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着睡衣“云坐排”,戏不能停
编辑: 张旭 | 时间: 2020-02-24 09:00:05 | 来源: 北京晚报 |
春节演出取消,2月演出取消,部分剧院还取消了3月、4月的演出……演出行业作为人群聚集的行业,在疫情暴发期间,无论是演出还是排练都不得不中止。不过,演出人总是闲不住,线下不能聚集,干脆就转战线上,“云坐排”、“微创作”、“网络策划”,他们宅在家里也能推进作品创作的步伐。
有专人负责“踢人”“拉人”
李卓群导演的京剧《光绪之死》是与南京京剧团合作的作品,原定于4月初在南京首演。春节前剧组就定好了,初七集中在南京排练,回家探亲的演职人员都买好了初五、初六返程的票。没想到疫情突发,票是改了又改,最后只能退了。有一次,剧组在微信群里聊着服装和舞美方案时,又谈到了剧本的细节,因为感觉越聊越顺畅,南京京剧团团长王珏干脆提出,如果不方便见面排练,那大家就在线上排练吧。
排练初期原本计划是围读剧本、坐排,在线上实现起来困难也不大。《光绪之死》共有两个微信群,大群里是全体演职人员用于大联排和信息发布,还有一个演员的小群叫作“光绪云坐排”。现阶段主要是在小群里进行排练,每天下午两点到四五点大家开始“云坐排”。主要演员们一般是各自在私信里对好词,再到“云坐排”的群里和大家一起对台词,导演会在群里逐字逐句地进行指导,鼓师参与记录。让人想不到的是,这样的“云坐排”群里还有一个人要担任“舞台监督”的职务,专门负责“踢人”、“拉人”。原来是因为微信视频群聊每次只能同时九个人在线,舞台监督就负责“拉人”、“踢人”,该谁就把谁拉进群,谁暂时没戏就先“踢”出群。
李卓群说,虽然因为疫情原因导演和一些演员都还没有见过面,但是通过“云坐排”也已经渐渐熟悉起来,“这种排练方式也挺好的,你能准确感知到大家的感觉,小到呼吸,大到语气都非常清晰。要说有什么不习惯的就是,打开摄像头发现大家都是穿着睡衣在坐排,绝对是比较新鲜的体验。”2月18日,剧组进行了坐排的大联排,大家的表现也让李卓群一直悬着的心稍稍放下了点。稍有遗憾的是,因为网络延迟导致的音画不同步,琴师和演员的坐唱无法进行,只能等到现场合练了。
线上交流效率很高
同样是2月18日,在北京演艺集团北京民乐团的排练厅也举行了一次特殊的策划会。大型民族管弦乐《中轴》是北京演艺集团聚焦“一核一城三带”题材,助力北京市中轴线申遗整体工作而策划的原创作品。作品原定于今年6月“非遗日”演出,春节假期后,应该进入作曲家采风阶段,因为疫情原因一直无法进行。
这个排练厅有300平方米大,但排练厅里却只有四个人,每个人都戴着口罩,还隔了两三米远,坐在排练厅的三个方向。在他们的前方有一个大的投影仪,可以看到这个作品的音乐总监叶小纲和其他远程参与策划会的作曲家。他们有的在北京,有的在西安、成都,还有一位作曲家是在武汉的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赵曦。
虽然大家不在一起,但三个小时讨论起来还是非常热闹。北京民乐团团长李长军表示,“线上交流能解决很多问题,后期我们还计划再在线上给主创做两次北京民俗和北京鼓曲的讲座。”
李卓群和李长军都发现了一个在线上交流的优点,那就是一上线就开始工作,一点时间都不浪费,“有的作曲家和演员都非常忙碌,平时很难有机会几个小时安静地坐下来讨论或排戏,现在大家都非常专注了。”
除了《光绪之死》、《中轴》之外,还有其他院团和文化企业也已经陆陆续续开始行动,利用微信和各种会议软件推动创作。中国评剧院副院长侯红表示,因为今年有三百多场演出,还有新戏的创作和老戏的复排要同时推进,“所以必须现在就得在网上开始做,新唱腔出来了就放到群里让大家学唱,过几天大家再把学唱音频发到群里,效果还挺好的。”(牛春梅)
新闻推荐
- 两岸林博会在三明启幕 逾500名台胞参展参会2024-11-08
- 台企深掘进博机遇:“回头客”续前缘 “头回客”觅新机2024-11-08
- 第六届“海峡两岸校园(网络)歌手大赛”正式启动2024-11-08
- “亲,来品茶”两岸青年武夷山打卡系列活动(茶博会季)即将启动2024-11-08
- 台青追梦贵州行:探寻中医文化 感悟康养魅力2024-11-08
- 了却三代人夙愿 台胞姐妹回湖南道县寻亲祭祖2024-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