琳温暖感人的歌声,网友们说:真是暖心又动人。

 

中秋佳节期间,两岸举办了很多场线上线下的联谊活动。中秋节过去了,两岸的文化交流活动依然热络不止。在北京老舍茶馆,前不久启动了“社团联动·交流促融”为主题的“海峡两岸社团交流节”,在未来的几个月时间里,将有来自北京的22个社团和台湾的21个社团陆续参加交流节的活动,赏石“云展播”、两岸舞者“歌舞秀”、两岸旅游“云宿汇”、两岸茶人“茶之缘”、两岸文人“对话会”、全球华人品质峰会、两岸航空“交流会”、两岸医师“分享会”等等,一直持续到今年年底。在高雄市佛光山佛陀纪念馆,前不久隆重启动了“守望精神家园——第八届两岸非物质文化遗产月暨美丽中华行旅游推广活动”,活动一直延续到10月23日。主办单位之一的台湾中华翰维文化推广协会理事长陈春霖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自民间,来自百姓的生活,与岁次、节令、节庆、信仰、祈福等密切相关。保护非遗、传承非遗,就是守住中华文化的根本。

 

期盼团圆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心愿_fororder_2022海峡两岸(昆山)中秋灯会开幕 

 

中秋节前,以“花开并蒂 灯映两岸”为主题的2022海峡两岸(昆山)中秋灯会开幕,灯会将延续至10月7日。(图片来源:新华社)

 

浅浅的海峡将大陆与台湾分隔开来,但是,伟大的中华文化一直维系着两岸同胞的骨肉亲情。今年的中秋节结束了,两岸同胞期盼团圆和交流交往的心愿却越来越迫切了。期待祖国完全统一、两岸同胞共享民族复兴伟大荣光的那一天早日到来!(作者:左镇)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