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芯”即将在武汉长江存储面世
编辑: 王瑞颖 | 时间: 2018-08-06 10:06:37 | 来源: 中国新闻网 |
4日,在位于武汉东湖高新区的长江存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国家存储器基地),紫光集团联席总裁刁石京透露,中国首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2层三维NAND闪存芯片将于今年第四季度在此实现量产。
资料图:民众在展会上了解参展商展示的芯片。 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据悉,长江存储于2017年成功研发中国首颗32层三维NAND闪存芯片,并获得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CITE2018)金奖。
这颗芯片,耗资10亿美元,由1000人团队历时2年自主研发,是中国主流芯片中研发制造水平最接近世界一流的高端存储芯片,实现了中国存储芯片“零”的突破。
刁石京介绍,目前,芯片生产设备正在进行安装调试,今年第四季度,32层三维闪存芯片将在一号芯片生产厂房进行量产。此外,64层三维闪存芯片研发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计划2019年实现量产。
刁石京表示,中国芯片技术落后于世界,但自主研发的脚步始终没有停止,两代芯片实现量产后将缩短与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在存储芯片上的差距。
据悉,长江存储由紫光集团联合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湖北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湖北省科技投资集团共同投资建设,负责国家存储器基地项目。
根据规划,至2023年,基地产能将达到每月30万片,并形成设计、测试、封装、制造、应用等上下游集群。(中新社武汉8月4日电 记者 张芹)
相关新闻
- 2018-08-06江豚跃候鸟飞麋鹿奔——湖南守护“洞庭三宝”呵护“长江之肾”
- 2018-08-02长江岸线湖南段42个码头泊位“退出江湖”
- 2018-08-02“退一步”水清岸绿——湖北宜昌全面关停临江化工企业观察
- 2018-08-02范仲淹笔下岳阳楼 赏古人眼中壮美长江
新闻推荐
- 中国国际湿地城市增至22个 居全球第一2025-07-25
- “小小”传感器成为万物互联“神经末梢” “中国制造”正向“中国智造”迈进2025-07-25
- 东南有海浩无穷——从闽人与海解码中华海洋文化基因2025-07-25
- 美国经济学家杰弗里·萨克斯:香港在全球变局中前景光明2025-07-25
- 台湾青年重走“海上丝绸之路”暨中国陶瓷文化研习营成功举办2025-07-25
- 中国游戏靠啥“圈粉”海外?2025-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