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人才变形记:工人变工匠
编辑: 左妍冰 | 时间: 2017-03-29 10:56:32 | 来源: 新华网 |
“灰领”指的是具有较高的知识层次、较强的创新能力的新兴人才,在我国当前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人才已成为推动产业技术发展的重中之重,而既能动脑又能动手的“灰领”,也在制造业转型升级迈向中国“智造”的过程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随着“90后”、“00后”受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工人变工匠、“蓝领”变“灰领”的中国制造业人才变形记或许已经开始。
大国急需工匠与“灰领”
近几年来,关于国人前往国外抢购电饭煲甚至马桶盖的类似报道曾屡屡引发各界热议,作为茶余饭后的调侃谈资之外,其背后折射的其实是中国制造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遭遇的产品与人才困境。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级技工缺口很大,在整个产业工人队伍中,高级技工的比例仅为5%。2016年全国高级工程师、技师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平均比率更是达到了2倍以上。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制造业人才调结构提素质任务十分紧迫。
工”变“匠”:“农民工”概念或将成历史
传统的农民工,往往是指受教育水平较低、年龄相对偏大的群体。但如今,“90后”、“00后”上大学的比例大大增加,中等职业教育也已相当普及,职业技术学院招收的大都是农村生源,“农民工”这个概念,或许将逐渐成为历史。但就目前来看,我国农民工的身份转变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从历年农民工数量与农民工接受培训的人次中,我们便可以看出端倪——当前接受职业培训的农民工比例仍处在相当低的水平。
“蓝”变“灰”:填补人才与企业的缝隙
如何能够填补上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之间的缝隙,成为制造业转型的关键。而如何从源头上提升制造业人才的素养,这亟待我们重新审视相关人才培养方案的含金量,改进教学手段。当前我国对职业教育愈发重视,但情况依然不容乐观,历年取得高含金量的技师、高级技师职业资格的人才仍是市场的“香饽饽”。从“蓝领”向“灰领”的转变不仅要在教学供给端发力,还需要在观念、政策、收入等多方位发力,才能够不断发展壮大我国制造业的“灰领”队伍。
变观念:既要“文秀才”又要“武状元”
长期以来,生产一线职工待遇差、收入低的现状,导致整个社会对于职业教育往往持有“偏见”,这也使技工岗位吸引力不强。职业教育培养大国工匠”的理想,在“宁可上三本,也不去职高”的现实中显得十分尴尬。而随着高校扩招,近几年,不论是普通本科还是普通高中的招生规模均已经赶超职业教育,“文秀才”与“武状元”的差距似乎在逐步缩小。
变榜样:为这些大国工匠点赞!
世界技能大赛是当今世界地位最高、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大的职业技能竞赛,每两年举办一届,被誉为“技能界的奥林匹克”。我国在2011年首次派出代表团参加这一赛事,从无到有,大国工匠在制造业升级的过程中不断涌现,在新时代,我们需要为这些处在一线的大国工匠点个赞。
随着人才队伍的建设及其对产业发展的促进,相信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也将逐步改善。从工人到工匠,从“蓝领”到“灰领”,我们已经在路上。
全国职业供求分析报告,人社部,国家统计局,世界技能大赛中国组委会,人民日报,央广网
新闻推荐
- 两岸林博会在三明启幕 逾500名台胞参展参会2024-11-08
- 台企深掘进博机遇:“回头客”续前缘 “头回客”觅新机2024-11-08
- 第六届“海峡两岸校园(网络)歌手大赛”正式启动2024-11-08
- “亲,来品茶”两岸青年武夷山打卡系列活动(茶博会季)即将启动2024-11-08
- 台青追梦贵州行:探寻中医文化 感悟康养魅力2024-11-08
- 了却三代人夙愿 台胞姐妹回湖南道县寻亲祭祖2024-11-08