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中华文明献给世界的厚重礼物
编辑: 张旭 | 时间: 2020-09-25 09:52:59 | 来源: 新华网 |
仓颉文化研究者史国强向记者介绍仓颉陵(6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这是河南濮阳市南乐县仓颉陵内的造字台(6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这是位于河南濮阳市南乐县的仓颉陵局部(6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这是位于河南安阳的中国文字博物馆(2019年10月18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游客在河南安阳殷墟博物馆观看展出的卜甲(2018年10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新华社记者王丁、桂娟、双瑞
“野寺荒台晚,寒天古木悲。空阶有鸟迹,犹似造书时。”日暮时分来到河南濮阳市南乐县仓颉陵,园内草木森森,高台空寂,不由得怀想千年前唐代大诗人岑参登临造字台时的心境。
中国人自古敬惜字纸,这种情怀直接体现于对传说中的造字者仓颉的敬仰。
67岁的史国强是仓颉文化研究者,几乎遍访全国现存仓颉陵、祠、庙的他,有些偏爱地认为,自己家乡南乐县的仓颉陵与传说最为契合。
“外地祭拜仓颉大多选在谷雨时节,那是传说中造字成功的日子,我们南乐从古到今都在仓颉生日农历正月廿四办庙会,不单纯纪念他的功绩,感情上更显亲厚。”史国强说。
南乐县地处黄河故道,仓颉陵所在的村落名为“史官村”,相传仓颉是黄帝的史官,这里是仓颉的故乡。史国强和村里其他人一样,都相信自己是仓颉的后人。
仓颉庙内现存两通旧碑,其中一通刻有宋朝名相寇准祭拜仓颉庙时拟写的楹联“盘古斯文地,开天圣人家”。另一通为元代残碑,碑文称“仓颉生于斯葬于斯,乃邑人之光也”。
史国强还记得,小时候每到除夕夜,爷爷就早早带他去仓颉庙候着,要争第一炷香,祈求晚辈学业精进。
殷墟和甲骨文的发现,让世人对汉字起源有了更为确切的认识。作为中华民族最早使用的成熟文字,甲骨文虽深埋地下数千年,一出土即可被部分识读,看似不可思议,却正是汉字的独特之处。
“跟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古埃及的圣书字、古印度河流域的印章文字、中美洲的玛雅文字不同,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自源文字之一,汉字是唯一沿用至今的文字。”中国社会科学院甲骨学殷商史研究中心主任宋镇豪表示。
仓颉陵向西约100公里处的安阳殷都区,坐落着商朝后期都城遗址——殷墟。“一片甲骨惊天下”——120多年前,刻在龟壳、兽骨上的甲骨文就是从这里出土的。“三千年而一泄其密”,甲骨学奠基者罗振玉这样评价甲骨文的横空出世。
“殷墟出土了极为丰富的文物,但甲骨文是分量最重的一类。它是人思想的反映,是历史的直接记录,它让我们了解商代的很多事件和人物,也让我们直接面对商代的文明高度。”曾主持殷墟考古发掘20余年的唐际根说,甲骨文和殷墟使传说中的商朝彻底被证实,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往前推进了1000年。
坐落在甲骨文故乡安阳的中国文字博物馆,是国内首座以文字为主题的国家级博物馆,它依托数千件文物精华,系统诠释了中国文字的构形特征和演化历程,堪称“一部让世人领略中华文明的景观式文字大典”。
“文字归巢”,首任馆长冯其庸曾这样评价中国文字博物馆的设立。
从甲骨文、金文到大篆、小篆,再到隶书、楷书,汉字的结构数千年来没有改变。它写下了商王的梦境、孔子的思考、司马迁的史书,记录了唐诗宋词的风韵……汉字,书写了中华文明的苦难和辉煌,传承着真正的中华文化基因。
从诞生起,汉字就是美的载体。数千年来,伴随着汉字的演变,形成了举世无双的书法艺术:汉隶的生动流畅、魏碑的雄浑大气、唐楷的法度庄严,还有王羲之的飘逸端秀、颜筋柳骨的遒劲洒脱……中国人特有的人格风范、性情志趣尽显其中。美妙的汉字,是中华文明献给世界的一份厚重礼物。
“汉字既是中华文明形成的标志,也是记录中华文明的载体,更是追溯中华文明源流的根脉和纽带。”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郑州大学汉字文明研究中心主任李运富认为,从古至今,一脉相承的汉字使中华文明的传承没有中断;而中华文明的稳定性、连续性,又使汉字更具生命力。
汉字之美,美在形体;汉字之美,美在风骨;汉字之美,美在精髓;汉字之美,美在真情。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提升,“汉语热”在世界范围内持续升温。美国汉学家理查德·西尔斯,数十年痴迷汉字研究,他创办汉字字源网站免费提供全世界汉字爱好者查阅、开设公众号用中英两种语言解析汉字字形、在电视节目上将汉字之美告诉全世界……网友亲切称他为“汉字叔叔”。
“汉字是最久的至今还存在的文字,非常了不起。”这是理查德·西尔斯沉迷汉字研究的最大理由。
为世界文明奉献如此厚重礼物的土地,神奇而伟大,必定创造新的辉煌!
新闻推荐
- 75年来中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跨越2024-09-10
- 从11.35亿到5.94万亿美元 国际经贸地位显著提升2024-09-10
- 两岸山东乡亲云端相聚迎中秋2024-09-10
- “凝心聚力 融合共为”——两岸大湾区产业交流峰会圆满举办2024-09-10
- 南通首笔台胞线上提取公积金业务办理成功2024-09-09
- 民俗活动迎中秋2024-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