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荥阳青台遗址发现疑似北斗九星祭祀区
编辑: 霍建阳 | 时间: 2018-03-30 10:19:54 | 来源: 新华社 |
荥阳青台遗址 资料图
发现中原地区史前最早土坯房屋和疑似北斗九星祭祀区的“荥阳青台遗址发掘”项目,29日当选“2017年度河南省五大考古新发现”。
青台遗址是著名的仰韶文化大河村类型遗址。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与中国丝绸博物馆联合进行的“青台遗址丝绸起源”考古发掘项目,经过近3年努力,发现仰韶时期环壕3条,聚落内各类遗迹丰富,功能区布局明显。
遗址拥有三重环壕,出入口形制不一,为研究仰韶时期防御体系、工程技术和利用水资源等提供了重要新材料。
疑似北斗九星祭祀区在遗址东部、内环壕外侧。九个陶罐组成疑似北斗九星图案,九星罐东部有圆形祭土台,祭土台东部有大、中、小3个瓮棺,南部有一个祭祀坑,内置一个非正常死亡骨架,整个祭祀区周围有较多疑似地臼遗存。
“疑似北斗九星祭祀区的发现,说明5000年前的先民们已具备一定天文知识,对北斗天体的崇拜可能形成一套隆重祭祀仪式。”该项目负责人魏青利介绍说,“北斗九星历史上有两种排列方式,新的发现将为此项研究提供极其重要的新素材。”
青台遗址居住区已清理长方形房址43处,这些房屋有着多种形制和多种建造方法、建筑结构,为揭示仰韶时期的社会组织结构、婚姻家庭形态、生产力水平等提供了多向思维方式。
“最为重要的是发现了中原地区史前最早的土坯房屋,这间只残存底部的房屋,由土坯砌筑而成,说明早在5000多年前,先民们已有意识地制造和使用建筑材料。”魏青利说。
遗址内还发掘长方形竖穴土坑墓葬189座,较为普遍地使用了木棺,遗体也多疑似经过缠裹,对研究仰韶时期的葬俗、葬制有重大意义。
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副会长魏兴涛说,青台遗址一系列重要考古的发现,揭示了文明因素在郑州地区仰韶晚期遗址中的孕育,为探索中国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阶段的社会、人类精神世界和文化成就等问题有着重要学术意义。
同时当选“2017年度河南省五大考古新发现”的还有“二里头遗址宫殿区东北部5号基址发掘”“新郑郑韩故城遗址发掘”“洛阳东汉帝陵考古调查与发掘”“宋东京城顺天门遗址发掘”等项目。
相关新闻
- 2014-10-08走进河南开封汴绣厂:十指生花绣丹青
- 2018-03-08陕西梁带村芮国遗址博物馆开馆
- 2018-03-142017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出炉
- 2018-01-30陕西首次发现秦代大型国家府库遗址
- 2018-03-29“中国陶瓷重镇”延续千年陶瓷文化
新闻推荐
- 习近平回信勉励全国特岗教师代表2025-09-10
- 国务院批复同意新建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25-09-10
- 国防部:决不允许日本军国主义卷土重来2025-09-10
- 国台办:希望广大台湾同胞同我们一道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坚决反对“台独”分裂行径和外来干涉,共襄祖国统一的千秋伟业,共创民族复兴的美好未来2025-09-10
- 再添4处!我国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总数已达42项2025-09-10
- 2025年服贸会今天开幕!这些新变化一起了解一下2025-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