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老人带200多老兵骨灰回大陆 现要为儿孙消"独"

台老人带200多老兵骨灰回大陆 现要为儿孙消"独"

 

“我‘流浪’的时间太久了,13岁就去了台湾。台湾养了我七十年,但一提到家,我一直都觉得我在台湾是独在异乡为异客。我真正的家在山东菏泽,在祖国大陆。”这是台湾老兵高秉涵第二次参加海峡论坛,虽然已有82岁高龄,但他依然精神矍铄、思路清晰。

 

身为律师的高秉涵自称是“陆配的‘娘家人’”。在岛内当前的政策、法律环境下,陆配受到各种歧视。“我将运用自己的法律知识维护她们的权益,作她们的后盾。”高秉涵说。

 

其实,除了“娘家人”以外,高秉涵还有一重身份更为两岸中国人所熟知。

 

送台湾老兵遗骨“回家” 他“感动中国”

 

在高秉涵名片的背面,印着一幅彩色的山东地图,地图上明确标注着菏泽的位置。“给别人递名片时,我都要向他们介绍菏泽。”身为台湾菏泽同乡会会长,他已经义务当起了家乡的“宣传大使”。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在台湾生活了七十年,高秉涵的鲁西南口音依然浓厚。而他的一生,不仅凝聚了所有台湾老兵所经历的坎坷和艰辛,也见证了海峡两岸从隔绝到沟通的那一段特殊历史。

 

1949年,他随逃难人潮前往台湾,从此与家人天各一方、骨肉分离。想家的滋味不好受,在还没有开放大陆探亲时,一勺故乡的泥土都被当成了宝贝。1982年,一位当时已经移民阿根廷的菏泽老乡回大陆探亲,途经台湾时,高秉涵恳请她带一些家乡的泥土回来。3公斤的菏泽泥土,一户一汤匙,分给了50多户菏泽老乡。作为“分土人”,高秉涵得到了两汤匙泥土。他把其中的一汤匙泥土锁进了保险箱,而另一匙泥土,则泡水分七次喝了,以慰思乡之情。

 

直至1991年,55岁的他才得以回到山东菏泽故乡探亲,但等待他的却是母亲的孤坟。其实,高秉涵还是“幸运”的。在台湾,还有许多老兵孤寂一生,一辈子都没盼到两岸开放探亲的那一天,未能再看到故乡一眼。不过,“活着做了游子,死了不能做游魂,活着要回家,死了也要回家”,在台湾老兵中间,广泛流传着这样一句话。

 

高秉涵因为年龄最小,也因此受到了不少老兵的嘱托:“你现在不能死,一定要等我们死了,把我们‘送回家’后才能死。”而老兵们的嘱托却被高秉涵当成了使命。为了完成老兵们的遗愿,30多年来,他一共抱了200多坛台湾老兵的骨灰回大陆,最远的送到了新疆。

 

大多数拜托高秉涵的老兵都是孤老,与大陆的家人早就断了联系,在台湾也是孤身一人。带着他们的骨灰“回家”,“家”却常常没有方向。高秉涵说,“其中有三分之一的老兵都没办法找到家人,我只能按照他们的交代,将骨灰撒在他们记忆中的村口,实现他们落叶归根的夙愿。”

 

这一几十年如一日送老兵“回家”的善举,让他在2012年被评为十大“感动中国人物”。“海峡浅浅,明月弯弯。一封家书,一张船票,一生的想念。相隔倍觉离乱苦,近乡更知故土甜。少小离家,如今你回来了,双手颤抖,你捧着的不是老兵的遗骨,一坛又一坛,都是满满的乡愁。”这是组委会当时给予他的颁奖词。

 

台老人带200多老兵骨灰回大陆 现要为儿孙消"独"

 

“我要为我的儿孙指明‘回家’的路”

 

随着大多数台湾老兵的逐渐凋零,最近几年,高秉涵送老兵骨灰回大陆的次数逐渐减少。他在菏泽老家的亲人也都相继逝去。不过,他每年依然也要回大陆至少两次,一是祭祖,二是“我要为我的儿孙指明他们‘回家’的路。”

 

在接受采访时,高秉涵一直都在愤慨于民进党当局的文化“台独”以及“去中国化”行径。蔡英文上台后,通过“渐进式台独”的方式,从文化、教育等方面“去中国化”,已经毒害了台湾不少年轻人。

 

“我们国家最长的是哪一条河?”有一次,高秉涵这样问正在读小学六年级的小孙女。结果,小孙女脱口而出:浊水溪。

 

高秉涵反问小孙女那长江黄河呢?“那又不是我们台湾的。”高秉涵小孙女这样的回答让他吃了一惊。

 

而就在出发来厦门参加海峡论坛的前一天,孙女还说爷爷要“出国”了。“我说厦门和台湾都是中国的,怎么能叫‘出国’呢?”谁知小孙女又说,爷爷是中国人,我是台湾人。

 

“我每次听到这样的话,心里就很痛苦。不过,教科书上这么写,老师也这么教,难道我要对小孙女说老师一直在说谎吗?”

 

然而,高秉涵不仅是在面对小孙女时有这样的苦恼,他4个孙女辈的孩子,在他眼里都是这样的“小台独”。痛心的高秉涵也开始带儿孙踏上回大陆认祖归宗的路,为他们“消独”。

 

这些年,他带着她们回菏泽扫墓、参观孔庙、看黄河。“我相信,我们的后辈成年后会慢慢知道,台湾的文化只能是一脉相承的中华文化。” “鸟恋旧林、鱼思故渊。我要让他们知道,他们的根在大陆,在山东菏泽,家国观念不能出现偏差。” 高秉涵对此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