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党一党独大后,政治脆弱性依旧

如何看待2017年民进党“一党独大”?

 

2017年,台湾政局以民进党“一党独大”及其加紧对国民党的总清算为基本特征。未来台湾政局走向如何,成为两岸关注的焦点。

 

笔者认为,对民进党的“一党独大”,要一分为二看。近期看,民进党在两岸关系上,将继续保持对抗性动作不断增多的政策特征;中长期态势上,大陆坚定的反“台独”举措,对民进党的政治野心始终是最大的制约。

 

一、“去中”、“反中”,强化“一党独大”态势

 

自2016年5月执政以来,民进党大陆政策的变化,体现为从不接受“九二共识”,利用台湾新课本改革搞“去中国化”,发展到“踩红线”,任命代表极端“台独”势力的赖清德为“行政院长”,发表“台独”的“个人看法”。最后,是最近出现的,“立法院”以民进党多数席位为基础,通过新版“公投法”。新版“公投法”作为“反中”的政治工具,其作用在于强化民进党“一党独大”的政治态势,对未来台湾选举以及两岸关系议题进行“布局”。蔡英文喻之为“这是我们重大的历史时刻”。

 

民进党当局还对“抹红、抹黑”的惯技进行了“升级”,手段从“亲台、卖台”等传统的“统独”议题,发展到指控新党四名党员为“共谍”,同时动用安全和检查系统,对新党党员“接受大陆资金”、“出卖台湾利益”的嫌疑,进行“查实”。这些具体举动,显示 2018年民进党很可能在“‘内政’居先”的借口下,继续推行挑衅性的大陆政策,进行“政治动员”,以保持“一党独大”。其于2016年“大选”时承诺的“温和、谦虚”路线,荡然无存。

 

二、负隅顽抗难以阻碍两岸关系发展

 

民进党强化其“一党独大”,主要是基于岛内政治算计的需要。民进党不但需要清剿国民党和其它政治力量,还需要创造出“一致对外”的“共同利益”,才能维持党内各派系的联合,减少民进党“内乱”、“自乱”的风险。这是一段时间以来,民进党在两岸关系上对抗性动作不断增多的主要原因。

 

但民进党的负隅顽抗,难以阻碍两岸关系的发展。其一,在民进党成为两岸关系负面因素的背景下,民进党抵制一个中国原则的政治立场,与其希望稳定“一党独大”局面,实现长期执政的政治愿望,本质上是矛盾的;其二,大陆与民进党之间的政治僵局,必然影响民进党的施政能力,民进党在两岸关系上的弱势地位,进一步加剧民进党政治上的脆弱性;其三, 2017年的两岸态势清楚地表明,两岸关系发展的主导权牢牢掌控在大陆手中,台海局势对大陆而言稳定可控。

 

三、贸然推行新版“公投”,民进党将“自乱”

 

民进党凭借“立法院”多数实现了推动新版“公投法”的蓄谋,降低了“公投”通过的门槛。从这个角度看,新版“公投法”作为政治工具,似乎为民进党公开搞“法理台独”提供了“依据”。

 

但是,从维护政党利益的目的出发,民进党存在摆脱自身在两岸关系上尴尬处境的政治考虑,因此其希望用台湾社会的稳定和两岸关系的发展,作为与大陆讨价还价的“质押品”。这一政治逻辑决定,民进党内各派势力的平衡是暂时的,分化是必然的。此外,即使是对大陆持强硬对抗立场的深绿势力,畏惧于13亿大陆人民和6千万海外华人华侨的“反独”力量,也不敢在“立法院”坚持其原来将“领土变更”和“修改‘宪法’”纳入“公投”适用范围的主张。大陆综合实力的快速增长和中美加强战略协调的必然趋势,也迫使民进党不敢公开放弃其“维持现状”的“施政理念”。

 

目前,民进党在两岸关系上出现对抗性动作增多的现象,从台湾地区“内政”角度看,国民党一蹶不振,新党和其它政治势力难与之抗衡,民进党已经“一党独大”。但从发展态势看,民进党似乎越来越缺乏自信,越来越需要依靠政治恶斗才能生存。这是极端不正常的状况。

 

从过去陈水扁执政时期的经验教训看,大陆执行《反分裂国家法》的意志以及坚决反“台独”的举措,始终是民进党政治野心的最大制约。在两岸实力差距越来越大的今天,民进党如贸然推行新版“公投”,除了“台独”私利暴露无遗之外,还将面临大陆强大的压力,甚至有可能导致民进党内部“自乱”。若如此,民进党标榜的“一致对外”的利益,必然分化,民进党的所谓“政治正确”,也将陷入困境。(本文作者为上海台湾研究会研究员 作者 周忠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