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养老悄然来临
编辑: 左妍冰 | 时间: 2017-05-26 10:59:59 | 来源: 人民日报 |
荷兰南部小城菲赫特的一家养老院内,老人们围成半圆,跟着一个人形机器人锻炼身体。本报记者 任 彦摄
纽约永康成人日间护理中心举办了电脑培训班,老人们在认真学习。本报记者 李秉新摄
自动量压仪采集数据后,即刻上传数据至AAL辅助平台控制中心。本报记者 冯雪珺摄
当下,传统的养老方式越来越难以满足社会发展和民众需求。“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为养老产业注入新的活力。但智慧养老作为新兴业态,尚处于初级阶段,其培育发展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
荷兰
机器人点亮晚年生活
在荷兰南部小城菲赫特的一家养老院内,十几位坐在轮椅上的老人围成半圆,跟着一个人形机器人锻炼身体。机器人取名卓拉,看上去像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身高57厘米,体重5.7公斤。卓拉站在一张桌子上,像健身教练一样,一边示范动作,一边讲解动作要领。老人们模仿着卓拉的动作,弯曲手指,伸展臂膀,抬腿压腿。
“新技术不是年轻人的专属,老年人也应分享新技术带来的全新体验。”养老院负责人泰尼·卡道尔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孤独是很多老年人最大的困扰,帮助老人战胜孤独是养老院的一项中心工作,“由于老人们的子女和亲属忙于工作很难经常前来探望,我们养老院便引进了这个机器人来陪伴老人们。”卡道尔同时也是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一位资深老年学教授。
这家养老院的老人们平均年龄达到87岁,大多行动不便。为了让老人们锻炼身体,养老院让卓拉每天给他们上一节体操课。上课时,还有一名助教站在卓拉旁边,对老人们进行个性化指导。
卓拉由比利时一家机器人公司开发生产,身上装有摄像机、扩音器和麦克风,可以模拟人的一些动作和表情,能够通过眨眼睛、眼神接触、点头摇头等简单肢体语言与人进行互动。卓拉不仅会上体操课,还会走动、说话、唱歌、跳舞。“卓拉点亮了我们老年人的生活,让我们从过去那种单调沉闷的情境中走了出来,重新对生活充满了希望。”老人凯琳娜·布内对本报记者说。
据悉,到目前为止,在比利时、法国和荷兰三国,已有超过6000多位老人与卓拉这样的护理机器人有了互动。
不过,也有批评者指出,护理机器人尽管可以为老年人提供很多帮助,但这种帮助毕竟是出自一双“冰冷的手”,而非亲人那双“温暖的手”,老年人更需要亲情的慰藉,这是机器人所不能给予的。对此,卡道尔认为,照顾老年人的最佳人选固然是其亲属,但在需要紧急护理的时候,亲属往往不在身边。这时候如果有一个能说会动的护理机器人可以及时提供帮助,对于老年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机器人无法完全替代亲人来照顾老人,但机器人可以在亲人不便的时候来帮助照顾老人。”
“养老不仅仅是延年益寿,更要让老年人生活得有尊严。”卡道尔表示,很多老年人由于行动不便难以独自如厕,但如厕是一件非常隐私的事情,即便是自己的子女帮助老人如厕,老人大多也会感到很难为情,所以很多老人便会尽量减少如厕,长时间这样做非常不利于健康。“护理机器人可以解决这一尴尬难题,让老人更轻松自在。”
