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科研团队参与希格斯粒子实验 期望成果应用于航天科技

香港中文大学6日宣布,该校牵头的科研团队最近获拨款7800万港元扩展希格斯粒子实验,并将参与内地相关研究工作,团队期望成果能应用于航天和医疗科技等领域。

 

位于瑞士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于2012年发现了希格斯粒子,俗称“上帝粒子”,这是物理学上极为重要的发现。中大物理系教授朱明中于2013年开始带领香港跨院校团队参与CERN的超环面探测器(ATLAS)大型国际粒子对撞实验。香港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的科研人员也参与其中。

 

香港研究团队最近获得香港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拨款约7800万港元,将于6月开始扩展在ATLAS的工作,包括为探测器升级和分析数据、探寻新物理和理论、发展相关计算科技,以及参与内地拟建的电子对撞机的前期研究工作。

 

目前CERN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和ATLAS探测器正在进行为期两年的重大升级,香港研究团队将研发全新读取晶片和研究它们抗辐射的能力,以提升ATLAS探测器的侦测敏感度和收集数据能力。

 

朱明中表示,他们团队的实验成果,将来可用于研发能抵御强大辐射的电子晶片,长远能应用在航天科技上,例如人造卫星在太空中接收很多辐射,可能会影响运作,抗辐射晶片便可应用其中。另外,实验成果也可应用于医疗影像形成技术,就像现在的X光,有助于诊断。

 

他表示,团队将抓紧探测器升级的机遇,进一步扩展团队和参与项目,并参与下一代粒子对撞机,包括内地拟建的高能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的前期研究,促进内地与香港的科研合作。(新华社香港电 记者张雅诗)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