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一中各表”是求异存同
编辑: 左研冰 | 时间: 2017-08-19 11:29:13 | 来源: 中新社 |
即将就任国民党主席的吴敦义(中评社资料照)
国民党全代会明天即将召开,如无意外,吴敦义版的两岸论述将以新政纲的形式获得全代会通过,成为中国国民党在今后一段时期的两岸政策主轴。由于政纲草案已经对外公布,其两岸关系部分的一些论述、用词均被外界放大检视,也面临岛内外不少批评之声。
众所周知,由于吴版两岸论述替换掉了洪秀柱时期“和平政纲”中的一些关键内容,再加上他选前一些涉及两岸的争议言论,近段时间以来,吴敦义的两岸立场颇受质疑。不过,也有不少帮吴敦义缓颊的声音,如认为吴敦义立场一致经得起时间考验、不要太在意其选举语言、现阶段两岸论述主要着眼于夺回政权等等。
然而,吴的一系列澄清并没有平复舆论对他的疑虑。最近,新党主席郁慕明表示,担忧国民党也要搞“去中国化”,批评国民党新版政纲中提及“不统”,放言与国民党再度“分手”。对此,吴敦义仍然以“九二共识、一中各表”作为回应。该报道经过大陆网络媒体转载后,一位大陆网民在留言跟帖区评论道:吴强调“各表”是“求异存同的行为”。
这一观点可谓“突破盲肠”,点中了要害。“求同存异”与“求异存同”看似都有“同”和“异”,但两者所代表的精神内涵完全不同。顾名思义,“求同存异”的重点在于“求同”也就是“同”,而“求异存同”的重点在于“求异”也就是“异”。因此,一旦从“求同存异”变为“求异存同”,这意味着“同”沦为了幌子和包装,“异”才是重点。
1992年,两岸两会香港会谈秉持了求同存异的精神,这一点甚至连民进党当局都不会否认,不过民进党当局始终回避或模糊“同”的实质内涵是“两岸同属一中”,这是造成一年来两岸僵局与对峙的关键。1992年双方在确认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同时,搁置了一个中国政治涵义的分歧,这才有了“九二共识”。因此,去年11月洪秀柱在北京“习洪会”上“求一中原则之同,存一中涵义之异”的表述是比较清楚、客观的。
事实上,马英九在2015年11月两岸领导人会面上也表示,“海峡两岸在1992年11月就一个中国原则达成的共识,简称‘九二共识’”。这充分说明,在达成和坚持“九二共识”的历史过程中,两岸虽有“异”的部分,但重点在于“同”,而且这个“同”不仅仅是求的是一中之同,还求的是国家统一之同,在这个基础之上,才会开启过去八年求同存异、共创双赢的和平发展期。
按照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两岸关系发展到如今的状况,已经到了从“求同存异”进入“聚同化异”的阶段,可去年5月民进党的再度执政,严重干扰了这一态势,但这种干扰注定是蓄意的、暂时的、也终究是无效的,两岸融合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大趋势。然而,以吴敦义最近的言论及吴版政纲草案中的两岸论述来看,“一中各表”所代表的精神恐怕正是“求异存同”。
国民党的立场演变至今,其实有迹可循。早在2014年“九合一选举”大败后,朱立伦接任国民党主席,他就主张“求同尊异”。可以说,从一开始的“求同存异”,到后来的“求同尊异”,再到现在近乎“求异存同”,这是否代表了国民党内对两岸关系现状与走向的一种基本认知,换言之,即一条“九二共识”核心内涵与初衷背道而驰的路线?
对于外界的疑虑,吴敦义在当选后一定是看到了,也听到了。例如,针对一些有关认同的质疑,吴敦义不久前接受港媒电视专访,在镜头前亲口说出“我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这样的回应就相当及时、有力。明天的国民党全代会上,正式就职的吴敦义在致辞中会继承2005年国共就两岸和平发展的五项共同愿景,拿出一套信得过、说的明的两岸论述吗?相信两岸都会拭目以待。中评社北京8月19日电(记者束沐分析报道)
新闻推荐
- 两岸携手工程创新 推进绿色低碳发展2024-11-25
- 第四届海峡两岸(厦门)青年企业家篮球邀请赛落幕2024-11-25
- 马龙确定访台,台湾球迷直呼“请假去看龙哥”!2024-11-25
- 朱立伦强调“中华民族是根、中华文化是本” 马英九12字批赖清德“新两国论”2024-11-25
- 青春相约·逐梦燕赵——2024首届冀台冰雪嘉年华暨冰雪产业推介会在张家口市举办2024-11-25
- 台胞“首来族”的专属福利——福建土楼(永定)景区免票之旅盛大开启!2024-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