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主任回应病毒溯源问题
编辑: 王瑞颖 | 时间: 2020-06-02 16:42:53 | 来源: 新华社 |
“病毒溯源是一个科学问题,要由科学家用科学事实和证据说话。”武汉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研究员袁志明说。
日前,袁志明接受新华社采访,就病毒溯源、信息公开、科研现状等问题作出回应。
武汉病毒所不具备全新设计和创造新冠病毒的能力
袁志明说,有关新冠病毒是由武汉病毒所“制造”或“泄露”的说法,是无中生有的,完全不符合学术界共识、不符合病毒学常识、更不符合客观事实。
“新冠病毒是自然起源而非人为创造,对于这一点国际学术界已有明确共识。”袁志明说。
在对病毒基因组进行分析后,已有多名来自不同国家的知名专家在国际专业期刊上刊文指出,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该病毒是在实验室制造或以其他方式设计的。
袁志明说,对已知病毒基因组进行改造和创造一个新的病毒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前者是一个常见技术,但需要先有一个“骨架”,随后对“骨架”进行修改。目前国际学术界关于新冠病毒基因组的分析已经表明,它的“骨架”是全新的,和目前已知的病毒“骨架”都不相同。此外,新冠病毒基因组并没有任何人为改造的痕迹。
“至于从无到有地去设计和全新地去创造一种以前完全不知道的病毒,它超出了我们研究所任何一个实验室的现有能力。”袁志明说,“我们从来没有参与过,也永远不会参与尝试设计和构建一种新病毒。”
武汉P4实验室一直在接受符合国际标准的各类严格检查
2015年1月,中科院武汉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武汉P4实验室)建成,标志着我国正式拥有了研究和利用烈性病原体的硬件条件。
“作为全球正在运行的数十个同样等级的P4实验室之一,我们一直在接受符合国际标准的各类严格的检查。”袁志明说。
袁志明说,武汉病毒所秉持对国内外开放和透明的原则,一贯坚持科研信息的及时公开共享,包括数据共享、发表论文、参加会议、科学传播等,深入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
他介绍,武汉病毒所在初步获得病原鉴定结果后,1月12日作为国家卫生健康委指定机构之一,向世界卫生组织提交了新冠病毒基因组序列信息;发现几种药物在细胞水平具有抗病毒活性,2月4日就已在国际学术期刊公开发表;同时,还积极参加由世卫组织等召开的国际视频音频学术会议,向国际同行及时分享最新进展。
袁志明说,在过去的一年里,武汉病毒所举办了2次国际会议,接待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70余人次。作为全球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主任联盟(GOHLD)的成员,积极务实地与包括法国、美国、德国等在内的多个国家开展各类国际合作与交流。当下,也有多位外国留学生在武汉直接参与新冠病毒相关的科研工作。
希望给溯源研究一个理性的环境
“在没有确定的答案之前,出现各种各样的声音都是可以理解的。”袁志明说,但是,病毒溯源这个严肃的科学问题必须由科学家用科学事实来回答。
在他看来,病毒溯源是一个极富挑战的科学难题,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病毒可能在任何时间、在世界任何地方出现。
例如,1980年前后,在美国洛杉矶发现了艾滋病的所谓“零号病人”。但8年后,又在美国密苏里找到了1968年留下的艾滋病病毒阳性组织样本。过了10年后,在其他国家又找到了1959年留下的艾滋病病毒阳性的血液样本。而后续的研究进一步揭示,艾滋病病毒应该是从非人灵长类动物传播到人类社会的。但是直到目前,艾滋病病毒真正的源头仍然没有定论。
袁志明坦言,关于新冠病毒的源头和传播路径,很可能在短时间内找不到答案,“科学家们正在努力去弄清楚源头,需要全球的科学家共同努力开展严谨的科学研究。”
“希望大家放下成见与偏见,给溯源研究一个理性的环境,相信科学,相信证据。”袁志明说。
相关新闻
- 2020-05-18法国病毒学专家:“新冠病毒来自实验室”是不切实际的空想
- 2020-05-18在新冠病毒起源上搞污名化别有用心
- 2020-05-07俄罗斯总检察院:新冠病毒为人工合成是假消息
- 2020-05-04新冠病毒"武汉制造""实验室泄漏"?全球专家纷纷辟谣
新闻推荐
- “手拉手”!中国链博会打造世界“共赢链”2024-11-29
- 澳门故宫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心启用2024-11-29
- 12月1日起赴港澳旅游“一签多行”“一周一行”陆续实施2024-11-29
- 这场跨越海峡的“青春之约”成为两岸交流的靓丽风景2024-11-29
- 泉州走进台湾 泉州特色文创在台北大稻埕展出备受欢迎2024-11-29
- 两岸文化同根同源 厦门海沧区举办海印放火狮民俗文化节2024-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