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内中国认同回升 台媒评:台湾人就是中国人
编辑: 左妍冰 | 时间: 2017-06-06 09:59:47 | 来源: 中国台湾网 |
台湾竞争力论坛2016年底民调发现,中国认同回升至52%,是其历次调查的最高。台湾《中国时报》今日发表社论指出,中国人认同的高与低,很大一部分是随着两岸关系的发展、台湾内部政治局势而变动。大陆近年经济发展势头甚强,社会愈来愈富裕,大陆对台湾的磁吸力理应非常强大,台湾民众重新恢复中国认同,应该有非常好的基础。
社论摘编如下:
台湾人是不是中国人?这是纠结台湾族群歧见乃至两岸僵局的核心问题。这个核心之结,因为民调时间与方式的不同,竟然出现了一些极端的结果,台湾大学东亚民主研究中心2014年调查,有68.9%的人只认同自己是台湾人,认为自己既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的比例下降到27.2%,至于只认同自己是中国人的民众只占2.1%。但短短两年,而且是民进党主场优势,中国认同却逆转上升。台湾竞争力论坛2016年底民调发现,中国认同回升至52%,是其历次调查的最高。
该如何解读这两个矛盾的讯息?核心概念是“时间”。身份认同,其实会随时间及社会事件、政治趋势而变动。
1997年开放老兵大陆探亲至今30年,两岸政治关系起起伏伏,民众互动往来却非常频繁,但台湾民众的中国认同却逐年降低。这当然是两岸关系的警讯,若台湾民众与大陆的心理距离渐行渐远,两岸交流就算再频密,也不会出现政治外溢效果。
台湾“民主化”后,有极端“台独”主张者从种族、血缘角度论证两岸民众本非一家,虽然荒谬,却也有人相信。这中间,既有老一辈本省人因接受殖民教育而产生的文化隔阂,有冷战威权年代导致的对立情绪,也有中年世代历经时代风云变幻,感受到的两岸发展差异,至于青年世代,则因为成长于“民主化”时代,更将两岸分立视为理所当然。
不过,既然台湾民众的中国认同曾经历剧烈的演化,正说明认同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浮动的状态。学理上“国族”本就是“想象的共同体”,“国族”是客观的,认同却是主观的,如何诠释“国族”认同,反映的是社会的主流思潮或意识型态。曾几何时,台湾社会也曾以统一为己任,认为自己是中国人,日常口语和写作论述中,都以中国人自称,但20年政治发展就猪羊变色。
台湾民众希望当家作主,是脱离日本殖民统治后就有的企盼,中国人认同的下降,却是最近20年的事。换句话说,台湾民众出头天的想法巩固了台湾主体意识,却不必然导致台湾与大陆的分离。至于两岸差异所导致的认同疏离,不如说是两岸需要进一步增进理解的理由。
大陆应该清楚认识认同吊诡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及中间经历的变化扭曲复杂过程。中国人认同的高与低,很大一部分是随着两岸关系的发展、台湾内部政治局势而变动。
最鲜明的例子是,蔡英文当局执政渐失民心,也反映在中国人认同的起伏上,这是为什么台湾竞争力论坛所做的民调显示,中国认同回升至52%的新高。
类似的讯息,也反映在近日台湾“美丽岛电子报”的民调,发现6成绿营支持者支持“维持现状”应纳入民进党党纲,以取代“台独党纲”,显示“台独”主张在绿营内部已出现“退烧”现象。
台湾民众多来自大陆,语言、文字、宗教、生活习惯也传承自大陆,300年发展虽形成多元文化,主要构成仍是中华文化,大陆观光客来到台湾,可能比到香港更像在自己土地上呼吸。大陆近年经济发展势头甚强,社会愈来愈富裕,大陆对台湾的磁吸力理应非常强大,台湾民众重新恢复中国认同,应该有非常好的基础。
大陆应该因势利导,制定对台政策时,应以争取台湾人心悦诚服为指导原则,若能让台湾在自己的意志下回归中国认同,这种中国认同才是真正巩固的。
新闻推荐
- 两岸产业交流对接系列活动在江苏举办2024-11-22
- 事关中国和东盟 这个论坛首次“亮相”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2024-11-22
- 中国同巴西、南非、非盟共同发起开放科学国际合作倡议2024-11-22
- 【图解】从多个“首次”看中国经济企稳回升2024-11-21
- 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在苏州举办台商座谈会2024-11-21
- 台北多辆公交车登出大幅广告 要求废除2019版课纲2024-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