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两岸融合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

深化两岸融合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

 

近期以来,大陆透过全国“两会”及《反分裂国家法》15周年座谈会,密集发出对台政策讯号。一方面响鼓重槌地反“台独”、反分裂,反对外部势力干涉中国内政;另一方面也释出进一步加强两岸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凝聚两岸民意民心,共同推进祖国统一进程的政策强音。

 

中央对台的一系列表态,与当前台海局势和两岸关系密切相关。一方面在政治上,岛内“台独”势力不断抬头,“台独”步伐不断加大,民进党当局紧抱美国大腿,甘当反华棋子;另一方面在两岸交流上,民进党以“台独”割裂两岸,不断挑动岛内民意“仇中反陆”,煽动民粹政治,甚至出台“反渗透法”破坏和阻挠两岸交流与合作,两岸交流的大门不断紧缩,两岸融合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在这种情况下,大陆释出的对台政策讯号,在“反台独”的基础上,着重强调要加强和推进两岸之间的融合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完善促进两岸交流合作、深化两岸融合发展、保障台湾同胞福祉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团结广大台湾同胞共同反对‘台独’、促进统一,我们一定能开创民族复兴的美好未来。”总理的这番讲话有两层涵义:一是在推进两岸交流合作,深化融合发展方面,大陆没有因为两岸关系形势严峻而放缓甚至中止,相反还要在过去基础上继续推进,并不断加大力度;二是以促进两岸交流合作,深化融合发展为抓手和切入点,不断加大两岸同胞之间的民意交流与心灵契合,从而在两岸同胞之间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有了两岸同胞之间的人心向背、团结之力,就一定能够开创民族复兴的美好未来。而这正是推进两岸融合发展的重大意义所在。

 

事实上,多年来大陆方面坚定不移地促进两岸各领域交流与合作,以极大的诚意与善意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世所共睹。马英九主政台湾的八年间,两岸在“九二共识”基础上,开启和平发展新篇章,两岸大交流大合作保持了良好势头,两岸融合发展所取得的和平红利切实惠及两岸同胞,受到两岸广大同胞的充分认可与支持。而2016年民进党上台后,两岸关系风云剧变,尽管民进党当局不断加大“台独”,阻挠两岸交流与合作,但大陆方面始终坚持推进两岸融合发展,两岸交流与合作虽然受到波折,但总体上保持了继续向前发展的势头。

 

近几年来,虽然民进党当局不断拉高两岸对抗的调门,不断加大“台独”步伐,但大陆方面并没有受其干扰,一直在积极出台惠及台胞的各种政策,比如“31条”、“26条”以及最近出台的“11条”,这些具体而有针对性的政策举措,切切实实帮助广大台商和台资企业在大陆投资发展,特别是今年初以来大陆各级各部门真心实意帮助台企,及时、有效地战胜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保证了台商和台资企业员工的身体健康,保证了台资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同时也让广大台商清楚地看到大陆始终关心关爱广大台胞、台商,始终关照和扶持台资企业的发展,这些政策举措是最好的“定心丸”和“强心剂”。两岸融合发展在大陆强有力的对台政策支撑下,冲破重重阻力与障碍,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这一方面说明大陆的惠台政策举措是具体可行、有针对性的,另一方面也展现出大陆对台坚强有力的战略定力,不论台海风云如何变化,大陆始终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发展的大方向和主导权,最近大陆方面接连释出的对台政策,展现出连续性、稳定性和自信力,再次印证了这一点。

 

未来,两岸融合发展还要因应两岸关系发展的现实需求,需要不断向深层次发展,这不仅仅是提高两岸交流合作质量和水平的需要,而且也是争取台湾民心、促进两岸民意融合、争取祖国和平统一光明前景的政治需要。两岸和平发展,祖国和平统一最根本的是要争取台湾民意的广泛认同与支持,而争取民心民意的工作是具有长期性、系统性与挑战性的艰巨工程,其中会受到岛内政治因素特别是“台独”因素的影响,也会受到国际大环境特别是美国因素的影响。而以目前的形势来看,岛内“绿大于蓝”的格局基本稳固,民进党“全面执政”优势明显,蔡英文第二任期没有竞选的压力,“台独”的风险不断拉高;而美国因素,特朗普面临今年的选举压力,会不断打出“台湾牌”以遏制中国大陆,争取选票支持。同时,岛内民意多年来受“台独”影响与毒害,台湾民意对于两岸一家的国家、民族认同,对于两岸统一的认同更是充满诸多不确定因素。因此,未来两岸融合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将会更多,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越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大陆越要坚定推进两岸融合发展的信心与定力,争取台湾民心、民意的工作需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不能急功近利。

 

未来,推进并深化两岸融合发展,诚如李克强总理所言,要“完善促进两岸交流合作、深化两岸融合发展、保障台湾同胞福祉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这实际上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做好制度安排。要将推进两岸交流与合作形成制度与机制,充分发挥制度优势,长期、有效地贯彻落实,而不是短期的、阶段性、功利性的;二是制定有效的政策措施。这就需要不断因应两岸形势发展变化,更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地出台一系列惠台政策举措,大陆最近出台的“11条”就是很好的例子。未来大陆在制定惠台政策上需要更加灵活更加务实,更能贴近广大台胞、台商赴大陆交流、创业、发展的实际需要,需要进一步“换位思考”、“将心比心”,从而使各项政策措施能够更接地气,更能获得广大台胞的认可与支持,这些工作都需要因应时势、细之又细、实之再实。

 

除了经济层面外,也要重视两岸在文化、教育等意识形态领域的融合发展,重点是两岸民间基层交流和青少年之间的交流。在设计交流项目时,特别要注重“体验式交流”,加强交流互动的深度,唤起两岸同胞之间共同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拉近彼此之间的差距,弥合隔阂,缩小分歧,扩大共识,增进心灵契合,不断加强两岸同胞之间的团结之心、合作之力,两岸和平发展与祖国和平统一就一定能够奠定更为坚实的民意基础。(文清 评论员)

 

 华夏经纬网专稿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