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布袋戏大师陈锡煌的两岸缘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1122920182_15277666191251n

 

陈锡煌(左)和他的学生陈韦佑在讨论戏偶装扮(4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林善传摄

 

在外演出时,陈锡煌总会带上一尊“田都元帅”金身,开演前必定会用三炷香祈求顺利。这名台湾布袋戏大师家的供桌上,还有一尊从天花板垂到桌面的钟馗悬丝傀儡。

 

布袋戏又称掌中戏,相传17世纪起源于福建,主要在福建泉州、漳州和广东潮州等地流传,后由来台先民带入宝岛落地生根。傀儡戏则指悬丝木偶或提线木偶,有上千年历史。在台湾,两者交集不多,陈锡煌家却是非常独特的例外,在两岸木偶艺术史上写下重要一笔。

 

陈锡煌生于1931年,随母姓,他的父亲李天禄是“亦宛然”掌中剧团的班主,曾参演侯孝贤导演的多部电影。虽出自布袋戏世家,但陈锡煌和弟弟李传灿年少时曾随渡海来台的傀儡戏艺师张国才学艺。

 

1988年,李天禄看到泉州木偶剧团黄奕缺的提线木偶表演录像,叹为观止,当即决定让两个孩子回渡海峡拜师。据李传灿回忆,父亲曾说,当布袋戏演师,一定要会演傀儡戏。

 

黄奕缺生于1928年,13岁学艺,1952年加入泉州木偶剧团,后不断创新悬丝木偶制作和表演艺术,成长为一代木偶大师。在两岸木偶剧界,流传着“泉州有个黄奕缺、台湾有个李天禄”的说法。

 

1990年,泉州木偶剧团请出“戏神”田都元帅,为陈锡煌和李传灿举行正式拜师仪式。据记载,闽台民间信奉的“田都元帅”原名雷海青,福建莆田人,是唐玄宗时期著名的宫廷乐师,至今仍被台湾戏剧界、音乐界奉为祖师爷。

 

跨海师从黄奕缺时,陈锡煌和李传灿都已是台湾布袋戏领域颇有影响的艺师。黄奕缺言传身教,每天亲自传授提线木偶绝技,临别时赠送了亲自雕刻的戏偶给两个徒弟。

 

此后,两岸木偶界的交往日趋频繁。李天禄、陈锡煌和李传灿都多次赴大陆演出交流。黄奕缺也两次率团来台巡演,且场场爆满,很多台湾观众没想到大陆的木偶戏如此精彩,“追着剧团到处跑”。

 

1998年,李天禄去世,黄奕缺专程前往台北送别。2007年,黄奕缺逝世,陈锡煌和弟弟也赶往泉州吊唁。

 

2009年,陈锡煌创立“陈锡煌传统掌中剧团”,其时已79岁高龄,显见他对布袋戏传承的热忱。

 

据门生陈冠霖介绍,陈锡煌在传艺过程中会谈起当年在泉州学艺的往事,教授风格跟黄奕缺颇有默契。传统的布袋戏和提线木偶戏皆用闽南语演出,剧目多改编自历史传奇故事,很多口白是文言文,为减少语言障碍,陈锡煌和黄奕缺一样都在提升戏偶表现力上精益求精。

 

传统提线木偶最多16条线,为让表演更传神,黄奕缺逐渐把线加到36条。他表演代表作《驯猴》,十指自如操控提线完成勾、挑、提、抽等动作,让木偶能弹吉他、跳迪斯科、骑自行车。而陈锡煌的掌上布偶则能自如地用双手带着折扇,旦角能从容撩起长发,流畅洒脱,一气呵成。

 

近年来,随着艺术市场的变迁和人们欣赏习惯的改变,台湾的傀儡戏日渐式微,但布袋戏仍有一定的群众基础。陈锡煌致力推动传承的紧迫感从未减低,这也与师傅黄奕缺晚年的心境如出一辙。

 

陈锡煌曾和台湾科技大学团队合作,通过智慧手套记录他操作戏偶的手势,保留快要失传的操偶技艺,并设计交互式体验游戏让公众体验戏偶操作。

 

他还通过剧团每年主办的“大师工坊”课程,面向布袋戏爱好者授课。今年的课程以经典剧目《武松打虎》为主题,分为工艺制作、后场音乐、戏偶操演和兵器道具四班,每周一课,让学员能在近半年里全程参与一出戏的创作过程,并在期末进行公演。

 

64岁的蔡先生是资深戏迷,曾参加“大师工坊”,跟着陈锡煌学习制作戏偶帽子,现在已能刺绣精致的金聪笠。

 

如今虽年事已高,但陈锡煌仍坚持亲自指导年轻演员排练,示范起武打段落手法干净利落、虎虎生风。在家的时间,他也多是用来制作戏偶或缝制戏服。

 

陈冠霖说,受师傅影响,剧团年轻人也对布袋戏的源流都很感兴趣,会主动了解这一传自大陆的传统艺术的历史。(新华社台北5月31日电  记者贾钊陈键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