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青年助老兵两岸寻亲:用网络结束历史遗憾

台风将至,八月的午后,台北长春路上一栋老旧公寓里,一群人围着轮椅上的老人,细诉73年的思念。

 

“一家人在一起真不容易。”九旬高龄的王淑兰奶奶与从湖南跨海而来的11位亲人一一握手,接受晚辈的问候。

 

看到这温馨一幕,客厅一角的台湾女孩周思妤湿了眼眶。这是她负责的大陆“今日头条”网站“两岸寻亲”项目的第34个成功案例。该项目致力于帮助海峡两岸失散家庭团聚,累计已成功帮助54个家庭。

 

“我们在用科技弥补历史带来的遗憾,让不可能变成可能。”周思妤说,能参与这个两岸公益服务,在茫茫人海中帮分隔两岸的亲人圆梦,非常有意义。

 

王淑兰生于1928年,年岁大了,只记得儿时最早住在湖南邵阳一个叫“乌鸦庙”的地方。当年抗战军兴,她随家人搬至湖南晃县。后来父亲离世,考虑到家计难持,1945年抗战胜利后,她离家从军,与家人断了联系。1949年,王淑兰随军来台,结婚生子,再没回过湖南老家。1987年两岸恢复交流后,她也曾托人带信或请人协寻,却始终没有亲人的消息。

 

年纪越大,思乡越切。“外婆告诉我,她很遗憾连为母亲立个碑的机会都没有。”王淑兰的外孙柯力群说,“如能找到家乡亲人,我希望替外婆完成心愿。”

 

今年5月4日,柯力群发出电子邮件向“两岸寻亲”项目求助。周思妤说,若按传统方法实地走访,循门牌号码去找,那就是大海捞针。“所以我们把寻亲信息整理好,5月7日就通过‘今日头条’的地理推送,精准地‘弹窗’给湖南邵阳用户。”

 

为加快寻亲进程,项目组还把信息转给湖南当地志愿者,请他们协助。“只用了25小时就在邵阳找到了王奶奶的亲人。”周思妤说。

 

“真的谢谢你们了!我此生无憾了!”王淑兰老人拉着周思妤的手说。

 

今年28岁的周思妤是土生土长的台湾新北女孩,并非大陆去台老兵的后代。“一开始我不了解老兵的历史,通过这个项目,慢慢了解那个大时代中很多小人物的故事,他们经历了太多曲折和流离。”她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老人们的晚年少点遗憾。

 

2013年台大毕业后,周思妤进入媒体工作。跑教育新闻的她发现,越来越多大陆高校招收台湾学生。正好有朋友西进求学,她也思考:“我为什么不试试呢?”

 

周思妤说,身为新闻人,总想去更多地方走走看看。“两岸交流越来越密切,如果我能去大陆念书、工作,对未来发展会更有助益。”

 

2015年,她考入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读研究生。她笑称在北大遇到各地“学霸”,自己的进取心也因此被更大激发出来。

 

北大毕业后,周思妤应聘进入“今日头条”的寻人项目,接手的第一个工作就是帮台湾老兵寻亲。

 

“除了前3个两岸寻亲案例不是我经手的,剩下的我都参与了。”周思妤说,老兵年事渐高,项目组同事常常是在和时间赛跑。

 

周思妤印象最深的是帮助一位90岁苏州籍老兵找到两个妹妹。兄妹们通过网络视频见面,卧病在床的小妹对着镜头说:“终于找到大哥了,好开心!”

 

当时天寒地冻,兄妹约定过完年春暖花开就返乡团圆。可是,让周思妤难过的是,86岁的小妹没能等到春天到来。

 

周思妤感慨,老兵逐渐凋零,亲情无法等待,要尽快帮助他们完成心愿,不留遗憾。

 

随着“两岸寻亲”项目在台湾影响力扩大,越来越多老兵后代联系求助。周思妤说,一开始她不太确定老兵二代对大陆亲人还有多少感情,接触后就发现,人到了一定年纪都会想知道自己从哪里来、根在哪里。“这些‘寻二代’希望延续父辈这段跨越时空的两岸亲情,我也从中体悟到两岸中国人的藕断丝连、密不可分。”

 

沉沉的亲情托付,让周思妤愈加忙碌。今年她总共只回过台湾3次,除了春节与家人小聚,其他两次都是为了帮助别人团聚。前一天从北京赶回新北,忙完王淑兰奶奶一家的团聚,周思妤第三天又要返回北京处理另一个寻亲项目。

 

那是一位98岁台湾老兵寻找在山东烟台的孙女。老人癌症晚期,医生说所剩时间只有半年。现在他的亲人正赶办手续准备来台。

 

寻亲的人越来越多,周思妤招募了两名台湾实习生,他们都是老兵后代,也都在北大念研究生。他们踏着学姐走过的路,要一同见证更多的两岸亲情故事。

 

在北京3年,周思妤完成了学业,找到了工作,还收获了爱情。唯一不太适应的就是胃,还是会思念家乡的味道。

 

落日西垂,王奶奶家摆上了一桌子地道台湾风味。柯力群说,今天全家要好好吃个相隔73年的团圆饭。

 

周思妤低声和众人道别。她说,爸妈也在等她回家吃饭。新华社台北9月2日电(记者陈君 查文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