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救灾国际合作中的“中国担当”
编辑: 白宇坤 | 时间: 2018-05-11 15:02:12 | 来源: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海峡飞虹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海峡飞虹消息(记者 王洹星、李琳):5月12日是中国汶川特大地震发生10周年纪念日,也是中国确定的防灾减灾日。防震减灾是一道世界难题,1999年土耳其7.8级地震、2001年印度8.4级地震、2004年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9级以上强震、2008年中国汶川8.0级地震、2015年尼泊尔8.1级地震……近年来,中国在地震监测、震害防御、应急救援和科学研究等领域与国际社会特别是“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开展合作,提供了从地震监测到救灾人员培训等方面的帮助。今年2月,中国成功发射首颗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张衡一号”,在高度约500公里的太阳同步轨上开展全球7级、中国6级以上地震电磁信息分析,为全球地震机理研究、空间环境监测和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在纪念汶川地震十周年之际,我们用一张图为你展现近年来防震减灾国际合作中的“中国担当”。
相关新闻
- 2018-05-11林郑月娥率香港特区代表团赴川出席汶川地震十周年纪念活动
- 2018-05-10汶川地震灾区这十年:从重建到“重生”
- 2018-05-09这份爱,翻越山川、跨越海峡、直抵人心——港澳台地区援助汶川地震灾区回顾
- 2018-05-08汶川特大地震重灾区经济实现快速增长 2017年GDP超6000亿
新闻推荐
- 游戏、网文、影视剧……中国故事“出海”又出彩2025-02-17
- 突破、创新、布局,新年新干劲!人工智能加速在各行业“落地生花”2025-02-17
- “想带更多同学来见识大陆的精彩”2025-02-17
- 香港故事丨大紫荆勋章获得者李焯芬:做中华文化的“老义工”2025-02-17
- 外交部:中国消费市场正实现从“量”到“质”的变革2025-02-13
- 元宵节,解放军用闽南语喊话台舰2025-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