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第一湾 金沙绿两岸
编辑: 王瑞颖 | 时间: 2018-07-22 09:00:17 | 来源: 中国新闻网 |
长江上游的金沙江,流经云南丽江651公里,在丽江的石鼓镇与香格里拉县南部沙松碧村之间拐出了一个约145度的弯,让原本几乎笔直向南的江水转出了一个“长江第一湾”,陡然向东北流去,让可能会直接流入越南的长江保持住了与中国的“亲密关系”——母亲河。
石鼓政府记者 和福天 摄
金沙江在丽江玉龙纳西族自治县(下称“玉龙县”)石鼓镇及周围镇子有一段30公里左右的平缓流域地带,其中的20公里可以看到两岸郁郁葱葱的柳树。
为何柳树绿了江两岸?
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金沙江沿线民众开始自发种植柳树,为金沙江两岸送上绿色。
但金沙江与柳树最初的“结缘”并不是那么浪漫。玉龙县林业局局长李金明对中新社记者表示,最开始沿岸老百姓零星种植柳树时的想法并不是生态文明建设,而是因为金沙江经常发洪水把村庄和农田冲毁,是出于保护家园的考虑。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自发变成了组织,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想法在政府和民众心里都慢慢发芽。
“90年代以后,镇政府、办事处开始和村民一起,给之前那些死掉、枯掉的柳树拍照、立案,开始有组织大规模地重新种植柳树。”已过70高龄的老一辈种柳人和泽周说。
正是这28年来的耕耘,柳树变成柳林,有效地保护了沿线1500多亩良田不受江水危害。
玉龙县石鼓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和朝明是个种柳“新兵”,他的种柳“职业生涯”至今近6年,在其带领下,石鼓村1000多株、新华村2.6万株、格子村1万多株的柳树立于金沙江两岸。
夏宾 摄
“我栽下去的柳树有7万多,但是有些没有存活。”和朝明说,看着种树时,柳秧、柳苗也就1米来高,五六厘米粗,但却长出了满满的成就感。
就在今年三月,玉龙县巨甸镇还收回了金山江边被民众长期占用的400亩土地,发动民众和机关干部开展义务植树,绿化金沙江活动。目前,巨甸镇已累计种植柳树3000多棵。
为金沙江两岸添绿的不仅仅是柳树。云南北部被称为“森林王国”,而流经丽江的金沙江便加持了得天独厚的绿色基因。
图为新一代种柳人和朝明 夏宾 摄
绿色包围金沙江。丽江全市林地面积2523.15万亩,占全市总面积的81.65%,森林覆盖率为68.48%,自然保护区面积有60.98万亩。
看一份丽江市林业局2018年上半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小结:完成退耕还林造林任务1.03万亩;投资927万元人民币。争取到位了2018年度退耕还林造林任务3.28万亩。
绿色不只是环境,还有经济。李金明称,本地在保护生态的同时,也在发展绿色产业,实现农民增收。
图为老一辈种柳人和泽周 夏宾 摄
据其介绍,通过全县(玉龙县)各方的共同努力,2008年以来共发展核桃60亩、油橄榄5.5万亩,青刺果7102亩。林下种植各类药材10万余亩,遍布全县各乡镇,还涌现出了一大批以马场、合作社、农家乐为主体的乡村生态旅游观光产业,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
李金明说,下一步有两大计划,一是争取将金沙江中上游地区纳入长江防护林三期工程建设重点区域。在金沙江沿岸河道边租地退耕50米地带,采用成功治理金沙江沿岸河道筑坝导流与植树固土相结合模式,大量营造柳林、滇楸及竹林,实施退耕还林、还湿、还湖。
二是争取将金沙江流域180.56万亩商品林纳入公益林管理。(中新社丽江7月21日电 夏宾 王庆凯)
相关新闻
- 2018-07-21云南丽江:非遗纳街为文创产业提供新平台
- 2018-07-22擘画新时代中国发展新坐标——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述评
- 2018-07-21“大江奔流—来自长江经济带的报道”主题采访活动启动
- 2018-07-21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要把握这五个关系
新闻推荐
- “手拉手”!中国链博会打造世界“共赢链”2024-11-29
- 澳门故宫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心启用2024-11-29
- 12月1日起赴港澳旅游“一签多行”“一周一行”陆续实施2024-11-29
- 这场跨越海峡的“青春之约”成为两岸交流的靓丽风景2024-11-29
- 泉州走进台湾 泉州特色文创在台北大稻埕展出备受欢迎2024-11-29
- 两岸文化同根同源 厦门海沧区举办海印放火狮民俗文化节2024-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