为了提高智慧养老水平,欧盟近年来积极致力于研发老年人全职护理机器人。截至目前,所开发的机器人已具备以下主要功能:通过穿戴式检测装置进行简单的医护操作,如测量血压和体温;提供简单的家庭服务劳动,如端水送饭、传递用品和开关电视等;参与老年人“偏爱”的互动游戏;通过视频保持同医护人员与救援机构的互动等。有分析认为,这种机器人可有效降低老年人的寂寞孤独感,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本报驻比利时记者 任 彦
美国
快乐养老提高幸福感
午餐时间,在美国纽约永康成人日间护理中心,老人们排队到一台触屏电脑前点餐。屏幕上显示的菜肴荤素搭配,种类五花八门,营养丰富。一位患有糖尿病的老人选择自己爱吃的菜品时,电脑程序已经把老人可选择的菜品限定在糖尿病人可食用的无糖、清淡、少油等范围内。屏幕上还清楚地显示出剩余空座和相应桌号,以及已经选择在此桌就餐的老人姓名。
目前,不少养老中心接送居家老人往返中心参加活动时都在车上安装了追踪设备。接送老人的车是专用车辆,不涉及侵犯隐私权问题。安装追踪设备是为了让老人在等车期间就可上网,即时查询车况路况,以便可以等车临近自己住所时再下楼上车,避免了埋怨司机现象的发生。
利用手机应用软件(APP)也可以实现老人和外界零距离接触。纽约永康成人日间护理中心举办了电脑培训班,让老人从零开始慢慢接触各种电子设备。在APP上的老年人论坛里,老人们在家就可点评中心服务质量,并与其他老人沟通交流。永康成人日间护理中心总经理叶罗伊对本报记者表示,考虑到目前科技和医疗领域的快速发展,未来他们也会考虑用更加先进的数字信息技术和高科技支撑的医疗手段为老人服务。
当然,这种快捷周到的服务是政府用庞大税收进行支撑的。在对每个老人的收入状况评估后,政府将月收入825美元以下的老人定为低收入老人,向他们发放“白卡”。老人可以用这张卡免费选择相应保险公司,以极低的费用甚至免费享受养老服务或医疗服务。换句话说,享受上述服务的都是低收入老人。
美国利用社会资源共同解决社会养老问题,政府将大部分社会养老预算拨给一些保险公司,让保险公司通过企业运作的方式管理并支配养老预算。保险公司利用大数据对选择其养老保险的老人理赔情况进行了研究,发现那些积极参与人际交流、经常外出参加活动的老年人身心健康状况明显好于长期闭门不出的老年人,理赔数量也有很大不同。保险公司根据这一研究结果将政府拨给的养老预算分成三部分,将50%的预算费用用于快乐养老即预防养老,将40%的预算费用用于家庭护理,最后的10%预算费用用于老人住院治疗护理。
通过将50%的预算投向快乐养老,免费参加各种兴趣班和社交活动,交流思想,锻炼身体,预防疾病,65岁至85岁的老年人因病理赔额比以前大幅降低,有些小病也不愿去医院,许多90岁高龄的老人还能生活自理、外出活动。保险公司也因此节约了大笔理赔。而且,快乐养老成功地将老年人比较健康的状态向后延伸了很多年,因此用40%的养老预算为部分老年人进行卧床护理的时间已经被大大缩短并向后推迟。老人卧床这段时间,护理公司会派专业护士经常到老人家进行专业护理,虽然保险公司成本有所上升,但时间相对较短,所以费用也不会很高。而用10%养老预算给老人提供的基本上是老人生命最后阶段的治疗和临终关怀费用,这段时间更短,保险公司即使全额赔付也花不了太多费用。实践证明,这种养老模式既让老年人成为最终受益者,又为社会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是目前美国比较成功的一种社会养老模式。本报驻联合国记者 李秉新
德国
高科技助力居家养老
环境辅助生活(AAL)系统,是指通过现代化的感应传输装置,将家里的各类仪器智能化,共同连通在一个具有扩展性的智能技术平台上,构建一个即时反应环境,对居家者的状态和环境对象进行分析,立即做出判断与反应。一旦该监测系统的数据分析显示,居家者出现摔倒、昏迷甚至呼吸困难等紧急状况,便会发出呼救,第一时间联络预设的紧急联系人,例如居家者亲属、急救中心或提供上门服务的护理公司。
