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字千钧 习近平为世界经济拨开迷雾

【学习进行时】6月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四次峰会上发表题为《携手共进,合力打造高质量世界经济》的重要讲话。讲话为迷雾中的世界经济擘画了什么样的方略?显示了中国怎样的情怀?新华社《学习进行时》原创品牌栏目“讲习所”为您解读。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10年后,世界经济前景如何?G20是国际经济合作主要论坛,在当前的局势下应发挥怎样的作用?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将展现怎样的担当?答案,就在习近平的讲话中。

 

6月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四次峰会上发表题为《携手共进,合力打造高质量世界经济》的重要讲话。不足两千字的讲话,字字千钧,为世界经济拨开迷雾,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三个“我们要”彰显大境界

 

大阪峰会前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均发布报告,对当前世界经济前景表示担忧。的确,在国际金融危机发生10年后,世界经济再次来到了十字路口。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持续蔓延,贸易和投资争端加剧,全球产业格局和金融稳定受到冲击,世界经济运行风险和不确定性显著上升,国际投资者信心明显不足。

 

面对这样的严峻形势,作为国际经济合作主要论坛的二十国集团,应该如何做,才能发挥其作用,让世界经济走向正途?

 

“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我们要把握发展大势”“我们要胸怀共同未来”,习近平的回答,简明扼要却深蕴哲理。

 

只有尊重经济规律,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实现贸易畅通、百业兴旺;只有明了时代潮流,才能互利共赢,引导经济全球化朝正确方向发展;只有立足共同利益,才能实现世界持久和平繁荣、各国人民安居乐业。三个“我们要”,既谈到了经济规律,又回顾了时代潮流,更点明了各国命运相连的现实。

 

合作还是对抗?开放还是封闭?互利共赢还是零和博弈?习近平站在历史高度,以哲学思维,廓清迷雾,为G20指明了大方向,彰显了大境界。

 

四个“坚持”回答时代之问

 

当前,世界经济进入新旧动能转换期,经济全球化遇到曲折,如何完善全球治理成为时代命题,还有发展鸿沟、发展赤字问题,以及二十国集团成员因处在不同发展阶段从而在一些问题上存在利益差异和观点分歧……对于这些棘手的现实问题,如何应对?习近平以四个“坚持”,作出了铿锵有力的回答,并对每一方面都做了深刻阐述,提出了具体可行的举措。

 

——坚持改革创新,挖掘增长动力。

 

——坚持与时俱进,完善全球治理。

 

——坚持迎难而上,破解发展瓶颈。

 

——坚持伙伴精神,妥善处理分歧。

 

这四个“坚持”,针对当前经济全球化遭遇的风险,针对经济增长新旧动能转换尚未完成、发展领域仍面临巨大融资缺口等挑战,有力回答了时代之问。

 

这四个“坚持”,既立足当下又着眼长远,既有大局又有细节,从实际出发,从现实着眼,为促进世界经济开放、包容和健康发展指出了明确方向,更发出了维护自由贸易和多边主义、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强烈信号。

 

这四个“坚持”,顺应发展大势,着眼合作共赢,为面临困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劲能量。

 

五方面承诺展现中国担当

 

当前,中国经济稳中向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连续多年保持在6%以上的合理区间。习近平在讲话中说,我们将在近期采取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出若干重大举措,加快形成对外开放新局面,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作为地球村的重要一员,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与世界的发展休戚与共。中国越发展,越能为世界作贡献,这一朴素的逻辑关系,已经得到越来越多国际有识之士的认同。

 

在讲话中,习近平郑重作出五方面承诺——“进一步开放市场”“主动扩大进口”“持续改善营商环境”“全面实施平等待遇”“大力推动经贸谈判”。

 

行动是最有力的语言。新设6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办好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实施新的外商投资法律制度、建立健全外资企业投诉机制、加快中欧投资协定谈判……一系列实实在在的举措,显示了中国始终坚持同世界各国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不变初心。

 

自立立人,自达达人。中国的发展得益于世界,也始终不忘回馈世界。习近平的讲话,让世人再次看到中国拥抱世界、与各国共享发展机遇的开放与合作姿态。

 

“世界需要中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说。中国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正日益成为世界经济的信心之源。

 

人类又一次站在了十字路口,世界经济再一次面临历史性的选择。如何继续前行,关乎各国利益,考验人类智慧与道义。习近平的这篇“中国策”,让迷雾中的世界经济看到了光亮所在,展现了中国登高望远的宏大格局,再一次表明了“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的坚定决心,更表达了“我们同在一条船上”的天下情怀。新华网记者 赵银平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