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青年台干在大陆的十四年:独居异乡扎根热土

台湾桃园到江苏宿迁,空间上遥远的距离,没有浇灭一个青年台干的干事创业的热情之火。1036公里的直线距离,近5个小时的航程,台干颜贻彬方能从老家桃园来到他的奋斗热土——江苏宿迁。

 

宿迁出发,近1个小时的车程,在庆邦电子元器件(泗洪)有限公司办公大楼前,笔者见到了这位满脸笑容的青年台干,岁月已经留下了它该有的痕迹,但他眼眸中不变的是创业的一番热火。

 

“欢迎来到庆邦电子,我是庆邦电子生产部经理颜贻彬。”颜贻彬的开场白干练爽快,乍一听台湾口音绝对没错,但细听又觉得有点古怪,就好像泗洪潮牌配上台湾凤梨酱,让人觉着怪怪的。

 

“2008年,我们将厂址从昆山整体搬迁到泗洪,从此泗洪就成了庆邦在大陆的第二个家。月营业额从开始的600万到现在的8000万,各条线员工也从100多人发展到现在的1000多人,庆邦也算是在泗洪重生了。”

 

作为庆邦泗洪公司的老人,回想起14年的泗洪创业经历,颜贻彬若有所思,娓娓道来。

 

“刚开始来到宿迁,来到泗洪,还是有不适应,环境、气候很多东西都是新鲜未知的,甚至建厂后的几年,我们的厂房都是租赁使用的,每逢下雨还会有一点漏水。后来当地老书记听说了我们的困难,亲自陪同我们一起选厂址,解决了许多实际的难题。2014年到2016年,是我最记忆犹新的时间段,选址、建厂、搬迁,新厂房完工,新生产线投产,工程每天都有进展,这种速度是我在包括台湾、昆山的许多地方都没有见过的,我们受到了地方政府很大的帮助,从不足一千平的厂房,到现在的地方知名企业,泗洪与我们一同见证了庆邦的成长。”

 

“老颜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严谨干练,共事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他计划性、目的性非常明确。”老同事们对颜贻彬的印象比较单一,严谨是其中出现最多的形容词,工作中,严格按照工作指导书进行操作管理是颜贻彬对刚入厂职工的第一要求。“重要时间段的16个点”他倒背如流,牢记于心,与同事们所说的一样,严谨已经被颜贻彬刻在骨子里,落实在工作中了。如今,同事们口中的“老颜”正用他细致严谨的工作态度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乡音,追随异乡人一同在外漂泊,许多人终其一生也没有抹去乡音,似乎那是他们对家乡的执念。“听到台湾口音,刚开始我们都会感到新奇,但现在大家也都习以为常了,最近我倒发现他学会了我们泗洪的一些方言。”

 

“老颜,明天早上你还要去吃鸡蛋灌饼吗?”“去噻。”同事开玩笑的调侃,颜贻彬笑道。鸡蛋灌饼,颜贻彬的早餐菜单之一,台湾地处祖国东南隅,口味清淡,老颜这个地地道道的南方人,渐渐地也尝遍了泗洪当地的特色小吃,并有了自己的一番见解。疫情来临前返回位于台湾桃园县的家中,颜贻彬甚至还会特意叮嘱妻子多放一些酱油。

 

口味与乡音,异乡人与家乡斩不断的羁绊,正悄悄从颜贻彬的身上剥离。泗洪,这个与桃园相隔千里的苏北小城,正慢慢成为颜贻彬的第二故乡。

 

作为在宿工作快15年的在陆台胞,颜贻彬正慢慢成为一个新宿迁人,在他与全体庆邦人的努力下,庆邦电子(泗洪)有限公司完成了年营业额翻倍的瞩目成绩,颜贻彬与他的两位台胞同事,正在宿迁土地上进行逐梦筑梦圆梦的精彩演出。

 

“大陆同胞工作能吃苦,肯钻研的干事氛围也深深感染着我,我对大陆,对宿迁,对庆邦的美好明天都揣有美好的想象”颜贻彬说,希望在不久的将来,疫情逐渐褪去后,能再次带家人来陆旅游,引导更多台青回到大陆创业工作,为两岸融合发展贡献在陆台胞的一份力量。(华夏经纬网、江苏省台办联合报道)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