这一看似“玄幻”的系统离人们并不遥远。在德国柏林马灿区的一栋办公楼内,记者参观了一处覆盖了“环境辅助生活”系统的样板房。140平方米的房间内,处处有“机关”。从卧室去往浴室、洗手间沿路的墙角边,嵌有一串长条状的“夜视灯”,以避免半夜突然亮灯让老年人晃眼。卧室墙顶装有“工”字形滑槽,吊有自动起降杆,能够让下半身瘫痪的老人,通过双手独立将自己“吊”在起降杆上,从床上“吊”到轮椅上,或到达房间的任意一处。浴室、洗手间内,也都设有老人可以支撑、拉扶或坐卧的辅助设施,随处可见求助、报警按钮。
“这样的家居设施和一个高级养老院的公寓房有什么区别呢?”面对本报记者的提问,AAL系统样板房的主要发起方、德国护理设备公司OTB的市场部负责人阿妮娅·施利希特表示:“AAL系统的目的,是完全实现老年人或生活不便者独立、安全生活的能力。”养老院设施考虑的是如何随时监测老年人身体突发状况并快速反应。AAL系统下的房屋不仅要满足这一功能,更要考虑老年人独居的便利情况。例如,房间内的大部分设施都可以通过遥控完成;床铺设计成一半为普通床铺,一半为升降床铺,避免与老伴儿分床;床上用品的布料为特殊材质,透气防水,方便老人换洗打理;如果长时间卧床未动,床垫下方的感应垫会报警联络紧急联系人;床脚边的感应毯,一旦踩上就会报警,可以防止阿尔茨海默症(俗称老年痴呆症)患者半夜下床出走……此外,自动喂餐机、血压计、血糖监测仪等一应俱全。
施利希特指着客厅一个电子闹钟模样的设备说:“这就是AAL的核心,辅助平台控制中心。老人一天的起居情况都会通过各感应器传输到这里进行综合分析。即便是老人打开药盒服药的情况,都会记录于此。家属、护理员可以在手机上安装应用,远程同步查询平台存储的老人生活、活动数据。”目前,为普通家庭改装AAL系统的价格仍然不菲。为让更多经济条件一般甚至困难的老人也能在家中享受这一养老系统,很多慈善机构正在着手相关项目。德国杜塞尔多夫数字城市协会主席施特凡·施耐德告诉本报记者,他们正在和一些慈善基金合作,对贫困老人的公寓进行AAL系统改造,来自中国的中兴通讯也是这一项目的重要参与者。
本报记者采访时正好遇到柏林拉扎勒斯职业学校护理专业的学生前来参观。带队老师海德·科洛克告诉本报记者,居家养老已经成为一个护理专业课题,未来的养老模式将从集中的养老院转变为分散的上门服务,护理人员要学会与AAL系统协作,实现养老资源的优化配置。“我奶奶几年前独自乘坐公交时摔倒了,周围没有人帮忙。如果当时普及这类便携辅助系统的话,摔倒后会自动通知家人与护工,奶奶就能及时得到照顾,不至于一个人忍痛走回家中。”因为这件事,里奇立志学习护理,成为该专业少有的男生。对女生苏珊而言,AAL不仅是老人的帮手,更是医护人员的帮手:“女性在护理行业中占多数,照顾老人时需要抱、扛等体力活,这也是女护工最大的工作挑战。借助AAL各类辅助设备,体力就不再是问题。”
AAL并不是一个新概念。2007年,欧盟14个成员国成立AAL研究计划。2008年,德国联邦教研部投入4500万欧元,支持了18个与AAL系统研发相关的项目。同年起,德国联邦教研部与德国电气工程师协会每年合办AAL大会,推进AAL国际标准的制定,以在欧洲市场或更大范围中执行。本报驻德国记者 冯雪珺
新闻推荐
- 两岸携手工程创新 推进绿色低碳发展2024-11-25
- 第四届海峡两岸(厦门)青年企业家篮球邀请赛落幕2024-11-25
- 马龙确定访台,台湾球迷直呼“请假去看龙哥”!2024-11-25
- 朱立伦强调“中华民族是根、中华文化是本” 马英九12字批赖清德“新两国论”2024-11-25
- 青春相约·逐梦燕赵——2024首届冀台冰雪嘉年华暨冰雪产业推介会在张家口市举办2024-11-25
- 台胞“首来族”的专属福利——福建土楼(永定)景区免票之旅盛大开启!2024-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