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者骨灰变“宝石”,还能做成配饰,上海已有15万家庭做了这样的选择

海峡飞虹转自上海新闻广播公众号:

 

生命晶石

 

也就是骨灰晶石

 

通过压力高温升华等技术

 

以骨灰为材质制作的晶石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1

 

2016年

 

上海在全国率先推出“生命晶石”服务

 

为减少骨灰安葬空间和多样化安放

 

开辟了新的广阔空间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2

 

不同逝者骨灰制成的生命晶石

 

会呈现出独特的色泽样貌

 

记者了解到这是和

 

逝者生前的饮食习惯

 

和制作时的具体工艺流程相关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3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4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5

 

每份骨灰产生的晶石数量不同

 

一般可形成一两百颗生命晶石

 

制作价格在1万5千元左右

 

有家属将其存放在精致器皿中

 

或用少量颗粒制成工艺摆件

 

居家安放  追思祭拜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6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7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8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9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10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11

 

也有人定制单颗生命晶石

 

制作成精美的首饰、配件

 

随身携带,时时纪念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12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13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14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15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16

 

传统骨灰让人难以亲近

 

但逝者的生命晶石出炉后

 

很多家属都会第一时间抚摸

 

露出欣慰的表情

 

感觉亲人还在自己身边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17

 

上海安善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捷:我们把在珠宝首饰上较为成熟的技术和设计引入殡葬领域,把这些产品根据个人需要设计成颜色靓丽、款式潮流的样子,可以有数百种选择。

 

生命晶石服务起初少人问津

 

甚至受传统观念影响不被人理解

 

但如今随着大力推进殡葬改革

 

宣传节地生态的殡葬理念

 

目前上海已有15万户家庭

 

选择了生命晶石服务

 

最新版《公墓管理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征求意见稿)明确定义:墓地为埋葬遗体、遗骸、骨灰和生命晶石的场所。2018年,上海首座存放生命晶石的“藏晶苑”在位于浦东的上海汇龙园落成,该“藏晶苑”占地60平米,共设4000个双穴格位,可安置8000多份生命晶石,平均占地仅0.075平方米,比传统节地葬更节地。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18

 

昨天,2.0版“藏晶苑”在位于青浦的上海福寿园落成,更节地、也更高科技。42平方米的地下室内葬,可安放8400份生命晶石,平均占地不到0.005平方米。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19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20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21

 

地下纪念区域和地上绿地广场还将陆续配置互动电子屏,通过专属手机APP联动,家属可以在实地祭扫时将逝者照片、音视频上传至APP,在电子屏同步播放。身在远方无法前来的,也可以通过APP的预约和远程功能,实现跨时空的视频祭扫。

 

上海安善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捷:殡葬改革两增两减的方向,在生命晶石上得到了集中呈现。减就是环保和节地,增就是增加纪念含义、增加高科技成分。现在高科技的墓碑,视频、音频、图像、音乐全部可以加载进来,等和个人纪念馆结合以后,大家记住的就不只是一个名字或一句墓志铭,而是一个活生生的、形象立体很丰富的人。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22

 

生命晶石的推广,离不开已经逝去的上海理工大学教授乔宽元。作为中国殡葬行业专家委员会首批专家,他早在2015年就调研撰文,分析生命晶石的应用前景和推广对策。正是有了他的理论支撑和具体指导,生命晶石的纪念和节地生态功能显现出良好的社会效益,并得以快速形成完整的服务链,从上海走向全国。

 

在福寿园“藏晶苑”的地面广场,乔宽元教授的女儿们认捐了一把休闲长椅,作为市民祭扫之余歇脚的公共设施,这把长椅也被墓园作为纪念乔宽元教授开创之功的纪念椅,扫描椅身上的二维码,可以了解到乔教授的生平、著作和影像资料。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23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24

 

福寿园“藏晶苑”落成的同时,还启动了“晶彩凝爱”公益计划,将为给城市建设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特殊群体提供免费的晶石制作、存放及云纪念服务。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