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版年画的“别样面孔”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01151

东昌府木版年画。网络资料图

 

曾遍布农村大集的木版年画,如今几乎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然而,记者近期在山东省聊城市采访发现,这一古老艺术在传承人的创新下,重获生机,有了一副“别样面孔”。

 

一张年画,五种颜色就要刻五块版,耗时一个月;手工印刷每次只能印一种颜色,套色有丝毫错位就会成为废品——说起木版年画制作的艰辛,67岁的郭春奎感慨道,这样精雕细刻打磨出来的年画,完全没法与机器印刷的铜版纸年画去拼市场。

 

聊城市东昌府木版年画是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当地能雕刻和印制木版年画的人现已寥寥无几。郭春奎也是在退休之后,才重拾这一搁置了30多年的手艺。

 

郭春奎年轻时拜师栾氏木版年画第五代传人,但师傅的手艺在他这里有了新的发展。在他的工作室里,除了小刀、小铲、凿子等传统雕刻工具,记者还看到了一台电动铣床。“先手工刻出线版,空白地方用铣床仔细磨平,效果好还省时间。”他说,刻完之后再用铣床打磨一遍,可以充分去掉毛刺和棱角,让线条更细腻。

 

在传统的门神、灶王、吉祥画等基础上,郭春奎也对年画的内容进行了大胆革新。记者看到,民俗风情、《智取威虎山》等都被他刻进了画版;他设计的趵突泉、大明湖、“运河聊城”等年画,也被旅游管理部门连版买走。

 

失去了大众市场,郭春奎反其道而行让年画走起了精致路线。他将年画装裱、制册、镶框,让年画从贴在门窗、灶头的祈福寄托,变成了可以悬挂、摆放、收藏的艺术品。他说:“很多企业和政府部门买过去,作为地方特色文化纪念品送人。”

 

他告诉记者,这几年来他的年画市场越来越好,一年下来能卖出10多万元。“方便携带是一方面,更主要的原因是大家对中国传统文化越来越自信。”郭春奎说,地方政府近年来也加强了对传统文化和艺术的发掘、保护和推介,让他对自己的作品充满信心。

 

虽然为年画找到了“升级版”的市场,但在郭春奎看来,木版年画的传承危机还没有解除。他曾向乡亲们免费传授木版年画制作技艺,但除了家人,真正愿意学、坚持学的人几乎没有。

 

为此,郭春奎建起了永兴堂民俗文化传承大院,免费让人们体验木版年画的雕刻、印刷过程,大院如今已成为当地有名的文化景点。他还被10多所中小学邀请前去讲课,每年30多节课程对他而言并不轻松,他却乐在其中。

 

“文化要传承,首先要人们多一些了解。”他说,如果大家都遗忘了年画,传承才会真的中断。即便哪天他拿不动刻刀了,这些工作他也会坚持下去,不能让这门技艺湮没在历史长河中。(陈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