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方坚持自主创新之路  破解中国“缺屏之痛”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1

 

京东方柔性AMOLED显示屏

 

海峡飞虹消息(记者 赵叶冰)“缺芯少屏”一直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痛点,在半导体显示领域,京东方坚持自主研发以及创新发展,率先在中国国内建立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打破海外垄断,破解了中国的“缺屏之痛”,同时积极布局柔性显示技术,率先在中国国内建成全球领先的6代柔性显示屏生产线。

 

在京东方展厅,工作人员向记者展示了其自主研发的柔性AMOLED显示屏,这款手机大小的屏幕,能做到完全的对折以及弯曲。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柔性屏将会给智能生活带来无限可能性,未来,柔性屏可能会无处不在,水杯上,冰箱上、汽车上都可以安装柔性屏,我们的手机、电脑会像钢笔一样易于携带,电视也可以卷起来挂在墙上。

 

京东方显示与传感器件事业首席技术官董学介绍说,柔性AMOLED显示屏主要是OLED技术(有机发光二级管)的发展而得以实现的创新突破,具有可折叠、可弯曲、自发光、低能耗等特点。他说:“第一个,它因为是有机发光,主动发光模式,不像传统的LCD显示屏,还需要背光结构,它的结构很简单,可以做到很薄,一般可以做到几十微米这个程度,就和纸一样,这是它突出的一个优点,第二个就是具有柔性,不像之前的显示屏,无法做一些弯曲、折叠等特殊显示功能的应用,这两块儿是柔性显示屏的核心优势。”

 

柔性屏可以说备受终端厂商青睐,而京东方也成为全球第二家实现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量产的企业。如今的京东方在全球显示领域已占有一席之地,全球至少每三台平板电脑就有一块京东方生产的液晶显示屏,全球每四部智能手机就有一部使用京东方的液晶显示屏。

 

但就在十几年前,中国曾经历深刻的“缺屏之痛”。当时,液晶显示屏开始取代传统的彩色显像管,可中国并没有生产液晶显示屏的能力,导致中国与传统彩色显像管相配套的电视产业链遭受重创,庞大的中国彩电工业也变成必须依靠进口才能生产。京东方董事长王东升告诉记者:“原来中国是电视大国,一夜之间打到原点没了,这就是我们说的疼啊,‘缺芯少屏’的疼。因为所有的整机,我们讲的电脑也好,电视也好,包括手机,它的核心的东西是屏和芯,还有软件,但是屏、芯和软件都是进口的,人家不给你,你就做不出来。”

 

2003年,京东方通过海外收购进入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FT-LCD)行业。从一开始,京东方就清醒地认识到,收购只是敲门砖,只有依靠自主研发和创新发展,才能在显示行业立住脚。王东升表示,进入显示领域以来,京东方用于研发的费用几乎没有低于销售收入的7%。他说:“我们认准这是一个真理,技术行不一定赢,但是技术不行一定输,那怎么办?就是持续地坚持创新,持续地坚持科研投入。特别进入显示领域以后,最困难的那些年头,我们都是几十亿的研发投入。”

 

在持续不断地自主研发基础上,京东方先后投建中国大陆第一条5代TFT-LCD生产线、第一条6代TFT-LCD生产线、第一条8.5代TFT-LCD生产线,结束了中国大陆的“无自主液晶显示屏时代”,带领中国显示产业在全球实现了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转变,解决了多年来困扰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缺芯少屏”中屏的问题。

 

京东方对先进技术的追逐从未中断,时刻关注着世界科技领域最前沿的创新突破。显示与传感器件事业首席技术官董学说,京东方早在2001年就已经开始布局AMOLED柔性屏技术的研发工作,十余年来从未间断。“我们在北京的一个研究所,搭建了一个2.5代线,专门的柔性OLED显示的这种载体的一个研究平台,专门培养了一批人针对柔性OLED做研究,持续一直在投入。”

 

京东方目前累计可使用专利已经达到6万多件,去年新申请的专利就达8000多件。根据美国商业专利数据服务机构(IFI CLAIMS)公布的排名,2017年京东方美国专利授权量全球排名第21位。王东升一直强调“没有疲软的市场,只有疲软的产品”,创新性的技术和产品是企业的核心:“我们要拿出来的东西一定是要全球首发的新产品,通过技术的支撑,不断推出全球首发的新产品,所以,我们这几年全球首发新产品的覆盖率也是全球最高的,高的年头都是超过40%。特别是2013年以来,一直保持这么一个势头。正因为是这样,我们的市场地位,市场占有率,各个细分领域每年不断在提升,毛利率我们一直在全球行业内领先,背后就是我们坚持这样一种创新研发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